第106章 卻是自家掘墳(上)

大宋宣和二年冬,趙氏開國以來最大的一次官逼民反終於爆發了。時江南困於朱勔花石綱之擾,無人不怨!睦州人方臘暗中聚集貧民,以誅殺朱勔的名義起事,不數日間應者雲集。方臘自號聖公,建元永樂,自置官吏、將帥,以巾飾爲標記。起義軍無弓矢、介冑,只是以迷信鬼神之事煽動民衆。江南久不經兵火,方臘所部置牛皮大鼓擂鼓而行,附近百姓無論良賤無不聞聲降附。

不及一月,聚集在方臘旗下者已達數萬。但是這羣農民脫離舊秩序的約束後,由於缺乏政治能力和社會責任力,在達到他們的正義目的(誅殺貪官)之前便已開始製造新的罪惡:所過之處燒房屋,掠錢財,搶女人!手段之愚昧與殘暴比之野蠻民族也不遑多讓!於是起義軍便迅速墮落爲盜賊!

十二月,方臘攻陷睦州,殺官兵千人,佔據壽昌、分水、桐廬、遂安等縣。跟着又攻陷歙州,臨近的婺源、績溪、祁門、黟縣官吏集體逃亡。農民軍轉而南下,攻陷富陽、新城,直逼杭州。農民軍凡捉到官吏,必斷臠肢體,探其肺腸,或熬以膏油,亂箭扎屍,備盡楚毒,以償積怨。

正要北上津門述職的陳正匯聽到消息後爲之駐足,聞說官員被俘官員的慘狀後更生兔死狐悲之感。而遠在北國的楊應麒在收到消息後則大嘆道君皇帝虐民過甚:“如此怨毒,豈是由來無因!”

身在外國的楊應麒收到的消息,是從江南先到流求,再從流求轉往津門、遼口、鞍坡、黃龍府,再轉泰州最後纔到達他手中。但作爲大宋皇帝的趙佶對這件事情竟知道的不比楊應麒早!原來奏警傳到汴梁,宰相王黼等怕影響北伐燕雲建立大功的事情,竟然按下不表,直到封疆大吏連番求援,事態終於嚴重到遮掩不住了,才把道君皇帝驚醒,下令暫停北伐,以譚稹爲兩浙制置使,以童貫爲江、淮、荊、浙宣撫使,率禁旅及秦晉蕃漢兵十五萬(原來要用來北伐的)征討方臘。

在大宋朝廷還沒反應的這段期間,江南百姓受盡了苦楚!起事的雖然是農民,但受苦最嚴重的也是農民!陳正匯在海外心急如焚,好幾次幾乎忍不住想慫恿歐陽適發兵去幫助鎮壓,但每每在最後關頭忍住了。若讓漢部兵馬介入大宋內政,那將來的局面肯定會複雜得不可收拾——這一點陳正匯還是知道的。

歐陽適雖然沒有出兵,但他能指揮的船隻卻日日夜夜在江淮兩浙的海岸逡巡,搶救逃難的民衆——他這行動或許有一點半點良心夾雜在裡面,但以主要目的而論則不是爲了“救人”而是爲了“搶人”!

對於這樣的“義舉”無論陳正匯還是林翎都鼎力支持,在這次方臘之亂中,遷徙到流求的人口總數陳正匯直到好久以後才統計出一個大概!這次遷來的不再是單純的貧民,連一些富農、地主、富商甚至士紳都被逼飄揚過海。而大流求島南部的開發進度,也在這次動亂後一日千里。

江南的這件大事發生時,楊應麒正遠在臨潢府,因此只能每日等着消息輾轉北傳,根本沒有插手的餘地。大遼的諜報系統沒漢部發達,(漢部的諜報系統其實也沒後世的間諜系統那麼無孔不入,只是相對其它幾個政權好多了)但耶律大石在南京向深通大宋形勢的各種勢力多方打聽,終於約略知道江南有人造反的事情,也察覺到大宋近來在北邊的軍事調動在這件事情發生之後便擱淺了。

這日他回到中京,向北院樞密使蕭奉先稟明經過,蕭奉先聽說南邊暫時不會有戰事便不再理會,順口慰問了耶律大石兩句。

耶律大石道:“蕭相,南朝雖然暫時無力來犯,但他們在幾個月內聚兵積糧,顯然將有所爲!南京和西京的防衛可得小心爲是!”

蕭奉先隨口應了兩聲,耶律大石見他不放在心上,甚感失望。忽然蕭奉先道:“南朝的事情且不說他,耶律將軍,北邊出事了你知道麼?”

耶律大石驚道:“女真人又打過來了?不是剛給耶律都統擊退麼?”

蕭奉先哦了一聲道:“你也知道耶律都統的事啊。”

耶律大石道:“耶律都統這仗打得精彩,中京、南京連坊間都在哄傳,末將自然知道。”

蕭奉先眉頭微微一皺道:“南京也在傳?”

耶律大石道:“是!”

蕭奉先哼了一聲道:“但我剛纔說的北邊出事,卻不是女真來襲,而是有人來向我告密,說耶律餘睹私通女真,意圖叛國。”

耶律大石大驚道:“這怎麼可能!告密這人是誰!蕭相可查清楚了?”

蕭奉先問道:“耶律將軍不相信耶律餘睹會叛國?”

“自然不信!”耶律大石道:“耶律都統乃我大遼宗室,國之棟樑!更是皇上的連襟!眼下他又剛剛打了勝仗,朝廷委以方面之重,他怎麼會叛國降金?不可能!絕無可能!”

蕭奉先道:“可那人說得有板有眼啊!”

耶律大石斷然道:“蕭相可否喚那人出來,待末將親自質問他!”

蕭奉先搖頭道:“這人現在不在相府。”

耶律大石跪下道:“蕭相!這必定是女真人的反間計!眼下國家正是用人之際,千萬不能自毀長城啊!末將願以身家性命擔保,耶律都統絕無叛國之事!”

蕭奉先看見耶律大石如此,心裡反而更不高興,臉上卻沒馬上表露出來,只是問道:“你和耶律餘睹交情很好麼?這樣爲他說話!”

耶律大石大聲道:“這不是交情不交情的問題!耶律都統忠勇爲國,天下皆知!不但末將,便是錫默、回離保等諸位宿將元帥到來,持論也必與末將相同!”

蕭奉先這才展顏道:“好,好!將軍忠勇爲國卻也不在耶律都統之下!剛纔我也只是試探!其實實情與將軍猜測的差不多,來告密那人正是來使反間計!我已經將他拆穿,命人看押問罪了。”

他態度轉換得這麼快耶律大石反而感到奇怪,卻沒說什麼,只是站起來道:“蕭相英明!”略一沉吟,說道:“北線有耶律都統坐鎮,想來無大礙。南朝動態卻是難測!末將想請令前往南京,請蕭相成全!”

蕭奉先考慮了一會,說道:“好吧,我安排下。”

耶律大石告辭後,李處溫從屏風後轉出,問道:“這人不能重用了。”

蕭奉先哼了一聲道:“他要去南京,那是正好!我便遂了他願,免得在跟前礙手礙腳!”

第345章 輾轉(下)第85章 剃個光頭也沒用(上)第189章 國債第123章 王侯無家事第99章 棋局誰是先手(下)第354章 審判(下)第70章 相國寺一日遊(下)第262章 長江上的戰爭(上)第170章 安撫第319章 雲中黃河(下)第263章 威脅利誘和解(下)第27章 得文吏(上)第344章 北遊(下)第167章 裂變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上)第92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上)第252章 大變亂之前徵(下)第184章 戰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下)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上)第99章 棋局誰是先手(下)第188章 定第261章 何謂善守之帥(下)第42章 貳臣歸附(下)第270章 天降雄兵破僵持(上)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下)第288章 乃合燕京之圍(下)第74章 李師師的邀約(上)第247章 回首實有怨(下)第209章 河套局(上)第215章 演兵法(上)第340章 君之尊(下)楔子終極遊戲第22章 立法規(上)第95章 難扶廣廈將傾(下)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上)第35章 襲遼帝鑾(上)第342章 議戰(下)第312章 連環衝擊(上)第340章 君之尊(下)第221章 救溺自溺(下)第216章 小買賣(下)第70章 相國寺一日遊(上)第265章 大敗之後當反思(下)第234章 福禍相倚伏(上)第34章 海賊水兵(上)第105章 大禍常在牆內(下)第298章 蕭帥的大意(上)第261章 何謂善守之帥(上)第312章 連環衝擊(上)第300章 堅毅與警覺(上)第163章 表決第106章 卻是自家掘墳(下)第171章 文詞第118章 進退重思量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上)第245章 竟妨天下全(上)第82章 用沙壘起的藍圖(下)第42章 貳臣歸附(下)第262章 長江上的戰爭(下)第54章 老和尚遠來(下)第224章 建炎之立(上)第54章 老和尚遠來(上)第115章 唐刀無敵陣第85章 剃個光頭也沒用(上)第136章 燕京變故>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上)第332章 金蘭折(上)第91章 東南東北亂局紛(下)第23章 整軍備(下)第299章 穀物與泥沙(上)第81章 嚀嚀阿嫂慰幺叔(上)第334章 漢皇都(上)第154章 蒙古謠第57章 狡政與黠商(下)第七十二章 上第57章 狡政與黠商(下)第7章 去向(下)第326章 克雲中(下)第152章 舟中議第348章 秦府(下)第51章 南遷吧南遷(下)第208章 陳家貨(上)第261章 何謂善守之帥(上)第180章 異第327章 金夏合(上)第17章 建村落(下)第317章 小延福園(上)第167章 裂變第356章 蝶夢(下)第165章 陰陽第96章 亦圖力挽狂瀾(上)第20章 下聘禮(上)第40章 兵下遼東(上)第236章 連環計中計(上)第299章 穀物與泥沙(下)第172章 信任第215章 演兵法(上)第260章 卻爲誰家守土(下)第236章 連環計中計(上)
第345章 輾轉(下)第85章 剃個光頭也沒用(上)第189章 國債第123章 王侯無家事第99章 棋局誰是先手(下)第354章 審判(下)第70章 相國寺一日遊(下)第262章 長江上的戰爭(上)第170章 安撫第319章 雲中黃河(下)第263章 威脅利誘和解(下)第27章 得文吏(上)第344章 北遊(下)第167章 裂變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上)第92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上)第252章 大變亂之前徵(下)第184章 戰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下)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上)第99章 棋局誰是先手(下)第188章 定第261章 何謂善守之帥(下)第42章 貳臣歸附(下)第270章 天降雄兵破僵持(上)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下)第288章 乃合燕京之圍(下)第74章 李師師的邀約(上)第247章 回首實有怨(下)第209章 河套局(上)第215章 演兵法(上)第340章 君之尊(下)楔子終極遊戲第22章 立法規(上)第95章 難扶廣廈將傾(下)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上)第35章 襲遼帝鑾(上)第342章 議戰(下)第312章 連環衝擊(上)第340章 君之尊(下)第221章 救溺自溺(下)第216章 小買賣(下)第70章 相國寺一日遊(上)第265章 大敗之後當反思(下)第234章 福禍相倚伏(上)第34章 海賊水兵(上)第105章 大禍常在牆內(下)第298章 蕭帥的大意(上)第261章 何謂善守之帥(上)第312章 連環衝擊(上)第300章 堅毅與警覺(上)第163章 表決第106章 卻是自家掘墳(下)第171章 文詞第118章 進退重思量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上)第245章 竟妨天下全(上)第82章 用沙壘起的藍圖(下)第42章 貳臣歸附(下)第262章 長江上的戰爭(下)第54章 老和尚遠來(下)第224章 建炎之立(上)第54章 老和尚遠來(上)第115章 唐刀無敵陣第85章 剃個光頭也沒用(上)第136章 燕京變故>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上)第332章 金蘭折(上)第91章 東南東北亂局紛(下)第23章 整軍備(下)第299章 穀物與泥沙(上)第81章 嚀嚀阿嫂慰幺叔(上)第334章 漢皇都(上)第154章 蒙古謠第57章 狡政與黠商(下)第七十二章 上第57章 狡政與黠商(下)第7章 去向(下)第326章 克雲中(下)第152章 舟中議第348章 秦府(下)第51章 南遷吧南遷(下)第208章 陳家貨(上)第261章 何謂善守之帥(上)第180章 異第327章 金夏合(上)第17章 建村落(下)第317章 小延福園(上)第167章 裂變第356章 蝶夢(下)第165章 陰陽第96章 亦圖力挽狂瀾(上)第20章 下聘禮(上)第40章 兵下遼東(上)第236章 連環計中計(上)第299章 穀物與泥沙(下)第172章 信任第215章 演兵法(上)第260章 卻爲誰家守土(下)第236章 連環計中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