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屠營(下)

收藏破萬,自己給自己道一聲可喜可賀,也謝謝各位長期以來的支持。

另,又帶着來YD阿菩了!大家救救我,點一下他的書就好,書號:30292

——————

楊開遠的檄文給蕭鐵奴的“勤王行動”造成了道義上的致命打擊!

雖然中樞方面老早就已經宣佈蕭鐵奴起事爲叛亂,但在太子失蹤一事上,當時的在京諸執政都有嫌疑,所以他們對蕭字旗的指責便很難讓人信服。在許多人看來,楊應麒平叛的理由並不比蕭鐵奴勤王的理由可靠多少。

但楊開遠就不同了,他以與蕭鐵奴相近的在外元帥立場,直攻蕭鐵奴違反武將不當干政的軍人操守,在這一點上蕭鐵奴是辯無可辯。楊應麒與蕭鐵奴之間是難分是非,而楊開遠和蕭鐵奴之間卻是是非分明!蕭鐵奴若不能澄清這一點,那他面對楊開遠時便是以逆擊正,再要糾纏下去便只能依靠純粹暴力上的勝利了。

不過,蕭字旗已經沒有退路了,在勤王的遮羞布被楊開遠撕下以後,蕭鐵奴開始顯露出他那略微顯得有些瘋狂的氣質來,他沒有耗費精力讓盧彥倫爲自己寫文辯護,他最相信的還是成王敗寇的道理,他相信只要自己最後能夠勝利,那麼那廉價的道義也會跟着站在自己這一邊!

“六將軍被三將軍逼瘋了麼……”聽說蕭鐵奴殺了種彥崧以後,任得敬私底下對他的副將說。這時候他已經領了楊開遠的帥令,在蕭字旗突破太行山之前搶先進駐於井陘、靈壽一帶,成爲京師南大門的看守者。一些劉萼的黨羽企圖在真定發動叛亂被他以雷霆之勢全部剿殺,而蕭鐵奴送來的招降書也被他原封不動地退回。任得敬在楊開遠和蕭鐵奴之間選擇了前者,理由很簡單,因爲他覺得楊開遠就算敗了也還有再戰的機會,而蕭鐵奴如果敗了那就是萬劫不復!楊開遠無論進退都大有餘地,而蕭鐵奴背後卻已經是懸崖了。

不過,能像任得敬看得這樣清楚的人並不多,大多數人——尤其是那些過分緊張的當局者,依然被蕭鐵奴襲取名城、伏殺元帥的威勢所震懾。儘管有楊開遠親自主持防務,儘管中央軍的兵力依然優於勤王軍,但京城內外仍然充滿了緊張。

林輿來見楊應麒的時候,馬擴正從屋內出來,兩人互相點頭致意之後便擦肩而過,馬擴剛奉命前往居庸關,代楊應麒向楊開遠詢問戰況,回來報告後又匆匆出去執行新的任務,這時是一刻也不敢耽擱。林輿進了門,卻見楊應麒正在屋內踱步,口中喃喃自語:“按常理,應該不會失敗……按常理……三哥是身經百戰的人,現在居然給我這樣的回覆!若事情接下來不是按常理髮展,那該怎麼辦!”

楊應麒低聲地吼着,彷彿完全無視林輿進來了,不過話說回來,若這時進門的不是林輿而是其他人,楊應麒這些心裡話也許就不會出口了。

他在屋內繞了三四個圈子才坐下,林輿就知道他已經平靜下來,上前問道:“爹,你叫我來什麼事?”

“有件事情,我一直想問你。”楊應麒說到這裡停了停,然後才道:“是有關太子的事情……你實話告訴我,他能無聲無息地跑掉,是不是你幫的忙?”

林輿沒有回答,卻有些吃驚地反問:“爹!你爲什麼會這樣問?”

“爲什麼?因爲太子私人的力量其實很薄弱!按照常理……這見鬼的常理……嗯,按照那見鬼的常理,他自己是很難逃出去的。所以……”楊應麒道:“所以太子能這樣無聲無息地逃出去,一定是有人幫忙!”

林輿道:“那你是懷疑我?如果你認爲我之前對你撒謊,那我現在說不定也會對你撒謊!如果你不相信我的話就直接派人調查好了,何必再來問我?”

“我早就調查了!我到現在才問你,就是因爲調查沒有結果!”面對林輿,楊應麒不僅不用政治口吻,甚至連心機與技巧也不用:“是!我懷疑你,但也懷疑劉萼!雖然早在太子失蹤之前我已經派人將劉萼一派的人盯住,但我畢竟離開了京城兩年,回來的時間又不長,劉萼在京畿根基已穩,他都有哪些勢力我一時也查不乾淨!如果太子自己願意合作,那麼你或者劉萼的人能利用我的疏忽把太子帶走也不奇怪。不過我知道,雖然你和韓昉、劉萼他們都有嫌疑,但你的目的不會和他們一樣。太子若是由你送走,那麼也許真會在你的幫助下前往東大陸或其它什麼鬼地方了。但要是落在他們手中……那太子就危險了!輿兒你跟我說實話!你到底有沒有幫太子幹這件幼稚透頂的事!”

“幼稚透頂?”林輿似乎有些不滿楊應麒的這個形容:“雖然太子不是我送走的,不過我可不覺得太子離開這個地方是幼稚透頂的事情。我覺得這對他來說是一種解脫,是一次再生……”

www● ttκΛ n● ¢ ○

“胡鬧!”楊應麒拍案怒道:“你們多大了!還這麼任性!還當你們是在山東讀書,不痛快的時候就可以逃課麼?你知道這件事情讓我陷入多被動的局面嗎?你知道國家幾乎快因爲你們的任性而垮掉了麼!”

“爹,我說過,太子不是我送走的!”林輿道:“不過話說回來,我個人並不覺得這個國家有多需要這個太子。是,他這次逃走的時機對你來說是不恰當,不過如果不是在這個時候逃走,也許他就永遠沒機會逃走了。”

聽到這裡楊應麒忍不住大怒道:“你還敢說不是你做的!”

“不是!”林輿還是道:“不是我做的!”

楊應麒冷笑道:“難道真要等到水落石出那天,你才肯承認麼?”

“如果真有那麼一天,我任你處罰!”林輿道:“爹爹,我知道你的密子系統很厲害,如果真是我做的,一定瞞不過你的,對不對?”

楊應麒聽到這裡臉有些黑了,大漢的密子系統雖然發達,但這個密子系統目前仍是作目的性分佈,都是領了任務才行動,如楊應麒爲了對付南宋能將大漢的密子打入到南宋朝堂與岳飛軍中,在境內雖然對一些可疑的人也有重點監視,卻還遠沒有發展到無處不有特務的地步!因爲至少在當前,大漢還沒有形成以密子對任何人隨時隨地進行監察的特務政治。對於密子的使用,楊應麒一直是抱懷謹慎態度的,但這時被林輿一頂撞心中去產生了另外一個想法,喃喃道:“你說得沒錯,你說得沒錯!也許現在的密子系統還不夠嚴密!要是不然,就不會有這麼多事情出現失控!如果能將你六伯看得更緊一些,那他的奇襲也許就瞞不了我!如果我從一開始就將太子看緊,那麼你六伯的事情就不會發作得這麼快!如果我連你也看緊了,那也許……也許這個大劫數就能按照我原來的計劃化解於無形!”

林輿聽得心中一寒,趕緊叫道:“爹!”

楊應麒看看林輿,說道:“太子失蹤之前,我原本以爲自己可以讓你六伯沒有動手的機會!太子失蹤以後,我仍認爲自己可以將他壓制在河東、困死在河東!就算是現在,我也覺得我們會贏!因爲我們各方面的實力,無論是道義還是錢,無論是人心還是刀,都比你六伯強!特別是你三伯那道檄文發出來以後,大漢各地、各軍都已經表態會擁護中樞,都將蕭字旗認定爲反叛!就大體方向來說,我們到最後一定會贏的!按常理來說,一定會贏的!”

林輿道:“既然這樣,那爹爹你就別太擔心了……”

“不擔心?不擔心!”楊應麒提高了聲調道:“我怎麼能不擔心!我已經出了兩次差錯了!兩次都是大體方向確定下來以後,到了實際操作中卻發生了偏差!前兩次都出現了失誤,如果第三次再出現失誤那怎麼辦?”

“爹!你只是一個人,不是神仙!你不可能控制所有的人,也不能預料到所有的事!”林輿道:“朝廷上的事情,我不知道,我不懂。我只懂得一點生意上的道理,知道做生意時,沒到錢入口袋那一刻誰也不敢說穩賺!最多隻能是博個贏面大小而已。如果有九成九的勝算而最後還是輸了,那也只能說是運氣不好。”

“是,你說的沒錯……”楊應麒道:“可是我不能再出現失誤了!現在都打到最後一道防線了,如果你三伯不慎戰敗,難道我真能主持遷都不成?那樣就算能將蕭字旗打敗,大漢也要元氣大傷!”

林輿入門之後出言非常謹慎,一直剋制着讓自己的言語不至於直接干涉到朝廷政務,這時卻忍不住叫道:“爹!你……你想怎麼辦?難道你要直接干涉軍務不成?那可是致敗之道!”

在勝負難料的情況下直接干涉軍務,對政治首腦來說是一種極大的誘惑,因爲很多人都相信事情到了自己手裡一定會辦得更好!而且通常越是傑出的人這種盲目的自信心就會越強!古往今來多少政治家都過不了這一關!

楊應麒的頭腦這時也有些發熱了,他閉上了眼睛,過了好久才睜開眼來,嘆道:“罷了!打仗的事情,我還是願意相信你三伯。”頓了頓又道:“不過如果這次我們能夠打贏,有些事情也應該調整一下了。亡羊補牢,爲時未晚!”

林輿不敢問他要調整什麼事情,更不敢問他要如何調整,只是低着頭,楊應麒又朝他看了過來,道:“輿兒,我最後問你一次,太子還在不在京城?”

林輿偏過臉去,說:“我不知道。”

“不知道……”楊應麒道:“那好!我問你,你願不願意幫我的忙?”林輿問幫什麼忙,楊應麒道:“幫我把太子找出來!”

林輿道:“爹,你本事比我大,若連你都找不到,我怎麼可能找到呢?”

“夠了!”楊應麒很少用這麼重的語氣對林輿說話:“你出去吧!”

林輿轉身要出去,但回頭看看父親雙眉之間那越來越深刻的褶皺,心中不安,柔聲道:“爹,我聽橘姨說你最近吃飯睡覺又不按時了,那樣不好的。你偶爾放鬆一下,不要將事情看得太重,好不好?”

“放鬆?”楊應麒道:“大哥沒病倒之前,我是對他負責,偷懶閃開還有他頂着。現在他病倒了,若我再偷懶,卻將這副重擔交給誰去?現在的形勢,容不得我有半分疏忽了。”

“我不是說疏忽。”林輿道:“我只是說,你偶爾應該放鬆一下,那樣也許會更好。一直太緊張其實不見得會對決策有利,而且……”

他還沒說完,楊應麒已經在揮手了,林輿嘆了一口氣,不再說什麼,出得門來,卻見有人遞了紙條進去,不片刻就從屋裡傳來緊急的召喚,心道:“不知又出什麼大事了。”但他也不好再作停留,從走廊的另一端離開了。

林輿離開之後不久,就有一個蒙着臉的人在屬吏的牽引下進入房中,這個人見到楊應麒才掀開面紗,卻是一張十分粗糙的臉,臉上還有一塊“胎記”,他面對楊應麒行了上將見執政之禮,用嘶啞的聲音叫道:“七將軍……”

楊應麒打量了他半晌,吃驚地站了起來,叫道:“彥崧將軍?真是你?”

來人哽咽道:“是,是我。”

楊應麒慢慢認出了他的舉止形態,揮手讓屬吏出去,然後才道:“你……你不是被老六殺害了麼?這是怎麼回事!”

種彥崧道:“七將軍,我沒死!但我也沒弄明白怎麼回事。我在長安失陷以後,就一直被監禁起來,我可以感到他們是帶我隨軍行走,卻不知到了什麼地方。直到那天晚上忽然有人將我拖了出去,在我臉上塗了什麼東西,跟着又灌我喝下了一些甜酒,沒一會我的臉和喉嚨便如火燒一般,想要喊叫卻被他們蒙上了嘴!當時我痛得暈了過去,再醒來時已在一座木屋之中,我對着窗口喊叫,才發現自己的聲音全變了!第二天忽然來了一撥人將看守者打倒救了我出來,我才發現我被關押的地點是太行山的一座山谷。”

“那是我的人。”楊應麒點頭道:“他們會發現你,倒有一半是巧合!這些我知道。但你……你的臉……”

“唉。”種彥崧道:“我出來以後才知道自己臉皮也全變了,幸好七將軍你派來的人中有一個我認得的張密,否則只怕我們彼此都不敢相信對方的話了!我也是從張密口中才得知我被拘禁後的軍情大勢,得知蕭元帥居然對外號稱已將我殺了!可是爲什麼我還活着呢?我不明白。”

楊應麒將種彥崧的話細細琢磨一番,這才道:“你不明白……我明白。原來他總算還有點良心!”

種彥崧問:“他?誰?”

“救你的那個人。”楊應麒道:“種去病!”

種彥崧一驚道:“他?當初下令捉我的可也是他!他爲什麼要救我?”

楊應麒卻沒有回答這個問題,而是陷入了沉思,過了一會才道:“很好!很好!三哥的那道檄文發出以後,京畿攻防戰便成了武將干政與反對武將干政的戰爭!老六已經失去了道義立場。他終究還是改不了本性!認爲刀子最終能決定一切!現在只要三哥能擋住他最後一輪攻擊,再接下來形勢就會全面倒向我們這邊。”

種彥崧一直在爲軍情擔憂,聽到這裡之後才稍稍放心,忖道:“希望實際情況也如七將軍所說纔好。”

又聽楊應麒繼續道:“不過對於種去病……嘿嘿!自開戰以來我或明或暗找了他不知多少次,他卻一直不肯給我一個滿意的答覆!我原本已經打算放棄他了,但沒想到他居然還有一點良心!彥崧將軍,爲了這場仗能夠早日結束,爲了國家能夠多保住幾分元氣,你敢不敢冒險走一趟,去勸種去病停止助紂爲虐?”

種彥崧一怔,說道:“爲國家計,種彥崧生死不避!但種金鉤會聽我的話麼!”

“我也沒有十足的把握。”楊應麒道:“不過他肯幹冒奇險保你性命,想來他的良心還沒有盡喪,幼年之庭訓尚未忘光……彥崧將軍,你幫我帶一封信給他。我希望這封信能讓他不再回避自己的良心!”

楊應麒當即安排了一隊使者團飛馬去見蕭鐵奴,蕭鐵奴在與種去病會師以後並沒有走雲中取居庸關一路,而是要越過太行山,從河北平原進犯大漢京師。當初蕭鐵奴奇襲雲中後沒有立刻攻居庸臨京城,是擔心兵力不足,難以在楊開遠從漠南趕到之前解決這兩件事,但現在依然不走雲燕道路,王彥趙立等私下評論,不免認爲六將軍終究是忌憚三將軍。

但在太行山一線,任得敬這一關也不好過。蕭鐵奴以三倍之師傾盡全力,仍然花了將近一個月時間才佔領真定,最後雖然勝利了,但自他在長安起事以來軍勢從未如此不順。而且任得敬所部並未潰散,只是步步爲營地退到安喜,藉着這個機會楊開遠已經成功整合了王宣、石康、鉤室、安塔海以及本部人馬,坐北朝南,嚴陣以待。與此同時劉錡亦已盡復陝西全境,正厲兵秣馬準備挺進河東。

即便是在這樣的形勢下蕭鐵奴依然半點也不氣餒,楊應麒的使者請他順應天命人心及早歸降,又許諾如果他肯罷手中樞執政會從寬處置此事,結果卻被他罵了個狗血淋頭,若不是種去病攔着整個使團的人只怕當場就得身首異處!

種去病驅逐使團出帳時,混在使團中的種彥崧故意暴露在他的視野中心,種去病見到了他心中吃驚,命人先將這一夥人扣押監禁。第二日蕭鐵奴出巡靈壽,種去病藉故留下,單獨提了種彥崧來見自己,兩人見面後種去病忍不住指着京師方向罵道:“楊應麒!你好毒的心腸!”

種彥崧道:“種將軍!你無端辱罵七將軍做什麼?”

種去病見他仍然這麼稱呼自己不由得一呆,問道:“他……他沒告訴你麼?”

種彥崧問:“他告訴我什麼?”

種去病哼了一聲,也不說破,咬牙切齒問道:“那他把你送到這裡來,爲的又是什麼?”

種彥崧正色道:“七將軍讓我來勸種將軍即時回頭,不要再助紂爲虐了!”

“即時回頭?”種去病冷笑道:“我怎麼回頭?回什麼頭!”

“你應該知道的!”種彥崧道:“三將軍檄文一出,蕭鐵……唉,六將軍就不是在和三將軍作戰,而是在和整個大漢作戰!蕭字旗再怎麼驍勇善戰,也鬥不過整個大漢的!”

“就算六將軍最後難免失敗,我也寧願跟着他一起死!”種去病淡淡道:“更何況治國以正,用兵以奇!六將軍深得奇兵精髓,仗一天沒打完,鹿死誰手,便未可知!”

“是,雖然渺茫,但我也認爲他確實還有機會贏!”種彥崧道:“可就算真讓他打贏了,那對天下來說只能是一場更大的災難!難道你就完全沒有一點是非之心,忍看華夏生靈塗炭麼?”

種去病眸中閃過一絲黯然,口中卻冷笑道:“是非之心……六將軍對我有多信任,你知道麼?六將軍對我有多倚重,你知道麼?他帶着數萬輕騎萬里奔襲的時候,是把那二十萬大軍都交給了我啊!他讓我殺你,我用一顆假頭顱掛到旗上,他竟也毫不起疑!現在我能和你在這裡說話,也是因爲他對我不設防!他信任我,就像是信任自己的影子!我要是背叛他,那纔是沒有是非之心!”

“那只是私義!”種彥崧道:“大漢的這個天下,凝聚了多少人的心血!我們死了多少人,好不容易纔走到今天!你不能爲了蕭鐵奴一己之私而禍害整個天下!因爲私義之上,還有公義在!”

“公義?”種去病冷笑道:“我不懂什麼是公義!那些公義,全都是上位者騙人去衝鋒陷陣、捨生忘死的把戲!在我最落魄的時候,那些公義沒有幫我,在我快死了的時候,那些公義也沒來救我!最後幫了我的,救了我的,提拔我的,信任我的,都是六將軍,都是你口中的私義!”

種彥崧有一腔的熱血卻不善辯論,激情起來倒也能語若懸河,至於堅石白馬則一竅不通,以口才而論,要他來做說客那真是選錯了人!種去病的話他不知該如何反駁,只是憋紅了臉,訥訥道:“你……你……我……我……不是的!這個世界上是有公義的!有的!”

種去病冷笑道:“在哪裡?”

種彥崧道:“有的!我相信有!”

種去病繼續冷笑:“你相信?哈哈,你相信!”

種彥崧道:“不但我相信,我祖父,還有我曾祖父!他們,我們種家!都相信!”

種去病聽到這裡才真的呆了,種彥崧又道:“我不知道怎麼說,但是我相信!我相信是有的!我祖父從小就對我說……”

“夠了!”種去病打斷了種彥崧,嘴角不斷抽搐,似乎種彥崧的話擊中了他的要害。

“你看,你也相信的有公義的!”種彥崧道:“除了祖父和曹元帥之外,七將軍是我最佩服的人了,我相信他看人不會有錯的。”

種去病冷笑道:“他?”

“對。”種彥崧道:“他說了,你心中還有良知,還有是非!”

種去病聽到這句話笑了起來,笑得有些慘,指着種彥崧的鼻子道:“傻瓜啊!你被他利用了你知不知道!”

“就算被他利用了,我也甘心!”種彥崧道:“我祖父當年,何嘗不知道道君無可救藥,何嘗不知朝堂遍佈奸邪,但他還是恪守住了一個武人應有的操守!恪守我們種家的祖訓!今天七將軍領導的政府,可比當年的道君朝廷好多了!大漢執政以來老百姓的生活好了多少,你又不是沒見到!這河北、河東還有長安以東的陝西,多少年沒有戰火了!可這一切……這一切都讓你效忠的那個蕭鐵奴給打破了!”

種去病怒道:“你住口!”

種彥崧道:“你爲什麼要我住口,你怕麼?你到底在怕什麼!”

種去病冷冷道:“你這就給我回去,回去告訴楊應麒:我不會背叛六將軍的!”

“我不回去!”種彥崧道:“我既來了,就沒打算活着回去了。”

“你——”種去病幾乎爲氣結,好久才道:“你要真不走,我可真要殺你了!”

“那你就殺吧。”種彥崧道:“我不像你,種這個姓氏不是我仰慕誰而改的!這個姓氏是在我血裡流着,在我骨頭上刻着!祖父在九泉之下看着我呢,我可以死,但不能做種家的不肖子孫!”

種去病一個搖晃,摔倒在椅子上,顫抖着拔出刀來道:“你……你找死!”

種彥崧延頸待戮,忽然想起一件事情,將楊應麒要他轉交的信拿出來道:“這是七將軍給你的信!”

種去病收了刀接過,打開一看,裡面並無一字出自楊應麒之手,卻是乃祖种師道寫給楊應麒的親筆信!種去病一見之下,仰面哀嘆道:“罷了!罷了!”連哭三聲,就要自刎。

種彥崧趕緊攔住,叫道:“你幹什麼!”

種去病道:“公義私義,不能兩全,唯有一死,方能解脫!”

種彥崧道:“你現在死了,蕭字旗還是會北上打個屍積成山血流成河!你還是以私害公!”

種去病道:“那你還要我怎麼樣?”

種彥崧道:“你若能想辦法綁六將軍進京,以皇后之仁,諸位將軍之義,未必就會殺六將軍!”

種去病道:“就算不殺他!那時他也生不如死!”

種彥崧叫道:“他一個人難過,勝於千萬人頭落地!”

種去病沉默良久,終於道:“好,好,我聽你的!”

若是常人,在這等情況下也必躊躇蹉跎,但種去病已得蕭鐵奴狠辣之真傳,當真忍得!心念既決便即行動,因聽蕭鐵奴猶在靈壽未回,略一思索便知蕭鐵奴此行所爲何事。他在軍中作了一番佈置之後便攜一罈酒趕往靈壽,果然在曹二墳前找到了蕭六。

昏昏夕色當中,蕭鐵奴見種去病攜酒而至,笑道:“還是你知我心。”他三十歲以後,行軍打仗時便戒絕杯中之物,這時卻接過了種去病手中酒罈鯨吸虎吞,一飲而盡。他酒量本宏,但這壇酒裡卻下了藥,因此沒多久便覺得頭腦昏昏,竟而睡去。夢中似聞千狼哀嚎,萬鬼悲哭。

蕭鐵奴這一覺睡得好長,醒來後腦袋猶自疼痛,卻已聞到一股撲鼻屍臭,掙扎着大叫道:“什麼味道!什麼味道!”

只聽一個熟悉的聲音道:“啓稟六將軍,是敢死營!”

雖在昏暗當中,但蕭鐵奴一聽就知道是種去病,順口問道:“敢死營?”

“是。”種去病道:“在二十萬大軍當中,敢死營是絕對不可能隨我歸降的,所以我昨晚把他們誘入死地,堵住出口,盡數燒殺了。”

這幾句話說的當真輕描淡寫,但蕭鐵奴聽了一開始是不敢相信,隨即在種去病的眼神中知道這不是一句大話,胸口一痛,哇的一聲吐出一口血來,好久才能出聲,叫道:“你……你說什麼!”

種去病單膝着地,跪在蕭鐵奴面前,臉上一點表情都沒有,說道:“六將軍你放心,我做下了這麼大的罪孽,將來一定不得好死。不過這條命我還得多留幾年,爲了我死去的祖父,也爲了我心目中的那位六將軍!”

第316章 塘沽民心(上)第257章 敗中見真將軍(上)第209章 河套局(上)第170章 安撫第245章 竟妨天下全(下)第30章 新編胡伍(下)第8章 伏擊(下)第266章 盼君未忘當年誓(上)第45章 東海新霸主(上)第206章 學生潮(上)第255章 威脅下的團結(下)第176章 詔第269章 虎率羣狼萬獸走(下)第309章 秉公與顧全(下)第327章 金夏合(上)第175章 間第194章 正名第353章 屠營(上)第348章 秦府(上)第224章 建炎之立(上)第248章 佳期喜藏兇(上)第67章 遣宋使的人選(下)第226章 漢部見聞(上)第43章 潛流暗涌(下)第2章 部勒(下)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下)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上)楔子終極遊戲第253章 盟友的恐懼感(下)第279章 薑桂之性多老辣第293章 遠族來歸何意(下)第221章 救溺自溺(下)第194章 正名第305章 西夏的將相(下)第268章 圈套內外險難知(上)第321章 當世活佛(上)第139章 成敗之間第30章 新編胡伍(上)第212章 飼野狼(下)第187章 匕第245章 竟妨天下全(上)第233章 宗澤之逝(上)第86章 大搶親喲大搶親(上)第1章 瘟疫(下)第295章 晉北的財路(上)第13章 狼羣(下)第84章 天下第一金龜婿(上)第220章 汴梁一空(下)第320章 北征大軍(上)第217章 窺九鼎(下)第340章 君之尊(下)第222章 抗金大旗(上)第333章 靈壽墳(上)第229章 公主車駕(上)第40章 兵下遼東(下)第327章 金夏合(上)第229章 公主車駕(上)第327章 金夏合(上)第151章 夕下論第98章 情義利益分明(上)第92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下)第252章 大變亂之前徵(上)第91章 東南東北亂局紛(下)第145章 新局哉第316章 塘沽民心(下)第125章 鄧肅押糧第174章 逆第242章 南北孰爲先(上)第9章 塞外(上)第245章 竟妨天下全(下)第303章 財神的口袋(上)第35章 襲遼帝鑾(上)第248章 佳期喜藏兇(上)第82章 用沙壘起的藍圖(下)第22章 立法規(上)第83章 金主的賜婚突襲(上)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上)第31章 造船之業(下)第258章 那幕後的幕後(上)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下)第243章 熊魚不可兼(上)第193章 秦檜第91章 東南東北亂局紛(下)第310章 火急密奏(上)第219章 突圍北上(下)第348章 秦府(下)第311章 主動被動(下)第257章 敗中見真將軍(上)第11章 夜遁(上)第65章 維吾爾族來客(下)第347章 嶽幕(下)第79章 東海路翎羽翩飛(下)第228章 牙疼之惱(下)第298章 蕭帥的大意(下)第110章 歡迎丈母孃第323章 修羅之戰(下)第349章 聞逝(上)第45章 東海新霸主(下)第309章 秉公與顧全(上)第24章 反契丹(上)
第316章 塘沽民心(上)第257章 敗中見真將軍(上)第209章 河套局(上)第170章 安撫第245章 竟妨天下全(下)第30章 新編胡伍(下)第8章 伏擊(下)第266章 盼君未忘當年誓(上)第45章 東海新霸主(上)第206章 學生潮(上)第255章 威脅下的團結(下)第176章 詔第269章 虎率羣狼萬獸走(下)第309章 秉公與顧全(下)第327章 金夏合(上)第175章 間第194章 正名第353章 屠營(上)第348章 秦府(上)第224章 建炎之立(上)第248章 佳期喜藏兇(上)第67章 遣宋使的人選(下)第226章 漢部見聞(上)第43章 潛流暗涌(下)第2章 部勒(下)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下)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上)楔子終極遊戲第253章 盟友的恐懼感(下)第279章 薑桂之性多老辣第293章 遠族來歸何意(下)第221章 救溺自溺(下)第194章 正名第305章 西夏的將相(下)第268章 圈套內外險難知(上)第321章 當世活佛(上)第139章 成敗之間第30章 新編胡伍(上)第212章 飼野狼(下)第187章 匕第245章 竟妨天下全(上)第233章 宗澤之逝(上)第86章 大搶親喲大搶親(上)第1章 瘟疫(下)第295章 晉北的財路(上)第13章 狼羣(下)第84章 天下第一金龜婿(上)第220章 汴梁一空(下)第320章 北征大軍(上)第217章 窺九鼎(下)第340章 君之尊(下)第222章 抗金大旗(上)第333章 靈壽墳(上)第229章 公主車駕(上)第40章 兵下遼東(下)第327章 金夏合(上)第229章 公主車駕(上)第327章 金夏合(上)第151章 夕下論第98章 情義利益分明(上)第92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下)第252章 大變亂之前徵(上)第91章 東南東北亂局紛(下)第145章 新局哉第316章 塘沽民心(下)第125章 鄧肅押糧第174章 逆第242章 南北孰爲先(上)第9章 塞外(上)第245章 竟妨天下全(下)第303章 財神的口袋(上)第35章 襲遼帝鑾(上)第248章 佳期喜藏兇(上)第82章 用沙壘起的藍圖(下)第22章 立法規(上)第83章 金主的賜婚突襲(上)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上)第31章 造船之業(下)第258章 那幕後的幕後(上)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下)第243章 熊魚不可兼(上)第193章 秦檜第91章 東南東北亂局紛(下)第310章 火急密奏(上)第219章 突圍北上(下)第348章 秦府(下)第311章 主動被動(下)第257章 敗中見真將軍(上)第11章 夜遁(上)第65章 維吾爾族來客(下)第347章 嶽幕(下)第79章 東海路翎羽翩飛(下)第228章 牙疼之惱(下)第298章 蕭帥的大意(下)第110章 歡迎丈母孃第323章 修羅之戰(下)第349章 聞逝(上)第45章 東海新霸主(下)第309章 秉公與顧全(上)第24章 反契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