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襲遼帝鑾(上)

高藥師原本擔心自己會捲入政爭之中。以他們這點能耐,若捲入大遼政爭那也就是一顆小得不能再小的棋子,隨時有覆滅的可能。聽歐陽適說陸上的事情不用他們理會,這才鬆了一口氣,問道:“那小的們要做的是……”

歐陽適道:“你們去給我做好幾件事情。第一,在半年內招收濱海漁民,各把人數擴展到兩百人左右。新招收者待遇如定製,錢糧方面,我自會命人供應。”

曹孝才道:“這卻不難。”

歐陽適道:“不難?真的不難麼?我要的可不是老弱病殘的無能者,也不是不聽號令的盜賊!我會在這裡再留數日,到底該如何選人會和你們細細講說。選人之事,寧缺毋濫,若給我知道你們有吃空餉的事情,嘿嘿!”

曹孝才忙道:“不敢。”

歐陽適又道:“我走之後,會由劉七來與你們聯繫。半年之後,我會派人來幫你們訓練手底下這幾百人。派來的人都是好手,且知兵事,在陸上搏鬥,你們兩個鬥不過他們一個!但在海上,他們卻不如你們。因此,我會安排他們做你們的副手,該如何訓練這幾百號人你們一齊商量着辦。至於海上的事務,仍以你二人爲主。不用怕我是用他們來奪你們的權。”

高藥師道:“是。”

歐陽適繼續道:“我要你們做的第二件事,是要把北海(渤海)的海路給摸清楚。我知道高藥師你對這一帶的海路很熟,但你的船沒出遠門也很久了,那些海島還有沿岸官府城市有哪些變化,只怕還得下一番功夫才能摸清。”

高藥師道:“公子說的是。”

歐陽適又道:“等你們把各個島的形勢摸清了,這四百人大概也練成了。到時候就可以着手掃蕩這辰州、蘇州一帶的海盜了。”

高藥師驚道:“掃蕩海盜,這……我們又不是官軍,爲什麼要掃蕩海盜?”

歐陽適冷笑道:“你怕了?”

曹孝才道:“也不是怕,只是師出無名。”

歐陽適道:“這北海附近的事情,我還是知道的,這些年並無大海盜盤踞。掃蕩幾股小海盜,要什麼出師之名?不過你們也得小心些行事,最好不要驚動遼宋兩朝的官軍。不過現在遼人自顧不暇,宋廷又腐敗不堪,只怕他們也沒心思來理會你們了。你們先把前兩件事情辦好再說吧,這段時間我若有空還會過來的。”

交代完他們兩人,歐陽適把劉七留下,細細詢問關於遼國之事,又問起會寧的情況。

劉七道:“我們得到消息以後,已經託人去漢部知會了,想必小楊將軍他們這會已經知道。”

歐陽適點頭道:“遼人此次東征雖然聲勢浩大,但金軍只要應付得宜,加上遼京這場內亂,多半能夠獲勝。大金若再大勝一場,遼國就再難阻止我們南下的步伐了,就是不知什麼時候我們才能打到辰州、蘇州……”

歐陽適北望的時候,他所思念的地方正遍地狼煙。

遼主耶律延禧所下詔書傳到女真,金人聽說大軍壓境頗爲憂懼。畢竟這是遼主親征,而百萬大軍也是一個讓人膽寒的數字。阿骨打知道後召集會寧國民、諸部之長道:“遼人這次看來是動真格了。當初起兵反遼,爲的是替大夥兒爭一條活路!沒想到遼人如此絕決!如今遼主親征,不但要我女真滅種,連同依附我們的人也不放過!現在擺在眼前有兩條路:第一,殺我一族投降遼主,也許他還能放你們一條生路;第二,隨我死戰到底!要麼遼破,要麼金亡!”

宗翰等人一起大叫道:“遼主都已說‘女真作過,大軍翦除’此時縱降,遼主也已不赦!只有跟隨我主,纔有活路!”

各族各部見到遼主詔書也知退路已斷,連一些新附的奚族軍、渤海軍也都撲滅了動搖之心,大金軍民竟是空前的團結。阿骨打盡起國中精兵,得兩萬餘人,前來迎擊。

遼金之間大軍遮境,歐陽適的人一時都過不來,南北消息隔絕,曹廣弼的前哨探到遼軍鋒芒後回報,折彥衝知道後在軍議上說道:“遼軍此來精兵甚多,非上次以戍邊民兵爲主可比。”

宗翰道:“我軍再往前,則出於國境之外,地利之便失矣。不如深溝高壘,以待遼人。”

楊開遠率領工兵二千人,便依地形挖溝布壘,安排已定,劉七派來傳信的人也剛好到了。原來他不敢穿過遼軍重地,而是繞了個大圈子,所以晚到。

阿骨打聽說耶律章奴造反,召來衆將道:“遼國國本有變,遼軍軍心必然不穩。只是這消息來得太遲,不知這些日子裡事情又有何變!”

宗望道:“可令精騎出擊,俘虜遼人將官,一加拷問便知。”

言未畢,前方押一俘虜到,原來蕭鐵奴偏騎騷擾遼軍西翼,燒了遼軍糧道,俘虜了其督糧官,打聽到遼主車駕已經南還數日,知道此事關係重大,便派人將這督糧官押往總部。宗翰細加拷問,和劉七傳來的消息相參考,確定不是僞報,回稟阿骨打道:“契丹後方有變。遼主又臨陣回駕,軍心必定不穩,正是天賜良機,不可錯過。”

諸將也都紛紛請戰,阿骨打乃下令追擊。

此時楊應麒也在軍中,大軍將動前來見折彥衝,屏退左右,問道:“大哥,你覺得此戰勝負如何?”

折彥衝道:“若情報不假,勝利在望。道天地將法,遼軍五失其四,只要我們不犯大錯,應該不至敗北。”

楊應麒道:“若此戰我軍大勝,遼國又會如何?”

折彥衝沉吟道:“要看是慘敗還是小敗。“

楊應麒道:“慘敗如何?小敗又如何?”

折彥衝望南思慮半晌,他知道楊應麒心中一定有他的主張,此時與其說是詢問,不如說是爲了引證他自己心中的意見,便道:“若是小敗則遼軍尚可與我軍相持於黃龍府一帶,若是慘敗,只怕東京一道再非遼人所有。”

楊應麒聽了這話也是向南方望去,說道:“戰場之事,大哥努力!後方我自有安排。”

第130章 兵敗山倒>第220章 汴梁一空(上)第153章 空城計第118章 進退重思量第302章 漢廷大難題(上)第98章 情義利益分明(上)第19章 議婚姻(下)第233章 宗澤之逝(下)楔子終極遊戲第248章 佳期喜藏兇(上)第102章 相謀亦需道合(上)第347章 嶽幕(下)第284章 老成偶爾張狂(上)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上)第226章 漢部見聞(上)第338章 洗衣槌(下)第190章 名妓第70章 相國寺一日遊(下)第187章 匕第203章 鉅變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上)第21章 配佳偶(下)第75章 海上盟約新議(上)第339章 民之貴(上)第336章 醉獻妃(上)第333章 靈壽墳(下)第82章 用沙壘起的藍圖(下)第239章 王者歸故園(下)第244章 閨中兒女事(下)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下)第19章 議婚姻(下)第179章 亂第239章 王者歸故園(上)第318章 大漢軍心(下)第230章 中原戰局(上)第307章 理想與現實(上)第313章 夏使之會(下)第285章 牆倒衆人齊推(上)第209章 河套局(上)第266章 盼君未忘當年誓(上)第16章 入女真(下)第292章 兄弟父子難言(下)第142章 入太行第198章 五論第40章 兵下遼東(下)第258章 那幕後的幕後(上)第340章 君之尊(下)第192章 密見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下)第67章 遣宋使的人選(上)第242章 南北孰爲先(下)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下)第286章 國亡四方禍至(上)第1章 瘟疫(下)第51章 南遷吧南遷(下)第11章 夜遁(下)第120章 移運定興亡第58章 開發大流求(下)第143章 塘沽問第228章 牙疼之惱(上)第283章 年少正當磨練(下)第150章 國之樑第288章 乃合燕京之圍(上)第319章 雲中黃河(上)第54章 老和尚遠來(上)第75章 海上盟約新議(上)第235章 輕裝向太原(上)第229章 公主車駕(上)第214章 說親事(上)第254章 究竟誰控制誰(上)第31章 造船之業(下)第117章 楚州傳噩耗第352章 勤王(下)第69章 楊大人的書童(上)第131章 兵謀再定>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上)第312章 連環衝擊(上)第206章 學生潮(下)第133章 胡部潛流>第154章 蒙古謠第313章 夏使之會(下)第91章 東南東北亂局紛(下)第332章 金蘭折(下)第335章 議封王(下)第230章 中原戰局(上)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下)第135章 養軍之策>第326章 克雲中(下)第99章 棋局誰是先手(下)第303章 財神的口袋(上)第355章 姻幻(下)第86章 大搶親喲大搶親(下)第234章 福禍相倚伏(下)第99章 棋局誰是先手(下)第267章 萬里迂迴由漠北(上)第55章 打到你求和(下)第77章 大流求歸宿彷徨(上)第84章 天下第一金龜婿(下)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下)第170章 安撫
第130章 兵敗山倒>第220章 汴梁一空(上)第153章 空城計第118章 進退重思量第302章 漢廷大難題(上)第98章 情義利益分明(上)第19章 議婚姻(下)第233章 宗澤之逝(下)楔子終極遊戲第248章 佳期喜藏兇(上)第102章 相謀亦需道合(上)第347章 嶽幕(下)第284章 老成偶爾張狂(上)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上)第226章 漢部見聞(上)第338章 洗衣槌(下)第190章 名妓第70章 相國寺一日遊(下)第187章 匕第203章 鉅變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上)第21章 配佳偶(下)第75章 海上盟約新議(上)第339章 民之貴(上)第336章 醉獻妃(上)第333章 靈壽墳(下)第82章 用沙壘起的藍圖(下)第239章 王者歸故園(下)第244章 閨中兒女事(下)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下)第19章 議婚姻(下)第179章 亂第239章 王者歸故園(上)第318章 大漢軍心(下)第230章 中原戰局(上)第307章 理想與現實(上)第313章 夏使之會(下)第285章 牆倒衆人齊推(上)第209章 河套局(上)第266章 盼君未忘當年誓(上)第16章 入女真(下)第292章 兄弟父子難言(下)第142章 入太行第198章 五論第40章 兵下遼東(下)第258章 那幕後的幕後(上)第340章 君之尊(下)第192章 密見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下)第67章 遣宋使的人選(上)第242章 南北孰爲先(下)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下)第286章 國亡四方禍至(上)第1章 瘟疫(下)第51章 南遷吧南遷(下)第11章 夜遁(下)第120章 移運定興亡第58章 開發大流求(下)第143章 塘沽問第228章 牙疼之惱(上)第283章 年少正當磨練(下)第150章 國之樑第288章 乃合燕京之圍(上)第319章 雲中黃河(上)第54章 老和尚遠來(上)第75章 海上盟約新議(上)第235章 輕裝向太原(上)第229章 公主車駕(上)第214章 說親事(上)第254章 究竟誰控制誰(上)第31章 造船之業(下)第117章 楚州傳噩耗第352章 勤王(下)第69章 楊大人的書童(上)第131章 兵謀再定>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上)第312章 連環衝擊(上)第206章 學生潮(下)第133章 胡部潛流>第154章 蒙古謠第313章 夏使之會(下)第91章 東南東北亂局紛(下)第332章 金蘭折(下)第335章 議封王(下)第230章 中原戰局(上)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下)第135章 養軍之策>第326章 克雲中(下)第99章 棋局誰是先手(下)第303章 財神的口袋(上)第355章 姻幻(下)第86章 大搶親喲大搶親(下)第234章 福禍相倚伏(下)第99章 棋局誰是先手(下)第267章 萬里迂迴由漠北(上)第55章 打到你求和(下)第77章 大流求歸宿彷徨(上)第84章 天下第一金龜婿(下)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下)第170章 安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