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李師師的邀約(上)

周小昌躊躇了好久,終於嘆道:“重謝我是不要的。至於這事……也不是沒有辦法,只是事情能否成功卻是難說。”

李師師忙道:“無論成與不成,只要周大掌櫃盡力,奴家便十分承情!”

“好吧。”周小昌道:“當年周某人出海時被海浪打到蓬萊岸邊,大仙命仙童將我送回。因見我與蓬萊有緣,除了賜周某人聚寶靈光以外,還賜了一段百里香。據仙童說,若他日我遇到什麼劫難,只要將這香焚起,香氣可以直達仙境,仙人知道後便會下凡解救。只是現在小昌沒有遇到什麼劫難,若是貿貿然焚香請來仙人,只怕……只怕……不可不可!這事萬萬不可。”

李師師心念一轉,說道:“由你來焚自然不可。若由我來焚,便是仙人見罪,也怪不到你頭上。”

但不管她怎麼說,周小昌都只是搖頭,兩人磨了小半個時辰,周小昌終於道:“若李行首真要小昌這段百里香,除非答應小昌兩個條件。”

李師師忙問:“什麼條件?”

周小昌道:“李行首面子大,更爲難得的,是李行首有一位仙人朋友。若李行首能請這位朋友向蓬萊山的這位大仙求情,原諒小昌不敬,小昌纔敢答應將這段香木贈給李行首。”

李師師笑道:“這有何難!就是你不說,我也要請那位‘仙人’給你說好話的。第二個條件卻又是什麼?”

周小昌道:“第二個條件……說來有些難以啓齒。當年大仙曾賜我三十年財運,如今才行了五年,那晚因爲泄漏天機靈光被奪,雖然多虧李行首求情,不過終究也只是補回了十年……”

李師師微笑道:“原來是這事,到時我請那位仙人一併替你請求便是。”

周小昌大喜,這纔回身出門,過了好久纔回來,手裡捧着一個鐵箱子,打開箱子,裡面又是一個箱子,金光閃閃的,單單是這個箱子便造價不菲了。打開這個小箱子,才從裡面取出一包綢緞來,揭開七層綢緞,這才露出一段小小的香木。這段香木看來不甚起眼,但見了周小昌收藏的手段,李師師哪裡還敢小覷它?

周小昌讓李師師看了後又包起來,對她說了如何擇日、如何安排,如何焚香,待李師師一一記得,周小昌這才包好,極爲不捨地捧給了李師師。這女人抱了這段木頭,便像盼兒子盼到五十九歲的女人抱着自己剛生下的嬰兒,說什麼也不肯放開。

李師師走後,周小昌便派人給楊應麒傳消息。楊應麒聽說後也不着急,林翼在旁邊卻坐不住,連聲追問關於李師師那個恩客的事情,楊應麒卻不理會他。

這日楊樸有皇帝賜宴,正要出行,朝中官員卻來告知不必出行,因爲皇帝忽有其它要務,宴會推遲。

楊應麒知道後心道:“賜宴金國使者也是大事!如今能有什麼大事能讓皇帝臨時推掉這件事情?莫非……”叫了林翼出門。楊樸勸他不要出去得太過頻密,卻哪裡勸得住他?

兩人轉過御街,見兩行都是煙月牌,來到中間,見一家外懸青布,裡掛斑竹簾,兩邊盡是碧紗窗,外掛兩面牌,牌上各有五個字,寫道:“歌舞神仙女,風流花月魁”。來探過路的林翼見了對楊應麒道:“就是這裡了。”兩人便入茶坊裡來吃茶。

兩人進來後便有一個漢子跟着進門,此時茶坊內沒有第四個茶客,楊應麒便小聲對林翼道:“對面那人,也是我們漢部安插在汴京的人手,叫張密。是我讓他來這附近守候的。以後你若來汴京要辦什麼事情可與他接頭。”

林翼問道:“咱們在汴京還有多少人手?”

楊應麒道:“最核心的、像周小昌這樣的人有七個。其中五個是辦事的人,周小昌、餘通和張密都在其中。另外兩個是誰連周、張、餘都不知道,是漢部派來監督這五個人的御使。那五個辦事的人又另外發展了十幾個心腹,此外替他們做外圍工作的還有百來號人,都是就地僱傭。像餘通、周小昌這樣的大老闆,又另有上百個夥計替他們作生意上的事情。”

林翼問道:“餘通賣琉璃,周小昌打理麒麟樓,這周密看來是個無賴,另外四個又是幹什麼的?”

楊應麒道:“你先知道這麼多吧。其他人以後再和你說。”

林翼又問:“這些事情就七將軍你知道麼?”

楊應麒笑道:“這些事具體都是我和四將軍在負責。但狄先生和我們兄弟七人自然都知道的,楊樸也知道我們有這樣一批人在,但因爲他不負責這一塊,所以具體情況並不瞭解。”

兩人吃了一會茶,忽聞香氣繚繞,滿大街的人都讚歎,卻無人知道從哪裡傳來。楊應麒對林翼道:“是時候了。本要帶你進去,只是人多了容易穿梆。你且在這裡看着,若沒什麼大變不要胡亂進來。”

林翼平時多與楊應麒擡槓,到了關鍵時刻卻能顧大局,雖然很想跟進去看看,但還是把好奇壓了下來,點頭應好。

楊應麒出了店門,兜了個圈子轉到李師師門首,揭開青布,掀起斑竹簾,轉入中門。見掛着碗鴛鴦燈,下面犀皮香桌兒上、放着一個博山古銅香爐。爐內細細噴出香來。兩壁上掛着四幅名人山水畫,下設四把犀皮一字交椅。

楊應麒見無人出來,轉入天井裡面,又是一個大客位,鋪着三座香楠木雕花玲瓏小牀,鋪着落花流水紫錦褥,懸掛一架玉棚好燈,擺着異樣古董。楊應麒微微咳嗽一聲,屏風背後轉出一個丫鬟來,對他道:“今日我家小姐染恙,還請別處去。”說得頗急。

楊應麒笑道:“染什麼恙?小生妙手,正可醫治。”

丫鬟聽得皺眉,楊應麒卻在那張牀上倚下,簾後又轉出一個虔婆來,楊應麒聽那丫鬟叫“李媽媽”,便知這是李師師家的老鴇,他卻也不管那老太婆來趕他,對那丫鬟道:“我來一趟不易,叫你家小姐別焚香了,過來給我唱個小曲。”

李媽媽大怒,忍不住發作道:“哪裡來的浪蕩少年,也不看這裡是什麼地方!煙花巷的規矩你都不知道麼?如此孟浪!”

楊應麒眼角一掃,見簾幕隱隱有人,知道主人在後面聽着,便冷笑道:“我不願來時,生生糟蹋別人一段救命香木也要請我。待來了時,卻又要將我掃地出門。你們這些肉眼凡胎,真真可笑。”

說完拂袖便走,還沒出門,只聽後面一個嬌滴滴的聲音喚道:“這位公子請留步!”

楊應麒且回頭,只見簾幕被一隻手掀開一角,露出一張俏臉來,楊應麒一見之下便覺頭重腳輕,心道:“這女人好勾人!要不是有心理準備,這下子非出醜不可。”口中卻笑道:“小娘子是誰?有何見教?”

那丫鬟在旁邊道:“這就是我們家小姐。”

楊應麒心想:“果然是李師師!”

李師師走出半步,襝衽道:“公子方纔說‘我不願來時,生生糟蹋別人一段救命香木也要請我’,卻不知是何含意?”

楊應麒反問道:“你爲何一聽我說這句話便出來了?”見那李師師答不出來,楊應麒道:“你既明知這句話的含意,便當知我是誰。”

李師師道:“不是猜不出來,只是覺得公子不像。”

楊應麒問道:“如何不像?”

李師師說:“不見雲騰,不見霧起,卻是掀簾走入,實在不像仙家舉動,倒似紈絝子弟行徑。”

楊應麒哈哈大笑道:“我若騰雲駕霧,驅龍馭鳳,豈不嚇壞了這開封府百萬生民?再說這個身體也不是我的真身!我的真身此刻在三千里外,如今魂遊至此,且來一見焚香之人而已。”

——————

注:此節中有一小段抄襲了施大大的千古稗類,呵呵,不知有沒有人看出來。本來是想以此致敬的,誰知寫出來後卻覺得沒什麼致敬的味道,想來是筆力不足之故。唉,繼續努力修煉吧。

第318章 大漢軍心(下)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上)第208章 陳家貨(上)第344章 北遊(下)第85章 剃個光頭也沒用(下)第213章 嫁寡姐(上)第263章 威脅利誘和解(下)第15章 誓約(上)第345章 輾轉(下)第29章 再破遼師(上)第277章 亡國餘思隨風散(下)第346章 南行(上)第6章 邊關(下)第334章 漢皇都(上)第312章 連環衝擊(上)第281章 南北兩種人心(下)第55章 打到你求和(上)第224章 建炎之立(上)第59章 公主回家了(下)第282章 君臣各自算盤(下)第265章 大敗之後當反思(下)第83章 金主的賜婚突襲(下)第92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上)第327章 金夏合(下)第138章 燕京襲取第102章 相謀亦需道合(上)第299章 穀物與泥沙(下)第303章 財神的口袋(下)第1章 瘟疫(下)第259章 人心軍心士心(上)第99章 棋局誰是先手(下)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下)第248章 佳期喜藏兇(下)第121章 說甚親且貴第311章 主動被動(上)第96章 亦圖力挽狂瀾(上)第36章 大捷之威(下)第54章 老和尚遠來(下)第173章 叛第224章 建炎之立(下)第226章 漢部見聞(上)第229章 公主車駕(上)第31章 造船之業(下)第269章 虎率羣狼萬獸走(下)第118章 進退重思量第81章 嚀嚀阿嫂慰幺叔(上)第195章 李綱第342章 議戰(上)第350章 迎敗(下)第221章 救溺自溺(上)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上)第263章 威脅利誘和解(下)第286章 國亡四方禍至(上)第29章 再破遼師(下)第337章 珍珠衫(下)第55章 打到你求和(下)第252章 大變亂之前徵(上)第188章 定第235章 輕裝向太原(下)第347章 嶽幕(上)第350章 迎敗(下)第7章 去向(上)第239章 王者歸故園(下)第289章 大漢新政新局(下)第168章 偶遇第178章 會第196章 夜訪第167章 裂變第211章 激蒼鷹(上)第209章 河套局(下)第9章 塞外(上)第325章 破西夏(下)第207章 蕭字旗(下)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下)第230章 中原戰局(下)第209章 河套局(上)第223章 義軍西渡(上)第1章 瘟疫(上)第311章 主動被動(下)第105章 大禍常在牆內(下)第13章 狼羣(上)第254章 究竟誰控制誰(下)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下)第96章 亦圖力挽狂瀾(上)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下)第140章 揚帆濟海第300章 堅毅與警覺(下)第353章 屠營(下)第294章 大漢如日方中(上)第320章 北征大軍(下)第209章 河套局(下)第18章 通商路(上)第288章 乃合燕京之圍(下)第6章 邊關(上)第213章 嫁寡姐(上)第93章 書生仗劍北遊(下)第265章 大敗之後當反思(上)第312章 連環衝擊(下)第149章 民之棄第266章 盼君未忘當年誓(下)
第318章 大漢軍心(下)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上)第208章 陳家貨(上)第344章 北遊(下)第85章 剃個光頭也沒用(下)第213章 嫁寡姐(上)第263章 威脅利誘和解(下)第15章 誓約(上)第345章 輾轉(下)第29章 再破遼師(上)第277章 亡國餘思隨風散(下)第346章 南行(上)第6章 邊關(下)第334章 漢皇都(上)第312章 連環衝擊(上)第281章 南北兩種人心(下)第55章 打到你求和(上)第224章 建炎之立(上)第59章 公主回家了(下)第282章 君臣各自算盤(下)第265章 大敗之後當反思(下)第83章 金主的賜婚突襲(下)第92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上)第327章 金夏合(下)第138章 燕京襲取第102章 相謀亦需道合(上)第299章 穀物與泥沙(下)第303章 財神的口袋(下)第1章 瘟疫(下)第259章 人心軍心士心(上)第99章 棋局誰是先手(下)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下)第248章 佳期喜藏兇(下)第121章 說甚親且貴第311章 主動被動(上)第96章 亦圖力挽狂瀾(上)第36章 大捷之威(下)第54章 老和尚遠來(下)第173章 叛第224章 建炎之立(下)第226章 漢部見聞(上)第229章 公主車駕(上)第31章 造船之業(下)第269章 虎率羣狼萬獸走(下)第118章 進退重思量第81章 嚀嚀阿嫂慰幺叔(上)第195章 李綱第342章 議戰(上)第350章 迎敗(下)第221章 救溺自溺(上)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上)第263章 威脅利誘和解(下)第286章 國亡四方禍至(上)第29章 再破遼師(下)第337章 珍珠衫(下)第55章 打到你求和(下)第252章 大變亂之前徵(上)第188章 定第235章 輕裝向太原(下)第347章 嶽幕(上)第350章 迎敗(下)第7章 去向(上)第239章 王者歸故園(下)第289章 大漢新政新局(下)第168章 偶遇第178章 會第196章 夜訪第167章 裂變第211章 激蒼鷹(上)第209章 河套局(下)第9章 塞外(上)第325章 破西夏(下)第207章 蕭字旗(下)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下)第230章 中原戰局(下)第209章 河套局(上)第223章 義軍西渡(上)第1章 瘟疫(上)第311章 主動被動(下)第105章 大禍常在牆內(下)第13章 狼羣(上)第254章 究竟誰控制誰(下)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下)第96章 亦圖力挽狂瀾(上)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下)第140章 揚帆濟海第300章 堅毅與警覺(下)第353章 屠營(下)第294章 大漢如日方中(上)第320章 北征大軍(下)第209章 河套局(下)第18章 通商路(上)第288章 乃合燕京之圍(下)第6章 邊關(上)第213章 嫁寡姐(上)第93章 書生仗劍北遊(下)第265章 大敗之後當反思(上)第312章 連環衝擊(下)第149章 民之棄第266章 盼君未忘當年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