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伏擊(上)

楊應麒問歐陽適:“離這裡有多遠?發現我們沒有?”

歐陽適道:“我發現了一些蛛絲馬跡之後親自偷過去看,那些契丹人駐紮的地方離這裡很近了,只是他們應該還不知道我們就躲在這裡。”

楊應麒又問道:“有多少人馬?”

歐陽適道:“不是十幾二十個人,馬匹有二十幾匹,看來應該是前哨。”

曹廣弼起身道:“這裡已是宋境!契丹人竟然出現在這裡!不行,我得去報知雄州守軍。”

楊應麒攔住他道:“曹大哥何必這麼着急,先打聽清楚再說。”又問歐陽適道:“這批人後面有沒有大軍?”

歐陽適道:“沒有。”

楊應麒道:“既然如此,不如我們就把這十幾二十個人吃了吧。”

狄喻聞言道:“剛纔你還說擅守者藏於九地之下,我們現在糧食已盡,躲都來不及,怎麼還去惹他們!”

楊應麒道:“若任由他們從容追趕,我們只怕沒有好日子過,因此必須施個小小的手段,最好能讓宋遼兩國在邊境上來一場不大不小的糾紛。大宋大遼對彼此邊境向來敏感,只要他們把心思放在對方身上,便不會來理會我們這些漏網的小魚!這樣我們纔可能從容兔脫。”跟着便說了自己的計劃,要引契丹的軍隊去踩宋軍的陷阱。折彥衝等聽了都覺得這計劃太過大膽,歐陽適卻連聲叫好。

曹廣弼聽到一半,忽然站起來道:“廣弼是大宋臣民,這種事情,恕我不能參與了。”

楊應麒忙拉住他道:“曹大哥,我們也是漢人,萬萬不願自己的母邦受害。現在如此算計,實在是不得已!”

曹廣弼沉吟半晌道:“在你們是不得已,我理解,但我於情於理都不當參與此事。你們放心吧,此事我就算不和你們一道,也不會去告密的。”

楊應麒心道:“雖然你答應了,但若不拖你下水,只怕事情仍會有變故!”便道:“我們有另外一件事情想拜託曹大哥,不知曹大哥能否援手。”

曹廣弼問道:“何事?”

楊應麒道:“我們糧草將盡,眼見要深入太行山,北走大漠,無論如何得備下一些錢糧。曹大哥久在此地,不知可知道哪裡能夠籌到些糧草?”

曹廣弼想了想,嘆道:“兵馬無糧草不行。說不得,只好去借了。”

楊應麒道:“我們可沒什麼好親戚能借給我們這麼多糧草。”

歐陽適笑道:“哈哈,小應麒!你是真不懂還是假不懂!曹兄說的借糧,其實就是打劫!”

楊開遠聽了有些尷尬,曹廣弼卻正色道:“事急從權,不得已時只好做上一兩遭,不過以此爲生卻是不行。”轉頭對狄喻道:“狄大俠聽過趙履民麼?”

狄喻道:“聽說是燕趙間豪富,往來於遼宋之間,販賣茶馬絲綢,甚至是犯禁諸貨!是個手眼通天的人物。”

曹廣弼道:“不錯。此人狡兔三窟,雖然定居於遼國南京,但在雄州、保州、滄州都有府宅,在這附近也有個窩巢!”

歐陽適道:“你的意思,是去向這趙履民‘借’點錢糧?”

曹廣弼道:“差不多。”

楊應麒沉吟道:“此人既不簡單,那他這個窩巢,只怕也不好對付吧?”

曹廣弼道:“他在遼宋境內各有數百下手,那個小寨子做得也算穩固,不過他此刻不在,估計裡面也就五六十號人物。此人對遼宋雙方的邊將都有孝敬。和太行山一帶的綠林好漢也互通聲氣。大一點的軍馬不好撕破臉皮來打他,小一點的不敢惹他,所以這個寨子才能安然。但我們的話完全可以拿下。”

狄喻道:“裡面有多少東西?”

曹廣弼道:“我曾奉命去和趙履民送信交涉,因此頗知這寨子的底細。這是他南來北往、結交豪傑的據點,常存着夠數百人兩三月之用的口糧。他不在時估計不會把紅貨留下——否則豈非招人眼紅?但兵器衣物應該有些。”

折彥衝道:“好!就拿它開刀。”

曹廣弼道:“我官職卑微,但承這姓趙的看得起,總算沒對我缺過禮數。現在帶人去劫他的寨子,終究有些說不過去,所以入寨以後,請各位儘量莫要放火殺人——若不答應這一條,我是不敢帶諸位去的。”

折彥衝道:“我們又不是真的強盜,只是借了必用的東西就走。”

“好。”曹廣弼站了起來,弄明所在的位置,說道:“現在就二更吧?我看莫要休息了,挑出一百個人來,連夜過去,四更前便可到達。”

楊應麒道:“這麼急?”

曹廣弼道:“大家的處境,你比我更清楚,能早點抽身最好。再說,我心中有個計策——若是明天再去,讓趙履民的屬下知道我已經被逐的消息,這計策可就不靈了。”

楊應麒沉吟道:“趙履民那邊的錢糧要去借,但契丹人這邊也要對付。這樣吧,我們兵分三路。第一路,曹廣弼大哥、石康石大哥和開遠哥率一百人,前往趙家邊寨。第二路,折大哥、狄叔叔、歐陽適、阿魯蠻率領精銳一百人,去辦契丹事務。其他人由我居中策應。若曹大哥拿下了邊寨,我們便往那邊退!休養兩天便向太行山深處出發。”

折彥衝點頭道:“好,就按應麒說的辦吧。”

曹廣弼臨走前看了楊應麒一眼,說道:“你真的不到十三歲?”

楊應麒笑道:“十三歲又怎麼了?甘羅像我這麼大的時候已經做了宰相了!”

曹廣弼嘿了兩聲,引人去了。折彥衝、狄喻等在歐陽適的帶領下,連夜欺近那些契丹前哨的駐地,折、狄、歐陽、阿魯蠻四人各領二十五人,悄悄把這一小撥人包圍起來,四更時分,折彥衝一聲令下,三處人馬一齊衝出,折彥衝自稱雄州守軍,喝令契丹人投降。

那十幾個契丹人驚駭之下,也不知對方有多少人馬,紛紛向北逃竄。伏在北邊的歐陽適忽然顯身,用匆匆製成的絆馬索將逃出的人馬截下了大半,只有四騎逃走。

折彥衝等檢點戰利品,共得了十五匹馬,十二把短劍,五把弓,七把刀。當下他又把人手分成兩批:歐陽適帶領大部分人去匯合楊應麒,他自己和狄喻、阿魯蠻引領其他十二個精擅騎術的人去設誘餌。

十五人將戰場匆匆打掃了一遍,期間大聲說話,透露了他們其實是契丹逃奴的事實,又“一不小心”讓幾個俘虜跑了。幾個俘虜走了之後,折彥衝等人便向雄州方向而來,一路留下極爲明顯馬蹄印記。

第211章 激蒼鷹(上)第347章 嶽幕(上)第89章 舊邦士子維新學(下)第224章 建炎之立(上)第346章 南行(下)第110章 雖知君乃豪傑(上)第84章 天下第一金龜婿(下)第261章 何謂善守之帥(下)第214章 說親事(下)第69章 楊大人的書童(上)第316章 塘沽民心(上)第313章 夏使之會(下)第352章 勤王(下)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下)第5章 出谷(上)第259章 人心軍心士心(上)第318章 大漢軍心(下)第76章 海外桃源來異客(下)第139章 成敗之間第326章 克雲中(上)第252章 大變亂之前徵(下)第212章 飼野狼(下)第44章 東京平定(上)第329章 羣龍動(上)第267章 萬里迂迴由漠北(上)第353章 屠營(下)第151章 夕下論第232章 秦檜南行(上)第135章 養軍之策>第102章 相謀亦需道合(下)第312章 連環衝擊(下)第111章 塘沽展方略第127章 子夜問藥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下)第352章 勤王(下)第62章 聯金扶漢之策(上)第315章 兵來將擋(上)第64章 大金的兩扇門(上)第12章 鷹兔(上)第227章 帝子身份(下)第346章 南行(下)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下)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下)第20章 下聘禮(上)第211章 激蒼鷹(下)第283章 年少正當磨練(上)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上)第273章 勝負定前各爲主(上)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下)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下)第286章 國亡四方禍至(下)第31章 造船之業(下)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下)第239章 王者歸故園(上)第326章 克雲中(上)第352章 勤王(下)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上)第350章 迎敗(上)第15章 誓約(下)第18章 通商路(上)第350章 迎敗(下)第244章 閨中兒女事(下)第294章 大漢如日方中(下)第197章 聯姻第137章 危疑反覆>第221章 救溺自溺(上)第299章 穀物與泥沙(下)第354章 審判(上)第12章 鷹兔(下)第317章 小延福園(下)第246章 良緣非良緣(下)第249章 兵機順藏變(上)第175章 間第303章 財神的口袋(下)第9章 塞外(上)第284章 老成偶爾張狂(下)第34章 海賊水兵(上)第220章 汴梁一空(上)第29章 再破遼師(下)第117章 楚州傳噩耗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上)第123章 王侯無家事第95章 難扶廣廈將傾(下)第226章 漢部見聞(上)第295章 晉北的財路(上)第253章 盟友的恐懼感(上)第184章 戰第244章 閨中兒女事(下)第3章 論武(上)第265章 大敗之後當反思(上)第38章 南朝北意(下)第326章 克雲中(下)第356章 蝶夢(上)第157章 新城(下)第25章 收俘虜(上)第156章 帶月歸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上)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下)第51章 南遷吧南遷(上)第136章 燕京變故>
第211章 激蒼鷹(上)第347章 嶽幕(上)第89章 舊邦士子維新學(下)第224章 建炎之立(上)第346章 南行(下)第110章 雖知君乃豪傑(上)第84章 天下第一金龜婿(下)第261章 何謂善守之帥(下)第214章 說親事(下)第69章 楊大人的書童(上)第316章 塘沽民心(上)第313章 夏使之會(下)第352章 勤王(下)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下)第5章 出谷(上)第259章 人心軍心士心(上)第318章 大漢軍心(下)第76章 海外桃源來異客(下)第139章 成敗之間第326章 克雲中(上)第252章 大變亂之前徵(下)第212章 飼野狼(下)第44章 東京平定(上)第329章 羣龍動(上)第267章 萬里迂迴由漠北(上)第353章 屠營(下)第151章 夕下論第232章 秦檜南行(上)第135章 養軍之策>第102章 相謀亦需道合(下)第312章 連環衝擊(下)第111章 塘沽展方略第127章 子夜問藥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下)第352章 勤王(下)第62章 聯金扶漢之策(上)第315章 兵來將擋(上)第64章 大金的兩扇門(上)第12章 鷹兔(上)第227章 帝子身份(下)第346章 南行(下)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下)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下)第20章 下聘禮(上)第211章 激蒼鷹(下)第283章 年少正當磨練(上)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上)第273章 勝負定前各爲主(上)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下)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下)第286章 國亡四方禍至(下)第31章 造船之業(下)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下)第239章 王者歸故園(上)第326章 克雲中(上)第352章 勤王(下)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上)第350章 迎敗(上)第15章 誓約(下)第18章 通商路(上)第350章 迎敗(下)第244章 閨中兒女事(下)第294章 大漢如日方中(下)第197章 聯姻第137章 危疑反覆>第221章 救溺自溺(上)第299章 穀物與泥沙(下)第354章 審判(上)第12章 鷹兔(下)第317章 小延福園(下)第246章 良緣非良緣(下)第249章 兵機順藏變(上)第175章 間第303章 財神的口袋(下)第9章 塞外(上)第284章 老成偶爾張狂(下)第34章 海賊水兵(上)第220章 汴梁一空(上)第29章 再破遼師(下)第117章 楚州傳噩耗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上)第123章 王侯無家事第95章 難扶廣廈將傾(下)第226章 漢部見聞(上)第295章 晉北的財路(上)第253章 盟友的恐懼感(上)第184章 戰第244章 閨中兒女事(下)第3章 論武(上)第265章 大敗之後當反思(上)第38章 南朝北意(下)第326章 克雲中(下)第356章 蝶夢(上)第157章 新城(下)第25章 收俘虜(上)第156章 帶月歸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上)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下)第51章 南遷吧南遷(上)第136章 燕京變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