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金蘭折(上)

西夏主力潰散的消息,比嵬名察哥和宗翰二人的首級更早傳到了東方。大捷的消息如西風般向東方吹來,漢政府對這次大捷的消息未加封鎖,所以一直關注着戰況的宋軍西北路人馬很快就得到消息,快馬加鞭地往建康彙報。

大宋君臣對西夏戰事的結果早有心理準備,畢竟漢夏國力的差別擺在那裡,但聽到消息後還是不免吃驚,覺得漢軍的勝利比他們預料中快了許多。無論是在中樞主政的秦、趙,還是在邊疆練兵的韓、嶽,都得出了同樣的結論:嵬名察哥一死,西夏之亡便無疑問。

西夏一滅,除去不值一哂的高麗,漢廷在海內便只剩下大宋和河南殘金兩個對手。也就是說,漢廷如果還要對外擴張,接下來就要移師向南了!折彥衝麾下的胡馬會踏到河南爲止麼?折彥衝手中的漢刀會割了宗弼的人頭後就滿足嗎?這兩個問題的答案,趙構和秦檜都覺得很懸。

爲此,趙構召集羣臣連續商議了好幾個日夜,甚至召喚正在通州練兵的韓世忠以作諮詢。

與此同時,建康的士大夫——尤其是青年學生在聽到消息後也起了很大的反應,一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學生竟然公開慶賀,認爲這是華夏民族收復甘隴的千年壯舉!甚至有學生提出了更進一步的建議:趁機進軍河南,驅逐胡虜,全面恢復華夏的河山!這實在是一個有些不顧當政者喜惡的建議,不過,這些年來由於有漢廷這個號稱“言者無罪”的政權在北方作爲榜樣和牽制,宋室對士大夫和學子的輿論都不好進行太過明顯的壓制,甚至還作出種種姿態籠絡士子學子之心。幾年下來,竟使建康輿論環境之寬鬆比起塘沽來亦不遜色,連一些有點犯皇帝逆鱗的話也有人敢公開倡說!驅逐胡虜、恢復河山的口號一出口,登時滿城哄傳,不久更影響到了宮內、相府和樞密的決策!

建康這個大宋的臨時行在裡,一內一外沿着截然不同的思路進行着各自的活動。在內,君臣們憂慮的是折彥衝會否南下,將帥們擔心的是宋軍能否抵擋住漢軍的攻擊;在外,學子門卻在高叫着華夏全面復興的口號,連上萬言書請朝廷趕緊出兵河南,趁此“千載難逢”之機,報父兄之仇、血靖康之辱、復北宋故都!

大宋君臣的商議秘而不宣,而士子們的口號卻通過種種途徑進入了相府,進入了皇宮。趙構一開始聽到這些建議,在朝時還微笑以對,退朝後便暴跳如雷。只是金軍對大宋有滅國俘君的奇恥大仇,治下士子有這樣的建議趙構非但不能當面駁斥,反而得笑臉相迎,標榜承繼趙氏正統乃是趙構統治東南的政治基石,對於這樣的輿論他是不敢輕否的。

慢慢地,開始有和趙構同心的大臣覺得青年士子、熱血學生們的建議未必不可行,他們認爲,趁機伐金有三大好處:一是恢復被宗弼佔據了的襄鄧故境,以保持湖廣防線的完整——若能奪取到南陽,對防範陝西、呼應漢中、翼護湖廣都大有好處;二是此舉可以響應之前大宋對大漢提出的“援鄰抗胡”建議——之前漢廷的官員士子對大宋的援鄰之說一直冷嘲熱諷,說趙宋是隻說不做,現在進兵,正好爲“援鄰”這個外交辭令作個馬後炮註解;至於第三個好處,則是藉機討好境內的士子學子,爲一向被看軟的趙構贏得武功之名。

劉豫提出這個建議後,趙構起初也覺得簡直是胡說八道,但他對劉豫素來信任,覺得劉豫和秦檜一樣是懂得爲自己打算的人,所以對這樣的人所說的話還能往心裡去,就這樣一來二往,漸漸覺得這筆買賣很合算!趙構十分清楚宗弼的主力大部分集中在黃河沿線和山東西部,正與曹廣弼拉鋸,若自己從南方插他一刀,不但收復襄鄧的可能性很大,而且還可以保證受到反撲的可能性極低。

雖然朝中有大臣認爲殘金和大宋是脣齒相依,但趙構和宗弼這對“脣齒”內部衝突太大,折彥衝若是攻擊宗弼,趙構連正式出兵援救的事也不好做。何況西夏的事情也讓趙構覺得要在折彥衝的全力進攻之下保住宗弼希望渺茫,搞不好還會向西夏一樣,讓折彥衝在滅亡宗弼之後擁有了繼續南下藉口。

經過了一輪持續多日的輿論狂潮和君臣密議,大宋朝廷終於定下了因應此次西北大變的基調和對策。

首先是外交方面,趙構決定派遣重臣高調前往塘沽賀喜,以促進南北兩朝的友誼,儘量讓折彥衝沒有南下的藉口。至於之前和宗弼的種種往來則徹底撇清,斷絕和宗弼勢力的所有聯繫。

其次是政治方面,宋室越來越有漢廷味道的宣傳部門也將在境內進行輿論轟炸,引導士子建立起華夏同族異政之論,將言論引向對保存宋室政權有利的方向,特別是培養軍方對建康朝廷的忠誠。

最後是軍事行動,除了命令魯南、漢中宋軍以及東南各州水師嚴密注視漢軍行動外,更令岳飛伺機北上,以“配合”大漢朝廷驅逐胡虜的壯舉,恢復汴梁舊都。

消息傳出,朝野響應如雷,都稱當今皇帝真乃既孝且武之聖君!而軍方——尤其是一直在荊北戰線忍氣吞聲的將士更是人人振奮!

大宋朝廷在春季末緒頒佈決策,荊北大軍在夏初就開始行動,配合天時地利人和全面向北推進。趙構給岳飛的密旨中暗示他得到襄鄧之後便可以了,但軍人的熱血又豈是文火上的湯水——能隨人主所欲地保持在某種溫度上?軍人的熱血一旦被激發,那便是不到沸點難以止息的騰烈!而作爲統帥的岳飛似乎也不願過分壓制部將兵卒的積極性,竟對趙構的暗示佯作不知。

宗弼的主力一直在北邊和漢軍周旋,他雖對趙構有所防範,但也沒想到他會無恥到這個地步,說翻臉就翻臉,翻得比誰都快、翻得比誰都決絕!金軍在襄、鄧防線上的兵力一來不足,二來將領眼見大勢已去都有消怠之心,兵力一強一弱,士氣一高一低,財力一豐一匱,加上宋軍又有名將坐鎮,因此連戰皆捷,河南境內識時務之徒、懷忠義之輩也乘機起事,襄、鄧、唐、蔡、陳、穎一月之內便有四十餘城易手歸宋,百姓壺漿迎道,岳飛揮旗而北,竟然在宗弼還沒來得及反應之前就逼近了汴梁!

“無恥!無恥!這些無恥的漢人!這個無恥的趙構!”宗弼在汴梁城內暴跳如雷,如果是在戰場上輸給了折彥衝曹廣弼,那他無話可說,但現在給他致命一擊的卻是趙構!

這兩年來宗弼一直認爲最讓他頭疼的人是折、曹,但此刻才知道最難對付的其實還是趙構!折彥沖和曹廣弼雖然剛強,但他們都還有廉恥和執著,因此便都有缺點——只是漢政權內部另有一股柔力加以婉轉才讓宗弼和他的父兄們沒法順利攻擊這個缺點而已。但趙構卻是一個連父兄都敢於捨棄的人,一個不怕天下人指着背脊痛罵的人!臉皮之厚、心肝之黑,雖劉備曹操亦未必能過之。宗弼當初最強盛時抓又抓不住他,現在最微弱時又對他防不勝防!

但事已至此,宗弼又能如何?趙構行動之決絕出乎包括漢廷在內其它所有勢力的意料,而岳飛行動之神速又出乎趙構的預料。金軍在北線的軍力,並不是想南調就能南調的,何況以當前雙方的士氣而論,就算宗弼順利調回兵力也未必能贏得了宋軍!

大宋派往塘沽道賀和派往荊北傳令的使者是同日出發的,楊應麒在接到趙構的道賀後馬上致書折彥衝,認爲應該趕緊部署針對南方的戰略,在西夏徹底滅亡之前動用一切的政治力量和外交力量,將黃河以南的局勢控制在漢廷願意看到的情況之下。誰知道折彥衝的反饋還沒有回來,宋軍動手的消息就跟着傳來了。

“真是變化無方啊!”楊應麒在接到宋軍進軍的消息後也忍不住讚歎道——他讚歎的不是岳飛,而是趙構。

這時中興府還沒有攻克,漢廷戶部的金庫幾乎已經見底,對於趙構的行動,楊應麒幾乎沒法進行有力的牽制,甚至連抗議都沒法公開說——趙構要援鄰,要滅胡,要報仇,在公在私、於漢於宋都透着凜然正氣,楊應麒憑什麼抗議?憑什麼反對?甚至塘沽一些沒大腦的書生竟也在聲援趙構的行動!

不過,儘管趙構的行動充滿了道理,但楊應麒也不會公開贊成,他很明白,如果說江南還是一個可以暫時借給趙構的租地,那河南對摺彥衝來說就絕對是一塊不容趙構動手的禁臠——當初歐陽適帶回來的和議上,河南可是歸漢廷所有的!

“九哥這次只怕要因爲貪心而誤事。”趙橘兒似乎也明白折彥衝對河南的野心:“大伯聽說了這件事情,只怕會怒火沖天!”

“嗯。”楊應麒道:“可那又怎麼樣呢?站在你九哥的立場上來說,我倒覺得他這麼做不會比什麼都不做更加糟糕。反正漢宋直接面對是遲早的事情,而漢強宋弱,也是不可改變的事實。留着宗弼,也不過是留一個機會讓大哥在兩三年後大展身手罷了。”

趙橘兒奇道:“兩三年?如果九哥不動手,以大伯的性子,會忍兩三年?”

“不是性子的問題。”楊應麒道:“是我們的錢糧快見底了,要恢復到能打一場大仗的程度,總得幾年光陰的。再說,西夏的主力雖然擊潰,但這麼一個屹立百年的國家要徹底征服,手尾是很長的,我們要處理好甘隴的問題,處理好新疆土與舊疆土的關係,都需要時間。”

趙橘兒道:“這麼說來,九哥豈不是有機會吞併河南?甚至有時間從容經營?”

“嗯。”楊應麒點了點頭,道:“只怕會這樣。”

趙橘兒想了想,說道:“但大伯應該也不會就這麼什麼也不幹吧?至少,他應該會讓二伯動手!就算得不到整個河南至少也要和九哥平分。嗯,以二伯的智慧,說不定也不用大伯提醒,現在已經在做了吧。”說到這裡趙橘兒忽然注意到楊應麒神色有異,咦了一聲問:“你這麼了?”

楊應麒恍若有失,顫聲道:“有件事情,我一直不敢求證,如今似乎也該派人去問個清楚了……”

第333章 靈壽墳(上)第251章 兩個戰場之間(下)第55章 打到你求和(下)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上)第218章 悼忠臣(下)第161章 民議第337章 珍珠衫(上)第95章 難扶廣廈將傾(下)第268章 圈套內外險難知(上)第332章 金蘭折(上)第20章 下聘禮(下)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上)第295章 晉北的財路(上)第320章 北征大軍(上)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下)第19章 議婚姻(上)第66章 宋使團的苦惱(下)第228章 牙疼之惱(上)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上)第321章 當世活佛(上)第221章 救溺自溺(下)第219章 突圍北上(下)第6章 邊關(上)第224章 建炎之立(上)第85章 剃個光頭也沒用(下)第151章 夕下論第274章 劫後面目重認識(上)第343章 罷相(下)第14章 烏古(上)第284章 老成偶爾張狂(下)第158章 故國第113章 羊圖狐口食楔子終極遊戲第324章 漠北金帳(下)第7章 去向(下)第19章 議婚姻(上)第75章 海上盟約新議(上)第33章 虛實反覆(上)第213章 嫁寡姐(下)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上)第167章 裂變第185章 變第272章 福不單行禍雙至(上)第235章 輕裝向太原(上)第140章 揚帆濟海第200章 兵臨--第二零一章 守城第259章 人心軍心士心(上)第87章 問將軍房事能否(下)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下)第134章 特設新軍>第39章 渤海之叛(下)第152章 舟中議第214章 說親事(上)第258章 那幕後的幕後(下)第30章 新編胡伍(上)第155章 榻前囑第78章 漢部牆角窺伺者(下)第288章 乃合燕京之圍(下)第273章 勝負定前各爲主(上)第135章 養軍之策>第122章 人死茶就涼第192章 密見第173章 叛第183章 臨第332章 金蘭折(下)第142章 入太行第225章 暗香浮動(下)第180章 異第301章 胡商大算盤(下)第242章 南北孰爲先(上)第207章 蕭字旗(下)第46章 保州攻防戰(上)第344章 北遊(上)第76章 海外桃源來異客(上)第20章 下聘禮(下)第30章 新編胡伍(上)第222章 抗金大旗(上)第341章 聚首(下)第39章 渤海之叛(上)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上)第284章 老成偶爾張狂(上)第40章 兵下遼東(下)第5章 出谷(上)第210章 困猛虎(下)第133章 胡部潛流>第336章 醉獻妃(下)第35章 襲遼帝鑾(上)第59章 公主回家了(上)第4章 過冬(下)第333章 靈壽墳(上)第130章 兵敗山倒>第41章 曷蘇館事(上)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上)第272章 福不單行禍雙至(下)第24章 反契丹(上)第219章 突圍北上(下)第47章 後院的狼客(下)第94章 將軍跨海南巡(下)第274章 劫後面目重認識(下)第349章 聞逝(上)
第333章 靈壽墳(上)第251章 兩個戰場之間(下)第55章 打到你求和(下)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上)第218章 悼忠臣(下)第161章 民議第337章 珍珠衫(上)第95章 難扶廣廈將傾(下)第268章 圈套內外險難知(上)第332章 金蘭折(上)第20章 下聘禮(下)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上)第295章 晉北的財路(上)第320章 北征大軍(上)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下)第19章 議婚姻(上)第66章 宋使團的苦惱(下)第228章 牙疼之惱(上)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上)第321章 當世活佛(上)第221章 救溺自溺(下)第219章 突圍北上(下)第6章 邊關(上)第224章 建炎之立(上)第85章 剃個光頭也沒用(下)第151章 夕下論第274章 劫後面目重認識(上)第343章 罷相(下)第14章 烏古(上)第284章 老成偶爾張狂(下)第158章 故國第113章 羊圖狐口食楔子終極遊戲第324章 漠北金帳(下)第7章 去向(下)第19章 議婚姻(上)第75章 海上盟約新議(上)第33章 虛實反覆(上)第213章 嫁寡姐(下)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上)第167章 裂變第185章 變第272章 福不單行禍雙至(上)第235章 輕裝向太原(上)第140章 揚帆濟海第200章 兵臨--第二零一章 守城第259章 人心軍心士心(上)第87章 問將軍房事能否(下)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下)第134章 特設新軍>第39章 渤海之叛(下)第152章 舟中議第214章 說親事(上)第258章 那幕後的幕後(下)第30章 新編胡伍(上)第155章 榻前囑第78章 漢部牆角窺伺者(下)第288章 乃合燕京之圍(下)第273章 勝負定前各爲主(上)第135章 養軍之策>第122章 人死茶就涼第192章 密見第173章 叛第183章 臨第332章 金蘭折(下)第142章 入太行第225章 暗香浮動(下)第180章 異第301章 胡商大算盤(下)第242章 南北孰爲先(上)第207章 蕭字旗(下)第46章 保州攻防戰(上)第344章 北遊(上)第76章 海外桃源來異客(上)第20章 下聘禮(下)第30章 新編胡伍(上)第222章 抗金大旗(上)第341章 聚首(下)第39章 渤海之叛(上)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上)第284章 老成偶爾張狂(上)第40章 兵下遼東(下)第5章 出谷(上)第210章 困猛虎(下)第133章 胡部潛流>第336章 醉獻妃(下)第35章 襲遼帝鑾(上)第59章 公主回家了(上)第4章 過冬(下)第333章 靈壽墳(上)第130章 兵敗山倒>第41章 曷蘇館事(上)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上)第272章 福不單行禍雙至(下)第24章 反契丹(上)第219章 突圍北上(下)第47章 後院的狼客(下)第94章 將軍跨海南巡(下)第274章 劫後面目重認識(下)第349章 聞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