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三章 遠族來歸何意

蕭鐵奴出發比種去病晚一些,出長城舊址以後,在趕上種去病之前,他就遇見了弘吉剌部派來的使者。

弘吉剌活動於大鮮卑山西坡一帶,當初蕭鐵奴東進時,他們眼見難以抵擋躲開了,但隨着漢廷勢力越來越大,駐紮於臨潢府的漠北諸族人馬不斷地背靠漢廷擴張他們的影響力,弘吉剌部覺得他們對漢廷已經避無可避了。

這時候的弘吉剌部,內部又分爲七個不相同屬的部落,其中比較大的擁有青壯年戰鬥力一二千人,而比較小的也有幾百,如果計算總量的話,則有將近萬人。這七個部落對於漢廷的擴張反應不同,有的主張抵抗,有的主張投誠,三個較大部落之一的酋長剌察爾就是最堅定的投誠派,他羨慕託普嘉和穆沁在投誠漢廷後得到的好處,希望自己也能如此。

蕭鐵奴知道剌察爾的來意後既沒有拒絕,也沒有答應。這讓剌察爾的使者感到很惶恐,不知道這個威名遠聞的漢廷將軍打的是什麼主意,他跪下,磕頭,代表他們的族長剌察爾表示自己對漢廷的忠誠。

“你們的意思,我知道了。”蕭鐵奴說:“可是大漢的官位和爵祿,是有限的。穆沁和託普嘉都爲我們大漢立下了大功,而且又和我們有聯姻,所以我們能夠互相相信。可是你們弘吉剌部和我們有什麼關係呢?”

急切希望得到漢廷支持以支配整個弘吉剌部的剌察爾,聽到使者的回話後十分失望。但他族中的長老卻說:“他沒有答應,可也沒有拒絕。我看他的意思,是要我們立下功勞,並和他們結親。”

剌察爾覺得很有道理,又派了使者告訴蕭鐵奴:他們願意獻上弘吉剌部的勇士作爲漢軍的前鋒,獻上弘吉剌部的女兒作爲蕭鐵奴的姬妾。

蕭鐵奴這才答應,剌察爾大喜,帶了人馬前來會合,蕭鐵奴眼見天氣即將大寒,決定先找個地方避開這個最寒冷的季節。他把剌察爾留在身邊,而讓他所部一半的勇士約八百人,連同剌察爾獻上來的女兒一起送到種去病軍中去。

“恭喜啊——”種去病的部將都對他說:“還沒和耶律鐵哥交鋒,種將軍便先得到八百勇士和美人。”

種去病哈哈一笑,便留下了剌察爾的女兒,命她作侍衛打扮。不久蕭駿回來,種去病招他入帳喝酒,席間注意到剌察爾的女兒眼睛呆呆地看着蕭駿,不肯移開。種去病眼光掃到,心想:“這女孩動心了。”看看蕭駿,見他以少年而經風霜,眼下已頗有男兒味道,決定成人之美,當晚便送了蕭駿一份大禮。

第二日清晨,哨騎發現契丹敵情,種去病已經在草原上晃盪了幾個月,豈願長久無功,當即發兵追趕,躡着這部敵騎的尾巴,一路朝可敦城進發。

蕭鐵奴進軍的速度,遠沒有種去病那麼靈活,因爲這次北上,他所面對的環境和所擔負的任務都和種去病完全不同了。這次漢軍出長城已不再是爲了奔襲,而是爲了平定漠北——儘管漢軍擁有更加犀利的武器已經漠北諸族所沒有的嚴格紀律,蕭鐵奴所能集結起來的兵力也比任何一個草原部落來得強大,但對於能否完成任務蕭鐵奴還是沒有把握。草原和沙漠之間,有着太多的變數。

不過,在和弘吉剌部接觸後,蕭鐵奴聽到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傳聞——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漠北開始流行一個傳說,這個傳說是以草原牧歌的方式流傳,而內容則是一個預言故事,在這個故事裡將會有一位英雄奉上天(或神)的意旨,來結束大草原混亂的現狀。

“看吧!就在南方!那個英雄將帶着鐵與火,那是用來焚滅邪惡的攔路者;他還擁有一口能抱住整個大地的袋子,裡面裝滿了珠寶與糧食,用來幫所有草原上的子民度過每一個寒冬!”

那長長的牧歌,據說從好幾年前就開始流傳,不知從哪裡傳來,也不知是誰傳來,總之大部分部族都在傳唱,由於傳唱的部族是如此之多,所以在傳唱的過程中不免發生一些變化,但基本的故事框架卻沒變。

“這個故事是哪裡傳來的呢?”蕭鐵奴想,他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南邊那個喜歡搞神搞怪的人:“會不會是老七?”

蕭鐵奴覺得這個可能性非常大,於是他詢問剌察爾,希望能從中找出一些蛛絲馬跡,比如這個傳說出現的地方,如果和漢部商人出現的地方相一致,那麼始作俑者是楊應麒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嗯,這個傳言,一開始似乎是從南方開始的。”剌察爾說。

蕭鐵奴聽到這句話內心就冷笑了起來,心想:“果然沒錯!一定是老七!”

“不過……不過那時候大家並不怎麼放在心裡。”剌察爾說:“因爲我們都覺得不可能。”

蕭鐵奴怔了一下,問:“不可能?爲什麼?”

“因爲南方來的那個傳言,是不可能在草原上實現的。”

蕭鐵奴便問南方來的那個傳言和現在這首牧歌有什麼不一樣。

“這個……過了好幾年了,我也不大記得,只是有個模模糊糊的印象。”剌察爾說:“當時好像也是在傳,說南方會出一個朝廷來幫我們度過荒年的冬天。嗯,蕭大帥你知道,荒年的冬天,對我們來說不僅是災難,甚至是地獄!”

“嗯?”蕭鐵奴心想:“聽起來南面來的這個傳言,倒很像老七一直想做的事情。”

不過蕭鐵奴知道,楊應麒想做的是確立一種政治制度,或是確立一種經濟模式,調漢地的餘糧來幫草原民族度過荒年,用以確保這個地區不因爲乏食而出現過分的動盪不安。楊應麒的這個構思從很久以前就開始了,不過到底該怎麼做,卻一直沒琢磨出一個很好的方式來。楊應麒曾想過用商業,讓漢地商人和草原牧民互通有無,但要實現這一點不但在交通上存在問題,在民情上也存在障礙——草原上的人並不是很適應商業交換,對他們來說,最直接的方式毋如用搶!

而現在這首牧歌,表述的內容和楊應麒的想法並不完全一樣。

“可是,”剌察爾說:“後來西邊又出了這樣一首牧歌,嗯,和以前那個傳言不大一樣,不過大家卻都喜歡聽,而且有很多人相信。”

蕭鐵奴再次一怔:“西邊?怎麼會是西邊?”

“嗯,我不知道爲什麼,不過,這首牧歌確實是從西邊傳來的。”剌察爾道:“據說西邊還有一個高僧在給大家解說這首牧歌呢。”

蕭鐵奴更奇怪了:“高僧?”

“恩,聽說是個很有道行的高僧呢,既能驅魔,又會治病,正是經過他的解說,大家才相信的。”剌察爾說:“去年我的小兒子病了,我曾派人去尋訪過那個高僧,希望他來弘吉剌部作客,並幫我那小崽子驅魔,不過一直沒有找到,據說那個高僧是到處走,沒有一定的住處。後來我那小兒子的病好了,加上一直找不到他,所以漸漸的我也就不放在心上了。”

蕭鐵奴到達大鹽泊後,收到了兩個消息,第一個消息是託普嘉也已西進,而且已經越過大鹽泊,但還沒有趕上種去病,他們雙方打算在達旦九部的故地會合。第二個消息是種去病傳來的,說之前弘吉剌部送來的那個女子,已經被蕭駿收了。“哦——”蕭鐵奴聽到這個消息後,嘴上沒說什麼,心裡卻笑了起來:“這個小子,功勞沒立,女人倒先上了!”

不過他對這種事情並不反感,他覺得男人就應該在女人身上才能變得成熟起來。由於前方的局勢開始進入緊張狀態,所以一些非戰鬥羣落被送了回來,桑瑩也在其中。蕭鐵奴見到桑瑩的時候,這個少女已經懷孕了。他將桑瑩交給他的父親,讓他好好照顧,又贈送了剌察爾許多絲綢和珠寶。剌察爾當初還以爲蕭鐵奴將他的女兒給了部將,誰知道是給了兒子,想到能和蕭鐵奴結親不禁喜出望外,令他高興的不但因爲蕭鐵奴贈送給他的大量財物,更是因爲蕭鐵奴對他說:“小孩們胡鬧,沒舉行婚禮就先把孩子懷上了。

不過,要和我聯姻的話,你的勢力不免不配襯。我打算支持你做整個弘吉剌部的族長,這樣才能配得起這樁婚事。”剌察爾聽到這裡忍不住跪了下來,一邊感謝上天的恩賜他好運,一邊感謝蕭鐵奴的重用。蕭鐵奴的大軍還特意在大鹽泊附近逗留,蕭鐵奴派出了三千騎兵,支持剌察爾回弘吉剌部,宣佈漢廷支持剌察爾成爲弘吉剌諸部的首領。

一個月後,得意洋洋的剌察爾領着七千多名草原漢子前來歸附,請求作爲蕭字旗的前鋒。“可以。”蕭鐵奴答應了,贈送了剌察爾一批犀利的武器,又調了一千五百名士兵歸他指揮,命一員將領做剌察爾的副將,幫他整頓部落的紀律。大軍重新上路,向西走出四百多裡後,前方傳來消息:種去病已經和耶律鐵哥有過正面交鋒。種去病派人送來了九十多個敵軍首級,勝敗卻沒有明言,蕭鐵奴哼了一聲道:“去病多半沒佔到什麼便宜。”又走數百里,託普嘉那邊傳裡警訊:南方再次出現金軍,而且這次是大軍!託普嘉被金軍偷襲,損失不小,如今已經迴避,請蕭鐵奴趕快派遣援軍。

蕭字旗趕上和託普嘉會合,問明戰鬥過程,知道這一部金軍很硬,不易對付。部將或勸蕭鐵奴謹慎行事,蕭鐵奴卻冷笑道:“女真人和我在漠北打仗,我還要怕他麼?”託普嘉道:“金軍大旗上打着耶律的旗號,也許對方是由契丹人統率!”

蕭鐵奴笑道:“契丹?一個過氣之族,何足爲懼!”偵騎四發,不久打探到金軍所在的方向後,便命剌察爾爲先鋒逼逐金軍,剌察爾所部才歸蕭鐵奴帳下,正要立功,衝擊起來奮不顧身,金軍望見蕭字旗幟,不敢戀戰,收斂退兵。剌察爾得勝,十分得意,便請繼續追擊。在這次接觸後蕭鐵奴已知道金軍的將領確實是耶律餘睹,心道:“應麒曾說他和耶律餘睹接觸過了,不過他到現在還沒易幟,到底打的是什麼心思!”

便派人廣派流言,說耶律餘睹準備和自己聯手南下雲中,殺宗翰、取大同。這個流言完全是從外部傳入,並不是金軍內部有重要將領作呼應,所以可信度本來不高,但耶律餘睹身處嫌疑之地,聽到這個傳得沸沸揚揚的謠言後頗感憂懼,又自忖鬥不贏蕭鐵奴,當晚便退出二十里,蕭鐵奴派託普嘉和剌察爾輪番進逼,耶律餘睹只是後退,並不出戰。蕭鐵奴心道:“耶律餘睹不和我打,究竟是爲什麼呢?”那邊託普嘉便勸蕭鐵奴不如趁勢先南下,解決了大同,也是大功一件。

蕭鐵奴道:“不行。我們的既定方略是先北後南,則去病那邊必是依這個策略進行,而燕京那邊也必是依照這個策略接應。現在我們南下或許可以得利,但燕京那邊未必會贊成我們臨時更改戰略,而且去病在北邊還不知道打得怎麼樣呢,萬一前鋒、後援都斷了線,那可就難辦了。”當下便派人送了一封信給耶律餘睹,邀他決戰。耶律餘睹非但不戰,反而一直退到倒塌嶺以南去了。

蕭鐵奴便不再南逼,派人帶了個口信給耶律餘睹道:“耶律大石這釘子,若不拔出你我都難受,不如等我先拔了這顆釘子,再到陰山和你打個清楚!”

留下託普嘉殿後,便率領大軍去和種去病會師。走了約半個月,南邊沒有不穩,北邊卻傳來了大捷:種去病已經攻佔了可敦城,如今正和耶律鐵哥在古回鶻城對峙,請蕭大帥速來增援。蕭鐵奴一聽,馬上下令大軍全速進發,在離近烏孤山還有二百多裡的地方,又受到了一個消息:蒙古部的合不勒引領蒙古諸部以及臨近部落約二萬人,正趕來會師。蕭鐵奴先是大喜,隨即有些疑慮,心想:“我們去遼南後,與合不勒可好久沒消息了。當初東進時也沒功夫去拜訪他,只派人送了個口信,之後也沒回音。

他這次來卻是爲了什麼?真的要來幫忙?”他想起當年蒙古勇士的精神面貌,心想:“合不勒的人精強善戰,比託普嘉、剌察爾他們都強多了。不過若我們扶植他的話,卻怕將來養虎爲患。”

“鋤強扶弱”是折彥衝、楊應麒和蕭鐵奴在草原政略上達成的共識,蕭鐵奴此次北來,並不需要一個極強有力的盟友,而只需要一批不太弱的附庸,從這個角度考慮,託普嘉、剌察爾等都是非常理想的人選,而合不勒就顯得太過強勢了一點。

就在蕭鐵奴想着該如何處理與合不勒關係時,剌察爾忽然問:“蕭大帥,合不勒和你認識?”蕭鐵奴點了點頭說:“他和我們是老朋友、老交情了。”

剌察爾有些奇怪:“他們蒙古部遠在斡難河,怎麼……怎麼會和蕭大帥是老朋友、老交情?”蕭鐵奴微微一笑,將當年長征遠遁時和合不勒定交的事情說了,道:“當年若不是缺了阿魯蠻,或許他就是我們第八個兄弟了呢!咦,你的臉色怎麼這麼難看?”

剌察爾忙賠笑道:“沒有,沒有。”又道:“蕭大帥,我們弘吉剌部和蒙古部有些交情,不如讓我去接應他們。”蕭鐵奴想了一下道:“好吧。見到了合不勒代我向他問好。告訴他,雖然事隔多年,但大哥和我並未忘記當年的情誼。”

剌察爾連聲稱是,第二日整治隊伍領兵去了。在他出發之前,蕭鐵奴秘密召來剌察爾的副將,叮囑道:“剌察爾好像有些奇怪,這一路你留心些,若他有什麼異心,先斬後奏!”不久南邊傳來了消息:折彥衝登基了。和這個消息一起到達的還有另外一個喜訊:折彥衝正式冊封蕭鐵奴爲元帥了!

第一六二章 講演第一一九章 棋局大逆轉第二二八章 牙疼之惱第八十九章 舊邦士子維新學第一八三章 臨第九十二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第一三三章 胡部潛流第二十二章 立法規第一三二章 陰山戰事第一四零章 揚帆濟海第二三九章 王者歸故園第十二章 鷹兔第五十六章 林公子入港第三四七章 嶽幕第二四二章 南北孰爲先第四十五章 東海新霸主第二五三章 盟友的恐懼感第二一八章 悼忠臣第三二三章 修羅之戰第一六九章 飢亂第二章 部勒第二十二章 立法規第十七章 建村落第一七九章 亂第四十一章 曷蘇館事第一九二章 密見第一八三章 臨第一三七章 危疑反覆第二一九章 突圍北上第一二二章 人死茶就涼第三四六章 南行第四章 過冬第二三零章 中原戰局第一零二章 相謀亦需道合第三零七章 理想與現實第六章 邊關第二八三章 年少正當磨練第二三四章 福禍相倚伏第一二三章 王侯無家事第三一一章 主動被動第三一三章 夏使之會第五十五章 打到你求和第十六章 入女真第一二九章 仁義之師第一一一章 塘沽展方略第二一一章 激蒼鷹第一九九章 老臣第二十五章 收俘虜第一三一章 兵謀再定第二五五章 威脅下的團結第一零二章 相謀亦需道合第九十五章 難扶廣廈將傾第一五五章 榻前囑第二九零章 小輩新人新事第三十七章 一村之治第二五五章 威脅下的團結第三四三章 罷相第二十七章 得文吏第三二五章 破西夏第二十六章 兵滿萬第十七章 建村落第一一零章 歡迎丈母孃第四十章 兵下遼東第一二一章 說甚親且貴第一零二章 相謀亦需道合第三零六章 南宋的君臣第二二六章 漢部見聞第九十二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第九十九章 棋局誰是先手第四十八章 寄籬的麻煩第一八三章 臨第二八二章 君臣各自算盤第一三一章 兵謀再定第五十章 進退之間第三二二章 刀馬佛經第二四三章 熊魚不可兼第三一七章 小延福園第一一七章 楚州傳噩耗第一一一章 塘沽展方略第二二二章 抗金大旗第三一二章 連環衝擊第五十章 進退之間第二八二章 君臣各自算盤第二二八章 牙疼之惱第一一零章 歡迎丈母孃第二六九章 虎率羣狼萬獸走第二六八章 圈套內外險難知第九十六章 亦圖力挽狂瀾第一三二章 陰山戰事第二一四章 說親事第六十九章 楊大人的書童第七章 去向第八十四章 天下第一金龜婿第四十章 兵下遼東第三零二章 漢廷大難題第三十九章 渤海之叛第一四六章 故人矣第二十五章 收俘虜第二五五章 威脅下的團結第四十六章 保州攻防戰
第一六二章 講演第一一九章 棋局大逆轉第二二八章 牙疼之惱第八十九章 舊邦士子維新學第一八三章 臨第九十二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第一三三章 胡部潛流第二十二章 立法規第一三二章 陰山戰事第一四零章 揚帆濟海第二三九章 王者歸故園第十二章 鷹兔第五十六章 林公子入港第三四七章 嶽幕第二四二章 南北孰爲先第四十五章 東海新霸主第二五三章 盟友的恐懼感第二一八章 悼忠臣第三二三章 修羅之戰第一六九章 飢亂第二章 部勒第二十二章 立法規第十七章 建村落第一七九章 亂第四十一章 曷蘇館事第一九二章 密見第一八三章 臨第一三七章 危疑反覆第二一九章 突圍北上第一二二章 人死茶就涼第三四六章 南行第四章 過冬第二三零章 中原戰局第一零二章 相謀亦需道合第三零七章 理想與現實第六章 邊關第二八三章 年少正當磨練第二三四章 福禍相倚伏第一二三章 王侯無家事第三一一章 主動被動第三一三章 夏使之會第五十五章 打到你求和第十六章 入女真第一二九章 仁義之師第一一一章 塘沽展方略第二一一章 激蒼鷹第一九九章 老臣第二十五章 收俘虜第一三一章 兵謀再定第二五五章 威脅下的團結第一零二章 相謀亦需道合第九十五章 難扶廣廈將傾第一五五章 榻前囑第二九零章 小輩新人新事第三十七章 一村之治第二五五章 威脅下的團結第三四三章 罷相第二十七章 得文吏第三二五章 破西夏第二十六章 兵滿萬第十七章 建村落第一一零章 歡迎丈母孃第四十章 兵下遼東第一二一章 說甚親且貴第一零二章 相謀亦需道合第三零六章 南宋的君臣第二二六章 漢部見聞第九十二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第九十九章 棋局誰是先手第四十八章 寄籬的麻煩第一八三章 臨第二八二章 君臣各自算盤第一三一章 兵謀再定第五十章 進退之間第三二二章 刀馬佛經第二四三章 熊魚不可兼第三一七章 小延福園第一一七章 楚州傳噩耗第一一一章 塘沽展方略第二二二章 抗金大旗第三一二章 連環衝擊第五十章 進退之間第二八二章 君臣各自算盤第二二八章 牙疼之惱第一一零章 歡迎丈母孃第二六九章 虎率羣狼萬獸走第二六八章 圈套內外險難知第九十六章 亦圖力挽狂瀾第一三二章 陰山戰事第二一四章 說親事第六十九章 楊大人的書童第七章 去向第八十四章 天下第一金龜婿第四十章 兵下遼東第三零二章 漢廷大難題第三十九章 渤海之叛第一四六章 故人矣第二十五章 收俘虜第二五五章 威脅下的團結第四十六章 保州攻防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