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王在府上住着的事,前面領頭的護院是否已經知道,是否已經稟報入宮?”
宋青宛問。
羽點頭,剛纔榮王才入府中,屬下的人便發現有人往宮裡送了信。
果然是快的很。
榮王能在府中呆的日子不長,也難得他在這個時候還不避嫌,將生死度外。
宋青宛親自做了飯食,與完顏宏吃了一頓飯。
榮王平安歸京的事果然傳了出去,徒單氏一族亂了陣腳,因爲派出去暗殺的人有人已經被活捉。
然而在這個時候,徒單家家主得知了一個消息,說榮王拿走了原本屬於太子殿下的兵符。
太子殿下因太子妃成了歸義公主的事後沉寂下來,不問政事,太子之職成了擺設,朝中大臣無人支持於他,九黎的勳貴當中雖有不少記着太子乃九黎人的戰神外,他的事蹟也慢慢地淡化了。
徒單氏一族原本打起精神要與太子殿下拉起了奪嫡之戰,沒想一拳打在棉花上,人家主動要退出,只是皇上沒有鬆口下令廢除而已。
而眼下當徒單家家主得知兵符落入榮王手中後,他們立即警醒,一切都錯了,他們甚至已經揣摩出皇上的心思,或許立壽王爲太子的事,只是一個晃子,不然正主兒得了太子之位,不但不謀劃,反而想退出。
如今榮王已經平安歸京,徒單氏一族無法在京城裡動他,但先前與完顏玉交鋒的人馬立即調轉了方向,朝中大臣分了兩派,一派是樑帝支援的,有人揣摩到樑帝的意向,都紛紛倒向榮王,一派是支援皇后嫡子英王的。
在這緊張的京城裡頭,沒想到就這樣的度過了三個春秋。
宋青宛想不到,她能平安度過這三年,她以爲只要收復了南方的亂黨,她就到了死期,到沒有想到,南方舊部起勢被擊倒,北方又起亂子,這三年裡頭都不太平,也不知道是誰指使的。
也正因爲這些亂黨,宋青宛的性命才得以保全,她以歸義公主的身份坐陣於京城,那些亂黨被打擊,死時只恨自己不能入京救公主,以匡扶公主之唯一血脈匡復陳國之職。
而太子東宮,子夜時分,文祥一身黑衣入了側院小居,裡面的門打開,完徒玉一身普通的長衫從裡面出來。
“先生,你回來了。”完顏玉說這話時候,眼神裡有感激。
文祥向完顏玉跪下,完顏玉上前忙扶起他,“這些年多虧了先生的計謀,不然太子妃恐怕性命不保。”
不錯,這些年樑國四處戰亂,全是陳國舊將造反,說要匡復陳國,入京救帝姬的事,全是文祥一手安排的,目的便是爲了護住宋青宛的性命。
“此去餚州,私下見了夏皇,夏皇說只待主上一聲令下,將來一定拔出五萬精兵助主上往南撤,時日待定,但借道夏國之事不成問題。”
“本是南地,咱們將來以反其道而行,勝算會大,主上意下如何?”
“先生只管去辦,我不便出面,皇上一直以爲我受不住打擊,不問政事,便對東宮也不再這麼戒備,在外一切只能靠先生了。”
完顏玉這三年裡頭帶着小彤彤,什麼也不過問,甚至連皇上召見他也一併拒絕,並以幼女太小爲由。
有一次樑帝親臨太子府,樑帝沒有讓下人傳報便直接進來了,那時完顏玉正跟小彤彤在玩鞦韆,父女兩玩得開心,樑帝站在那兒看了一會便走了,事後家中護院告知了原委,完顏玉在額頭上抹了一把冷汗。
要知道前一刻他還跟文祥與幾位大臣在書房裡議事,得知樑帝親臨,他趕緊來了側院與小彤彤玩耍,遮掩了過去。
但自從那次以後,樑帝再也不曾召見於他,也不再分配任何朝中事務給完顏玉。
完顏玉人不能動,家中小彤彤着實還小,心裡也心疼孩子從小沒有母親相陪,自然對孩子用了心,因此文祥便連日奔波於幾地,與夏國李衛之間的事也是文先生親自聯繫的。
文祥說完夏國的事,接着又笑了笑,說起了大埋的事,“主上怕是不知,小公子去了大理後,跟隨在身邊的宋家滿居然練成了突鋒隊,平了周圍幾村的山匪,得了百姓的尊重,後來加入突鋒隊的人越來越多的,那宋家滿還在當地開起了武館。”
“教那些孩子學武,學武之前小公子教他們識中原字,說中原語,沒想到這三年間,那山溝溝裡的百姓全部臣服,得了民心。”
“我去大理的時候見到小公子,人也長高了一截,他還告訴臣,說再給三年的時候,他必收復了大理不可。”
“元豐打算收復大理?”完顏玉面上驚訝,“孩子才十四歲,恐怕不可。”
文祥卻道:“主上別憂,臣已經想好了,便從夏皇那兒替小公子借了五萬精兵,助他一年之內收復大理,若是小公子能收復了大理,以後再收回蒲甘、景隴,眼下大理王朝內部奪嫡之戰越演越烈,若能乘着這一年內亂收復,便是小公子的最佳時間。”
“何況小公子受奇人指點,身邊收復了一人,謀略不在臣之下。”文祥說這話的時候,是由衷的讚揚,不得不讓完顏玉欣慰。
所以誰要在乎樑國的江山,他們生下的孩子,即使是白手起家,也能成爲一方之主,他這個做父親的甚感欣慰。
“這事我寫封信給他娘送去,免得她擔心。”完顏玉要去書房,文祥卻攔住了他。
“不可,此事不宜張揚,要是被皇上知道了小公子的下落,恐怕要招來殺身之禍。”
完顏玉聽後覺得也是自己高興的太過,纔會沒有想到後果,可是他與自家妻子三年不曾聯繫,他想她想得緊。
文祥想了想,說道:“主上若是思念娘娘,往年都會送些珠寶首飾衣裳之類的,這次馬上中秋,不如給娘娘送些美食去如何?”
還能怎麼樣,完顏玉無奈一笑,便按着文祥的法子蒐集各處美食,打算給宋青宛送去。
這日完顏玉想起書房裡自己看的一本書,那是一本遊記,他記得沒錯,小女人一向喜歡看遊記以及話本。
話本他着實不愛看也沒有收集,這本遊記卻是樑國一位大儒叫劉修的遊歷四方寫下的,真實感極強,很有的需要,他們因爲處境,不能四處遊走,便給她送去看看解解悶吧。
那本遊記隨着吃食一併送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