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七章 勝利(二)

張賢與雷霆、於長樂又回到了重慶的陸大校園中,重新坐在課堂上學習先進的作戰與戰術,如今的陸大校園裡,大家是一片的朝氣,對於日本人的覆滅再也沒有人會去懷疑。

湘西會戰的勝利,一直是報紙、廣播裡來回報道的重點,張賢此時也成了陸大校園裡的名人,因爲許多的報紙上都登出了他的大幅照片,在出鏡率上,他僅次於第四方面軍的司令王輝,而由他指揮的殲滅敵一二零聯隊的那一仗,也成了衆多記者爭相報道的湘西會戰中最經典的一戰。

在報紙上還有一個人也成了新聞人物,那就是投降的鬼子松下靖次郎。《中央日報》有一篇十分詳盡的報道,稱這位日軍的大佐纔是識實物者,在日軍敗退之下,只有投降這一條道路,言下之意自然是對東洋人末路的警告。

當然,對於投降的松下大佐,在日軍中也引起了強烈的反響,這些充滿了軍國主義思想的將佐們,都認爲這個松下靖次郎丟了他們大日本帝國的臉,大有恨不能將之噬食掉的架式,但是也只是叫囂了兩個月,便被緊接下來的日本投降的這件大事所淹沒。在這個時候,他們才明白過來,松下靖次郎的投降也只是因爲大勢所趨而已。

※※※

國際局勢急轉直下,在歐洲的法西斯德國戰敗之後,日本人還指望着通過蘇聯的從中斡旋,想着體面地通過與盟軍的談判,而退出戰爭,但是這個如意算盤終究是白打,日本人也被裝入了俄國人的陰謀中。

一九四五年,在湘西會戰的同時,美國人以跳躍式的進攻,攻戰了沖繩,已經離着日本的本土很近了。八月六日,美國人在日本的廣島投下了第一枚原子彈;八月八日,蘇聯正式對日本宣戰;八月九日,美國人又在日本的長崎投下了第二枚原子彈,同一天,一百多萬的蘇聯紅軍突破四千多公里的防線,攻入了日本關東軍所盤據的中國東北,給予東洋人毀滅性的打擊,摧枯拉朽一樣,幾天的功夫便擊潰了其號稱八十萬的精銳關東軍。

這樣的形式,任何一箇中國人都明白,勝利已經不遠了,日本人馬上就要垮臺了。在八月九日的同一天,中國共產黨的主席毛澤東向全國人民發表了《對日寇的最後一戰》的聲明,號召“對於一切不願投降的侵略者及其走狗實行廣泛的進攻”。

八月十日十七時三十五分,設在重慶的盟軍總部,收聽到了從日本東京發出的英語國際廣播,宣稱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這次廣播是日本外相東鄉茂德未通過軍事當局的檢查,代表日本政府播發的。

設在兩路口的美國新聞處,馬上向中國方面通報了這一消息。正在市區曾家巖官邸辦公的蔣委座立即要求中宣部國際宣傳處覈實消息。但是,重慶的各界新聞媒體早已經按捺不住,爭相報道出來。十八時,重慶中央廣播電臺以中波頻道,搶先廣播了日本乞降的消息,並且在整點時數次重播。由於當時的中國大部分人還無力購買收音機,能夠收聽到的電臺廣播的人不是很多。

這個時候,正是陸大吃晚飯的時候,於長樂正巧去校長那裡,在陳校長的住處第一個聽到的新聞,他從校長室衝了出來,不知道從哪裡拿着個臉盆狂敲着,一邊興奮地高喊着:“日本投降了!日本投降了!”向着食堂衝了過去。

和大家一樣,張賢與雷霆、齊飛等人正在吃着飯,猛然聽到平日裡最爲文靜的於長樂的呼喊聲,愣了一下,齊齊放下碗筷,也跟着衝出了門。緊跟在他們之後,所有的學員都跑將了出來,將於長樂圍在了當中。校園裡,很快就彙集了許多的人,大家都欣喜若狂,手舞足蹈,高聲歡呼着,也不去查問這消息到底是不是屬實。消息就像是長了翅膀一樣,由一個人傳給了另一個人,由一處,傳到了另一處。

大家衝出了校園,不再顧忌什麼軍規校規,奔向鞭炮店,奔向鑼鼓店。磁器口的街道上,已經滿是歡樂的人羣,炮竹聲、鑼鼓聲衝上了天際,人們歡樂地互相擁抱着,喊着,叫着,到處都是狂歡的人羣,到處都是歡樂的海洋。

“走,到市裡去!”雷霆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出來了一輛軍用卡車來,停在了張賢的身邊。

張賢毫不猶豫地跳上了車子,軍車剛剛在校門口停了一下,馬上便擠上了滿車的人,後面前面全部擠滿了人。軍車在巔頗的公路上緩緩而行,路上的人流齊向市區匯聚,這輛車也走走停停,不經意間,已經超載了幾十人,但是人們還是爬將上來,不管是市民、學生,還是軍人、記者,甚至還有雷霆十分討厭的那些特務,但是此刻,大家的過節全部丟到了一邊,只剩下了歡樂。

車樓子裡面本來只能坐三個人,此時已經擠上了五個人,便是兩個車門的踏板上,還站着兩個特務,大家心照不宣,齊齊向市區進發。

還沒有到市中心,卡車便被陷在了街道之上,四面都是自發出來遊行的人們,大家載歌載舞着,大街上全是人,交通早已經阻斷了,鑼鼓聲與爆竹聲震耳欲聾。不得已,雷霆只得把車停了下來,車上的人紛紛跳下車子,加入到了歡樂的人羣中,隨着大家向市中心緩緩地移去。

費了半天的功夫,纔將這輛卡車車樓的門打開來,雷霆、張賢、於長樂和齊飛一起跳下了車子,也加入到了遊行的人羣中。自從民國建國以來,遊行的事總有發生,那總是代表着一種血腥與辛酸,可是這一次卻與以往不同,這個遊行已經包括了全社會各行各業人,包括了各個階層的人們,大家在這一刻,再也沒有了什麼等級的觀念,所有的人,包括乞丐們也匯聚在一起,互相慶賀着,互相激動着。

到這個時候,張賢才發現,原來不僅是他們陸大的學員,幾乎是所有單位的人都過來了,所有的車輛都出動了,卡車、轎車、篷車、客車、吉普車、摩托車等等,車上載滿了男人女人,沿路的羣衆不斷爬上去,擠在車頭和車門邊上。車像老牛一般的走動着,輪胎、機器和汽油都超度使用着,卻沒有一個車主再吝惜它。小孩子同成年人敲着鑼鼓和洋鐵桶,從人叢中鑽來鑽去。鞭炮不停地放,沖天炮轟了又轟,響了又響。天空中交織着強烈的探照燈光,驕傲地移動着。市區裡,枇杷山、鵝嶺、江北、南岸的防空探照燈一齊亮了起來,將市區照耀得如同白晝。

一輛美國盟軍的吉普車也陷在了人羣中,根本無法行駛,這些美國人只好跳下來,見到中國人便握手擁抱,嘴裡嘰嘰咕咕地講鬼話,同樣被人們的歡樂所感染。大家的衣服都被汗溼透了,嗓子也都喊啞了,沒有人能夠分辨得清各種聲音,沒有筆墨能夠形容這種場面,此時的重慶已經成了歡浪迭起的大海,數十萬人都處在了從未有過的瘋狂之中。

有人扛着國旗在一個高處來回揮舞着,雷霆也跳到了那個臺階上,扯開了嗓子,高喝着:“我們來唱一首歌吧!”

“好呀!”陸大的學員們當先齊聲迴應着。

“唱‘向前走!’”雷霆大聲的起着頭。

於是,在雷霆的領頭之下,大家都伸長了脖子,大聲唱了起來:“向前走,別退後,生死已到了最後關頭……”所有的人都跟着唱了起來,穿西裝的、戴眼鏡的、着高跟鞋的,軍人、學生、店員,大家都張着嘴,齊聲唱着,彷彿是被什麼力量所吸引,都聽從着雷霆的指揮。

很快,一曲已經唱完,雷霆卻沒有要停下來的意思,大聲地喊着:“中華民國萬歲!”

馬上,下面成千上萬的人們跟着喊了起來:“中華民國萬歲!”

雷霆在喊的時候,舉起了手,豎起了兩個指頭,划着個“V”字。

下面立刻千萬人都伸出食指與中指,也高高的揚起,成了“V”字型,這是勝利的標誌。

接着,雷霆又唱起了中國的國歌,在他的帶領之下,大家齊聲歡唱,聲音洞徹了天地,人們一邊唱,一邊笑着,有的人還一邊流着淚,便是邊上的一個老太婆也嘶啞着聲音,合着大家的節奏唱了起來。

“號外,號外!”一個報童舉着報紙高喊着從另一個街道里轉了過來。

邊上的一個學生卻大聲地吼着:“誰看你的號外,投降就是投降了!”

忽然,一個頭戴闊邊帽的美國兵被人們舉了起來,又一個頭戴濟公帽的美國兵也被舉了起來,這兩個美國人高高的豎起了大拇指,“頂好!頂好!”地說着不熟悉的中國話,這樣快樂地叫着,所有的人也都跟着豎起了大拇指,“頂呱呱!頂呱呱!”人們也齊聲的呼喝。

張賢正看得起勁,不注意的時候,卻被身邊的於長樂和齊飛等人齊齊擡着腿舉了起來,這些陸大的學員們也瘋狂了起來,把張賢高高的拋起,又接住,再一次高高的拋起。

“看啊,那不是我們的英雄嗎?”人羣中有人發出了這麼一聲呼喝,在此之前,張賢的照片已經在報紙上登過了許多次,這個時候,馬上就有人認出了他來。

“這是我們的英雄呀!”“英雄!”“英雄!”……許多人齊聲納喊着。

張賢被陸大的學員們拋起了老高,這一回卻被跌到了人羣人間,但是人們並沒有讓開來,齊齊接住他,又丟上了天……

在上下起伏的過程中,張賢只覺得天旋地轉,那是一種從未有過的幸福之感,卻又夾雜着痛苦與眩暈。這一刻,他忽然想起了很多,想起了戰場上衝入敵陣的司馬雲,想起了與敵同歸於盡的肖刀兒,想起了捨身救人的郝彬,還想起了趙二狗、劉小虎、常立強、甘良、申連長等等衆多已然犧牲而去的人,這些人都不能夠看到勝利的喜悅,可是,勝利,這來之不易的勝利,不正是由於有千千萬萬的他們,拋頭顱灑熱血才換來的嗎?他們纔是民族的英雄,他們纔是國家的脊樑。想到這些,這一刻,張賢不由得淚流滿面!……

這一刻,於佑任有詩云:萬家爆竹通宵,人類祥光乍繞。百壺且試開懷抱,鏡裡髯翁不老。

這一刻,詞人沈祖棻寫道:追蹤胡馬,驚夢宵笳,十年誰分平安?已信猶疑,何日北定中原?真傳受降消息,做流人連夕狂歡。相笑語,待巴江春漲,共上歸船。

腸斷吳天東望,早珠灰落燼,喬木荒寒。故鬼新塋,無家何用生還?依然錦城留滯,告收京,家祭都難。聽奏凱,對燈花銜淚夜闌。

第六五章 追伏(一)第七五章 奈何(三)第六四章 險境(一)第六八章 靜心(一)第十四章 反間(一)第三十章 阻擊(一)第二八章 迷魂(二)第二一章 故伎(一)第十四章 襲擾(三)第二二章 孤注(二)第四五章 蚊子(一)第三三章 奪兵(三)第十三章 借彈(二)第十四章 反間(一)第一章 和談(三)第四八章 潁河(二)第八一章 越戰(三)第五八章 反擊(二)第四六章 復城(三)第四十章 金門(二)第二五章 進山(三)第十八章 急救(三)第十九章 馳援(三)第七章 緬甸(二)第四三章 將帥(一)第二九章 堅守(一)第六八章 靜心(三)第七十章 楚歌(二)第二四章 雲殤(三)第十五章 兩難(三)第四二章 心殤(二)第十七章 洛陽(二)第六六章 飛將(二)第六八章 棄生(三)第三二章 土木(三)第二三章 邊境(二)第二七章 圍抄(二)第六章 策反(二)第二一章 較量(一)第二二章 孽情(一)第五章 整編(一)第三五章 睢杞(三)第四七章 悽絕(二)第二四章 激戰(二)第四七章 洪濤(三)第四一章 救援(一)第六二章 包夾(一)第四二章 破門(二)第五章 阻戰(二)第六八章 棄生(三)第五五章 襲戰(一)第十一章 靈犀(三)第四九章 望鄉(二)第五十章 高偉(一)第五三章 良心(二)第五五章 烈焰(二)第五七章 苦難(一)第三九章 霹靂(一)第九章 迎戰(一)第六四章 山門(一)第五一章 傷春(二)第八二章 好報(二)第十八章 突圍(二)第二二章 副官(一)第五三章 虛張(二)第二六章 價川(一)第三三章 退兵(三)第二八章 榮辱(三)第五二章 無量(一)第三十章 阻擊(二)第四章 尋夫(一)第六八章 靜心(一)第五三章 沂河(一)第五章 整編(二)第二一章 蔣幹(一)第三一章 賞罰(一)第五一章 元江(一)第十九章 互搏(二)第十九章 山谷(二)第二八章 榮辱(三)第四六章 復城(三)第三二章 血色(一)第十九章 互搏(一)第三二章 分道(一)第十五章 營副(一)第二十章 營救(二)第六四章 套狼(二)第七三章 回暖(三)第十一章 俘虜(二)第五十章 地堡(一)第三二章 血色(一)第四四章 機羣(二)第八章 破相(二)第三章 首戰(一)第七十章 歷程(一)第六六章 渡河(三)第三七章 弩末(二)第六一章 又攻(二)第六十章 國殤(三)第五五章 反水(二)
第六五章 追伏(一)第七五章 奈何(三)第六四章 險境(一)第六八章 靜心(一)第十四章 反間(一)第三十章 阻擊(一)第二八章 迷魂(二)第二一章 故伎(一)第十四章 襲擾(三)第二二章 孤注(二)第四五章 蚊子(一)第三三章 奪兵(三)第十三章 借彈(二)第十四章 反間(一)第一章 和談(三)第四八章 潁河(二)第八一章 越戰(三)第五八章 反擊(二)第四六章 復城(三)第四十章 金門(二)第二五章 進山(三)第十八章 急救(三)第十九章 馳援(三)第七章 緬甸(二)第四三章 將帥(一)第二九章 堅守(一)第六八章 靜心(三)第七十章 楚歌(二)第二四章 雲殤(三)第十五章 兩難(三)第四二章 心殤(二)第十七章 洛陽(二)第六六章 飛將(二)第六八章 棄生(三)第三二章 土木(三)第二三章 邊境(二)第二七章 圍抄(二)第六章 策反(二)第二一章 較量(一)第二二章 孽情(一)第五章 整編(一)第三五章 睢杞(三)第四七章 悽絕(二)第二四章 激戰(二)第四七章 洪濤(三)第四一章 救援(一)第六二章 包夾(一)第四二章 破門(二)第五章 阻戰(二)第六八章 棄生(三)第五五章 襲戰(一)第十一章 靈犀(三)第四九章 望鄉(二)第五十章 高偉(一)第五三章 良心(二)第五五章 烈焰(二)第五七章 苦難(一)第三九章 霹靂(一)第九章 迎戰(一)第六四章 山門(一)第五一章 傷春(二)第八二章 好報(二)第十八章 突圍(二)第二二章 副官(一)第五三章 虛張(二)第二六章 價川(一)第三三章 退兵(三)第二八章 榮辱(三)第五二章 無量(一)第三十章 阻擊(二)第四章 尋夫(一)第六八章 靜心(一)第五三章 沂河(一)第五章 整編(二)第二一章 蔣幹(一)第三一章 賞罰(一)第五一章 元江(一)第十九章 互搏(二)第十九章 山谷(二)第二八章 榮辱(三)第四六章 復城(三)第三二章 血色(一)第十九章 互搏(一)第三二章 分道(一)第十五章 營副(一)第二十章 營救(二)第六四章 套狼(二)第七三章 回暖(三)第十一章 俘虜(二)第五十章 地堡(一)第三二章 血色(一)第四四章 機羣(二)第八章 破相(二)第三章 首戰(一)第七十章 歷程(一)第六六章 渡河(三)第三七章 弩末(二)第六一章 又攻(二)第六十章 國殤(三)第五五章 反水(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