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債卷(上)

柳德恭的折中方案受到了大多數人的認同面對即將到來的危機我也接受了袁崇煥有些扭捏我看得出來他心裡是願意的他內心深處從來就沒有放棄過遼東這個他戰鬥過的地方更沒有放棄中原的百姓。皇太極自從征服漠南蒙古以後他的兵鋒已經直指山西隨時可以突破長城進入中原腹地孫承宗守成有餘而進取不足所以指望不上山海關能有太大的作爲唯一能牽制皇太極的就只有朝鮮了。

袁崇煥更加矛盾的是他在朝鮮的這些日子看到了一種潮流深深的體會到整個朝鮮的“野心”連同朝鮮與日俱增的這種可怕的實力讓他對今後中原的安危同樣擔憂皇太極是近憂而朝鮮絕對是遠患。受儒家傳統思想薰染嚴重的袁崇煥忠君思想嚴重即使崇禎皇帝要置他於死地但是他也不絲毫怨恨將之歸爲中了皇太極的反間計可是他心裡其實也很明白崇禎爲什麼要殺他只是不願意直接面對罷了找這麼個理由來逃避。可他終究是心繫中原的所以最後還是答應出任這個副元帥了因爲我說過最後讓他做元帥那麼或許這會影響到將來朝鮮的走向至少能讓自己指揮的軍隊對中原的危害減少到最低袁崇煥如是想。

衆將也都接受了袁崇煥作爲副元帥這一事實畢竟他的才幹是有目共睹的。袁崇煥上任後的第一步就是闡述了自己的作戰觀念和軍事改革理念這是我們倆共同研究和討論過的。按照他的想法朝鮮的6軍應該以展騎兵和火器部隊爲主在東北廣袤的平原上騎兵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而火器在近年來的戰爭中已經初露頭角憑着一個軍事家的預見袁崇煥意識到了火器的重要性所以纔會有新軍之說。當然他當初建議編練新軍只有一支而我將之加爲兩支袁崇煥的意思是試驗而我的主張是投入作戰並且是大規模的投入作戰。這當然源於我比他多的這幾百年的戰爭歷史經驗但我不得不佩服袁崇煥的眼光和魄力要知道在當時建立一支1萬人的完全裝備火器的部隊已經是絕無僅有的了而袁崇煥更驚詫於我的大膽對於這種新生事物是如此支持。

於是由蘇克薩哈和鰲拜統領的新軍正式宣佈籌建這支新軍不光是裝備新式的火器而且在整個軍制上都進行徹底的改革除了原來的軍醫處外新增設了參謀部、軍需處最主要的是增設了督軍一職他實際的職能就是等同於政委主抓軍隊的思想問題一支軍隊能打不垮勝不驕敗不餒最重要的是思想上要讓士兵知道爲什麼而戰培養一種獨特的軍人文化讓這些軍人不同於古代舊式的當兵吃餉式的模式讓部隊走向職業化。

同時我也深深的明白思想工作的重要性要讓士兵屬於國家忠於國家而不是某個個人的私人軍隊這樣是很可怕的杜絕那種帶兵的將領一倒戈投降先士兵紛紛跟着倒戈的現象只有這樣才能牢牢地將軍隊把握不用害怕這支軍隊的指揮者到底是女真人還是漢人亦或是蒙古人更不用害怕他們是否存在異心。

隨着袁崇煥的上任以及各級將領的任命轟轟烈烈的軍事改革開始了部隊被分爲野戰部隊和衛戍部隊大規模的換裝也開始了除了各部隊因職能不同而穿着的軍服不同以外武器裝備上的區別也凸現出來衛戍部隊的裝備以大口徑的火炮爲主這些火炮不強調機動性但注重火力野戰部隊則是以裝備小口徑機動性強的火炮爲主以目下的形勢來看這些小口徑火炮已經足以應付現下戰場的需要。在戰馬的配備上同樣凸現野戰部隊的機動性力爭要在年底之前裝備5萬人以上的騎兵但是以上的這些的花費已經是一個天文數字了單以國家行爲絕對是無法在短時間內完成換裝的。

袁崇煥拿着一份長長的清單皺着眉頭看着我我的神色也同樣不好彷彿看到朝鮮府庫的銀子被一車一車的拉走最後見底。這是軍事改革開始後的第一次聯席會議很多將領和相關官員都來參加。

“不行這樣絕對不行。”我站了起來在屋內來回走動現在我的手上不光有6軍換裝的清單還有海軍換裝的清單單以朝鮮目前的經濟能力很難在短時間內承載這樣大的負擔。從前這些大多是以國家形式無償徵召或者是徵用而我不想這樣這會將朝鮮剛剛開始樹立的商業風氣一掃而光我要樹立的形象是即使國家需要也要通過採購獲得而不是無償徵用要保障每個百姓的私有財產和切身利益。

“先生你看該怎麼辦啊最近傳來的消息皇太極已經開始調動軍隊了有跡象表明這次他的這次行動將包括大量的蒙古騎兵所以我們至少應當保證一線部隊的換裝以應付這次大戰。”袁崇煥說道戰爭迫在眉睫這我們彼此雙方都知道可是錢從哪裡來?袁崇煥不當家不知柴米貴還當要什麼有什麼呢?

錢錢沒有錢就別想打仗雖然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錢卻絕對是不行的袁崇煥吃慣了皇糧一直靠向皇帝要錢要裝備可是此時自己做了元帥對整個朝鮮的6軍有了初步瞭解後才知道前面的路有多漫長多艱難。

“我看這樣行不行讓府庫一下子拿出這麼多銀兩顯然是不現實的但是我們可以從民間籌集資金這方面我們的經驗豐富向年前和倭人作戰很多人都得到了好處這次我建議是戰爭債券。”

李復覺這時也在場對於我的各種新鮮熱辣的提議他總是最先支持唯獨這次莫不作聲。無他這次索要籌集的數目實在是太龐大了想像以往那樣靠從商人手中募集資金難度很大商人不見到利益是不會輕易出手的北京戰役有鄧家這樣的大財閥支持打開了中原沿海的港口對倭戰爭是打開了日本的貿易這些都是見得到的利益。可是因爲換裝而募集資金這種投資行爲不是可以短期預見的並且風險很高估計很少會有人購買我所說的戰爭債券。

袁崇煥對債券的事不大懂以往這些募集資金的事都是在各大財閥中進行的範圍並不廣他只是有所耳聞並且也知道那些財閥們因此獲益良多尤以我一家每次都是大手筆所以獲益最豐聽我這麼說還以爲有了門路他的換裝計劃能得以實施呢連連稱好。

可是見在場衆人均不作聲隨後也不再說話了確實要行這種債券風險很高先我缺少類似於國有銀行這樣的大的金融機構作爲行單位其次我缺少專門的財務人員從事債券交易最主要的就是信譽問題前幾次等於是內部募集資金各大財閥都因爲自身原因不得不出錢以打開市場。可以說鄧家和張海潮這樣的財閥已經是從長遠角度在考慮問題了爲此他們付出了大量的金錢這些金錢在隨後的貿易中得到體現但是也同樣讓那些沒有投資的很多小的商人從中獲益真正明顯的獲利是前一次通過囤積沿海的貨物而帶來了巨大的利潤但那只是一次性的現在對中原和日本的貿易已經恢復正常再讓這些財閥掏錢投資恐怕確實是個難題。

第8章 軍火買賣(下)第21章 土地革命(下)第20章 海上梟雄第17章 雙寶第24章 堂吉訶德計劃(上)第22章 大海戰(一)第21章 青樓爭鋒第15章 戰淮海(二)第7章 打自己的仗讓別人去說吧第12章 多事之秋第12章 重操舊業第1章 艱難抉擇第3章 治人第11章 香菸魅力第10章 光海君第11章 籌備南行第4章 地緣政治第36章 得償夙願第12章 嬉鬧第27章 牛頓的發現第27章 債卷(上)第18章 身世之謎第4章 陷入困境(下)第17章 重逢第10章 公審大會第18章 糧食和土地第29章 大勝利第38章 斷壁殘垣(下)第18章 提親第20章 土地革命(上)第12章 兵臨城下(上)第20章 謠言第2章 賭注(下)第4章 陷入困境(下)第19章 囤積(上)第1章 天雷勾地火動第19章 插足江西第18章 初抵王京第3章 治人第14章 戰淮海(一)第13章 驚人之舉第25章 軍事改革(上)第15章 戰淮海(二)第15章 瘟疫(二)第25章 羣英會蔣幹中計(二)第17章 獲益第32章 歸途第27章 我家的醋罈子第25章 羣英會蔣幹中計(二)第12章 瞞天過海(上)第12章 兵臨城下(上)第5章 登陸第21章 青樓爭鋒第21章 政體第3章 有才軍師第29章 婚慶第15章 戰淮海(二)第23章 大海戰(二)第22章 鄧希晨的情史第20章 謠言第4章 賭注第16章 敲竹槓第28章 拔絲地瓜第28章 較量第7章 平壤第19章 變故第18章 軍妓(上)第22章 突騎第2章 吃飽的感覺真好第8章 血戰第22章 大海戰(一)第20章 好你個鄧希晨第5章 登陸第13章 授課第8章 冰封第31章 籌備第12章 開學第9章 誰讓你清高第12章 開學第10章 鄭芝龍的麻煩(下)第2章 醫狗第28章 較量第4章 海盜第3章 新城(上)第23章 驚豔(上)第34章 營救第19章 心計第22章 鉅額財產第7章 危機(二)第2章 醫狗第9章 獻計第29章 初春(上)第11章 對馬海戰(三)第28章 較量第1章 羅剎騎兵第22章 就職大典第22章 大海戰(一)第13章 李記運河第4章 地緣政治
第8章 軍火買賣(下)第21章 土地革命(下)第20章 海上梟雄第17章 雙寶第24章 堂吉訶德計劃(上)第22章 大海戰(一)第21章 青樓爭鋒第15章 戰淮海(二)第7章 打自己的仗讓別人去說吧第12章 多事之秋第12章 重操舊業第1章 艱難抉擇第3章 治人第11章 香菸魅力第10章 光海君第11章 籌備南行第4章 地緣政治第36章 得償夙願第12章 嬉鬧第27章 牛頓的發現第27章 債卷(上)第18章 身世之謎第4章 陷入困境(下)第17章 重逢第10章 公審大會第18章 糧食和土地第29章 大勝利第38章 斷壁殘垣(下)第18章 提親第20章 土地革命(上)第12章 兵臨城下(上)第20章 謠言第2章 賭注(下)第4章 陷入困境(下)第19章 囤積(上)第1章 天雷勾地火動第19章 插足江西第18章 初抵王京第3章 治人第14章 戰淮海(一)第13章 驚人之舉第25章 軍事改革(上)第15章 戰淮海(二)第15章 瘟疫(二)第25章 羣英會蔣幹中計(二)第17章 獲益第32章 歸途第27章 我家的醋罈子第25章 羣英會蔣幹中計(二)第12章 瞞天過海(上)第12章 兵臨城下(上)第5章 登陸第21章 青樓爭鋒第21章 政體第3章 有才軍師第29章 婚慶第15章 戰淮海(二)第23章 大海戰(二)第22章 鄧希晨的情史第20章 謠言第4章 賭注第16章 敲竹槓第28章 拔絲地瓜第28章 較量第7章 平壤第19章 變故第18章 軍妓(上)第22章 突騎第2章 吃飽的感覺真好第8章 血戰第22章 大海戰(一)第20章 好你個鄧希晨第5章 登陸第13章 授課第8章 冰封第31章 籌備第12章 開學第9章 誰讓你清高第12章 開學第10章 鄭芝龍的麻煩(下)第2章 醫狗第28章 較量第4章 海盜第3章 新城(上)第23章 驚豔(上)第34章 營救第19章 心計第22章 鉅額財產第7章 危機(二)第2章 醫狗第9章 獻計第29章 初春(上)第11章 對馬海戰(三)第28章 較量第1章 羅剎騎兵第22章 就職大典第22章 大海戰(一)第13章 李記運河第4章 地緣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