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蒼國很好欺負

四千字大章

…………

聽到熊武這樣說,熊敏訥突然啞口無言。

可是不知道爲什麼,心裡還是升起了一股無法抑制的悲哀。

國有國格,楚國即便是亡了,作爲一個亡國之君,不殉國守節也就罷了,竟然還說出這種話。

沒錯,一個蒼國的侯爵,確實很不錯。

確實是人上人,是很多平民一輩子都只能仰望的存在。

可是,你本來是皇帝呀!

從一個皇帝,再到對一個爵位如此珍惜,還有什麼更令人感覺到恥辱的?

而熊敏訥自己,卻成爲了兒子口中,那一個會與之爭奪唯一爵位的人。

“你認爲,我會與你爭奪爵位麼……”

熊敏訥的眸子裡,閃過一抹無法掩蓋的憂傷,似乎在承受着錐心之痛。

即便是他知道,這件事的背後,實際上是蒼國朝廷在主導,仍然免不了哀傷心死。

“父親……該飲酒了。”

熊武催促,似乎是跨過了心裡的那道坎,他的腰變得挺直,目光愈發鑑定,語氣也十分鏗鏘。

充滿了殺意。

熊敏訥閉上了眼睛,而後睜開,看了一眼高坐龍椅,靜靜看着這一幕父子相殘好戲的楊沐。

熊敏訥的眼裡,沒有怨恨。

因爲,如果此刻是他坐在那個位置上,也會這麼做。

甚至是,做得更絕。

同時,他也理解楊沐,爲什麼要讓熊武來做這件事,要讓那些楚國舊皇族成員在旁觀看。

這是投名狀。

從此以後,熊武揹負一個苟且偷生,弒父奪利的罪名,那些原本有着楚國王爺殊榮的皇族,也會對這件事諱莫如深,失去在楚國遺族中的聲望,即便是日後他們有什麼圖謀,也不可能相互信任。

這一切,都是來源於楚國的強大,哪怕已經亡國了,若是在關鍵的時刻鬧出什麼幺蛾子,仍然會讓蒼國感覺到麻煩,一個沒有野心,只會混吃等死的楚國遺族,纔是真正讓蒼國放心的。

楊沐也覺得這一幕太過乏味,雖然那酒壺裡並不是什麼一飲即斃命的毒藥,但是真要看着熊敏訥一口嚥下,對他來說也是極爲糟心的了。

讓太監在這裡盯着,他乾脆就擺駕毓靈宮了。

果然,這個時候皇后已經收功了。

事實上,這十幾年來皇后的練功從未停止過,所不同的是,以前傾向於招式和動作,看起來活動一些。

而現在,楊沐看到她更多的,則是打坐。

往往,就在毓靈宮的湖心道臺上,一打坐就是一個早晨。

更有趣的是,前些時間,楊沐發現了一個熟悉又陌生的現象。

皇后打坐的時候,竟然周身冒煙了!

當然,這不是普通的煙。

或許,稱之爲霧氣更爲合適。

楊沐沒有想到,皇后已經能夠做到功力外放,武學境界上升到了一個更高的層次。

真是可喜可賀!

楊沐這幾天都忍不住要試一試這種超級高手的味道了,看看到底有什麼不同,奈何這幾天皇后說自己不方便,每次都把他往妙曦那裡推。

再說皇后與妙曦的關係,這些年來已經越來越融洽了,不過在武學境界上,妙曦一直從未放棄與皇后的較勁,雖然一直沒有切磋過不知道到底誰高誰低,不過楊沐想來,就算是妙曦再差,境界比之皇后也不會差纔是。

進入到毓靈宮坐定不久,皇后就換下了練功服,一身鳳冠霞帔,直接來到他的身邊。

“聽說,武國那邊要讓鈞兒爲質?”

“有是有,不過拒絕了。”

楊沐淡淡說了一句,這個消息已經傳開了,作爲後宮中消息最靈通的皇后,也聽到了風聲。

“那就好。”皇后點了點頭,道:“如此結盟,是否牢靠?”

“唔……所謂結盟,不過是一紙文書罷了,只要給予武國足夠的好處,讓他們在背叛與好處之間做不了選擇,那就足夠了。”

“今日,安陵妹妹來找過臣妾。”

“姬安陵?她主動來找你了?”

楊沐有些詫異,姬安陵本是大宏王朝的流亡公主,自從和姬卿月一起被蒼國拘禁,到後來被他收入後宮,被封爲貴人,這些年已經開始修習功,在經過多次侍寢,得到楊沐的認可之後,一個成了陵妃,一個成爲月妃,算是完全同化進了他的後宮體系中。

本來,當初將她們收入後宮的目的,一方面是她們確實頗有姿色,更主要的就是爲了加強與大宏王朝之間的聯繫,便於隨時瞭解那個對蒼國來說還很陌生的王朝。

所以,之後每一次錦衣衛和外交部的密探從大宏王朝打探回來消息,都是做成手抄,送到後宮中一份,根據她們兩個的反饋,然後再給楊沐做一個參考和分析。

“根據兩位妹妹的估計,應該是大宏王朝支撐不了多久了。”皇后說道。

“支撐不了多久……”

楊沐呢喃,並不意外。

或者說是在意料之中。

一年前,大宏王朝就已經節節敗退了,這一年又是發生大規模政變又是忙着鎮壓國內各種反對勢力,可謂是十分忙碌。

受到大慶王朝和大統王朝的進攻,已經是日薄西山了。

用什麼來形容呢?

就好比被吞併之前的楚國,一下子遭受兩方圍攻,壓力頗大。

如今,大片疆域已經丟失,被兩大入侵的王朝給佔領了,真正處在風雨飄搖中,隨時都有滅亡的可能。

這也是爲什麼,這兩年大宏王朝派來大禮王朝的密探少了。

這其中,雖然主要原因是因爲楊沐讓人將大宏王朝的天子璽送了回去,但是大宏王朝遭遇的窘境,也同樣是重要因素。

楊沐幾乎可以預料,如果不是特別大的意外和轉折發生,大宏王朝是肯定會亡的。

因爲,兩個成熟國家之前,軍隊相差不大的情況下,前線打仗其實就是鬥將。

大宏王朝剛剛經歷一場政變,那麼無可避免的,肯定會撤換大批官員和將領,人才不足的情況下,大宏王朝的劣勢更加大。

根據這些年錦衣衛密探掌握的消息彙總,大宏王朝的疆域約莫是大禮王朝的一半多一點的樣子,也就是說約莫是阮國、晉國、魏國、武國、蒼國的國土想加這麼大,而且論疆域遼闊和國土肥沃之類的,大宏王朝還比不上大禮王朝。

第524章

大宏王朝的命運,與大禮王朝多多少少,都有點關係。

雖然,兩個王朝之間隔了一層沙漠,就像是一個葫蘆的兩節一樣。

但是,過去的幾百年畢竟是人爲原因,類似於閉關鎖國之類的,這才造成了兩大王朝的交流不多。

如果大宏王朝被覆滅,而大統王朝和大慶王朝也有吞併大禮王朝的心思,那麼大禮王朝的危險了。

這並不是危言聳聽,因爲眼下的大禮王朝太亂了,面對統一的王朝,的確沒有多少抵抗之力。

難保兩大王朝不動心。

“這樣吧,今晚上就讓她們兩個侍寢,朕也好好問問她們一些具體事宜。”楊沐說道。

“她們也不容易,現在依附在我們蒼國,只能靠着幾個月一次的奏報瞭解自己的國家。”皇后說道。

楊沐點了點頭,沒有多說什麼。

……

雲國邊境,中軍幕府。

令孟火擔憂的,終究還是發生了。

原本預計這幾日可以抵達的糧餉,由於暴雨天氣影響了,得推遲幾日才能抵達。

如此,按照軍隊的行軍速度,一切都順利的話,大宏王朝的滅亡就在這一兩年了。

沒想到,剛接到這個消息沒兩天,“朝廷無餉”的謠言就不脛而走。

一大早,軍營裡面就爆發了大規模的騷亂,士卒們敲盆打鼓,一個個在營房外面聚集,紛紛要求發放軍餉。

在雲國的軍營裡,除了交戰的時候,軍餉一直都是一個月了發放一次。

這纔剛剛一過發餉的日子,將士們就急不可耐的催促軍餉。

放在平時,只要將帥出來澄清說拖欠幾日,絕對不會有如此嚴重的態勢。

一來,這是非常時期,將士們本能的有一種不安全感。

二來,是內奸在推波助瀾。

軍隊中,幾乎所有的高層將領,現在都有一個共識:在他們當中,一定有內奸!

不過,內奸到底是誰,沒有人知道。

也沒人刻意去追查。

畢竟,大家是同級關係,這件事情只有孟火纔有這個資格。

只有他,才能查出一些蛛絲馬跡。

只是,孟火早已經被失控的軍心給弄得焦頭爛額,哪裡還有精力去調查內奸一事?

軍餉被拖欠,還很有可能沒有,當這個謠言無法澄清之後,就被當成了真理。

將士們的怒火可想而知。

本來,大家在前線冒着生死危險,就已經頗不容易了。

還被拖軍餉!

還不如直接向蒼國大軍投降呢!

對死亡的恐懼,對未來的惶恐,已經對蒼國的嚮往,在軍餉一事上,立即成爲了導火索。

軍隊中,爆發了大規模的騷亂!

無奈之下,孟火只能是當衆承諾,軍餉立即就到,而且會多發一半。

總算,是把將士們的怒火,給平息了下去。

不過,正是這個承諾,成了壓垮他的最後一根草,被朝廷知道後,立即對這種行爲進行了口誅筆伐。

四天之後,聖旨駕到,孟火被革職查辦,由副將曹無傷接任大將軍之職。

同時,大批孟火的心腹將領也被撤換,由朝廷重新派人接掌。

頓時,雲中大亂。

趁此機會,朱雀軍團與三十萬青龍軍再次進逼,連奪十餘城。

……

幾乎與此同時,晉國突然對蒼國用兵了!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對蒼國邊境發動了奇襲。

不宣而戰!

另一線路上,康國也遭受到了進攻,在晉國的軟硬兼施下,康國皇帝畏懼於邊境的數十萬晉軍,唯恐惹怒聯軍,致使國家破碎,也對外頒佈詔令,終止與蒼國的盟約,並順從大義,加入諸國聯軍,一同討伐蒼國。

越過蒼國的邊境後,晉國毅然宣佈,對蒼國宣戰!

至此,除了武國之外,大禮王朝的六個大國,皆對蒼國宣戰。

八月十二日,晉國將領率領大軍攻入曾經的王畿之地禮城。

禮城,乃是昔日大禮王朝的都城,縱使晉國自從起兵一來連戰連勝,也不會輕視這座城池。

更何況,晉國更希望通過威迫,迫使城內的官民獻門投降,畢竟這座城池對於晉國的意義非同小可,若能迫使城內的百姓和官員投降,這可遠比強行攻陷城池更能打擊蒼國的士氣。

爲此,晉軍大將唐穆派了一名使者前往城內,希望能夠使禮城迫降。

沒想到,那名使者還未進城,只是在城下高聲叫嚷,希望與城內的城守見一面,就被一箭射死。

“豈有此理!”

聽聞此時,唐穆大怒,當即命令麾下的三十萬大軍,以及各路協從軍隊,各自率領軍隊攻打城池,在距離禮城大概十里處的位置建造營寨。

不得不說,禮城作爲大禮王朝舊日的都城,它的防禦性能,可非晉軍此前攻克的那些座城池可比。

只見城牆上,每二十步就設有一座崗亭,崗亭內皆安裝有蒼國目前最優秀的連弩。

還有各種拋石車。

不得不說,蒼國曾經在安裝這些連弩時,其實僅僅只是作爲一種象徵或者裝飾,畢竟這裡距離邊境確實還有點遠的,戰爭的烽火很難燃燒到這裡。

因此,但凡是科技部研究改良出最新的戰爭兵器,首先都不會用於禮城的城防,儘管當時大部分人都覺得,這些當前最先進的戰爭兵器。

它可能這一輩子也難以派上用途。

但沒想到的是,這回還真派上了用途,而且一開局,便讓晉軍灰頭土臉。

這不,在晉軍強攻的時候,城牆上的連弩便開始發威,專門瞄準着城外那些跨坐在戰馬上的將領,逐個點名射擊。

僅僅只是一炷香的工夫,晉軍中便有三十幾名將領被射殺,無一倖免。

這讓一直如履平地的晉軍,一下子吃了一個大虧。

不得不正視,蒼國的力量。

與此同時,阮國和魏國似乎看到了機會,覺得蒼國也沒傳說中那麼難以對付,紛紛派出更多的兵馬,往王畿之地移動。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

a

第30章 談判結盟第295章 會盟開始第437章 告老之心第539章 浩浩蕩蕩第382章 邦國貿易聯盟第100章 壞人死於話多第151章 後宮等級第70章 《周易》問世第405章 宮中有變第490章 留給陛下的時間不多了第542章 重創第231章 大混亂!第575章 莽國覆滅第410章 徐樂水第533章 臨戰第316章 主次第41章 投名狀第164章 造紙廠和印刷廠第519章 大炮的預想第116章 你今天有口福了第53章 絕境中的申國第32章 魚得水第266章 烽火再起第58章 商議戰略第483章 密信第43章 積分的威力!第298章 諸項事宜第119章 襲營第556章 民心與離逝第179章 麒麟軍第318章 不知情的萬喜第275章 摧枯拉朽第441章 攝政帝姬第255章 一羣女子第511章 又是夜襲?第372章 閱兵進行時(四)第412章 女帝懷孕了第152章 聰明的女子第189章 抵達晉國第346章 天子之劍第564章 攻範遇阻第539章 浩浩蕩蕩第403章 唐艾的計謀第139章 撒錢第589章 設想和佈置第168章 商務部的新工作第181章 諸侯會盟第376章 拒絕邀請第440章 廢天子第367章 諸國皇帝的震撼第313章 驚天之變第230章 大軍圍城第303章 君臣異論第445章 信念崩潰第62章 欲封爵第579章 晉國驚第275章 摧枯拉朽第587章 武國君臣的待遇第315章 兩路夾擊第52章 罪俘第182章 霸主之爭第447章 交易(下)第171章 長春功與素女功第593章 功勳爵改革第349章 遠交近攻第192章 風雲詭譎第457章 兩軍對壘第180章 炎國第594章 推恩令第609章 破關而出第74章 牀前明月光第265章 平等的交易第488章 向蒼國投降第239章 姓氏秘辛第217章 邦交等級第235章 獻俘祭典第314章 親臨前線第86章 路見不平第437章 告老之心第280章 王畿之變第67章 太極第525章 魏晉會師第577章 太子歷練第569章 謀劃第454章 楚皇的憤怒第588章 滅魏第82章 賣個人情第533章 臨戰第247章 合議第542章 重創第575章 莽國覆滅第264章 推銷皇帝第303章 君臣異論第232章 洗劫皇宮第499章 六國攻蒼第467章 身份不夠第289章 迎接儀仗第342章 新都構想第177章 兩國碰撞
第30章 談判結盟第295章 會盟開始第437章 告老之心第539章 浩浩蕩蕩第382章 邦國貿易聯盟第100章 壞人死於話多第151章 後宮等級第70章 《周易》問世第405章 宮中有變第490章 留給陛下的時間不多了第542章 重創第231章 大混亂!第575章 莽國覆滅第410章 徐樂水第533章 臨戰第316章 主次第41章 投名狀第164章 造紙廠和印刷廠第519章 大炮的預想第116章 你今天有口福了第53章 絕境中的申國第32章 魚得水第266章 烽火再起第58章 商議戰略第483章 密信第43章 積分的威力!第298章 諸項事宜第119章 襲營第556章 民心與離逝第179章 麒麟軍第318章 不知情的萬喜第275章 摧枯拉朽第441章 攝政帝姬第255章 一羣女子第511章 又是夜襲?第372章 閱兵進行時(四)第412章 女帝懷孕了第152章 聰明的女子第189章 抵達晉國第346章 天子之劍第564章 攻範遇阻第539章 浩浩蕩蕩第403章 唐艾的計謀第139章 撒錢第589章 設想和佈置第168章 商務部的新工作第181章 諸侯會盟第376章 拒絕邀請第440章 廢天子第367章 諸國皇帝的震撼第313章 驚天之變第230章 大軍圍城第303章 君臣異論第445章 信念崩潰第62章 欲封爵第579章 晉國驚第275章 摧枯拉朽第587章 武國君臣的待遇第315章 兩路夾擊第52章 罪俘第182章 霸主之爭第447章 交易(下)第171章 長春功與素女功第593章 功勳爵改革第349章 遠交近攻第192章 風雲詭譎第457章 兩軍對壘第180章 炎國第594章 推恩令第609章 破關而出第74章 牀前明月光第265章 平等的交易第488章 向蒼國投降第239章 姓氏秘辛第217章 邦交等級第235章 獻俘祭典第314章 親臨前線第86章 路見不平第437章 告老之心第280章 王畿之變第67章 太極第525章 魏晉會師第577章 太子歷練第569章 謀劃第454章 楚皇的憤怒第588章 滅魏第82章 賣個人情第533章 臨戰第247章 合議第542章 重創第575章 莽國覆滅第264章 推銷皇帝第303章 君臣異論第232章 洗劫皇宮第499章 六國攻蒼第467章 身份不夠第289章 迎接儀仗第342章 新都構想第177章 兩國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