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新都建成

最終,大宏王朝的一行人,全都被收監,看押在錦衣衛的監獄中。

一晃,兩年過去了。

太鼎十年。

今天,正是當今皇帝楊沐,登基十年的日子。

這十年,從一個旮旯小國,經過一番拼搏兼併,成長爲如今的三大國之一,這些都是蒼國十年來,看得見的發展。

儘管,現如今的蒼國的大部分百姓,並非是最初的蒼國臣民,但是通過這麼多年的同化,原本埋頭苦幹的百姓,現而今普遍有了國家意識,把自己當作蒼國的一份子。

經過十年的發展,蒼國的平民教育終於展現出了威力,人才輩出,整個國家朝氣蓬勃,成爲大禮王朝諸國的經濟和文化中心。

勵精圖治,鮮花着錦,烈火烹油,用此來形容此時的蒼國,是再適合不過了。

蒼國,比起兩年之前,更加的強大,也更加的富庶,與周圍幾個國家的關係,也都非常融洽。

通過邦國貿易聯盟,蒼國的紙、書籍、火鍋、鋼鐵、武器、玻璃、水泥……等等東西,運輸往各個國家,在賺取各國錢財的同時,也收穫了很多國家的擁戴。

大蒼幣,則是與銀子一樣,成爲了一種非常堅挺的貨幣。

而且,以爲蒼國一直奉行比較寬鬆的貨幣政策,加之微量的通貨膨脹,所以刺激了貿易的良性發展,往往在一些國家之間的交易中,大蒼幣比白銀更受青睞,在一些大宗的交易中,已經很難看到用銀子結款,都是使用大蒼幣。

這兩年,蒼國的財政收入猛蹭蹭地增長,不僅超過了楚國與阮國的財政收入,而且還超過了不少,所以說比起兩年之前,蒼國的財政收入翻了一倍還多。

真正值得一提的,還是藏富於民。

免稅是不可能的,不符合長遠利益,所以這兩年來,蒼國一直下令,給予稅收優惠,各種稅務包括商稅,都不同程度的減輕了賦稅比例,對於家庭困難的,或者是家中有殘疾或者勞動力缺失的家庭,都下發了一些補貼。

伐晉大戰所造成的經濟摧毀的影響還未散去,朝廷與世家貴族花錢如流水,對平民百姓的剝削加劇,加之蒼國大規模的出售兵器,將幾個主要的地區攪和成了一灘渾水。

譬如阮國與曹國、楚國與雲國、魏國與臨國,都勢同水火,邊疆磨擦不斷。

最主要的幾個大國都這樣,其餘的小國更是如此。

再加上蒼國的三個小弟——康國、邵國、炎國,這三個國家的一摻和,各國之間的矛盾衝突變得更加的劇烈。

十年慶典之後,遷都之事就提上了日程。

經過兩年多的建設,動用了將近百萬的民力,錢財更是不計其數,終於在三個月前,城池的主體正式竣工,可以正式遷都了。

神速!

畢竟,新都是蒼國將來的都城,毋庸置疑是整個蒼國佔地最大的城池,哪怕使用了大量的水泥和天然巨石,多線同時開工,在短短兩年內打造了這座城池,亦令朝中諸大臣乃至楊沐都驚歎不已。

當得知可以隨時遷都之後,楊沐有些莫名的興奮,畢竟這座新都,他也算是規劃等候了三年,與如今的皇宮相比,那簡直是別墅和茅廬的區別。

根據工部呈上來的摺子,他將擁有這個世界上,最恢弘大氣,最爲特別的皇宮。

水泥與玻璃的出現,直接讓皇宮變得不一樣。

聽說,在皇宮的大御花園裡,建造了一座方圓一里地的高臺,最高中的中心區域,有將近四十丈高。

也就是說,相當於前世的四十層樓高。

楊沐在聽說了之後,簡直是兩眼放光。

當即決定,要出門放鬆,去新都看一看。

由於是本國,皇帝也並非是第一次出宮,所以並未有臣子阻攔和勸諫,相反的是非常的贊同。

畢竟,國家的遷都,就像是一個普通家庭的住進新房,這是大喜之事。

太鼎十年,七月。

皇帝出巡,浩浩蕩蕩,沿途經過各座城池,各大地方官都前來見駕。

終於,十三日之後,大隊人馬終於抵達了新都。

此處,位於原本徹國與王畿的交界處不遠,準確來說應該是一個兩國都不搭理的地界。

建城的地方並沒有多少原住民,所以建城很順利,等於是一片原始地,開發前景無限。

剛一到,隱隱就看到新都的城牆,左右侍從親衛以及後面的禁衛軍,全都驚歎出聲。

太壯觀了!

就連楊沐,眼眸中亦閃過幾絲驚訝。

饒是無數次想過,整個城池的形象,但是無論是佔地規模還是城池的高大,都大大超乎了諸人的預估。

尤其是待等大隊人馬靠近之後,那城牆更是高地不可思議,相比較蒼城的城牆,不知要高出多少。

“這……怕是有十幾丈吧?”張恆仁在旁邊驚歎。

聽聞此言,沈安在一旁,一臉震驚地說道:“怕是還不止。”

逮着幾個陪侍的工部官員,一陣盤問,大家這才弄清楚。

新都的城牆,高達二十餘丈,底部寬九丈、頂部寬七丈,可順暢地任由數匹馬在城牆道上奔跑。

放在當今天下,沒有任何一座城池能比。

而且,哪怕是當今天下最大的晉城,都遠遠不如。

楊沐稍微打量了一下,二十丈的城牆,就算是一個蛻凡境的高手,都無法憑藉輕功飛躍翻牆。

而就在這時,城池東大門徐徐打開,一批將軍身披甲冑,率領着一隊城衛,擂鼓奏樂,歡迎蒼國的皇帝楊沐入城。

“臣歐冶,拜見陛下!”

歐冶翻身下馬,單膝叩地,抱拳行禮。

“恭迎陛下!”

跟在歐冶身後的官員,還有衆多衛士,亦紛紛叩地而拜。

“諸卿請起,將士們請起。”

擡手虛扶一記,楊沐點了點頭,看着歐冶道:“愛卿親臨監督,已經三個月有餘,現在一看,那可真是給了朕一份驚喜呀。”

聽聞此言,歐冶也是滿面紅光。

別的功績不說,只要在歷史上提及這座城池,就有他歐冶的名字,哪怕是死了也甘願了。

作爲一個工匠出身的官員,這是他的夙願,也是他夢想中的最大成就。

第131章 投石車第411章 戰後發展第275章 摧枯拉朽第521章 兩皇談心第88章 村長第260章 政治考量第116章 你今天有口福了第508章重騎覆滅【二合一】第255章 一羣女子第91章 魔教妖女?第38章 流匪十八寨第60章 陣法顯威第187章 原因第507章 慘劇第570章 康國大勢已去第464章 碾壓二第384章 確立貨幣第54章 申城之戰第503章 戰書第280章 王畿之變第397章第459章 蒼楚宣戰第53章 絕境中的申國第244章 大變革的前奏第148章 策馬出巡第435章 何去何從第539章 浩浩蕩蕩第503章 戰書第122章 鄭翰亮劍第402章 邵國皇帝的求救第343章 瓜分策略的探討第76章 鍊鋼法第382章 邦國貿易聯盟第79章 毒瘤第266章 烽火再起第201章 將帥謀算第239章 姓氏秘辛第295章 會盟開始第426章 六十億第75章 巡視工部第25章 全盤否定第295章 會盟開始第227章 拖油瓶第421章 玻璃鑑賞大會第112章 內情第582章 冬日大雪第562章 通貨膨脹和緊縮第51章 奔襲糧草第604章 血戰前奏第407章 衛忠全現身第289章 迎接儀仗第606章 攻入玉京第314章 親臨前線第322章 重新出發第377章 工業城第292章 令人忌憚的楚皇第51章 奔襲糧草第310章 老套的伏擊第548章 君臣討論第594章 推恩令第296章 合盟相商第612章 懵了第580章 晉降第4章 城門戰局第496章 破城第606章 攻入玉京第233章 押解俘虜第382章 邦國貿易聯盟第216章 國富論與貨幣戰爭第572章 秦堪麾下內訌第166章 銀票第57章 偷窺第456章 焦慮與朝議第40章 我們投降吧第491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533章 臨戰第529章 鏖戰第40章 我們投降吧第475章 楚國窘境第565章 士氣第210章 驚駭的盛國第436章 沉寂還是出擊第434章 蒼楚決裂第528章 兩軍同攻第568章 範國投降第366章 大閱兵第329章 天意北遷第150章 獻美人第516章 互換質子第125章 伏擊第330章 拒之門外第428章 新都建成第521章 兩皇談心第293章 晉皇態度第81章 教育部建立第313章 驚天之變第301章 野戰奪城第535章 組成聯軍?第61章 班師回朝第401章 瀕臨滅國
第131章 投石車第411章 戰後發展第275章 摧枯拉朽第521章 兩皇談心第88章 村長第260章 政治考量第116章 你今天有口福了第508章重騎覆滅【二合一】第255章 一羣女子第91章 魔教妖女?第38章 流匪十八寨第60章 陣法顯威第187章 原因第507章 慘劇第570章 康國大勢已去第464章 碾壓二第384章 確立貨幣第54章 申城之戰第503章 戰書第280章 王畿之變第397章第459章 蒼楚宣戰第53章 絕境中的申國第244章 大變革的前奏第148章 策馬出巡第435章 何去何從第539章 浩浩蕩蕩第503章 戰書第122章 鄭翰亮劍第402章 邵國皇帝的求救第343章 瓜分策略的探討第76章 鍊鋼法第382章 邦國貿易聯盟第79章 毒瘤第266章 烽火再起第201章 將帥謀算第239章 姓氏秘辛第295章 會盟開始第426章 六十億第75章 巡視工部第25章 全盤否定第295章 會盟開始第227章 拖油瓶第421章 玻璃鑑賞大會第112章 內情第582章 冬日大雪第562章 通貨膨脹和緊縮第51章 奔襲糧草第604章 血戰前奏第407章 衛忠全現身第289章 迎接儀仗第606章 攻入玉京第314章 親臨前線第322章 重新出發第377章 工業城第292章 令人忌憚的楚皇第51章 奔襲糧草第310章 老套的伏擊第548章 君臣討論第594章 推恩令第296章 合盟相商第612章 懵了第580章 晉降第4章 城門戰局第496章 破城第606章 攻入玉京第233章 押解俘虜第382章 邦國貿易聯盟第216章 國富論與貨幣戰爭第572章 秦堪麾下內訌第166章 銀票第57章 偷窺第456章 焦慮與朝議第40章 我們投降吧第491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533章 臨戰第529章 鏖戰第40章 我們投降吧第475章 楚國窘境第565章 士氣第210章 驚駭的盛國第436章 沉寂還是出擊第434章 蒼楚決裂第528章 兩軍同攻第568章 範國投降第366章 大閱兵第329章 天意北遷第150章 獻美人第516章 互換質子第125章 伏擊第330章 拒之門外第428章 新都建成第521章 兩皇談心第293章 晉皇態度第81章 教育部建立第313章 驚天之變第301章 野戰奪城第535章 組成聯軍?第61章 班師回朝第401章 瀕臨滅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