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百七十八、理念(下)】

關天養無奈地道:“我只當這事做起來容易,現在才曉得也是難如登天。本來打算跟通大恆錢莊合作的,可人家看不上我。單我自己一個人來做的話,一則沒有時間和精力,二則路子也不夠。過幾年再說吧!”

杜友逢頓時笑了起來,指着關天養道:“你算是明白,也長大了……萬法教的事你處理得有些欠妥,知道麼?”

關天養不想杜友逢話題轉換得如此之快,呃了一聲,笑答道:“是有些欠妥,本來我該光明正大地拜山,向玉音子討要的。可那個燕翔實在欺人太甚,哼,不借機羞辱一下他,實在難消我心頭之恨。”說完又怕被杜友逢批心胸狹隘,就道,“我的肚量也不大,好不容易逮着個一雪前恥的機會怎能放過?”

杜友逢臉色又冷了下來,“你懂什麼?換成是我,直接將燕翔一劍殺了,他萬法教敢跟你理論?你把他羞辱了一番,是痛快了,可也給自己埋了個禍根。將來他真要尋你報仇呢?”

關天養不想杜友逢說的不妥竟是怪自己沒能將燕翔殺了,不由得瞠目結舌,暗道:“這,這是不是太狠了些?”杜友逢似乎看穿了他所想的,說道:“對敵人仁慈那就是對自己殘忍。以後但凡有萬法教參與的行動,你一定要多個心眼。若再有機會,斷不能留燕翔活命。”關天養不敢應是,只是心怵地點了點頭。

杜友逢似乎還有話說,但在猶豫了一番後,便笑道:“好了,沒事了,你去吧……”就又提筆蘸了墨,鋪開一張新紙,繼續寫了起來。

不一日功夫,飛舟抵達七寶山,降在玄天觀後的承天台。原本各門派當家理事者齊至,聚集了上千修行者的玄天觀,不過三天功夫,就已經人去樓空,裡裡外外不過留守了二十來名修爲較低的弟子。

見他們一行回來,有弟子迎了上來,恭敬地見過禮,呈上了樑師曾的分別致杜友逢、許晉言、廣元和程有涯的親筆信,說豫州行省洛陽城遭遇魔物圍觀,形勢萬分危急,各派精銳已於昨日趕去支援,若是他們的營救順利,務必及早趕去洛陽府云云。

自打龍山鬼魔破印而出,五年來,豫州行省的首治洛陽已經遭遇了三次魔物攻城。第一次是三年前,數百魔物對洛陽城發起了衝擊,造成了有着三百萬人口的洛陽城傷亡了十三萬人——其中平民十萬,軍隊三萬——財產損失難以計數。幸得大慈悲寺援兵及時趕到,盡誅魔物,不然中原第一都會便要毀在了數百魔物之爪下了。

第二次是在去年秋天,魔物的數量陡增到上萬。幸得大慈悲寺先行探知,官府提前將百姓作了轉移安置。但也有那等戀家不願走,或是無處可去的都留了下來,與十萬守住並肩戰鬥,誓要共保桑梓。雖有大慈悲寺的兩百一十六名弟子支援,但洛陽城還是沒能頂住魔物的第一波攻擊,南城門被攻破,魔物洶涌入城,與守軍和大慈悲寺弟子展開了巷戰。堅守了五天之後,乾坤庭援兵率先趕到,局面這才穩住。半個月後,玄武宮率正道各派千餘修行者趕到支援,雖盡誅攻入城內的魔物,但最終還是造成了兩萬多百姓、近六萬守軍陣亡的巨大代價,各派修行者的傷亡亦不小。不想一個月不到,第三波魔物再次來襲,好在數量只有數千,且各派都還在洛陽修整,並未撤離,這才以不足千人的傷亡代價,盡誅來犯魔物。

這次便是第四回了。

情況到底怎樣也不得而知,用廣平的話來說,就說:“想來也不容樂觀……”

關天養第一次聽說魔物攻城,愣怔了半晌,方問道:“它們爲什麼要攻城?”

廣平悲憫地道:“魔物天性尚殺,不過是出於本能罷了,哪裡需要理由……”

關天養不由得想到九夏城有一天也會步洛陽的後塵,寒意直透骨髓,臉色刷地蒼白了下來。碧靈站在他身身邊,只當是害怕了,就笑道:“又不是衝你一個人來的,怕什麼?”關天養搖頭道:“不,我不是怕,只是覺得……百姓太遭罪了!”

杜友逢負手望着東北的天空,渾身散發着凜冽的殺意,“哪一場災變遭罪的不是萬千生靈呢?走吧,我們先去洛陽……”

飛舟進入豫州行省後,便可見官道流動的黑色潮流有如遷徙的蟻羣般滾滾涌向西而來,場面空前壯觀。即便是未能近距離地接觸,關天養似乎已經感受到了難民們的絕望——試想一下,若是遭難的是九夏城,自己也成了被迫逃離家園的一員,在人羣的裹挾之下,行走在似乎沒有盡頭的官道上,餓了不知道在哪裡吃,累了不知道在哪裡睡,病了不知道在哪裡醫,也不知道要逃去何方,身邊盡是撕心裂肺的呼喊和哭叫,隨時都有人倒下……那該是多麼的教人絕望?

都說寧爲太平犬,莫爲亂世人。災變之下,動亂之際,人命賤得不如牲畜。什麼尊嚴,什麼人格,什麼理想,什麼事業,愛也好,情也罷,都成了狗屎,一錢不值。活着,成了天底下最艱難的事,死,反倒是最容易不過的了……

想着這些,關天養心下就涌動着莫名的悲愴,眼眶一熱,差點就要當場哭了出來。因瞥見杜友逢緩步走了過來,忙強吸了一口氣,穩住了情緒,嘆道:“這麼多人逃離家園,也不知道官府是怎麼安置的!”

杜友逢已經看到了關天養的潸然欲哭,但他沒有說破,也是怔怔地看着大地上滾滾向西流去的人羣,不帶半點感情地道:“任何時候都不要指望官府。能不能活下來,怎麼活下來,只看他們自己了……”

“爲什麼?”關天養心頭怒火涌動,聲音也變得尖利起來,“朝廷徵收百姓賦稅,是靠百姓養活的,在發生災變之時,他們就該挺身到而出,盡最大的努力安頓救濟災民纔是……”

“屁話!”關天養憤慨的發泄還沒有說完,就被杜友逢無情地打斷了,“朝廷之所以爲朝廷,是因爲百姓們需要維持一個特權階層的存在,這樣他們就有了向上爬去的目標和動力。若是大家都生活得一樣了,活着還有何意趣可言?若是朝廷的作爲真的不能令百姓滿意了,自然逃不脫被暴力推翻的下場。官府受百姓委託管理一方,原是該盡到僕役之責,可百姓們喜好特權,縱容特權,以至於放棄了自己本來該盡的督促和約束官府的職責,最終便放任官府坐大,成了一個只爲着自己那一小撮人謀取私利的工具。你要指望官府成爲你說的那樣,那首先就應該指望百姓醒悟過來自己該做什麼。”見關天養臉色委實有些難看,就將語氣放得柔和了些,“當然,這又說得太遠了,不過根結就是這麼回事。不管是普通百姓還是修行者,要想生活得更好,就只有靠自己去爭取。若是眼下忽略或是放棄自己的責任和義務,總有一天會自嘗苦果。若是好心去救他們,那也只能救得了他們的身體,救不得他們的靈魂。你養得了他們一天,又能養得了一世?養得了一世,你又能將所有人生生世世都平平安安地供養起來?”

這席話有如悶雷般擊在關天養的心底,震得他是目瞪口呆,神馳意迷。在承認這些話有理的同時,卻又震駭於杜友逢的冷酷——面對數十萬因災變逃離家園,無處可歸,隨時都不知道有多少人病倒或者死去的災民洪流,竟然沒發一句同情之語,反而以他聽所未聽,聞所未聞的大道理來指責他們是自找——天下還有比他更無情無義的人麼?又想到他是自己所忠愛的人是父親,素來爲自己所敬重,心下又是失望,又是痛苦。

不想杜友逢回身叫來一名弟子,吩咐他帶上幾個人,專管救治那些因病痛而無法繼續逃下去的百姓。幾名弟子領了師父,都御風而去。看着人們的背景,杜友逢又深深地嘆了起來。

關天養頓時有些懵了,忍不住問道:“你不是說他們不值得同情麼?”

杜友逢道:“我沒說他們不值得同情,只是針對你說的官府應該在百姓受到災變之際第一時間挺身而出的話作一番置評。災難面前,受苦受難的永遠都是普通百姓。濟世救人是小蓬萊的立世宗旨,我們又豈能拋棄?可天下百姓數以仇兆,縱是傾盡小蓬萊之力,又能救得了多少?說到頭來,百姓要少受罪,甚至是不受罪,還是得明白自己該幹什麼。古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意思就是把魚送人,還不如教給人打漁的方法。人雖然卑微,本事弱小,但卻擁有不可忽視的智慧,只要團結起來,什麼樣的災變應對不了?爲官者居高堂,乘駟馬,衣輕裘,擁美姬,堂上一呼,階下百喏,決他人生死於一念之間,何等的暢快?是以都想當官,當大官,甚至於是當皇帝,卻完全忽視了自己該做什麼。普通百姓一旦當了官,就只曉得謀算自家的小九九,哪裡還去管別人的死活?縱有那等有見識,有良知的,想作爲一番的,奈何環境敗壞如斯,反倒成了異類,如過街的老鼠,人人喊打。你知道我爲什麼要跟你說這些麼?”

【二十七、似乎有點不妙】【一百五十七、地獄幻境(中)】【一百四十一、上門的生意不好做】【四百八十二、謀算(下)】【一百二十五、汀洲漸生杜若】【四十八、烈山老祖(下)】【九、強盜(下)】【十四、沒買到的寶貨】【三百八十八、兵變(下)】【二百七十三、禍福難料(下)】【七、李道奇】【一百四十、相思的滋味】【四百四十五、堅守打漁鋪的意義】【八十六、強化‘清風徐吟’(上)】【四百五十五、可怕的災難】【十七、失望】【三百五十四、蜀山派的心機】【四、遊方貨郎】【八十二、接掌知真齋(下)】【二百七十二、禍福難料(上)】【三百零八、兇危(下)】【 三百九十六、宋介歸來(中)】【四十七、烈山老祖(上)】【六十二、正面激鬥拉開帷幕(二)】【一百九十三、大戰聖尊】【二百二十三、事了拂衣去】【三百五十八、劫貨】【十六、多年夢想一朝變現實了】【三百三十九、屍毒擴散的危機(上)】【一百七十八、靈泉飛仙之戰(中)】【二百二十三、事了拂衣去】【六十二、正面激鬥拉開帷幕(二)】【四百、交涉(上)】【八十三、宴客】【二百三十、隱劍(下)】【十四、沒買到的寶貨】【二百三十八、龍鱗(上)】【三百零四、鬼魔(下)】【四百三十八、慘重的損失(下)】【四百四十五、堅守打漁鋪的意義】【三、鑑寶大會(下)】【一百八十一、赴楊縱之約(上)】【一百九十、聖尊(下)】【七十九、玄武門下(下)】【三十三、仇人上門】【四百三十二、劫掠之徒(下)】【十五、略有曲折的拍賣】【四百四十八、怕什麼就來什麼(下)】【七十九、玄武門下(下)】【四百一十八、內亂】【二十、身世之悲】【二百六十一、杜友逢的故事】【 四百零七、離宮之邀(上)】【五十四、陳二狗子布的迷局(還是中)】【二百七十八、救法場成功】【三百二十五、中京的形勢】【 三百八十六、兵變(上)】【一百一十四、異寶出世的傳聞】【二百四十六、劍法的神妙】【一百一十七、妖氣】【四百二十三、助拳(上)】【四百六十三、授藝】【二百五十七、劫後的餘生】【二百一十二、天潢貴胄(上)】【三百四十三、釋疑】【二百三十八、龍鱗(上)】【四百二十、水仙子(下)】【三百一十、天意】【二百九十八、律法森嚴】【四百二十、水仙子(下)】【 三百七十四、又見鎮魔封印(中)】【三百九十八、產業之爭(上)】【四百七十二 血戰巨峰頂(中)】【三百二十二、趁火打劫(中)】【二百五十九、姐姐(下)】【四百五十七、災民的安置(中)】【一百一十四、異寶出世的傳聞】【四十三、蓬萊門下(下)】【四百六十七、甩不掉的麻煩(上)】【二百七十四、北遊中京(上)】【五百一十八、曲終人不見(上)】【 五百一十三、通天鑑鎮魔之戰(四)】【一百一十七、妖氣】【九十五、化符的手法】【三百五十八、劫貨】【三百一十一、礪劍(上)】【二百八十七、九星元陽鎖(下)】【二百八十九、苦海之畔的奇遇(下)】【三十六、強化祭煉(上)】【二百三十四、亂起蕭牆(上)】【一百、山道的激鬥(上)】【六十五、正面激鬥拉開帷幕(五)】【八十五、吼的後裔】【六十二、正面激鬥拉開帷幕(二)】【三十三、仇人上門】【三百一十八、封印修復之前(上)】【四百零五、最大規模的法寶展銷會(下)】【 三百七十八、理念(下)】【三百二十三、趁火打劫(下)】【三百二十六、史鐵戰】
【二十七、似乎有點不妙】【一百五十七、地獄幻境(中)】【一百四十一、上門的生意不好做】【四百八十二、謀算(下)】【一百二十五、汀洲漸生杜若】【四十八、烈山老祖(下)】【九、強盜(下)】【十四、沒買到的寶貨】【三百八十八、兵變(下)】【二百七十三、禍福難料(下)】【七、李道奇】【一百四十、相思的滋味】【四百四十五、堅守打漁鋪的意義】【八十六、強化‘清風徐吟’(上)】【四百五十五、可怕的災難】【十七、失望】【三百五十四、蜀山派的心機】【四、遊方貨郎】【八十二、接掌知真齋(下)】【二百七十二、禍福難料(上)】【三百零八、兇危(下)】【 三百九十六、宋介歸來(中)】【四十七、烈山老祖(上)】【六十二、正面激鬥拉開帷幕(二)】【一百九十三、大戰聖尊】【二百二十三、事了拂衣去】【三百五十八、劫貨】【十六、多年夢想一朝變現實了】【三百三十九、屍毒擴散的危機(上)】【一百七十八、靈泉飛仙之戰(中)】【二百二十三、事了拂衣去】【六十二、正面激鬥拉開帷幕(二)】【四百、交涉(上)】【八十三、宴客】【二百三十、隱劍(下)】【十四、沒買到的寶貨】【二百三十八、龍鱗(上)】【三百零四、鬼魔(下)】【四百三十八、慘重的損失(下)】【四百四十五、堅守打漁鋪的意義】【三、鑑寶大會(下)】【一百八十一、赴楊縱之約(上)】【一百九十、聖尊(下)】【七十九、玄武門下(下)】【三十三、仇人上門】【四百三十二、劫掠之徒(下)】【十五、略有曲折的拍賣】【四百四十八、怕什麼就來什麼(下)】【七十九、玄武門下(下)】【四百一十八、內亂】【二十、身世之悲】【二百六十一、杜友逢的故事】【 四百零七、離宮之邀(上)】【五十四、陳二狗子布的迷局(還是中)】【二百七十八、救法場成功】【三百二十五、中京的形勢】【 三百八十六、兵變(上)】【一百一十四、異寶出世的傳聞】【二百四十六、劍法的神妙】【一百一十七、妖氣】【四百二十三、助拳(上)】【四百六十三、授藝】【二百五十七、劫後的餘生】【二百一十二、天潢貴胄(上)】【三百四十三、釋疑】【二百三十八、龍鱗(上)】【四百二十、水仙子(下)】【三百一十、天意】【二百九十八、律法森嚴】【四百二十、水仙子(下)】【 三百七十四、又見鎮魔封印(中)】【三百九十八、產業之爭(上)】【四百七十二 血戰巨峰頂(中)】【三百二十二、趁火打劫(中)】【二百五十九、姐姐(下)】【四百五十七、災民的安置(中)】【一百一十四、異寶出世的傳聞】【四十三、蓬萊門下(下)】【四百六十七、甩不掉的麻煩(上)】【二百七十四、北遊中京(上)】【五百一十八、曲終人不見(上)】【 五百一十三、通天鑑鎮魔之戰(四)】【一百一十七、妖氣】【九十五、化符的手法】【三百五十八、劫貨】【三百一十一、礪劍(上)】【二百八十七、九星元陽鎖(下)】【二百八十九、苦海之畔的奇遇(下)】【三十六、強化祭煉(上)】【二百三十四、亂起蕭牆(上)】【一百、山道的激鬥(上)】【六十五、正面激鬥拉開帷幕(五)】【八十五、吼的後裔】【六十二、正面激鬥拉開帷幕(二)】【三十三、仇人上門】【三百一十八、封印修復之前(上)】【四百零五、最大規模的法寶展銷會(下)】【 三百七十八、理念(下)】【三百二十三、趁火打劫(下)】【三百二十六、史鐵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