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情報司

天色已經很晚了,不過應城這邊李東來卻一直都沒休息,他還在等待。

處理完了今天一天所堆積的情報工作之後,他將彙總的幾件需要交給大帥批示的文件整理完畢,然後命人送去電報處,拍發到應山縣城的戰時臨時指揮部去。

跟在李漢身邊有段時日了,如今他也算的是對他的性格比較瞭解了。因此猜到了,方纔遞過去的幾份文件,大帥多半會很快處理完,然後命人將回電拍來。

因此,即便今天的公務已經處理的差不多了,他還需要再等待一陣。

夜已經深了,自確定了清軍即將南下的消息以後,他已經好幾日都沒能好好休息一下了。隨着情況的變化,情報司如今所需要處理的事務突然多了起來,尤其是很多都是有關鄂中軍政府所掌握的五府內各處傳來的信息,情報司所掌握的一些武昌、清軍以及宜昌那邊派過來的探子的活動跟資料,情報司外派人員所刺探到的情報、甚至打聽到的一些風聲,全都被情報司外派到各地的人員一點一點的收集起來,然後通過各種秘密途徑,傳回應城總部,經過瓦選之後,再由總部工作人員將整理好的情報交給他,由他轉遞給李漢!

也許是對於這個對他來說還比較陌生,無法完全融入的清末亂世的恐懼。李漢表現的明顯對於他麾下的幾員大將並不是完全信任,反倒是對他出身的情報機構更青睞一些。因此不僅情報司在他的示意下,在他麾下的各位領軍大將身邊都或多或少的安置了些耳目。

並且在他的多次插手之下,甚至親自根據後世國內幾大情報的組成爲情報司搭建了一個框架,並先後五次向情報司撥發了高達三十萬兩的白銀的經費之後,這個才方組建的情報司已經逐漸顯露出了一絲霸道,如今即便是在地裡、情報來源等多處首先的情況下,情報司已經能夠做到僅比湖北軍政府的高偵科(高等偵查科簡稱‘高偵科’)稍慢一籌獲得國內其餘地區情報信息,至於省內的信息,情報司完全可以保證在第一時間內將情報送到李漢的手中。

並且,情報司還擁有直屬的無線電通訊器,跟直屬的刺殺部門。

情報司在一點點的發展壯大,如今雖說因爲前段時間的武昌之變,導致鄂中在武昌的耳目基本上被掃空,短時間之內爲免引起高偵科的反擊,退出了三鎮。

不過,現在軍政府跟軍務部長孫武、大都督黎元洪走近,而這兩方也的確有意拉攏現在羽翼漸豐的李漢,因此,短時間之內三方之間只要不鬧翻,對於武昌那邊的情報,軍政府完全能夠在事後得到風聲。

當然,完全李東來根本不會完全將希望寄託在他們身上,事實上,他如今正準備派人潛入處於清軍重兵把守之下的麻城,在那裡直接建立情報點,收集清軍情報,並且爲軍政府然後的軍事先行佈置;不僅如此,情報司還在漢川重新組建了一個情報點,專門負責收集有關武昌那邊兩軍戰事的站點,並未完全放棄對湖北軍政府的情報刺探。

可以說,在李東來的領導之下,情報司當真未辜負李漢跟軍政府對它的期望,在許多事務中正扮演着越來越重要的任務!

情報司如今勉強有了一絲龐然大物的氣勢,如今共設有七科五處,協力捍衛鄂中軍政府的統治,不,準確說是李漢對於鄂中軍政府的掌控!

七科之第一科(機要科)主管軍政府如今李漢親自出手編制的五套通訊密碼,並負責相關密碼類文件的處理。這一科常駐應城總部,目前只有五人,均是出自李漢從武昌出走時帶走的測繪學堂的學生兵之中。別看這一科人數最少,並且軍政府每日要處理的密碼文件幾乎等同於無,實際只有戰時或處理國內重大緊急事務時纔會有些忙碌。但是他們尋常還要肩負編制建議中文密碼、甚至英文、阿拉伯數字密碼的任務,因此活計算起來卻是七科之中最耗腦力的一個。

七科之第二科(信息處理科)主管其他各科送來之情報驗證、處理。與第一科一樣,這一科常駐應城總部,目前工作人員有七人。

七科之第三科(政務分析處)原情報司第一科,主管武昌三鎮清軍、湖北軍政府軍政情報刺探,政治政策分析彙總,總部雖在應城,但是主要人員都在武昌三鎮,在前番的武昌之變中損失慘重,原有人員共十七人,目前懷疑本科人員全部暴露,第三批徵召的情報人員還在訓練之中,目前已經確定有二十人將被劃入政務分析科之中,正處於重新組建之中。

七科之第四科(國內軍情科)主管臨近各省甚至全國各處、各地的情報蒐集,是最苦最累也是危險性最高,並且李漢要求最高的一個,目前共計有二十一人爲其服務,其中超過十五人被派往各處,不在省內!

七科之第五科(戰時情報收集科)因爲戰事已起的原因,暫時主管臨近湖北的河南省清軍情報收集,目前除了應城總部之外,已經在河南省信陽、南陽、洛陽三地成功搭建了情報收集點,共有二十九員情報人員,第三批徵召的情報人員還在訓練之中,目前已經確定有三十人將被劃入戰時情報收集科之中,外派人員高達二十一人,並有其他科室人員一同工作,是近段時間來最忙碌的一個。

七科之第六科(本部情報刺探科)主管鄂中軍政府已掌握之五府內情報收集,目前也兼顧宜昌、恩施等地的情報刺探工作,人員共有十三人,本部留住四人,其餘全部外派中。

七科之第七科,也是情報司七科中實力最強的一個(反間諜情報科)主管反間諜情報蒐集,已經暴露的各勢力派駐的探子的跟監、偵查、逮捕、策反、刑訊等,目前共有四十四人,是李東來投入心血最多的兩個部門之一。

而情報司除了這七科之外,還有五個分處獨立之外。即情報司專屬的‘電報處’(接受密碼電報)、情報司專屬的‘特別財務處’(負責賄賂、策反敵對勢力官員,收買、發展情報人員)、地理地圖繪製處(負責繪製詳細的省內、甚至全國軍事、地理地圖)、特別警戒處(負責軍政府革命軍幾位將領的安全,並安插耳目)以及實力最強的‘軍務行動處’(專門負責直接暗殺或危險接觸類任務,以及可能會發生人員傷亡類的任務,是李東來投入心血最多的兩個部門之一)

而情報司除了這七科之外,還有五個分處獨立之外。即情報司專屬的‘電報處’(接受密碼電報)、情報司專屬的‘特別財務處’(負責賄賂、策反敵對勢力官員,收買、發展情報人員)、地理地圖繪製處(負責繪製詳細的省內、甚至全國軍事、地理地圖)、特別警戒處(負責軍政府革命軍幾位將領的安全,並安插耳目)以及實力最強的‘軍務行動處’(專門負責直接暗殺或危險接觸類任務,以及可能會發生人員傷亡類的任務,是李東來投入心血最多的兩個部門之一)

可以說,如今情報司能夠在短短不足一月內從無到有、從有到壯大再到如今各類工作人員合計四百餘人,雖有李漢跟軍政府不計其數的資源傾斜,但是裡面若是沒有李東來的領導,斷難出現如今的這般威勢!

眼神落在桌面上擺放着的剩下幾份文件,李東來眉頭微微皺起來。這幾份情報是他特意留下來的,都是情報司從各處發回來的。戰前李漢曾經要他留守應城,並允諾他在自己走後可以便宜行事,不過因爲牽扯的事情比較多,他雖然都處理了一遍,也只是初稿,還要斟酌一番。

第655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7第548章 夜談第711章 不宣而戰3第四百七十八章第196章 ‘中國之聲’定刊第348章 談判(下)第189章 青太?情才?第29章 來自奧匈帝國的某卡爾(上)第30章 來自奧匈帝國的某卡爾(中)第580章 青島之戰(4)第166章 西安舉義第405章 行動第353章 不安的預感第214章 軍務會議、居正逼宮(下)第425章 政局亂象第306章 影響與實業第85章 宴請第657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9第181章 將回應城第506章 雷霆(2)第15章 刀疤第682章 風雨欲來第590章 引敵深入第72章 後手第460章 桌下第301章 勸進(上)第440章 劍指岳陽第291章 變(2)第408章 鹽政改革第481章 打陸唬龍(中)第122章 兵圍杜家莊(中)第635章 中俄之戰3第372章 應對第146章 酒宴(3)第256章 奪關(上)第545章 年輕的哈里曼(下)第132章 革命者之歌第682章 風雨欲來第37章 秘密採購與租船協議(4)第530章 始料不及第31章 來自奧匈帝國的某卡爾(下)第65章 黃明堂第112章 杜家齷齪(3)第336章 成都戰役(二)第387章 湖南風起第31章 來自奧匈帝國的某卡爾(下)第263章 伏擊李純第18章 密道與暗殺第260章 拿下第689章 沙皇一家的命運第385章 時而歡喜時而憂第443章 大戰序幕第313章 整頓與聯合鹽業(上)第721章 決定國運的一戰第122章 兵圍杜家莊(中)第72章 後手第50章 惡戰督署(上)第682章 風雨欲來第251章 接管縣城第160章 馬榮成疾走拿荊門第314章 整頓與聯合鹽業(中)第332章 就任川督(上)第57章 恩威並重(上)第25章 嚴中直第63章 武昌城內戰事結束第652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4第167章 又見陰謀(上)第309章 戰重慶(下)第318章 目標漢陽第744章 旅順陷落2第171章 河口之變(上)第652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4第495章 浙江第229章 亂局第465章 蕪湖陷落第399章 吞併甘肅(二)第325章 棋局第476章 分離情報機構第700章 矛盾激化7第322章 歷史在這裡稍稍走偏第482章 打陸唬龍(下)第189章 青太?情才?第112章 杜家齷齪(3)第721章 決定國運的一戰第164章 棋局第180章 工作餐第382章 平藏與談判第661章 拖第126章 先行一招(上)第194章 劉家廟失陷(上)第498章 不惜開戰(下)第615章 應對第97章 鹽業(2)第四百六十六章第183章 打草驚蛇(中)第226章 密議(上)第330章 惡戰第558章 銀元第298章 河南舉義第484章 遠東準盟友(中)
第655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7第548章 夜談第711章 不宣而戰3第四百七十八章第196章 ‘中國之聲’定刊第348章 談判(下)第189章 青太?情才?第29章 來自奧匈帝國的某卡爾(上)第30章 來自奧匈帝國的某卡爾(中)第580章 青島之戰(4)第166章 西安舉義第405章 行動第353章 不安的預感第214章 軍務會議、居正逼宮(下)第425章 政局亂象第306章 影響與實業第85章 宴請第657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9第181章 將回應城第506章 雷霆(2)第15章 刀疤第682章 風雨欲來第590章 引敵深入第72章 後手第460章 桌下第301章 勸進(上)第440章 劍指岳陽第291章 變(2)第408章 鹽政改革第481章 打陸唬龍(中)第122章 兵圍杜家莊(中)第635章 中俄之戰3第372章 應對第146章 酒宴(3)第256章 奪關(上)第545章 年輕的哈里曼(下)第132章 革命者之歌第682章 風雨欲來第37章 秘密採購與租船協議(4)第530章 始料不及第31章 來自奧匈帝國的某卡爾(下)第65章 黃明堂第112章 杜家齷齪(3)第336章 成都戰役(二)第387章 湖南風起第31章 來自奧匈帝國的某卡爾(下)第263章 伏擊李純第18章 密道與暗殺第260章 拿下第689章 沙皇一家的命運第385章 時而歡喜時而憂第443章 大戰序幕第313章 整頓與聯合鹽業(上)第721章 決定國運的一戰第122章 兵圍杜家莊(中)第72章 後手第50章 惡戰督署(上)第682章 風雨欲來第251章 接管縣城第160章 馬榮成疾走拿荊門第314章 整頓與聯合鹽業(中)第332章 就任川督(上)第57章 恩威並重(上)第25章 嚴中直第63章 武昌城內戰事結束第652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4第167章 又見陰謀(上)第309章 戰重慶(下)第318章 目標漢陽第744章 旅順陷落2第171章 河口之變(上)第652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4第495章 浙江第229章 亂局第465章 蕪湖陷落第399章 吞併甘肅(二)第325章 棋局第476章 分離情報機構第700章 矛盾激化7第322章 歷史在這裡稍稍走偏第482章 打陸唬龍(下)第189章 青太?情才?第112章 杜家齷齪(3)第721章 決定國運的一戰第164章 棋局第180章 工作餐第382章 平藏與談判第661章 拖第126章 先行一招(上)第194章 劉家廟失陷(上)第498章 不惜開戰(下)第615章 應對第97章 鹽業(2)第四百六十六章第183章 打草驚蛇(中)第226章 密議(上)第330章 惡戰第558章 銀元第298章 河南舉義第484章 遠東準盟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