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紫禁城內(下)

隆裕太后嘆了口氣,“深夜喚來列位卿家,哀家在此跟各位告了個罪了,只是事出突然,卻不得不如此。”

羣臣齊禮:“我等不敢....”

“國事不振,這些虛禮也沒什麼用處。既然人都差不多到齊了,那就議一議吧。一個時辰前剛纔英國公使拍來電報,說漢口租界區的英國領事已得到了消息,湖北新軍已反,湖廣總督瑞澄被敵所擒、目前生死不明。第八鎮已被擊潰,張彪也跟着下落不明瞭。現下叛軍已佔了武昌、漢口兩鎮,漢陽尚未接到消息。電報發來前,那英國領事纔剛派人去了漢陽打探消息了。眼下這四川的民亂還未解決,現在湖北又鬧騰起來了,朝廷可該怎麼辦纔好?萌昌,你手下的陸軍部掌握天下兵馬,你且先說!南方乃是黨逆的主要作亂區,現如今那南方的新軍是不能用了,咱們北邊還有多少兵馬可以調過去,旗人的新軍已經訓練了幾年了,如今可堪使用?又需要多久才能平息南方軍變呢?”

“奴才……奴才無能,有負聖恩!”偷偷看了攝政王載灃一眼,見他沒有理會之後萌昌支吾了半天,只好伏地叩首。

這大清國自立國至今經歷了兩百多年,滿人通過奴役漢族跟其他種族已經吸食了海量的利益,早就腐化的不成樣子了,不是吊兒郎當的混混子弟,便是手持煙槍的大煙鬼,稍微吃些苦頭就哭爹喊娘,偏偏這招的旗兵多少都有些背景,今天這位王爺來陸軍部鬧鬧,明天那位貝勒、子爵買通了幾位御史狀告陸軍部,朝廷每年劃入的大量軍餉都進了某些人的肚子裡,偏偏這些個祖宗們他萌昌若還想坐穩陸軍部尚書還不能得罪了去,這樣的旗兵,便是太祖在世也編練不得,難道還能怪了他嗎?

瞧見他臉上的委屈,那正在等待的隆裕原本肚中剛剛升起的一點火氣也淹了下去,張了張嘴停了半響之後,方纔無力的揮了揮手,“罷了,編練一軍畢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此事暫且避過,你且談談我大清何處還有精兵可用吧!”

“北洋六鎮!”

這一下萌昌倒是說道斬釘截鐵,也乾脆異常。

殿內一衆皆是麪皮一陣抽動,今夜被召見的羣臣之中,滿人佔了七成之多,而這七成大臣之中知道內裡情況的王公貴族也有十數位之多,他們自然知曉這北洋六鎮的戰鬥力堪稱國內之冠,只是.....只是除了第一鎮,哦,錯了,便是第一鎮的那些自貧苦旗人重招募的旗兵們,也不太服從朝廷派去的統制指揮,更別提其餘五鎮了!

或許他們心目中的大帥永遠只有那一位吧,萌昌腦海中突然浮現了一個矮瘦但爽朗的人影,“或許有他在很快就能平息了這亂局了吧?還有張老大人...”

腦海中突然出現了兩位曾經風光無限的大臣的面容,萌昌心中暗歎一口氣,可嘆此等英才皆是出自那漢族,難道真是天要亡我大清、大清自那漢人手中奪來了萬里河山已經到了還回去的時候了?

聽到萌昌的話,金鑾殿上的所有王公大臣都垂下頭去不語了,對於這個朝廷用了三年的時間都還未能徹底吞下的硬骨頭,叫那殿內的一幫滿人大臣王公們如何想法,倒是那少有的一些漢臣們,左右交流的眼神中多少帶了點興奮的情緒,這幾年來,隨着小恭王還有善耆等朝廷宗貴奪權的放肆,這漢臣們的日子也越來越難過了!

北洋六鎮的情況他們也知曉一些,若真給那位大人回來了,相信這幾年吃的虧,那些個蹦跳了這麼久的王公們要有的忙活了!

金鑾殿裡頓時安靜下去。

底下半天沒人說話,那坐於簾後的隆裕太后看了眼跪在前頭的攝政王載灃,見他仍是垂着腦袋,再仰頭望去,卻發現那萌昌不時的用手上的衣袖偷偷擦拭臉上汗水,顯然緊張異常,見他面有異色,隆裕連忙問道:“萌卿家可是還有什麼事情未說,一併說來了吧!”

她這一出聲,頓時殿內衆王公大臣的視線都落在了他的身上,頓時令他面上的汗流的更加猛烈了起來。

“是...奴才...奴才這就.....”

那萌昌趕忙跪下叩首行了一禮,許是有些不安吧,他的口舌都有些不清了。吞嚥了一口唾沫,萌昌靜靜了神,方纔組織了一下語言,開了口:“因爲最近的永平秋操,奴才最近些時日都在衙門辦公甚晚,要到過了午夜方纔能夠回去。今夜因爲收到了閱操大臣送過來的法人蔘加我大清秋操實錄,因此又耽擱了一些時間,所以太后命人前來招呼奴才的時候,奴才才方回府不久...”

他頓了頓,“臨去之前,奴才方纔接到一封來自保定的電報,言到深夜時分,有巡防聽到一聲巨響,跑到地方之後才發現原來那附近漕河鐵橋已被不明人士炸燬。奴才當時只想到那鐵橋被炸去也最多不過耽誤了幾天的行程,因此便想今日早朝之時便上奏天聽....如今....如今....”

“如今看來是南方逆賊多有預謀,要毀去那鐵橋是吧!”

那小恭王爺傅偉頓時跳了出來指責,他早就看這萌昌不順了,編練旗兵之舉雖說不能全都怪在他的身上,但是至今未成卻是事實,尤其是他是攝政王載灃的人,又是頂替了鐵良的位子才入主了這陸軍部。

“是....”

瞧見那小恭王跳了出來,萌昌暗歎苦也,不過當着羣臣之面還是承認了自己的疏忽,當下殿內一片喧譁,不少人都知道,北洋六鎮之中有五鎮精兵駐紮在京畿之地或者直隸,若要南下必要過經保定過漕河鐵橋,此橋一毀必要耽擱些時日方能通過。

當下便有大臣發問道:“不知這鐵橋壞去之後,我北方之精兵南下需要耽擱多久?”

萌昌心中計算了一會,方纔回答道:“若繞道安新需六個時辰、哪裡需準備渡船恐怕還要耽擱些時間,過望都則需一天!”

“一天時間,料及那幫黨逆便有通天之能也成不了氣候。”

許是大家心中都有了這種想法,因此在聽到那萌昌提出了最多一日便能繞過漕河南下的消息後,便是那原本要藉機找茬的小恭王爺—傅偉都沒了那意思,便退了下去了。

隆裕太后臉上和緩了一些,“若僅一日還好,攝政王,便由你起草一份詔書,先讓永平那邊停下來吧,不過具體軍事,我一個婦道人家不好過問,就由陸軍部草擬計劃吧,務必迅速平息湖北兵變!”

“喳!”

“另外還有,命人好生與那保定城中搜索一番,京畿之地的戒備禁軍也要注意,這個關鍵的時候,可不能再讓黨逆溜到我北方來了!事已至此,各位退了吧!今日的早朝哀家就做一次主,許了各位大人缺席。列位大人回去好好休息一番吧!”

“謝太后恩典...”

大臣們三三兩兩的散去了,不過還有不少人的心中具是沉甸甸的不安,就比如那慶親王奕劻,當身邊的小太監提醒他已經出了大清門的時候,他都還在思考之中,連同行的幾人不知何時散了去都不知道。

上了官轎,一幫大清國的權臣貴重們卻不知道,正是他們的這一日耽擱,徹底斷送去了整個大清國的國運!

第558章 銀元第五百九十五章第229章 亂局第174章 三人同行(中)第355章 大變局前第155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1)第505章 雷霆(1)第285章 借刀殺人第六百一十章第532章 應對(下)第712章 不宣而戰4第253章 誓師奪關(上)第47章 吳兆麟第437章 我們的‘普魯士’第87章 要變天了第167章 又見陰謀(上)第555章 劫第455章 捷報第463章 桌下4第213章 軍務會議、居正逼宮(中)第297章 圖謀四川第318章 目標漢陽第612章 一年(二)第513章 河南糜爛第550章 戰車第500章 國外國內第五百七十六章第227章 密議(下)第731章 金州破第644章 好壞消息第185章 任務第367章 貨幣第385章 時而歡喜時而憂第228章 暗夜偷襲第80章 漢江之上第523章 走向和談(中)第634章 中俄之戰2第680章 蘇俄第178章 全雲南第69章 第二標第181章 將回應城第524章 走向和談(下)第149章 惡戰一家嶺(1)第401章 吞併甘肅(四)第109章 視察新兵(下)第411章 大選第278章 罪己第353章 不安的預感第705章 要和平還是戰爭第六百一十三章第339章 成都戰役(五)第275章 重九舉義與撒網第658章 試探性接觸第57章 恩威並重(上)第470章 結束第676章 昂首走進1917年第344章 陰謀與導演第630章 攻陷庫倫2第605章 日本妥協第三百二十三章第292章 變(3)第258章 奪關(下)第75章 紫禁城內(中)第508章 雷霆(4)第134章 骯髒的政治(中)第539章 拉攏與分化第230章 強攻均州第171章 河口之變(上)第584章 北翼?南翼?第345章 交鋒(2)第98章 鹽業(3)第343章 1912年開始的宰肥豬第146章 酒宴(3)第668章 國會第438章 大戰起第92章 虎踞鄂中(2)第359章 湖北變(中)第175章 三人同行(下)第701章 皇姑屯事件(上)第558章 銀元第322章 歷史在這裡稍稍走偏第258章 奪關(下)第509章 雷霆(5)第六百一十三章第9章 馬賊來襲(2)第220章 一場不能輸的戰役(上)第3章 拯救村民第493章 大鐵路建設公債第537章 宣言第597章 轟炸第62章 城內形勢第666章 今日天晴第35章 秘密採購與租船協議(2)第416章 四川鹽務(一)第639章 中俄之戰5第51章 惡戰督署(下)第108章 視察新兵(上)第509章 雷霆(5)
第558章 銀元第五百九十五章第229章 亂局第174章 三人同行(中)第355章 大變局前第155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1)第505章 雷霆(1)第285章 借刀殺人第六百一十章第532章 應對(下)第712章 不宣而戰4第253章 誓師奪關(上)第47章 吳兆麟第437章 我們的‘普魯士’第87章 要變天了第167章 又見陰謀(上)第555章 劫第455章 捷報第463章 桌下4第213章 軍務會議、居正逼宮(中)第297章 圖謀四川第318章 目標漢陽第612章 一年(二)第513章 河南糜爛第550章 戰車第500章 國外國內第五百七十六章第227章 密議(下)第731章 金州破第644章 好壞消息第185章 任務第367章 貨幣第385章 時而歡喜時而憂第228章 暗夜偷襲第80章 漢江之上第523章 走向和談(中)第634章 中俄之戰2第680章 蘇俄第178章 全雲南第69章 第二標第181章 將回應城第524章 走向和談(下)第149章 惡戰一家嶺(1)第401章 吞併甘肅(四)第109章 視察新兵(下)第411章 大選第278章 罪己第353章 不安的預感第705章 要和平還是戰爭第六百一十三章第339章 成都戰役(五)第275章 重九舉義與撒網第658章 試探性接觸第57章 恩威並重(上)第470章 結束第676章 昂首走進1917年第344章 陰謀與導演第630章 攻陷庫倫2第605章 日本妥協第三百二十三章第292章 變(3)第258章 奪關(下)第75章 紫禁城內(中)第508章 雷霆(4)第134章 骯髒的政治(中)第539章 拉攏與分化第230章 強攻均州第171章 河口之變(上)第584章 北翼?南翼?第345章 交鋒(2)第98章 鹽業(3)第343章 1912年開始的宰肥豬第146章 酒宴(3)第668章 國會第438章 大戰起第92章 虎踞鄂中(2)第359章 湖北變(中)第175章 三人同行(下)第701章 皇姑屯事件(上)第558章 銀元第322章 歷史在這裡稍稍走偏第258章 奪關(下)第509章 雷霆(5)第六百一十三章第9章 馬賊來襲(2)第220章 一場不能輸的戰役(上)第3章 拯救村民第493章 大鐵路建設公債第537章 宣言第597章 轟炸第62章 城內形勢第666章 今日天晴第35章 秘密採購與租船協議(2)第416章 四川鹽務(一)第639章 中俄之戰5第51章 惡戰督署(下)第108章 視察新兵(上)第509章 雷霆(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