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孫黃抵京

儘管李漢很清楚海軍就是個無底洞,沒有世界一流工業強國的實力,便是荷蘭、西班牙那樣的二流工業國,也不見得能負擔得起一支真正的藍水海軍。

然而他從一開始就沒打算建立一支藍水海軍,而是本着近海防禦艦隊而努力着。要建設一支藍水海軍,日本趕上一個好時代,結果僅用了三四十年的時間便建成了一支真正的藍水海軍,雄霸太平洋跟遠東地區。民國建立之初的外部環境太過惡劣,這必然導致這個國家要建設藍水海軍的難度更高,加上國家工業基礎的薄弱,沒有小半個世紀的經營,很難在日俄兩大惡鄰的虎視之下從容發展一支強大的大洋艦隊。

而且民國一千三四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國土,其中有近六百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都被周邊國家侵佔或非法介入干涉,海洋資源的確是重中之重,但是考慮到守衛陸地國土之後,海軍也不得不選擇讓步。按照李漢的海軍規劃,未來十五到二十年內中國只需要一支能夠在近海配合空軍守衛國防的近海艦隊就足夠了。這支艦隊的規模不需要多龐大,主力艦隊總噸位能達到二十萬差不多便足夠了。

國內短時間內是沒有實力建造五千噸以上海軍主力艦的實力,而要守衛上萬裡的滿長海岸線,僅靠海軍現在的幾艘兩三千噸級的輕巡洋艦無疑只是杯水車薪,還需要重巡洋艦甚至戰列艦。海軍的事,德國幫不上大忙,德國製造的戰艦固然精良,但一來造價高昂,二來正陷入同英國之間軍備競賽的德國根本沒有更多的造船廠爲民國建造艦隊。甚至連民國試探詢問購買幾艘老式的戰列艦跟裝甲巡洋艦,均遭到了德國國內的含糊其辭。沒有直接拒絕,但很明顯李漢想要從德國人手裡買來戰艦,不吐出點血是不可能的。

儘管德國這邊很難弄到戰艦,那麼,李漢就只能看向其他國家了。

李漢提到的‘弗吉尼亞級戰列艦’跟‘康涅狄格級戰列艦’分別是上個世紀末跟這個世紀初美國設計並建造的十一艘戰列艦。因爲當初設計師劃時代的無畏艦跟超無畏艦還沒有出現,所以設計理念等儘管在當時也算世界一流,但現在已經成爲了落伍的第二等戰艦了。對此,美國國內多有不滿之聲,尤其是美國海軍。

無畏艦跟超無畏級戰列艦的出現,各海軍強國紛紛仿效,美國也決定建造10艘無畏級、超無畏艦。1910年開始美國設計並建造2艘內華達級戰列艦(無畏艦)。1911年隨着英國的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跟德國國王級超無畏艦的設計並投入建造中。1912年美國軍方又決定建造內華達級的改進型,那就是賓夕法尼亞級戰列艦。美國海軍要求效仿英德兩國,同時建造五艘,但是該級國會只批准建造兩艘。面對這種單艦造價高達六百萬美元的無畏艦,國會給出的理由是美國海軍擁有的戰艦已經足夠使用,而且國家財政也擠不出那麼多的錢,用於修建更多的超無畏艦了!

爲了獲得更多的造艦經費,美國海軍內部已經打起了五艘‘弗吉尼亞級戰列艦’跟六艘‘康涅狄格級戰列艦’落伍的老實戰列艦的主意了。這十一艘世紀初建設完成的戰艦,多數已經嚴重老化每年光是保養海軍就要支付近千萬,幾乎已經趕上兩艘賓夕法尼亞級戰列艦的修建經費了。爲此,在海軍一衆將領的施壓下,美國政府已經開始考慮出售幾艘戰列艦,換取更多的經費用於修建新戰艦。李漢之所以會提到這個,正是因爲調查局收到了風聲,在歐洲,希臘政府因爲緊鄰土耳其政府積極武裝海軍的行動有所不安,正在奔走於英德幾國之間,尋求購買幾艘新式戰列艦。雖然目前希臘那邊仍舊以英德兩國爲主要的購買參考國,尚未跟美國政府接觸。但是熟知一戰的李漢清楚的記得,一戰開始後英德兩國無力爲希臘建造或向其出售戰艦,希臘政府最終跟美國走到了一起,被美國佬狠狠痛宰了一刀,用兩艘超無畏艦的價格,購買了兩艘老式的戰列艦,多花了一倍還多的冤枉錢。

趁現在一戰還未打響,美希兩國尚未接觸之前,李漢希望能夠說服美國政府,任他空手套白狼,用鐵路公債購買幾艘戰艦重新武裝中國海軍。

至於美國會不會批准,他心裡的底氣其實並不足,這還要看美國國內的反日之心到底有多強烈了。美國佬向來喜歡隱身幕後,置身事外操控局面。日本人近些年來在遠東跟太平洋的地區的擴張,已經觸及到了美國人的利益線。李漢在賭,他賭美國人願意掏錢扶持他來制衡日本的發展!

至於他能不能賭贏,還要看美國公使將消息傳回國內之後,美國政府的反應了!

哈里曼家族方面本來只是想購買一些公債,順便趁機向他推銷自己公司的機械產品。意料之外的從李漢的口中聽到了聯合鐵路公司插手遠東中國鐵路修築的可能性,年輕的威廉頓時坐不住了,在同李漢等人的第一次碰面結束之後,他便跟公使館借用了電報機,經上海將一封遠洋電報送往了美國國內。

五月八日,原駐紮四川的王柏齡的十二師抵達北京城,經過短暫的休整之後,經山海關開赴東北。第二日,陸軍部下達結束東北戰事,全殲關外作亂旗人的命令,停滯了許多天的東北戰事重新開始,集合東北的數萬大軍開始對困守幾處的幾股已不足萬的旗人叛亂武裝進行強攻!同一天,李漢召見日使日置益,責令日本立刻退出復州、安東縣無果後,當天下午通電舉國,言到日本屢次增兵遼東恐有趁亂吞併我中華之意,號召全國商賈、百姓拒絕購買日貨,軍隊、政府拒絕採購任何日本軍火、兵器,否則一旦查處等同叛國!

第二日,李漢下達第五號總統令,下令熱河、察哈爾、山西、山東、直隸等省轉入戰爭狀態,將由軍隊暫時接管幾省的管理。同時加快各省份的徵兵與舊軍整編速度,以儘可能的在年底前,將國內國防軍編制維持在五十個師上下。

五月十一日,李漢召見英法德美俄奧六國公使,請求各國代爲向日本轉達中國的開戰決心,並向各國暗示,十五日前若日本遼東駐軍依舊未退出復州、安東,將不得不被迫向入侵日軍開槍,以保護民國主權完整。

就在這北中國的戰雲逐漸濃郁的時候,五月十一日晚,孫黃等人經水路抵達天津,第二日清晨乘坐火車抵達北京。

李漢在總統府會見了孫雯、黃星兩位革命元勳,孫黃這次抵達北京,李漢並沒有學習袁世凱當初,弄出聲勢震天、夾道歡迎的場面。負責接站的陸徵祥連聲對幾人說抱歉,招待不週等等。孫黃二人的不少隨從明顯不悅,尤其以汪兆銘意見最大,只是孫黃二人俱都不以爲意。尤其黃星私下批評汪兆銘道:“歡迎場面熱鬧與否,對我等黨人沒有影響,袁世凱的場面越是熱鬧,我反而覺得他的所爲愈發虛僞。民國如今正是局勢緊張之時,東北日人一日不撤兵,李、總統便要爲國事擔心一天,本就不該在我們這些閒人身上耽擱太多的精力。沒有大批人馬前呼後擁,我們正好可以觀察北京的民情。”

孫雯在回答記者提問時也道:“李、總統邀請我們前來共商國事,已說明來他的誠心,至於歡迎儀式等不過繁文縟節,現在執政操勞國事,哪有如此多的精力分神?這種接待方式,一來可以節約經費,二來也不會驚擾市民,我看很好。”

有記者問道:“請問孫先生,此次再次進京,心情與第一次前來有何不同?”

孫雯笑答:“地方還是這個地方,但形勢已不同以往,反對共和、妄行獨裁的人物已被打倒,革命在更深一層的領域取得來勝利,我由衷地感到高興!”

也有記者問道:“此番大總統邀請諸位先生前來共商國事,必然事關重大,能否對輿論界稍微透露一二?”

孫雯答曰:“我們剛剛抵京,還未來得及和李、總統商談,透露自然無從談起。但我猜李、總統廣邀國內名流北上,不外乎國會大選。只是當前國內局勢十分緊張,我們不好耽擱總統時間,還要等他處理完東北亂局!”

也有記者問道:“此番大總統邀請諸位先生前來共商國事,必然事關重大,能否對輿論界稍微透露一二?”

孫雯答曰:“我們剛剛抵京,還未來得及和李、總統商談,透露自然無從談起。但我猜李、總統廣邀國內名流北上,不外乎國會大選。只是當前國內局勢十分緊張,我們不好耽擱總統時間,還要等他處理完東北亂局!”

有人問到國民黨跟日本之間的關係,先生臉上絲毫不見變色道:“我國國內尚有賢者、聖人跟強盜、流氓之說,日本國內自然也不能一棒打死。過去十數年的革命之中,日本國內不乏有些真心愛好和平的朋友相助,如今還有一些日本同志積極爲我們張羅捐款,規劃發展。當然,中日兩國本是鄰國,我是十分不願見到兩國刀戎相見的!”

有記者詢問到他對李漢重新張羅國會選舉的意見,他回答道:“對於李、總統的意思,報紙上連番報道其實已經說得十分清楚了。去年國會大選時,我國沒有這方面的經驗,很多地方議員爲了上位甚至不惜重金收買選民,這種手段無疑將助長了國內政局的不正之風。而且去年國內經歷了多番變局,有些議員的素質跟資歷也都遭到了國民的不滿,重新選舉我認爲是可取的!”

當被追問到國民黨是否參加本屆大選,他堅定的道:“要參加,爲什麼不參加,不但國民黨參加,我本人也要參加。國會代表的是人民的意志,舉國民衆本來都是有資格參加的,只不過我國如今纔剛推翻了滿清統治,民智未開之下要像歐美那樣還需多年教育!”

有記者迅速記下:“……孫黃抵京,國民黨不甘大權旁落,有意重整河山,爭奪入主國會,重新組閣!”

第612章 一年(二)第504章 護國肇始(下)第715章 不宣而戰7第535章 進京第333章 就任川督(下)第644章 好壞消息第712章 不宣而戰4第489章 擴兵與整軍第352章 暗流涌動(下)第573章 山東危機(5)第309章 戰重慶(下)第358章 湖北變(上)第651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2第79章 發兵漢川第601章 日本反應第209章 湯黎之謀(上)第657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9第397章 南進?北上!第708章 將戰第402章 吞併甘肅(五)第723章 歐洲局勢第234章 戰起(3)第269章 情報司第84章 進城第215章 橫生枝節第6章 方老第680章 蘇俄第253章 誓師奪關(上)第656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8第643章 南洋變局3第314章 整頓與聯合鹽業(中)第379章 迫在眉睫第353章 不安的預感第729章 遼東惡戰4第135章 骯髒的政治(下)第135章 骯髒的政治(下)第653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5第447章 大戰(四)第643章 南洋變局3第54章 你聽那呼聲第272章 喜訊!捷報(上)第470章 結束第167章 又見陰謀(上)第345章 交鋒(2)第683章 軍事會議上第162章 得失第132章 革命者之歌第535章 進京第293章 會第740章 抉擇下第306章 影響與實業第657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9第266章 大獲全勝第50章 惡戰督署(上)第714章 不宣而戰6第565章 一觸即發1第375章 內部會議(下)第271章 河水已渾、引魚上鉤第714章 不宣而戰6第409章 訴狀與刺蝟第242章 局變(2)第428章 法西斯化(下)第67章 低調第5章 招待第206章 又一份不對等的提案第18章 密道與暗殺第314章 整頓與聯合鹽業(中)第273章 喜訊!捷報(下)第58章 恩威並重(中)第734章 嗜血狼羣第474章 和談第397章 南進?北上!第319章 襲擊第114章 內憂外患(2)第296章 何進續職第621章 日本第五百七十六章第556章 相見第685章 軍事會議(下)第744章 旅順陷落2第423章 亂第394章 巡檢第430章 人心第223章 指點江山第705章 要和平還是戰爭第575章 妥協與應戰第149章 惡戰一家嶺(1)第683章 軍事會議上第204章 合作意向第371章 風雨欲來第309章 戰重慶(下)第41章 控制八營(下)第726章 遼東惡戰1第530章 始料不及第558章 銀元第115章 掃平內患(1)第520章 東交民巷的炮聲第664章 面見第617章 第二次遠東危機(2)第538章 巨頭北上
第612章 一年(二)第504章 護國肇始(下)第715章 不宣而戰7第535章 進京第333章 就任川督(下)第644章 好壞消息第712章 不宣而戰4第489章 擴兵與整軍第352章 暗流涌動(下)第573章 山東危機(5)第309章 戰重慶(下)第358章 湖北變(上)第651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2第79章 發兵漢川第601章 日本反應第209章 湯黎之謀(上)第657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9第397章 南進?北上!第708章 將戰第402章 吞併甘肅(五)第723章 歐洲局勢第234章 戰起(3)第269章 情報司第84章 進城第215章 橫生枝節第6章 方老第680章 蘇俄第253章 誓師奪關(上)第656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8第643章 南洋變局3第314章 整頓與聯合鹽業(中)第379章 迫在眉睫第353章 不安的預感第729章 遼東惡戰4第135章 骯髒的政治(下)第135章 骯髒的政治(下)第653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5第447章 大戰(四)第643章 南洋變局3第54章 你聽那呼聲第272章 喜訊!捷報(上)第470章 結束第167章 又見陰謀(上)第345章 交鋒(2)第683章 軍事會議上第162章 得失第132章 革命者之歌第535章 進京第293章 會第740章 抉擇下第306章 影響與實業第657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9第266章 大獲全勝第50章 惡戰督署(上)第714章 不宣而戰6第565章 一觸即發1第375章 內部會議(下)第271章 河水已渾、引魚上鉤第714章 不宣而戰6第409章 訴狀與刺蝟第242章 局變(2)第428章 法西斯化(下)第67章 低調第5章 招待第206章 又一份不對等的提案第18章 密道與暗殺第314章 整頓與聯合鹽業(中)第273章 喜訊!捷報(下)第58章 恩威並重(中)第734章 嗜血狼羣第474章 和談第397章 南進?北上!第319章 襲擊第114章 內憂外患(2)第296章 何進續職第621章 日本第五百七十六章第556章 相見第685章 軍事會議(下)第744章 旅順陷落2第423章 亂第394章 巡檢第430章 人心第223章 指點江山第705章 要和平還是戰爭第575章 妥協與應戰第149章 惡戰一家嶺(1)第683章 軍事會議上第204章 合作意向第371章 風雨欲來第309章 戰重慶(下)第41章 控制八營(下)第726章 遼東惡戰1第530章 始料不及第558章 銀元第115章 掃平內患(1)第520章 東交民巷的炮聲第664章 面見第617章 第二次遠東危機(2)第538章 巨頭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