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討袁敗局與建設銀行

16日深夜,開封東城牆守衛軍22營7連連長何守信私自聯絡城外第三師,於深夜打開東城門放曹錕的第三師入城。堅守了七日尚未陷落的開封城陷落,殘軍被迫撤往洛陽方向。第三師曹錕部因損失慘重未作追擊,改由損失較輕的第五師尾追殘軍。

月17日,方纔帶兵返回湖南長沙的趙恆惕於夜晚突然起兵造反,接管了長沙城防,並派兵圍攻湘軍都督府,派兵強入‘威利醫院’軟禁正在療養中的曾繼梧,程子楷等將領因不察,一時之間盡數被抓。第二日清晨,趙恆惕通電宣佈湖南取消獨立,仍接受中央統治。同時,下令開城迎接第二師入城。北京袁世凱聞電大喜,正巧李漢同時拍電北京,希望中央任命其爲湖南鎮守使。除去打壓李漢的勢力,不令其繼續增長的想法,袁世凱駁回了他的要求,卻任命趙恆惕爲湖南都督。同時責令李漢的軍隊儘快撤出湖南,並出動更多的士兵,進攻江西、安徽叛軍。

趙恆惕通電一出,已經派兵各自佔領了湘西跟湘南大片領土的唐繼堯、陸榮廷開始收攏兵力但仍以‘暫爲委任管理’的名義拒絕了移交所吞併的土地,拒絕了武昌拍往貴陽、南寧的退兵要求。

國內局勢愈發不利於討袁軍勢力,幾個月前的口水戰之中,福建都督孫道仁曾一度參加豫、皖、贛、湘、閩、粵六省聯盟,後因膽小怕事而退出。眼看着河南敗局已露、湖南業已失陷,福建陸軍第4師師長許崇智同部分國民黨人組成福建討袁同盟會,再一次向孫道仁施加壓力,要求出兵。孫道仁本不贊同,但又無力面對軍旅,只好以“立刻向軍民籌備軍款”爲由,欲暫且穩下黨人。國民黨人看出孫道仁無意革命,企圖把孫推倒。但孫有舊部支持,衆人不敢貿然發動,曾派人赴贛、粵運動外援,也無結果。5天后,經浙江都督朱瑞之口,袁世凱得知福建的消息之後大喜,當下親自密電孫道仁,一邊許諾不追求其責任,一邊強令他儘快解除福建獨立,並命他下令革職拿辦許崇智,許崇智看到形勢不利,隻身出走香港。孫道仁很快控制了局勢,派人將討袁司令部門匾摘除。袁世凱得到密報,大喜過望,便發佈要孫道仁平亂的命令。孫道仁得到袁世凱的諒解,又保留了都督的位置,但沒敢立即採取行動,而是小心翼翼控制福建的局面,先是先是宣佈解除福建獨立,但是卻也沒對國民黨下手,只是將一干國民黨員係數趕出軍政府,並不斷暗示讓衆人離閩。

再說廣東,其實廣東陳炯明對起兵反袁一直十分不贊同。這也是爲什麼當初胡漢民甚至孫中山親自勸說陳炯明立即起兵討袁,他都沒發難。只是後來,一方面胡漢民主動退讓,將他夢寐以求的廣東都督之位讓給了他,另一方面國民黨人爲了爭取更多的勢力支持,曾有推舉與袁世凱有夙怨的前清官僚岑春煊爲各省討袁總司令的想法。岑曾任兩廣總督,廣西都督陸榮廷和梧州的濟軍首領龍濟光皆系其舊部。孫中山、黃興想通過岑春煊促使兩廣獨立。等安徽率先舉起討袁大旗之後,岑春煊即肩負此使命南下。陳炯明得知倘若自己再不發動,孫、黃願將廣東都督一職讓給岑春煊以便討袁,迫不得已之下宣佈廣東獨立。

種種都表明,陳炯明跟廣東討袁軍註定不可能獲得成功。第一在廣東省內,陳炯明並不擁有強大到可以令部下追隨他反抗中央的威信跟號召力,二來他在黨人之中的名聲也並不多好。當初胡漢民往南京就職的短暫幾個月內,爲了能夠保證自己在廣東坐得安穩,被他殘忍殺害的黨人就不下百人。因此,當他最終選擇了吃下國民黨給的誘餌,咱在了討袁軍的一邊。結果,那些原本希望他能夠站出來維護中央跟國家統一的將領頓時與他變得離心離德起來。各軍軍官雖在他的壓力下發表討袁通電,實際卻視他的號令如空文的窘境。對外,他本擬派1旅部隊前往援助譚延闓,但各路統兵將領根本不肯應召,以缺糧爲藉口,公開拒絕發兵援湘。即便陳炯明發放彈藥和軍餉之後,各部隊軍官仍然按兵不動。

隨後,袁世凱得知廣東變故,發佈命令稱:“陳炯明禍國、禍鄉,竟敢通電各省,措同狂悖,罪不容誅。革去廣東都督官職,並撤銷其陸軍中將暨將銜,着龍濟光督各師、旅長派兵聲討,懸賞拿辦。”袁世凱委任龍濟光爲廣東宣撫使,龍助光爲宣撫副使。

龍濟光與陳炯明之間有大仇,但是因爲得到孫中山、黃興電文,言道岑春煊已經通電安撫龍濟光,其本人也隨後將抵達兩廣安撫陸榮廷跟龍濟光,因此他對龍濟光疏於防範,認爲龍濟光斷不會倒戈相向。岑春煊很快抵達廣州,他認爲兩個老部下斷不會不買他的面子,因此跟陳炯明保證定能說服兩人支持討袁大業。爲此他親自打電報向龍徵求討袁意見,龍在回電中誆騙岑春煊說:“如果能付給濟軍軍餉,當即率部下健兒,追隨都督,共滅國賊。”

有了這封電報,陳炯明當下心中大定,一邊將有可能奪他兵權的岑春煊打發去了廣西南寧,希望他能同樣勸說陸榮廷加入討袁行列之中。另一邊還不知道龍濟光早已恨他入骨,吩咐將他所要之軍餉、子彈係數送去,並且只多不少,結果龍濟光把子彈和軍餉騙到手後,就翻臉不認人。反而由梧州順流東下,進攻廣東。西江防線在濟軍地強大攻勢下土崩瓦解,海軍亦轉而效命龍濟光。

陳炯明派張正武向李福林求援,李擁兵數千,如果此時加入反袁行列,陳炯明也許能多支撐幾日。等到他把駐守瓊崖的部隊調回廣州,也許會有另一番局勢。但李福林滑如泥鰍,從來見風使舵,此時見陳炯明地位動搖,也在一旁冷眼作壁觀。

2師師長蘇慎初對陳炯明宣佈獨立,本不贊成,但他卻不露聲色,表面仍和陳炯明虛與周旋,暗中則與他人設謀取消獨立。濟軍攻佔三水縣城,打開了通往廣州的門戶,隨即進攻廣州,廣東討袁失敗幾成定局。無可奈何之下,陳炯明只好挾資百萬和副官一起捲款跑路,躲進廣州石室耶穌聖心堂,然後賄賂洋人神父,在其保護下,秘密坐船出走香港。

在南方討袁各省中,廣東宣佈獨立最晚,實力最強,堪稱國民黨的大本營。它的失敗遠比立憲派的譚延闓的湖南失陷對各路討袁軍造成的打擊更大。隨後海租界宣佈不再庇護黨人,並同意了袁世凱的北方政府的要求,允許在事先跟租界內的巡捕房知會後,在不影響租界內居民生活的情況下,派遣少量的警探逮捕國民黨人。孫中山等國民黨高層不得不離開海,經陸路前往南京!

於此同時,李烈鈞所率領之軍隊,終於在衝破重重困境之後,成功抵達南京。回合了城中的黃興軍隊之後,兩路強攻第六師李純部,令其一時不查之下損失一個營,不過依仗着北洋新軍佳於國內各軍的素質,北洋軍度過了最初的慌亂之後有條不紊地宣佈撤退,暫停了強攻南京的行動。江蘇戰局暫且和緩...算是短時間之內,討袁軍收穫的唯一一個好消息了。只可惜,所有人都明白當下一仗再打起來的時候,討袁軍將面臨着更加殘酷的局勢!

月20日於湖北武昌成立了‘西部建設銀行’,爲了更多、更快和更好地籌集資金,建設銀行在成立之前便經歷了長時間的準備跟協調,並且打出了幾張好牌。不同於擁有‘中央銀行’性質的西部儲備銀行,建設銀行接受入股。除了在統治區域內一口氣於應城、襄陽、重慶、自貢、成都、蘭州、西安以及長沙開設了八家支行外,還在天津、海、青島三地一併開設了三家外地分行,並將下屬支行的儲備資本金提高到100萬元以,接收民間存款並開通存取業務。與國內各銀行、錢莊不同,建設銀行有着幾大創新。第一,建設銀行不收取任何手續費用,第二便是制定了存款的高存款利率。

活期爲日息十萬分之五相當於年利率1.2%,月息2‰相當於年利率2.4%,季息千分之九相當於年利率3.6%,半年息2.5%相當於年利率5%,年息6%、三年息7%,以利率均不計算複利,比當時市場地利率高出一大截。而且建設銀行,只接受西部發行的儲備銀行券或銀元、黃金等貴重金屬存款,暫不接受國內其他勢力所制定與發行只貨幣存儲,除了北方袁世凱政府發行的‘袁大頭’銀幣。

因爲建設銀行開出的利息太過吸引人,不僅西部八省內不少的百姓紛紛從別的銀行跟錢莊內提款存入建設銀行各分支機構,一時間存錢的人都排起了長隊。6%的年息也吸引了不少的外資銀行的注意力,畢竟洋人提供給袁世凱政府的貸款利息也不過5%接近6%而已,這麼高的利息足夠吸引那些追逐利益的洋人注意了。於是,在比利時財團率先拿出了十萬英鎊兌換了銀洋存入建設銀行之後,之後的不足半個月的時間內,建設銀行公吸引了近七百萬銀元的存款,約摺合六十二萬英鎊。其中約莫有四十七英鎊皆是來自在華洋行存儲。

與高利率相對應的是,建設銀行還專門出臺了存款細則,規定:每一筆存款相當於一份契約,若是在到期日前支取,必須承擔一定責任。活期可以隨時支取,不在此限;定期存款若在到期日一個月以內支取,免於違約責任,到期日在一個月以三個月以內,利率降低一檔處理;三個月以半年以內,按活期利息支付,半年以一年以內,不支付利息,本金原額退還,提前一年以不但沒有任何利息,還需扣除1%的手續費。出臺這個規定,目的就在於盡最大可能防止提前支取,萬一將來發生擠兌情況,也能有所緩解。

這種手法對大進大出、快進快出的錢莊業、典當業等就不合適了,等於要把資金牢牢吸納在銀行裡,但對於普通百姓跟擁有不少土地跟積蓄卻捨不得花錢的財主鄉紳們卻具有極大的誘惑力,他們對現款地流動性要求並不是那麼迫切,而且存一年就有6%的年息,如今國內的世道變得這麼快,雖說西部環境較爲優良,但是大環境卻並不是很好,與其帶在身邊跟其他錢莊銀行裡吃那點低息,還不如存進信譽一向很好的西部聯合軍政府下屬的西部建設銀行更好一些呢。

但是,建設銀行的出現也得罪了不少的勢力。尤其對於銀錢行業來說,建設銀行此舉是把握住了他們的命脈。存款和放款,是錢莊、票號業地本分業務,錢莊的真正發展,也必須存款豐厚,放款有利。特別是海錢莊,依靠莊票週轉和外商銀行拆票,往常能以二三萬兩資本做幾十萬兩以至一二百萬兩生意。但這種辦法,業內也自知危險,稱曰“架空”,而謀求增加存款,充實資力。

原本海錢莊的存款有股東存款、私人存款、工商存款、同業往來等。又以股東和私人存款爲主,其後工商存款漸增,可佔百分之三四十左右。庚子之役後,賠款外債款集中海。但進入宣統年間,錢莊的日子變得不太好過,首先是因爲橡皮股票風波,衆多錢莊損失慘重;其次是因爲辛亥革命,一方面關稅全部移存洋人銀行,錢莊的官府存款消失,另一面是當時在海掌權的陳其美等人對工商業的勒索,使得錢莊的工商存款下降,再一方面是革命動盪,經營困難,市民一般也將大量現洋握在手中,不肯出手,造成了辛亥革命後錢莊的倒閉浪潮。

市場剛剛有所回暖,建設銀行又推出了殺手鐗。看似目前這些個銀行大都在西部控制之下的省份內,然而距離並不是問題,真正有錢的勢力根本不會在乎那點距離。反正西部七省少戰事,比起纔剛打了一場的海,還要穩妥的多。這麼一想,竟然有不少的鄉紳階級也跟着投身加入了存款的行列之中,甚至有些順勢還在釐卡幾乎沒有的西部購買了土地跟房產,乾脆搬到那裡去住。

何況,建設銀行在外還有天津、青島、海三家省外分行,這種金融方針一執行,短時間內一直號稱‘遠東金融心臟’、‘中國金融主動脈’的海就感受到了銀根緊縮的威脅,特別是那些已經快要跟不時代發展的錢莊掌櫃,很快就感覺到進入手裡的活錢越來越少了。

背後依靠着李漢這位地方第一強藩,同時也是西部日漸崛起的強大工業做支持。海建設銀行支行纔剛開業便立刻成爲了當地金融界的霸主,沒有選擇在租界內的建設銀行海支行一樣整個海灘沒有任何勢力敢於招惹,兩個連的全副武裝的士兵駐守,連剛剛攻下了海的袁世凱也選擇了對他在海留下個兩百多人的士兵只是皺眉卻沒讓下面去動。更別提海本地的勢力敢對建設銀行下手了。一時之間,一直在海沒有任何市場的西部已經具備了一定紙幣功能的西部儲備銀行券也開始在市面流通了起來。當然,建設銀行在擠佔舊有銀錢業空間的同時並沒有對他們趕盡殺絕,而是向他們拋出了橄欖枝,吸引他們購買建設銀行的股票,入股、參股,併發揮他們在當地人頭熟悉、業務經驗豐富的優勢,一一委以相應職務。市面的資金都被吸引去了,無法募集大筆流動資金進行短期拆借,舊有銀錢業失去拆借業務後,處境日益困難,不接受這個橄欖枝似乎也沒有更好的去處。一句話,在看似波瀾不驚的動作背後,建設銀行對幾個依託租界的大城市已經開始進行金融整合,利用優勢地位完成舊時銀錢業的轉軌,並趁機奠定西部在國內金融業內的地位。

建設銀行對舊時銀錢業的第二個打擊在於“洋釐”利潤的消失,民國原本慣用外國銀洋,繼而自鑄銀元,但由於本國白銀產量很低,所需白銀始終依賴進口。進口的白銀,主要存在外商銀行之手,即便西部儲備銀行也只有不足一千七百萬的儲備,比起動不動便是千萬甚至數千萬的花期、匯豐、德華、華俄道勝等銀行,完全不佔優勢。正是因爲如此,洋行藉此控制了民國白銀供給量。又由於對外貿易長期入超,貿易收支總是赤字,更加加劇了白銀短缺的敏感度,使得銀行存銀有以少博多的力量。庚子以後,賠款和償付外債銀兩集中海,洋人銀行因控制匯價,亦有力控制這批銀價。所以,近些年來民國的一些重要的股災以及經濟困難,雖說是由中國經濟和金融業的發展決定,但是真正的幕後黑手,基本都是背後陰謀操控中國銀價變動的各大銀行。

由於清政府時期記賬單位通用銀兩,而外國銀行的白銀儲備都是銀元,這銀兩和銀元之間的兌換比例就成了一個每日下浮動的數字,稱爲“洋釐”。這個比例就個別交換而言,基本是穩定的,但涉及數額大時,就變成了一筆可觀的利潤。尋常百姓民完全可以不用管這些,對他們來說,銅元和銀元間的兌換比例更有意義。但是若對於中國的商家跟民間的新型民族資本而言,卻無意是致命的。洋人完全可以通過操控銀價的變動,將他們的價格優勢變沒,從而將本該作爲抵擋洋貨傾銷主力的民族資本一點一點的侵蝕。這也是爲什麼歷史的一戰後洋人捲土歸來之後,已經發展壯大的民族資本毫無抵抗力便繳械投降的主要願意。生產工藝的差距都不過是其中的一個因由。

等到建設銀行強力介入,特別是具有紙幣職能的儲備銀行券發行後,在與西部之間的商品往來便可以使用儲備銀行券交易,然後到海等地的建設銀行換算成銀幣。如此,銀行券的使用空間迅速擴大,再加建設銀行海支行實力雄厚,銀行券可以方便的兌換成銀元和外匯,使得貨幣更加堅挺。在還有一層意義,由於西部工業品跟軍購都是跟銀行券掛鉤,加西部掌握大量的馬克跟美元貸款,在西部幾省內這麼大的外幣貸款根本用不着,全部交易給了海支行,可以方便動用,“洋釐”市場逐漸萎縮,加之江浙兩省在經濟和北疆相互依賴度的加深由於江浙兩省和北疆有稅收饒讓協議。相互豁免了厘金,雙方各自地產品在對方領域內有着極好的銷量。北疆提供了江浙所需要的煤炭、鋼鐵、煤油、大豆等物資,同時又是江浙輕工業的重要吸納地廢除銀兩本位改用銀元也逐步提議事日程。

出臺這麼高地利率,別的金融機構可能會有些擔心,要是到時候貸不出去,每年可要白白支付大筆利息,但是建設銀行絲毫不用爲這種情況發愁,何況這種模式在後世司空見聞,便是這個年代的歐美等工業以及金融業高度發達的國家內,也已經出現了。利用這種金融模式,建設銀行通過優惠利率,將各地的閒散資金源源不斷地吸納到西部,然後一方面用於西部基礎設施建設,另一部分則用於西部工業的建設。李漢之所以膽子這麼大,完全是因爲知曉即將爆發世界大戰,到時候產品處以供不應求的狀態。特別是重工業,如果現在不發展,臨時發展完全來不及。至於利息,一年纔不過區區6%的利息如何能跟一戰中那動不動便是高達400%、500%以的利息相提並論。而且整個一戰期間,由於需求推動,通貨膨脹率將大大升,到時候光是貨幣的升值這一點,便能夠將這一點點的利息完全擠掉,怎麼看都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第13章 義莊(上)第414章 三人遊第533章 危機與機遇第521章 愚人節玩笑?第446章 大戰(三)第440章 劍指岳陽第339章 成都戰役(五)第123章 兵圍杜家莊(下)第72章 後手第233章 戰起(2)第218章 孝感集合(上)第356章 巨大的收穫(上)第481章 打陸唬龍(中)第229章 亂局第509章 雷霆(5)第45章 攻陷楚望臺3第96章 鹽業(1)第298章 河南舉義第530章 始料不及第517章 刺袁(上)第541章 過渡內閣(中)第530章 始料不及第115章 掃平內患(1)第14章 義莊(下)第448章 大戰(五)第13章 義莊(上)第602章 大選第153章 惡戰一家嶺(5)第621章 日本第247章 殺機頓起第320章 漢陽一夜第628章 捷報頻傳3第326章 12月7日,黑風山事件第88章 應城風雲(1)第191章 湖北十府,五入我懷第627章 捷報頻傳2第75章 紫禁城內(中)第412章 利益交換第308章 戰重慶(上)第50章 惡戰督署(上)第4章 方老先生第578章 青島之戰(2)第535章 進京第701章 皇姑屯事件(上)第168章 又見陰謀(中)第548章 夜談第653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5第660章 互相試探第553章 暫時結束第579章 青島之戰(3)第211章 特別軍務會議第361章 餘波(上)第533章 危機與機遇第97章 鹽業(2)第490章 行動代號‘狩獵’第714章 不宣而戰6第198章 禮和洋行第539章 拉攏與分化第435章 自導自演第431章 刺宋案第349章 鐵路第46章 天要亮了第82章 步步爲營第565章 一觸即發1第693章 矛盾激化1第682章 風雨欲來第748章 血染海疆4第372章 應對第523章 走向和談(中)第509章 雷霆(5)第393章 共和黨黨魁第639章 中俄之戰5第669章 動盪第551章 妥協第550章 戰車第631章 日本在行動第748章 血染海疆4第31章 來自奧匈帝國的某卡爾(下)第376章 會第487章 回擊與剋制第585章 發現第482章 打陸唬龍(下)第577章 青島之戰(1)第282章 張鍾瑞與王天縱第82章 步步爲營第380章 最後準備第163章 宜昌密信第253章 誓師奪關(上)第14章 義莊(下)第456章 走向談判?第94章 上海灘第418章 刀第393章 共和黨黨魁第125章 買命情報第649章 庫洛帕特金第六百零八章第524章 走向和談(下)第541章 過渡內閣(中)第345章 資本積累與將往重慶第184章 打草驚蛇(下)
第13章 義莊(上)第414章 三人遊第533章 危機與機遇第521章 愚人節玩笑?第446章 大戰(三)第440章 劍指岳陽第339章 成都戰役(五)第123章 兵圍杜家莊(下)第72章 後手第233章 戰起(2)第218章 孝感集合(上)第356章 巨大的收穫(上)第481章 打陸唬龍(中)第229章 亂局第509章 雷霆(5)第45章 攻陷楚望臺3第96章 鹽業(1)第298章 河南舉義第530章 始料不及第517章 刺袁(上)第541章 過渡內閣(中)第530章 始料不及第115章 掃平內患(1)第14章 義莊(下)第448章 大戰(五)第13章 義莊(上)第602章 大選第153章 惡戰一家嶺(5)第621章 日本第247章 殺機頓起第320章 漢陽一夜第628章 捷報頻傳3第326章 12月7日,黑風山事件第88章 應城風雲(1)第191章 湖北十府,五入我懷第627章 捷報頻傳2第75章 紫禁城內(中)第412章 利益交換第308章 戰重慶(上)第50章 惡戰督署(上)第4章 方老先生第578章 青島之戰(2)第535章 進京第701章 皇姑屯事件(上)第168章 又見陰謀(中)第548章 夜談第653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5第660章 互相試探第553章 暫時結束第579章 青島之戰(3)第211章 特別軍務會議第361章 餘波(上)第533章 危機與機遇第97章 鹽業(2)第490章 行動代號‘狩獵’第714章 不宣而戰6第198章 禮和洋行第539章 拉攏與分化第435章 自導自演第431章 刺宋案第349章 鐵路第46章 天要亮了第82章 步步爲營第565章 一觸即發1第693章 矛盾激化1第682章 風雨欲來第748章 血染海疆4第372章 應對第523章 走向和談(中)第509章 雷霆(5)第393章 共和黨黨魁第639章 中俄之戰5第669章 動盪第551章 妥協第550章 戰車第631章 日本在行動第748章 血染海疆4第31章 來自奧匈帝國的某卡爾(下)第376章 會第487章 回擊與剋制第585章 發現第482章 打陸唬龍(下)第577章 青島之戰(1)第282章 張鍾瑞與王天縱第82章 步步爲營第380章 最後準備第163章 宜昌密信第253章 誓師奪關(上)第14章 義莊(下)第456章 走向談判?第94章 上海灘第418章 刀第393章 共和黨黨魁第125章 買命情報第649章 庫洛帕特金第六百零八章第524章 走向和談(下)第541章 過渡內閣(中)第345章 資本積累與將往重慶第184章 打草驚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