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 安靜的遠東

正如李漢所設計的那樣,新生遠東革命政權中華民國1917年初的閱兵式,很快在整個世界範圍內捲起滔天巨浪。

《費加羅報》創立於1853年,其報名源自法國劇作家博馬舍的名劇《費加羅的婚禮》中的主人公費加羅。是法國曆史最悠久的報紙,特點是篇幅大,頁數多,是法國權威性報紙。

當法新社將來自中國的閱兵式相關照片及報道傳回歐洲法國時,頓時引起法國國內震動。

《費加羅報》是第一家進行相關專題報道的法國報紙。

“歐戰已經給法蘭西帶來的太多的損失,並動搖了法蘭西對世界秩序的領導權。我們很遺憾的發現,當法蘭西跟這個世界上最邪惡的國家正在爲人類的和平而戰的時候,在遠東,萬里之外我們無法插手的地方。一個對法蘭西絕不可能帶有好感的國家,正趁着法蘭西無暇分神的空暇,一躍成爲影響遠東局勢的最大不穩定因素。中國,這個遠東國家在經歷了革命的陣痛之後重新煥發生機對於我們而言絕不是好事。在過去的半個世紀中,我們曾經有過多次敵意的接觸。很明顯這個國家如今正在被一羣極端民族主義者所統治,而我們在西南幾省甚至印度支那半島的利益跟殖民地,如今岌岌可危!”

“該死的德國人,他們僅用少量的機器、資金以及技術援助,就在萬里之外的遠東,扶持起了一個危險的敵人。謝天謝地,還好歐戰在所有人的意料之外爆發了。否則真再給德國留出幾年的時間,我們很懷疑這個國家將成爲第二個奧斯曼帝國。唯一值得慶幸的是,這個國家有個由民族主義者組成的國家高層。頭痛的是,俄羅斯的前車之鑑在前,我們很難再去相信,他們會對協約國抱有善意!”

《泰晤士報》同樣對遠東中國的崛起心情複雜,作爲世界最老資歷的殖民帝國,英法兩國在遠東都有着廣泛的利益跟特權,而這些踩着中國人屍體搶來的染血特權,很明顯得不到那個正在崛起中的國家承認,他們有理由相信,如果再給中國留下更多的發展時間,未來的某一天,矛盾終將會被激化。

遠東局勢隨着中國的閱兵式舉行,動盪的局勢隨之步入平緩階段。儘管印度支那半島英法殖民地頻繁爆發反英、反法暴、動,但中國除了偶爾通過國內一些政府掌握的暗勢力向印度支那半島少量出售一些前清時期淘汰的武器彈藥外,絲毫沒有任何動作。中國雖然不拒越南等國革命黨逃往中國國境內進行補給甚至聯絡資金,但對於向中國請求支援的聲音,一直都沒正面迴應,以免激化了中英、中法矛盾。

這一點毫不奇怪,自去年十月中國恢復了向協約國出口後,短短半年時間,中國跟協約國之間的貿易額便突破了5億華元,其中淨出口4.37億華元,協約國成爲了中國最大的交易夥伴,李漢再糊塗也不會在這個時候跟錢過不去,主動得罪了協約國。

隨着美國逐漸轉入戰時體系,大量的軍工生產替代了生活必須品的生產,加上德國無限制潛艇戰的開啓,一時間歐洲協約國所需物資缺口增加,保守估計英法意三國每月所需生活必需品缺口高達8000萬美元,中日兩國聯手瓜分了其中的大頭,吃得腦滿腸肥,僅留出少量的份額給予製造成本太高的歐洲其他競爭國以及工業化生產能力較差的南美諸國。

中日之間的衝突也隨着閱兵的結束而暫時偃旗息鼓,雖然暗流涌動不止,但表面上的兩國卻多了些‘交流跟合作’的意思。

朝鮮跟遼東半島、臺灣地區,儘管民間多有呼聲,要求出兵收復遼東半島跟臺灣,但政府除了訓練了一些朝鮮復國革命黨人外,也僅向其提供少量的軍火援助,沒有其他的大動作。

日本在消化南洋吞併的東印度羣島殖民地跟歐戰帶來的暴利,中國也在暗中舔着中俄之戰的傷口,一邊大口的吞噬着歐戰的暴利養傷、一邊加強對中俄戰爭中所收復的領土控制力,同時還要小心提防俄國新臨時政府的政策,自然不願意在這個時候再跟日本人鬧上。

遠東一時之間安靜了下來,似乎完全沒有受到歐戰的不利影響,反而因爲一戰的暴利帶來的採礦業、農業、造船業、貿易的倍增而充滿了歡聲笑語。

原本安逸的美國即將加入歐戰,南美跟非洲一直是德國潛艇出沒的地方,一時之間,似乎整個世界除了遠東之外,全部都在戰爭的威脅下。

1917年實行無限制潛艇戰後,協約國商船的損失由1月份的30萬噸增至2月份的40萬噸,再猛增至3月份的50萬噸,直到4月份的85萬噸。

英國出海的商船中,平均每4艘就有1艘被擊沉。僅前五個月,德國潛艇共擊沉協約國商船1241艘,註冊總噸位爲213萬噸,其中英國商船佔五分之三,而當年英國造船的總噸位只有270萬噸。

被德國潛艇擊沉的213萬噸的商船中,美國商船赫然已經上升到了五分之一的份額,大量的商船被擊沉不但重創了美國遠洋貿易業,也令美國損失高達八億美元。美國這個國家,國民從來是吃不得半點虧,之前如果說他們排德跟敵視同盟國還是國內的英、法、俄、意裔移民的挑撥,加上政府跟協約國的宣傳所惑。那麼現在,口袋裡的錢減少,自己的利益遭到了損害,已經傷透了這個商人國度。一時之間,美國國內本來就對同盟國十分不滿的國民憤怒了,紛紛向政府請願,請求以美國的力量,懲罰那些萬惡的德國佬。

美國要參戰了!

狂人威爾遜總統或許已經按耐不住,儘管在他心裡,現在可能並不是最好的參加歐戰的時機,但他已經沒得選擇。不但國民憤怒的聲音已經令各地的議員爲了選票紛紛改變了自己中立的立場。更重要的是,那些站在國會背後操控美國政治的大軍火商跟銀行家們,爲了數百萬軍隊所需的龐大訂單跟美國黃金儲備金庫的黃金,還有英法等協約國的金庫,已經急紅了眼睛。

他們已經迫不及待的,希望美國向同盟國宣戰,加入協約國跟歐戰之中。

在這種影響下,威爾遜總統很快做出了最符合美國利益的決定。於4月16日以美國駐英大使佩奇收到齊默曼電報,稱德國將扶持墨西哥對美國宣戰,並慫恿墨西哥強佔美國西南部地區,嚴重威脅了美國的國家利益。以此爲藉口,威爾遜總統宣佈美國向德國宣戰。

4月17日,德國宣佈向美國宣戰。第二天,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保加利亞一同向美國宣戰。

至此,美國參加歐戰,第一次世界大戰進入全面對抗階段。

1917年5月,少將潘興被任命爲美國遠征軍總司令,在“極端保密”的情況下從美國出發。6月,潘興抵達法國巴黎,當時僅僅1.4萬人:美軍舉行了閱兵式,表示美軍的抵達。美國人的到來,令剛剛擊敗了法國人,贏得了四月勝利的德軍高層大爲恐慌。德國威廉二世爲了在美國主力抵達歐洲前擊敗英法兩國,被迫接受了俄國革命黨人列寧的訛詐,於7月底同意將向蘇維埃援助一批軍火及5000萬馬克的經費,以資助他奪取蘇維埃大權,從而完成兩人之間的口頭共識,即他領導下的蘇維埃俄國將退出協約國跟歐戰。

再看俄國,在普通人看來,俄國的元旦革命堪稱一場‘和平’的權力交接。這一場由工人階級跟厭戰士兵主導的戰爭,完成了俄國由封建**王朝向資本主義共和國的過渡。中間並沒有多少流血衝突,也沒有收到國外的多少干涉。

可是,目前只有李漢一個人知道。俄國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的領導者們並不具備那種強有力的鐵血手腕,來掌控這個擁有一億多國民跟一千萬軍隊的龐大國家。再加上他們罔顧國民跟士兵們都歐戰的憎惡,接受了協約國的招安繼續履行沙皇政權時期的義務跟條約,這就導致了原本還對這個政權抱有一定期待跟希望的國內各階層迅速對它絕望。

沒人知道,因爲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缺少一個合格的政治核心,導致俄羅斯失去了一次‘和平轉軌’的良機。這個不行的國家隨後將墜入到比歐戰更加慘烈的內戰與**之中。

在羅曼諾夫王朝的統治結束之後,結束了貴族統治並取而代之的資產階級無法控制這個千瘡百孔的國家。糟糕且惡劣的財政隨時都令俄羅斯有着國家破產的可能性。

爲了挽救俄國的糟糕財政,1917年3月1日,米留科夫向協約國各國政府發出照會,聲稱俄國遵守沙皇政府簽訂的各種條約,要把世界大戰進行到“勝利結束”。

因爲臨時政府的決定未向蘇維埃政權提前通報,3月3~4日,在布爾什維克的號召下,彼得格勒工人、士兵舉行示威遊行,抗議臨時政府的帝國.主義政策。

缺少一些鐵腕人物的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決定向蘇維埃做出妥協,他們撤換了米留科夫和古契科夫的職務。

4月18日,成立第一屆臨時聯合政府。其主要成員仍是資產階級代表人物,孟什維克的斯科別列夫和策烈鐵裡、社會革命黨人切爾諾夫也參加了政府。因爲三方的暗中勾結,布爾什維克黨被排除在領導核心之外,此舉頓時引發了布爾什維克黨的不滿。

4月19日,列寧召開布爾什維克全國代表.大會,在會議上列寧做出指示,號召布爾什維克黨員向工兵蘇維埃要權。

4月2027日,布爾什維克跟孟什維克、社會黨人爲工兵代表蘇維埃的領導權展開激烈的爭奪。爲了安撫布爾什維克黨,同時也是自感他們已經擠進了聯合政府高層,於是孟什維克跟社會黨人做出妥協,布爾什維克在工兵代表蘇維埃政權內的影響力大增。

4月29日,由列寧起草,布爾什維克委員會全體通過的‘一號法令’出臺,成爲了俄羅斯災難的開始。

這個‘一號法令’規定,俄國所有軍隊的武器必須由工兵代表蘇維埃政權的士兵委員會掌管,軍官的決定只有在和蘇維埃的決定不牴觸的時候才能生效。

這個法令可以說是造成俄**隊指揮體系崩潰的禍根,在這個法令出臺後,俄**隊內以貴族軍官爲主的俄國指揮體系徹底被破壞,士兵拒絕接受軍官的指揮,而軍官指揮不動士兵,且大量的武器跟物資發放不到士兵手中,靠赤手空拳去跟全副武裝的同盟**隊打仗,不輸纔怪呢。

但是,這個第一號法令卻得到了孟什維克黨人跟社會黨人的支持,他們不僅是構成聯合政府的主力,同時也是工兵代表蘇維埃政權的領導核心,自然希望手上的權力越大越好。

資產階級本來不願意答應他們的無力要求,但是一來大半的勝利支持‘一號法令’施行。二來,今年4月,法軍於西線開展春季攻勢,與德軍在蘭斯和蘇瓦鬆之間進行會戰,歷時共一個月,但法軍在傷亡10萬人後卻仍未有進展,引起了法國士兵的騷動。戰事再度膠着,而法軍因內部騷動,無力防禦,只得由英軍負責西線防禦。

法軍的潰敗,令協約國高層再一次察覺到了東線俄國遲遲不向同盟國開火,結果令越來越多的同盟**隊得以從容的被調往西線。

爲此,英法兩國緊急磋商後,以向俄國提供2.3億盧布貸款爲誘餌,誘惑俄國立刻恢復與同盟國的戰事。

內憂外患下,資產階級政府再一次軟弱的選擇了妥協。他們接受了工兵代表蘇維埃政權的‘一號法令’,但要求軍隊軍官跟將領的任免,同時物資的調配等都將由聯合政府進行分配。

一番妥協之後,資產階級臨時政府也企圖通過軍事上的勝利來擺脫俄羅斯眼前的種種危機。老邁的俄國巨獸終於拖着負傷累累的身軀,於5月17日,重新組織軍隊向同盟國發起進攻。

東線的戰爭持續了二十多天便告知結束,以俄國的慘敗結束。因爲一號法令徹底崩潰了俄國的指揮體系,結果,在戰役中約有2100多位軍官被不聽指揮的士兵槍斃,八萬多的俄軍士兵選擇了成爲逃兵,二十七萬士兵舉着鋤頭跟木棒,在督戰隊機槍的威逼下被迫向對面同盟國的戰壕跟鐵絲網陣地發起進攻。

6月9日,前線慘敗的消息傳來,激起了廣大人民的憤怒。15日,在布爾什維克黨的領導下,彼得格勒50多萬工人、士兵和水兵上街遊行,示威羣衆高呼“全部政權歸蘇維埃”的口號,要求蘇維埃中央執委會立即奪取政權。

因爲交涉未果,下午2時彼得格勒軍區司令以“維護市內秩序”爲名下令部隊向示威羣衆開槍,造成400餘人傷亡。臨時政府宣佈首都戒嚴,解除工人武裝,封閉《真理報》並通緝列寧。臨時政府至此完全掌握了政權,孟什維克和社會革命黨人控制的蘇維埃成爲附庸。

6月27日,克倫斯基代替李沃夫任臨時政府總理。7月9日,成立了以克倫斯基爲首的第二屆臨時聯合政府。其主要成員爲立憲民主黨人、孟什維克和社會革命黨人。資產階級企圖進一步消滅蘇維埃,建立反革命軍事獨.裁。

由於孟什維克和社會革命黨控制下的蘇維埃變成了臨時政府的工具,資產階級公開使用暴力並準備建立軍事專.政。

因此,布爾什維克黨在列寧的指揮下,提出了準備武裝起義的方針。

月到9月間,俄國國內兩大政權的鬥爭進入白熱化,經過了一番勾心鬥角之後,彼得格勒和莫斯科蘇維埃已轉到布爾什維克黨方面。工人罷工、農民起義、士兵騷動,革命形勢完全成熟。

布爾什維克黨再度提出“全部政權歸蘇維埃”的口號,並在全國各地着手準備武裝起義。

在舉行武裝起義的問題上,布爾什維克黨內發生了重大分歧,列寧堅持由布爾什維克奪取政權,而季諾維也夫和加米涅夫卻反對列寧關於武裝起義的思想和具體計劃,並把這一分歧公諸於衆。

1917年9月17日,加米涅夫和季諾維也夫在非黨雜誌《新生活報》上發表不贊成黨中央關於武裝起義的決定的聲明。他們的這一行爲受到列寧的嚴厲譴責,但列寧卻得到了“區聯派”領袖,同時也是彼得格勒蘇維埃主席托洛茨基的支持。兩人在彼得格勒郊外的一處叫做達爾託瓦的小鎮密議,決定將區聯派跟列寧派合併,互相尊重對方的地位跟領導權,並確定了時間,將在1917年9月29日深夜,重新發動武裝起義。

第六百一十三章第16章 意外收穫(上)第295章 黎宋會第四百六十六章第249章 暗殺之變第700章 矛盾激化7第91章 虎踞鄂中(1)第314章 整頓與聯合鹽業(中)第301章 勸進(上)第180章 工作餐第231章 清軍來了第101章 張梅生第344章 交鋒(1)第615章 應對第591章 變局第437章 我們的‘普魯士’第186章 《鄂軍政府改訂暫行條例》第159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5)第124章 杜家妥協第648章 捷報頻傳第491章 目標‘特斯拉’第508章 雷霆(4)第106章 武昌之議(下)第694章 矛盾激化2第537章 宣言第329章 河南!四川!第707章 要和平還是戰爭3第295章 黎宋會第222章 一場不能輸的戰役(下)第170章 二十三日第631章 日本在行動第64章 捧殺第646章 轟炸第399章 吞併甘肅(二)第36章 秘密採購與租船協議(3)第553章 暫時結束第365章 分權與集權第293章 會第44章 攻陷楚望臺2第258章 奪關(下)第453章 大戰(完)第430章 人心第156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2)第633章 中俄之戰1第348章 談判(下)第504章 護國肇始(下)第526章 歸降第665章 全殲遠東集團軍第537章 宣言第342章 1911年的最後一天第480章 打陸唬龍(上)第165章 應對第687章 入甕第142章 三個壞消息(下)第649章 庫洛帕特金第67章 低調第226章 密議(上)第505章 雷霆(1)第347章 談判(上)第596章 反攻第580章 青島之戰(4)第417章 四川鹽務(二)第591章 變局第43章 攻陷楚望臺第732章 新竹血戰1第403章 吞併甘肅(六)第285章 借刀殺人第191章 湖北十府,五入我懷第558章 銀元第597章 轟炸第308章 戰重慶(上)第208章 急行軍第136章 骯髒的政治(完)第583章 青島之戰(6)第425章 政局亂象第126章 先行一招(上)第376章 會第89章 應城風雲(2)第三百九十六章第329章 河南!四川!第123章 兵圍杜家莊(下)第597章 轟炸第384章 四點要求第359章 湖北變(中)第四百六十八章第336章 成都戰役(二)第619章 第二次遠東危機(4)第372章 應對第9章 馬賊來襲(2)第234章 戰起(3)第165章 應對第253章 誓師奪關(上)第737章 罵名我來當2第380章 最後準備第201章 下雨了第127章 先行一招(下)第533章 危機與機遇第339章 成都戰役(五)第153章 惡戰一家嶺(5)第五百六十一章
第六百一十三章第16章 意外收穫(上)第295章 黎宋會第四百六十六章第249章 暗殺之變第700章 矛盾激化7第91章 虎踞鄂中(1)第314章 整頓與聯合鹽業(中)第301章 勸進(上)第180章 工作餐第231章 清軍來了第101章 張梅生第344章 交鋒(1)第615章 應對第591章 變局第437章 我們的‘普魯士’第186章 《鄂軍政府改訂暫行條例》第159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5)第124章 杜家妥協第648章 捷報頻傳第491章 目標‘特斯拉’第508章 雷霆(4)第106章 武昌之議(下)第694章 矛盾激化2第537章 宣言第329章 河南!四川!第707章 要和平還是戰爭3第295章 黎宋會第222章 一場不能輸的戰役(下)第170章 二十三日第631章 日本在行動第64章 捧殺第646章 轟炸第399章 吞併甘肅(二)第36章 秘密採購與租船協議(3)第553章 暫時結束第365章 分權與集權第293章 會第44章 攻陷楚望臺2第258章 奪關(下)第453章 大戰(完)第430章 人心第156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2)第633章 中俄之戰1第348章 談判(下)第504章 護國肇始(下)第526章 歸降第665章 全殲遠東集團軍第537章 宣言第342章 1911年的最後一天第480章 打陸唬龍(上)第165章 應對第687章 入甕第142章 三個壞消息(下)第649章 庫洛帕特金第67章 低調第226章 密議(上)第505章 雷霆(1)第347章 談判(上)第596章 反攻第580章 青島之戰(4)第417章 四川鹽務(二)第591章 變局第43章 攻陷楚望臺第732章 新竹血戰1第403章 吞併甘肅(六)第285章 借刀殺人第191章 湖北十府,五入我懷第558章 銀元第597章 轟炸第308章 戰重慶(上)第208章 急行軍第136章 骯髒的政治(完)第583章 青島之戰(6)第425章 政局亂象第126章 先行一招(上)第376章 會第89章 應城風雲(2)第三百九十六章第329章 河南!四川!第123章 兵圍杜家莊(下)第597章 轟炸第384章 四點要求第359章 湖北變(中)第四百六十八章第336章 成都戰役(二)第619章 第二次遠東危機(4)第372章 應對第9章 馬賊來襲(2)第234章 戰起(3)第165章 應對第253章 誓師奪關(上)第737章 罵名我來當2第380章 最後準備第201章 下雨了第127章 先行一招(下)第533章 危機與機遇第339章 成都戰役(五)第153章 惡戰一家嶺(5)第五百六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