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二十三日

一九一一年十月二十三日,註定是一個要被謹記在歷史上的日子。

這一天,送走了兩人之後,李漢開始處理其陳天祥送來的一堆情報。

拿起打開了被他特別分開擺在一側的那一小冊重要文件。頓時,他的精神也變得振奮起來了!

第一封電報是來自武昌那邊的情報,情報司已經通過新發展的湖北軍政府內的眼線,得到了湖南起義的消息了!

跟他所記的有點出路,因爲他記得好像是歷史上24號湖南菜宣佈起義響應湖北革命(其實是李漢記錯了),卻沒想到竟然也跟陝西起義同一天,湖南那邊的革命黨人在共進會會員焦達峰、陳作新,按照早先與湖北共進會立下的相互響應起義的約定,率領以會黨和新軍組成的隊伍斬殺了巡防營統領黃忠浩在長沙提前兩天發動起義。

起義無疑是成功的,雖然湖南巡撫餘格誠逃走,爲以後的湖南之變埋下了禍端,不過起義軍宣佈成立中華民國湖南軍政府,推舉焦達峰爲都督,陳作新爲副都督,併發布《討滿清檄文》。短短半月之內關內三省宣佈反滿起義,這股聲勢瞬間震懾了滿清韃子統治者,也鼓舞了天下士氣。一時之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說廣傳天下,整個神州大地都變得暗流涌動了起來。

李漢看得心中興奮,手上更是激動地連連拍在桌子上,連連叫好。

如此仙桃的三標新練之兵徹底沒有了後顧之憂,拿下他早就中意的長江良港—新堤(後世洪湖市)再無顧忌。

提筆在那電報北面小題了幾句批覆之後,他便將它放在了一旁,看起了第二份情報。

才一打開看了幾眼,他就喜上眉梢…是馬榮成發過來的。

原來昨夜八點時分,馬榮成等便感到了鍾祥鎮,倒是李漢太過高估了京山方面的影響力了。這個年代的鐘祥不過一座小鎮罷了,京山雖然打下了這裡,卻也只想將它經營做一座中轉站,等京山民軍拿下了荊門重地之後負責京山至荊門的物資中轉,雖說也留下來了兩千守軍,到底還不如稍微受過小半個月訓練的鄂中革命軍新兵,至少鄂中的新兵們也算是打過不少的土匪、馬賊,武器彈藥補給也算充足。

幾乎只派人接觸了一番,馬榮成便兵不血刃的接管了人心惶惶的鐘祥。招來那民軍安排在鍾祥的鎮守使,馬榮成從他那裡意外的得到了一個消息,卻是京山一直覬覦荊門重地,並且派出了不少的細作混入荊門重地,才知道這兩日隨着清軍協統劉溫玉南下,萌昌急令湖北省內各處清軍儘快配合進攻省內革命黨,於是清軍湖北多處巡防往那當陽至宜都一線集結,看樣子是準備配合劉溫玉同時進攻鄂中革命軍跟宜昌兩處。

荊門乃是四戰之地,自然也曾佈置兩營清軍。不過一營隨着劉溫玉南下之後,另一營巡防也在前日被一道調令調往了當陽。馬榮成得到消息的時候,正是荊門城防空虛,最是便於拿下的時候!

知道機不可失的馬榮成也來不及再做請示,沒等到李漢的電報拍過去便早早派兵前往荊門,至今天早晨的時候已經兵圍荊門城,隨軍攜帶的幾門小炮只是一通炮轟,居然糊得城中一杆想不到革命軍會突然來到這裡並且包圍了荊門城的官吏嚇破了膽,幾乎沒等到他們再放一排,便有膽小的官吏派人舉了白旗出來,竟然打着‘投奔革命’的名義開門獻城了,着實令已經準備要打一場惡戰的馬榮成有些好笑。

能在這麼短的時間之內拿下荊楚門戶,也難怪他會如此激動了,如今馬榮成以撤回城外之兵,將那四周市鎮中心向革命之百姓全數接到了城中,廣於荊門佈防,準備完全執行他的南守北攻幾乎,分出了大半的兵力,集中進攻鄂北重地。

何進的第三標也沒令他失望,何進善練兵這點他已經從李東來跟馬榮成的描述之中知道了。不過之前情報司被一些錯誤情報所迷惑,誤會第三標與廣水有聯繫,這纔打消了李漢調回何進,讓他執掌新軍編練總指揮的打算。要知道這個位子的重要性非同小可,不是因爲騰不開身,他本想自己親自兼任着。如今軍政府所編練之新兵只有六標外加三營巡防合計一萬二千餘人,日後指不定這裡面會不會走出什麼標統、協統之流,到時候何進的影響力可就真不是軍中其他將領所能媲美的了!

既然已經弄清楚了,第三標跟廣水那邊沒有什麼關係之後,他也鬆了一口氣。第三標這一次又立了大功,很輕鬆的便衝散了厲山防線星夜兼程直奔襄樊重地,至發電前卻是趁着早晨棗陽城門打開的時候,發動快速攻擊攻入了攻城,僅歷一個鐘頭的惡戰便爲軍政府拿下了襄樊門戶—棗陽。

他低頭沉吟了片刻,許是處於對曾經懷疑何進的愧疚,在那一頁電報背後小小批註了幾句,又宣佈了最新任命,命何進爲鄂北征討使,馬榮成不善領軍,兩部回合之後將以何進爲主,節制三標兵馬,着手負責整個鄂北戰事!

不過也不是全都是令他欣喜的好消息。

翻到下面的情報,一連幾封都是有關一、二標的!

南下的炮一標跟第二標在趁着大勝劉溫玉之機收復了沙洋之後,原京山劉鐵部藉口要東進支援武昌三鎮戰事,執意要連夜前往武昌。因爲李漢吩咐了不許主動挑釁、生事,張炳乾只能一邊發電京山方面詢問如何處理,一邊分出手下一營護送他們南下潛江。好在最後願意跟隨劉鐵南下的民軍士兵並不多,只有區區不足八百人,至早晨第二封情報拍來的時候,劉鐵等已經在潛江上了船,他倒是沒耍什麼花招,直接徵集了數十貨船之後,沿着漢江南下,朝那長江口而去。

昨夜經過了短暫的休整之後,一二標繼續南下進攻重鎮荊州,上午七點,張炳乾等回合了坐船星夜兼程西進的第七標,兩部合計進攻湖北重鎮荊州,不過此時所說城中無甚兵力,但是荊州府作爲天下十鎮之一,更是滿清韃子制設中部的八旗兵駐兵點,跟西安一樣,不但設有荊州將軍,更是駐紮了數萬蠻子賤種,八旗子弟強徵土地、驅使漢民爲其修建的滿城城高牆厚,一座滿城幾乎是建在漢民數十萬皚皚白骨之上。

內裡數萬韃子自知罪孽深重,一旦城破必要要遭憤怒的漢民屠刀,就像他們曾經對漢族做過的一樣,因此無論是駐紮的八旗兵還是韃子賤種,俱是爭相加入守城的行列之中,致使三標攻勢被阻。

爲免傷到城中民衆,張炳乾派人堵住了南門跟西門兩處,此兩處許出不許進,斷了荊州城周圍物資。然後重兵囤積於小北門、東門、公安門三處,小北門只堵不打,命重炮日夜不停轟擊城中將軍府,荊州府不過區區數萬滿人卻搶佔了偌大的整個東城區,反而將數十萬漢人驅趕到了狹小的南城,更是命人於城中建圍牆,人爲的隔出了滿漢兩城。如今卻是便利了革命軍的進攻!

爲防宜都清軍回援,張炳乾等加緊進攻,數十門重炮不間斷炮轟滿城,多次轟塌荊州城牆,不過滿人拼死防守,革命軍數次將要攻進城中,都被拼死擋了回來,區區不過數個小時,就有五百多士兵戰死,比之之前交戰損失更大,可見戰況之慘烈!

手下士兵死傷甚重,因此張炳乾等也殺紅了眼睛,發電請求允許炮兵轟擊城中滿人駐地,並保證只要他同意了革命軍便宜行事,天黑前定拿下荊州城。與他一同請求的還有一二七標的數位管帶,當真是殺紅了眼睛。

看到這封請求的電報,李漢也只是沉吟了片刻便直接簽署了許他便宜行事之權,滿人作惡多端,清廷統治期間數百年包括滿人平民在內的整個民族大多數人都自感高人一等,欺橫霸市、強搶掠奪者不下百萬,這也是爲什麼歷史上的辛亥革命中,革命黨屠戮了數十萬韃子的原因。

這份仇恨,早就滲到骨子裡了。

他只要拿下荊州防禦宜昌,對於蠻子的死活根本不放在心中,反而還有些竊竊欣喜的感覺。

放下荊州那邊的戰報之後,拿起最後一份電報。

卻是南下的第八標、第九標,這一路倒是沒有遭遇什麼意外,仙桃以南本就無甚兵力,期間只遭遇了幾波鄉勇跟馬賊之流,遠遠的瞧見了革命軍的威勢之後便狼狽逃竄掉了,按照那邊的來電,最遲下午五點就能趕到新堤(洪湖),令他鬆了一口氣。

第716章 不宣而戰8第484章 遠東準盟友(中)第四百七十八章第157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3)第5章 招待第411章 大選第351章 暗流涌動(上)第729章 遼東惡戰4第336章 成都戰役(二)第707章 要和平還是戰爭3第690章 暗流涌動第409章 訴狀與刺蝟第648章 捷報頻傳第117章 掃平內患(3)第398章 吞併甘肅(一)第425章 政局亂象第563章 插手與中華民國憲法第363章 餘波(下)第195章 劉家廟失陷(下)第463章 桌下4第394章 巡檢第728章 遼東惡戰3第447章 大戰(四)第449章 大戰(六)第231章 清軍來了第485章 遠東準盟友(下)第716章 不宣而戰8第147章 買賣(上)第432章 倒袁風起第735章 今日之局第45章 攻陷楚望臺3第686章 借刀第293章 會第285章 借刀殺人第520章 東交民巷的炮聲第137章 拿下京山第61章 張彪逃了第502章 一觸即發第114章 內憂外患(2)第134章 骯髒的政治(中)第536章 以夷制夷第231章 清軍來了第153章 惡戰一家嶺(5)第383章 內閣風波第654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6第537章 宣言第732章 新竹血戰1第255章 小戰第340章 成都戰役(完)第221章 一場不能輸的戰役(中)第674章 剎不住的馬車第278章 罪己第739章 抉擇上第380章 最後準備第392章 拉薩戰役(完)第240章 第一協入城第46章 天要亮了第639章 中俄之戰5第267章 勝利了第242章 局變(2)第343章 1912年開始的宰肥豬第652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4第655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7第259章 圈套第415章 西巡第364章 清廷退位第183章 打草驚蛇(中)第138章 入城第648章 捷報頻傳第636章 混亂的中亞第744章 旅順陷落2第135章 骯髒的政治(下)第121章 兵圍杜家莊(上)第696章 原敬上位第603章 壓倒性勝利第745章 血染海疆1第598章 末日臨頭第60章 恩威並重(完)第17章 意外收穫(下)第708章 鄭和計劃第207章 給我兩個月的時間第550章 戰車第575章 妥協與應戰第12章 離開第540章 過渡內閣(上)第358章 湖北變(上)第458章 呼聲第13章 義莊(上)第373章 陝西戰事第713章 不宣而戰5第160章 馬榮成疾走拿荊門第517章 刺袁(上)第61章 張彪逃了第553章 暫時結束第484章 遠東準盟友(中)第239章 將北上第664章 面見第696章 原敬上位第77章 漢口小停第411章 大選
第716章 不宣而戰8第484章 遠東準盟友(中)第四百七十八章第157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3)第5章 招待第411章 大選第351章 暗流涌動(上)第729章 遼東惡戰4第336章 成都戰役(二)第707章 要和平還是戰爭3第690章 暗流涌動第409章 訴狀與刺蝟第648章 捷報頻傳第117章 掃平內患(3)第398章 吞併甘肅(一)第425章 政局亂象第563章 插手與中華民國憲法第363章 餘波(下)第195章 劉家廟失陷(下)第463章 桌下4第394章 巡檢第728章 遼東惡戰3第447章 大戰(四)第449章 大戰(六)第231章 清軍來了第485章 遠東準盟友(下)第716章 不宣而戰8第147章 買賣(上)第432章 倒袁風起第735章 今日之局第45章 攻陷楚望臺3第686章 借刀第293章 會第285章 借刀殺人第520章 東交民巷的炮聲第137章 拿下京山第61章 張彪逃了第502章 一觸即發第114章 內憂外患(2)第134章 骯髒的政治(中)第536章 以夷制夷第231章 清軍來了第153章 惡戰一家嶺(5)第383章 內閣風波第654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6第537章 宣言第732章 新竹血戰1第255章 小戰第340章 成都戰役(完)第221章 一場不能輸的戰役(中)第674章 剎不住的馬車第278章 罪己第739章 抉擇上第380章 最後準備第392章 拉薩戰役(完)第240章 第一協入城第46章 天要亮了第639章 中俄之戰5第267章 勝利了第242章 局變(2)第343章 1912年開始的宰肥豬第652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4第655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7第259章 圈套第415章 西巡第364章 清廷退位第183章 打草驚蛇(中)第138章 入城第648章 捷報頻傳第636章 混亂的中亞第744章 旅順陷落2第135章 骯髒的政治(下)第121章 兵圍杜家莊(上)第696章 原敬上位第603章 壓倒性勝利第745章 血染海疆1第598章 末日臨頭第60章 恩威並重(完)第17章 意外收穫(下)第708章 鄭和計劃第207章 給我兩個月的時間第550章 戰車第575章 妥協與應戰第12章 離開第540章 過渡內閣(上)第358章 湖北變(上)第458章 呼聲第13章 義莊(上)第373章 陝西戰事第713章 不宣而戰5第160章 馬榮成疾走拿荊門第517章 刺袁(上)第61章 張彪逃了第553章 暫時結束第484章 遠東準盟友(中)第239章 將北上第664章 面見第696章 原敬上位第77章 漢口小停第411章 大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