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三章 水上飛機

巴玉藻自幼穎聰,13歲就考入南華城水師學童。17歲時,品學兼優的巴玉藻被選派留學撒爾帝國,他先是學習製造船炮,次年考入阿姆斯特朗學院學機械工程,繼入唯喀斯廠實習。

1915年,由於西大陸爆發戰爭,巴玉藻轉赴白鷹國留學,考入麻省理工學院航空工程系,爲第2期學生。巴玉藻刻苦攻讀,僅用6個月的時間便拿到航空工程學碩士學位。畢業後,品學兼優的巴玉藻被白鷹國通用飛機廠聘爲第一任總工程師。

1917年冬,巴玉藻毅然辭去兩家飛機廠高級職務與優厚待遇,回國開創自己的飛機制造業。本來他是在北華城政府尋求幫助,可是直皖兩系政治鬥爭激烈,根本沒人理會這個航空學的大才,在等了大半年之後,巴玉藻纔在好友王助的勸說下,來西部特區碰碰運氣。

趙守宏對巴玉藻瞭解的非常清楚,歷史上在1928年,巴玉藻代表華蘭國到條頓國參加萬國航空展覽會。會後又去撒爾、高盧等國考察,並於公元1929年遭倭國間諜暗殺身亡,當時年僅37歲。

在那個時代,華蘭曾經有許多人才都被倭國間諜所暗害,不過在這個時代,趙守宏早已暗下決心,一定要將這些寶貴的人才都安全的保護起來。如果倭國人再敢對華蘭的人才下手,他必然會給予百倍的反擊。

至於另外一個叫做王助的人,其履歷一點也不比巴玉藻遜色。王助1893年生於直隸省南宮縣,八歲考入煙臺海軍水師學校,畢業後作爲公派留學生前往撒爾國深造並考入了撒爾國阿姆斯特朗海軍大學,後來又進入德蘭姆大學學習機械工程。

1915年王助畢業於德蘭姆大學並獲得學士學位,同樣因爲西大陸開戰而轉赴白鷹國深造,並進入了麻省理工學院與巴玉藻成了同系校友。1916年獲得航空工程碩士學位之後,王助在白鷹國找到了工作,進入白鷹國波音飛機公司成爲第一任總工程師。他親自設計並監製“b&w—c”型水上飛機,成爲波音飛機公司製造成功的第一架飛機,並以開闢白鷹國第一條航空郵政試驗航線的飛機而載入史冊。

在西部特區軍隊接連戰勝倭羅兩國之後,受到鼓舞的王助決定回國發展,爲華蘭建造自己的飛機。只是因爲“b&w—c”型水上飛機的研製工作正處於關鍵時刻,王助又不是一個有始無終的人,這才耽擱些時日。等到王助回國的時候,正好碰到賦閒的巴玉藻,在他的鼓動下,兩人就一起來蜀都碰運氣了。

趙守宏重視各種人才,尤其是機械方面的人才,這是政府上下全都清楚的。因此當兩位飛機設計師抵達中川,進入到那個人才交流中心之後,立刻受到了政府方面和漢興集團公司代表的重視。政府派出專人爲他們安排食宿,讓他們住進蜀都最好的酒店,所有食宿全部免費,並很快安排他們第二天與趙守宏見面。

對於蜀都方面給予的禮遇,兩位設計師感覺受寵若驚,至少他們現在已經感覺自己的選擇沒有錯了。在第二天見到趙守宏之後,沒想到對方身爲總領這樣的高官,可以說是華蘭數一數二的實權人物。面對他們這兩個只是小有名氣的留學生,竟然絲毫沒有擺官架子,對他們如此熱情。

在侍女奉上香茗之後,辦公室內只剩下了他們三個人,趙守宏沒有做到自己的辦公桌後面,而是與兩人一起坐在了旁邊的沙發上。趙守宏如此做,是故意放低自己的身份向兩位人才示好,對此王助和巴玉藻頗爲感動。

“兩位這次回國,有什麼打算嗎?”趙守宏先問起了他們的想法。

巴玉藻臉上一紅道:“其實我已經回國幾個月了,只是一直在北華城等待揭見。最近北華城比較亂,總理也沒心思見我,這次王助回來勸我,我纔跟着過來看看的。至於打算嘛,我只是想好好做個飛機設計師而已。”

“我也和巴玉藻差不多,這次回來就是想爲華蘭設計自己的飛機,尤其是水上飛機。如果我們能夠加入到馮如的工廠,應該可以大展宏圖。”王助笑着回答道。

“水上飛機?王先生能不能說的再具體點?”趙守宏對水上飛機很感興趣,之前馮如和西科斯基聯手,爲水上飛機母艦設計的水上飛機,只不過是應急之物,它更多的是爲了讓官兵們適應水上飛機的操作方法,並研究出相應的戰術。現在有了專業的水上飛機設計師,趙守宏自然不願意放過。

聽到趙守宏居然對飛機感興趣,王助立刻介紹了起來:“我剛剛在波音飛機公司完成了“b&w—c”型水上飛機的研製工作,在我看來水上飛機可以在任何寬闊的水面上起飛,對場地要求不高。它的安全性好,飛機噸位不受限制,而且堅固耐用,執行海上救生和偵察任務是絕佳的選擇。”

趙守宏聽得連連點頭,等到王助介紹完他才說道:“可是水上飛機因爲船型機體或者浮筒的阻力比較大,不適合於高速飛行,機身結構重量大,對抗浪性要求比較高,維修很不方便製造成本也高。”

聽到趙守宏一番話,兩人都嚇了一跳,他們這才知道對方並非對航空一無所知的老式官員,而是一個能幫助他們分析優缺點的高手。兩人得知這一點後,激動地手直髮抖,他們很清楚如果讓外行領導內行,很容易出現政策上的偏差。而現在他們的頂頭上司也如此精通航空,這對他們將來的工作非常有好處。

“大人說的很對,水上飛機的確有這樣的問題。不過我感覺水上飛機還是大有可爲的。首先是海上搜救,如果爆發海戰或者船隻遇難,傳統救援方式太過緩慢,等到救援船隻抵達那個海域,估計已經沒有活口了,幾年前的泰坦尼克號沉沒事件就是例證。”王助先舉了個世界聞名的例子。

, !

第三百四十二章 臨時加註第八百四十九章 經濟轉型第六百二十章 另類工事第九十九章 啓發和引導第五百五十三章 倭軍南下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禮待有加第六百一十三章 攻取尼布楚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萬里潛行第一百三十四章 安插人手第九百二十章 海運公司第九百五十一章 外交抗議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鷹擊2型反艦導彈第九百一十章 布寧的異動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引路的營長第二百七十一章 殲敵翁阿蘭第五百二十二章 兩強並立第十六章 力量比拼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潛艇監視第六百七十九章 領土與殖民地的區別第五百九十八章 建立特區第一百七十四章 有我無敵第二百四十二章 大事化小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威逼利誘第二百五十六章 院長曲煥章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面對堅城第七百三十二章 佔據達爾文港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政體試驗田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暹羅參戰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肆意空襲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偷襲艦隊第七百四十九章 待遇從優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炮擊鎮南關第八百二十四章 分贓的和約第六百四十三章 羅剎軍投降第一百五十四章 被迫妥協第五百三十四章 巴林怒火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計如連環第八百章 判決結果第二百四十一章 仗義出手第七百一十七章 反步兵闊刀雷第四百三十四章 航空母艦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火箭筒的威力第八百九十八章 兩國特使第三百三十九章 兵棋推演第三百七十章 起義約定第七百四十三章 內外夾攻第九百一十四章 噸位互換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空陸協同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新式戰機第一百一十三章 造艦的誘惑第一百五十一章 ‘精明’的海因茲第六百六十章 騎兵追擊第四百七十四章 謝明爵的手段第七百七十二章 抵達白鷹國第一千零一十章 形勢微妙第三百四十二章 臨時加註第八百零七章 藥物無效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強行起飛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自投羅網第七十一章 貸款的利弊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經濟繁榮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羅剎出擊第三百七十章 起義約定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爭分奪秒第三百二十五章 神話的終結第八百八十五章 羅斯柴爾德家族第八十五章 斯文的秦二爺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火燒平壤第六百八十四章 撤出的條件第二百二十七章 潛艇專家第二十三章 藉機要好處第七百九十七章 軍事法庭第七百二十章 非常國會第八十六章 一場勤苦爲誰忙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兩難抉擇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進取紐西蘭第三百三十八章 皇儲的要求第五章 銀幣成堆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軍備控制第四百六十章 回國的海圻號第五百七十八章 勃固大戰第三百五十五章 談判結果第六百六十五章 發行華元第八百七十一章 合作的條件第三百三十六章 端方入川第九百三十六章 銷售狂潮第一千零十八章 倭軍撤退第三百一十三章 奇人楊晳子第一百八十五章 孟買條約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國家搬遷第六百一十一章 騎兵對決第三十二章 突發事件第六百五十四章 烏拉爾和約第九百二十章 海運公司第七百九十六章 全殲高盧軍第五百一十八章 大佬退黨第五百二十八章 長炮榴彈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城中搶糧第五百八十二章 消失的國庫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各出手段
第三百四十二章 臨時加註第八百四十九章 經濟轉型第六百二十章 另類工事第九十九章 啓發和引導第五百五十三章 倭軍南下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禮待有加第六百一十三章 攻取尼布楚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萬里潛行第一百三十四章 安插人手第九百二十章 海運公司第九百五十一章 外交抗議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鷹擊2型反艦導彈第九百一十章 布寧的異動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引路的營長第二百七十一章 殲敵翁阿蘭第五百二十二章 兩強並立第十六章 力量比拼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潛艇監視第六百七十九章 領土與殖民地的區別第五百九十八章 建立特區第一百七十四章 有我無敵第二百四十二章 大事化小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威逼利誘第二百五十六章 院長曲煥章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面對堅城第七百三十二章 佔據達爾文港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政體試驗田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暹羅參戰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肆意空襲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偷襲艦隊第七百四十九章 待遇從優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炮擊鎮南關第八百二十四章 分贓的和約第六百四十三章 羅剎軍投降第一百五十四章 被迫妥協第五百三十四章 巴林怒火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計如連環第八百章 判決結果第二百四十一章 仗義出手第七百一十七章 反步兵闊刀雷第四百三十四章 航空母艦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火箭筒的威力第八百九十八章 兩國特使第三百三十九章 兵棋推演第三百七十章 起義約定第七百四十三章 內外夾攻第九百一十四章 噸位互換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空陸協同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新式戰機第一百一十三章 造艦的誘惑第一百五十一章 ‘精明’的海因茲第六百六十章 騎兵追擊第四百七十四章 謝明爵的手段第七百七十二章 抵達白鷹國第一千零一十章 形勢微妙第三百四十二章 臨時加註第八百零七章 藥物無效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強行起飛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自投羅網第七十一章 貸款的利弊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經濟繁榮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羅剎出擊第三百七十章 起義約定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爭分奪秒第三百二十五章 神話的終結第八百八十五章 羅斯柴爾德家族第八十五章 斯文的秦二爺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火燒平壤第六百八十四章 撤出的條件第二百二十七章 潛艇專家第二十三章 藉機要好處第七百九十七章 軍事法庭第七百二十章 非常國會第八十六章 一場勤苦爲誰忙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兩難抉擇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進取紐西蘭第三百三十八章 皇儲的要求第五章 銀幣成堆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軍備控制第四百六十章 回國的海圻號第五百七十八章 勃固大戰第三百五十五章 談判結果第六百六十五章 發行華元第八百七十一章 合作的條件第三百三十六章 端方入川第九百三十六章 銷售狂潮第一千零十八章 倭軍撤退第三百一十三章 奇人楊晳子第一百八十五章 孟買條約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國家搬遷第六百一十一章 騎兵對決第三十二章 突發事件第六百五十四章 烏拉爾和約第九百二十章 海運公司第七百九十六章 全殲高盧軍第五百一十八章 大佬退黨第五百二十八章 長炮榴彈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城中搶糧第五百八十二章 消失的國庫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各出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