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四章 爲女須強

因爲太后下了懿旨,點了洪氏爲永平公主侍讀,一應品秩和待遇,比照親王友。

儘管唐代王府官中,就有親王友這樣一個官職,但除卻最興盛那些年代時最顯赫的幾位親王,大部分時間這個職位都是徒有其名。

尤其是後來那些可憐巴巴被丟在十王宅甚至十六王宅中自生自滅的親王們,根本就連王府官這種建制都沒怎麼見過,王傅和長史尚且沒有,更不要說什麼從五品下的親王友。

而到了大明,所謂親王友這樣一個官職,同樣是一會有,一會無,再加上皇子封爵往往很謹慎,能在有太子時封親王的很少,分封在外的那些親王反而都是些過氣無所謂的角色,所以王府官中親王友這樣一個官職有沒有,親王本人不看重,而被點到的官員更會大嘆倒黴。

於是,不少人得知消息後都是緊急翻書,這才最終發現,洪氏此番擔當公主侍讀,卻比照的親王友這個官職,到底應該按照幾品算。而發現之後,他們全都覺得有些玄妙。

大明的親王友,竟然也是從五品!

這對於一般官員來說,一點都不低。然而,如果按照大皇子妃這個目標來看,卻又似乎差得很遠。當然,大多數人都覺得,大皇子妃這名頭固然聽着光鮮,其實卻是深不見底的大坑,反而是永平公主侍讀這個名號,既能享受從五品的待遇,又能接近帝后,豈不是美哉?

在無數人關注點都集中在了洪氏這樁事情上時,原本奉旨安撫滄州的朱廷芳回京,順便還把幾個水匪丟去兵部這一檔子“小事”,自然也就少有人關注了。

畢竟,滄州事已經在朝堂上過了一次又一次,然後又被一件一件層出不窮的事情給壓了下去,比如突然冒出來的廢后,比如什麼御廚選拔大賽,比如那座興隆茶社周圍突然形成了一個很熱鬧的商圈,比如突然又冒出來外城也要造一座公學……

以至於朝官也好,民間百姓也好,都有了一種目不暇接的感覺。就連據說昨天陪着皇帝見洪山長和嶽山長,今天又和朱瑩一塊陪着太后見洪氏的張壽,朝臣們聽說後也都懶得發表意見了。

作爲去歲到京城後就從來沒有淡出過人們視線的俊逸閒雅迷之窮公子,如果有朝一日人和當年的蕭郎和弄玉一般,和朱瑩雙雙弄簫飛昇,他們也不會有任何新奇。

然而,面對那一匹潞綢,面對那一卷敕命,被安排住進了雅舍的洪山長卻是大失所望,等欽使一走,他就忍不住對着洪氏暴跳如雷。

“怎會這樣,是不是你今日覲見太后時應對失當,這才落得這幅田地?洪氏詩書傳家,多年的耕讀門第,太后竟然賜你一匹潞綢,這是譏諷你的才學品行只值這一匹庸俗不堪的潞綢嗎?”

“那永平公主以女子之身去主持什麼文會,簡直是牝雞司晨,狂妄大膽,太后和皇上如此放縱她,卻還讓你給她當侍讀?她的年紀該嫁人了,還需要什麼侍讀!定然是她在太后和皇上面前進讒言,這才壞了你的功德……”

如果她嫁給了大皇子,當了那個負責勸諫管束夫君的大皇子妃,這就是一樁大功德嗎?

面對一個痛心疾首,喋喋不休的父親,洪氏顯得異常淡定,既沒有去勸,也沒有去辯解,因爲她早就習慣了這樣一個嚴於律己,更嚴於律人的父親,於是乾脆放任父親在那發泄失望。每到這個時候,她就很慶幸,父親沒有出仕做官。

如果人去做官,會不會氣得上司一佛昇天,二佛出世,然後恨不得整死他?會不會氣得下屬天天在背後扎他的小人,然後想方設法炮製證據,把這樣一尊瘟神給扳倒?

注重禮法,精通經史,德行無可挑剔,卻偏偏太不懂人情世故的父親,多虧是在豫章書院這樣一個規矩嚴明的環境之中,又得到了上一任老山長以及不少豫章書院出身的名儒以及地方世家支持,這才能安安穩穩走到了現在。

因爲那些背後靠山都認爲,要維持豫章書院一貫培養臺諫清流的風氣,這樣一位嚴格的山長很有必要。當然大權的話,那就分頭把持吧……

至於她……她深刻領會那些人的用意,是最不遺餘力規勸父親遠離仕途的人,沒有之一。

因爲無論老山長還是那些名儒以及世家,誰都不好意思去勸她父親斷絕仕途之念。而她做到了他們所不能做的事,那些江西的上層名流方纔會對她這個知情識趣的大齡女子尤其滿意,投桃報李,力捧了她一個孝女的名頭。

他們就差在沒有朝廷旌表的前提下,給她建造一座孝女牌坊了!

而這些年裡,她在父親那些規矩禮法的縫隙之中,救下一個個可憐婦人,從中挑選出能夠接受點撥的人,對有些人教授以技能,對有些人教授以學識,讓識文斷字卻不懂世故的人能夠領會人情,讓無端受辱的婦人開闊眼界,知道這天下並不僅僅是孃家和夫家……

同時,她這些年又在召明書院悄悄尋找某些特別的人才,潛移默化地引得他們去關注那些道學君子不屑於去關注的雜科學問。當然,這很難,因爲她自己也不懂這些,只能在代表父親給人贈書的時候悄悄做點手腳。當然,她是絕對不會遺留任何文字給人當證據的。

就算她萬一對人看走了眼,諸如《夢溪筆談》之類的書也無法作爲指摘她的把柄。

因爲她早年就從父親的抱怨中得知,當今皇帝很喜歡標新立異,所以只希望有天資非凡的學生從這些書裡得到啓發,寫出什麼奇特的文章,做出什麼特別的東西,能讓人注意到召明書院。雖然花費了很多時間,但她總算是成功了。

至於如今太后的懿旨,雖然和她預想中還相差甚遠,可至少還能算是成功的一步。

因爲父親固然講風骨,講體統,此時還一副極不情願她去當那個公主侍讀的樣子,但絕不會真的義正詞嚴拒絕太后美意,因爲太后嘉賞她的那八個字,也算是給父親臉上貼金。

洪氏默然佇立,直到洪山長說夠了,說累了,她正打算順勢委婉規勸兩句,給父親一個臺階下,外間卻傳來了一個聲音:“洪兄,蘇州太湖書院的肖山長,松江華亭書院的徐山長都到了,大家約好了出去聚一聚,所以請我來問一問你的意思。”

剛剛洪山長說得興起,根本沒顧得上外頭的動靜,此時聽出這聲音的主人是嶽山長,他冷哼一聲,正要拒絕時,卻只見洪氏上前一步,對他低低說出了一句話。

“爹,羣賢齊聚京城,這是難得的盛事,您何妨去會一會各方賢達?”

洪山長對這種交往並沒有多大興趣,此時頓時眉頭大皺。可洪氏卻又聲音柔和地勸道:“咱們出來的時候,老山長不是就對爹說過,希望您廣交朋友,多多瞭解其他書院的風流人物,日後彼此結交,互有助益嗎?”

恪守禮法的洪山長當然也是極其尊師重道的人,對於自己的授業恩師,把豫章書院交給自己的那位老山長,他是發自內心的敬重。所以這些年來,他始終兢兢業業。

沒有兒子,只有一個女兒的他素來最不齒那些一樹梨花壓海棠的假道學,妻子亡故後不鈉婢妾,全身心投入書院,至於家裡,他完全丟給了女兒去照管。至於兒子,他早就和兒女成羣的長兄說好,臨死時過繼一個就完了,壓根不擔心貞節名聲在外的女兒將來會受人欺負。

當然他更知道,臨走時老山長對他的原話是,盡力瞭解其他書院有什麼傑出人物,然後做好相應的預備,免得自家書院英才在此次會試和殿試時意外受挫。

須知明年這大比之年,豫章書院的目標是,傾盡全力也得拿下三鼎甲之一!

所以,在門外站着一個是敵非友嶽山長的情況下,洪氏這樣委婉的提醒確實沒錯,但洪山長就是覺得心裡不那麼舒坦。於是,他撂下洪氏徑直走到門邊,拉開房門,見是嶽山長正笑容可掬地站在那裡,他就冷冷問道:“現在就去嗎?”

嶽山長之前在院子裡時就聽到了洪山長那一番絲毫不知道謹慎和剋制的話。他知道自己甚至都用不着想辦法告密,在這裡伺候的人就自然會稟報相關人等,因此這會兒非但絲毫沒有流露出異色來,反而顯得更爲客氣而親切。

“沒錯,此番受召的人都到齊了,大家坐而論道,恰能浮一大白。”

“老夫不會喝酒。”洪山長絲毫不顧自己這是不是直接把天給聊死了,硬梆梆地說出這麼幾個字後,他就輕哼道,“正好趁此機會,我也去領教一番各方賢達!”

見洪山長這麼說着就大步出門,洪氏心中苦笑,面上卻還不得不露出溫婉的笑容對嶽山長屈膝一福。眼看這位最先抵達京城的召明書院山長竟是客客氣氣對她拱了拱手,隨手纔不慌不忙轉身跟在了父親後頭,她不動聲色上前關了門,隨即就揉了揉眉心。

父親大概不知道,得知皇帝竟然召見父親的時候,老山長就立刻以其夫人的名義請了她過去,隨即在親自見她時,那張極老的老臉皺得和苦瓜似的。

“元娘啊,你是我看着長大的,就和我孫女差不多,你跟着你爹上京,千萬要看着他一些,別讓他那張嘴惹禍!哎,我根本就不指望他能去當皇子師,就憑他那個性,只適合呆在書院裡。因爲他名聲清正,縱使家世不凡的學生,也斷然不敢對他這老師如何。”

“可一旦給皇子當老師,那就不同了。你爹立身持正,眼睛裡揉不得沙子,看不慣的問題就要說,他那些學生們大概都沒他這麼愣頭青!可他這脾氣適合書院,卻不適合官場。”

“我當然知道他沒有立於君王側的意思,恐怕到了皇上面前也會一力請求放歸,可我就擔心他那張嘴到了京城得罪人!你千萬千萬看着他一點,時時刻刻規勸他!”

洪氏再次深深嘆了一口氣,隨即就到了那張書桌旁邊,蘸水磨墨,又翻開一張拜帖,提筆在上頭寫下了娟秀卻又不失鋒銳的一行小楷——“趙國太夫人懿鑑……”

她運筆如飛,須臾一封拜帖寫完,最終以“晚輩洪氏百拜”作爲結語,等寫完之後,眼看墨跡漸幹,這才親自拿了出去,卻命此行帶的一個媽媽去叫來雅舍中執役的一個僕婦,賞了一把錢,請她找人代爲去趙國公府送信。

洪氏沒有支使此次帶來的小廝去送信,而是把拜帖交給了雅舍裡的區區一個僕婦,因此這封拜帖第一時間就出現在了司禮監外衙。呂禪拿着拜帖反反覆覆琢磨了老半天,最後還是老老實實拿去送給了楚寬。可他出乎意料的是,楚寬壓根看都沒看就直接遞了回來。

“找一個低調的人送去趙國公府,多餘的話一句都別說。”

見呂禪滿臉驚訝,楚寬就淡淡地說:“豫章書院洪山長大概沒有留京教授皇子的意思,所以即便他再迂腐,皇上也會優容他一些。至於這洪氏,她既然坦陳了此行的目的,那就更沒什麼好說的了。太后的懿旨都下了,她這孝女二字,算是板上釘釘。”

“可萬一太后還是讓她當了大皇子妃……”呂禪欲言又止。

“當就當吧,就大皇子那爛泥扶不上牆的德性,你當他娶一個賢妻之後就會變成齊宣王?說實話,就連那位廢后現在都不至於做這樣的美夢!”楚寬毫不留情地譏諷了曾經的皇后,如今的敬妃一句,這才微笑道,“洪氏是要開女學,何妨看看她怎麼做?”

“如今皇后廢了,大皇子和二皇子也等同於廢了,三皇子四皇子正當幼齡,還在可塑的時候,如果洪氏真有那本事……皇子師裡爲什麼就不能多一個女人?總不能張壽一枝獨秀!”

第五章 說好的退婚呢?第四百三十五章 琴瑟第六百零二章 乘龍佳婿要靠搶第一百三十二章 能者多勞王大頭第四百七十四章 烏鴉嘴和宋混子第三百六十九章 閒人不閒第三百八十二章 投名狀,嘆苦經第五百一十八章 爲什麼?賠禮呢?第四百一十九章 弄巧易成拙第六百八十三章 知父莫若女第五百三十一章 婚期第二十七章 何方高人?第八百七十二章 大陣仗第五百五十六章 變味的大考第八百二十一章 賜金第八十三章 張博士上京第三百一十二章 偏心第四百六十章 生辰夜第一百六十一章 你老師是正人君子第三百六十五章 官民不同第七百零五章 巡弋,攔截第二百七十七章 一條道走到黑第四百章 臨行且諄諄第五百四十章 禮未行而行第五百九十六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六百九十四章 動人第五百四十七章 腹有數理氣自華第七百零九章 抄家?堵門?第五百六十章 器量,突發第二百三十三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第四十一章 葛門徒孫第四百八十八章 商圈和正名第一百九十二章 死對頭第七百二十四章 近墨者黑?第七百二十六章 奈何敵人就是渣第四十四章 狡黠胖子和正義公子第四百二十二章 秋風未到蟬先知第九十五章 葛氏術語手冊第七百九十七章 求知若渴第六百八十一章 黑鍋第四百三十二章 任勞任怨老黃牛第六百八十八章 婚宴那些事第四百二十八章 管家何人,選拔大賽第八章 嫌棄第八百零七章 都挺好第四百二十七章 激進第兩百一十四章 你兒不如我兒,他爹勝過我爹第八百零九章 簡單粗暴效果好第六十八章 授課和鬧事第七十四章 葛氏語錄新編(上)第五百七十五章 文華殿裡話異邦第七百四十三章 早生貴子……第四百五十五章 敲人頭殼問配方第五百八十章 爲老不尊第兩百零三章 奇怪的朱公子第五百一十二章 深坑尾聲1 兄弟第七百八十七章 荒謬推演第二百四十八章 過年第六百零八章 落水第七百一十三章 偏激第八章 嫌棄第五百二十五章 傳話請講學第八百零一章 同情和詞典第一百九十四章 紈絝擅長的領域第五百三十五章 嫁給我吧第兩百三十二章 爲時已晚第一百四十二章 母親第三百七十八章 偷換概念第三十五章 顏值不夠,衣服湊第二十一章 有智慧的陸豬頭第一百五十八章 我行我素第五百八十三章 冠禮如戲第五十八章 往事和決意第七百九十五章 神坑第三百六十六章 將死亦可從容第五百一十三章 雙重暴擊第一百九十四章 紈絝擅長的領域第七百一十二章 牆倒衆人推第七百二十八章 識詐第二百七十六章 對調第六十八章 授課和鬧事第三百四十章 山中迷宮?第一百零六章 尋人司禮監第五百三十六章 依依第七百零四章 領命第四十八章 夜色殺機第二百八十二章 郎舅(下)第四百五十章 張壽的加賽題第三百二十七章 觀刑漫話第二百四十五章 讓轎第六百九十八章 窮追猛打第八百零三章 暗渡陳倉,閒人大叔第五百零七章 因爲無知,所以弱第七百三十四章 雞犬不寧第兩百二十四章 硬的不行來軟的第六百八十八章 婚宴那些事第九十五章 葛氏術語手冊第三百三十四章 跋扈,蠢哭第七百九十二章 今夜不能眠
第五章 說好的退婚呢?第四百三十五章 琴瑟第六百零二章 乘龍佳婿要靠搶第一百三十二章 能者多勞王大頭第四百七十四章 烏鴉嘴和宋混子第三百六十九章 閒人不閒第三百八十二章 投名狀,嘆苦經第五百一十八章 爲什麼?賠禮呢?第四百一十九章 弄巧易成拙第六百八十三章 知父莫若女第五百三十一章 婚期第二十七章 何方高人?第八百七十二章 大陣仗第五百五十六章 變味的大考第八百二十一章 賜金第八十三章 張博士上京第三百一十二章 偏心第四百六十章 生辰夜第一百六十一章 你老師是正人君子第三百六十五章 官民不同第七百零五章 巡弋,攔截第二百七十七章 一條道走到黑第四百章 臨行且諄諄第五百四十章 禮未行而行第五百九十六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六百九十四章 動人第五百四十七章 腹有數理氣自華第七百零九章 抄家?堵門?第五百六十章 器量,突發第二百三十三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第四十一章 葛門徒孫第四百八十八章 商圈和正名第一百九十二章 死對頭第七百二十四章 近墨者黑?第七百二十六章 奈何敵人就是渣第四十四章 狡黠胖子和正義公子第四百二十二章 秋風未到蟬先知第九十五章 葛氏術語手冊第七百九十七章 求知若渴第六百八十一章 黑鍋第四百三十二章 任勞任怨老黃牛第六百八十八章 婚宴那些事第四百二十八章 管家何人,選拔大賽第八章 嫌棄第八百零七章 都挺好第四百二十七章 激進第兩百一十四章 你兒不如我兒,他爹勝過我爹第八百零九章 簡單粗暴效果好第六十八章 授課和鬧事第七十四章 葛氏語錄新編(上)第五百七十五章 文華殿裡話異邦第七百四十三章 早生貴子……第四百五十五章 敲人頭殼問配方第五百八十章 爲老不尊第兩百零三章 奇怪的朱公子第五百一十二章 深坑尾聲1 兄弟第七百八十七章 荒謬推演第二百四十八章 過年第六百零八章 落水第七百一十三章 偏激第八章 嫌棄第五百二十五章 傳話請講學第八百零一章 同情和詞典第一百九十四章 紈絝擅長的領域第五百三十五章 嫁給我吧第兩百三十二章 爲時已晚第一百四十二章 母親第三百七十八章 偷換概念第三十五章 顏值不夠,衣服湊第二十一章 有智慧的陸豬頭第一百五十八章 我行我素第五百八十三章 冠禮如戲第五十八章 往事和決意第七百九十五章 神坑第三百六十六章 將死亦可從容第五百一十三章 雙重暴擊第一百九十四章 紈絝擅長的領域第七百一十二章 牆倒衆人推第七百二十八章 識詐第二百七十六章 對調第六十八章 授課和鬧事第三百四十章 山中迷宮?第一百零六章 尋人司禮監第五百三十六章 依依第七百零四章 領命第四十八章 夜色殺機第二百八十二章 郎舅(下)第四百五十章 張壽的加賽題第三百二十七章 觀刑漫話第二百四十五章 讓轎第六百九十八章 窮追猛打第八百零三章 暗渡陳倉,閒人大叔第五百零七章 因爲無知,所以弱第七百三十四章 雞犬不寧第兩百二十四章 硬的不行來軟的第六百八十八章 婚宴那些事第九十五章 葛氏術語手冊第三百三十四章 跋扈,蠢哭第七百九十二章 今夜不能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