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副相

易風向來以爲,被當做棋子不怕,怕的是沒有價值連個棋子也當不上。哪怕一開始只是被人當做小卒子,可只要能過河,小卒子一樣有機會將死老帥,因此,易風對於楊廣和楊勇二人明顯的拉攏利用,都並不反感,至少表面上他從不反感。甚至他知道,自己其實這段時間以來,已經成功的成了皇帝楊堅手中的一枚棋子,而且他這枚棋子已經成功的渡過了楚河漢界,這也意味着,自己的身價已經大漲,不再是隻能前進不能後退不能左右,現在的他除了不能後退和前進之外,還有了能向左和向右的選擇餘地,因此他的威力也大的多了。

看準了這一點,易風並沒有過多的去破壞自己在楊堅心中的份量,甚至,他還在想辦法不斷的加強自己在他心中的份量。對於太子和晉王二黨的爭鬥,他表面上是不偏不袒。偶爾當楊堅問到他的態度時,他也儘量避免真正的支持某一方,比如燕榮案之時,他沒有跟着太子和漢王他們一起對楊廣痛打落水狗,等到王世積案時,他也沒有跟着楊廣楊素對高熲窮追猛打,他表現的儘量不摻與其中。但是,他也總是抓住機遇,爲自己謀得好處,增強實力。比如在燕榮案時,易風就努力的在爭取着加強對幽州的影響力,最後結果則是意外的成了幽州大總管。而王世積案,他表面上沒有摻與其中,實則是高熲被逼出朝堂的重要幕後謀士,其得到的好處也是其爲明顯。高熲失去皇帝信任,連帶着高熲爲主導的那份幽州府諸總管刺史名單也被皇帝拋棄。由皇帝一手選中的諸總管刺史,並非任何一皇子黨的成員。他再次成了最大的收益者。

不過易風也得承認,他現在其實好比在鋼絲上行走,在雞蛋上跳舞,是相當危險的,一個不慎就有可能粉身碎骨。不論是楊勇還是楊廣,他們都不是如今的易風可以對抗的了的。因此易風很聰明的利用瞭如今的局勢,玩起了危險遊戲。在楊勇那裡,他沒有完全拒絕楊勇的拉攏,雖然沒有馬上答應。甚至有點冷淡,但這種態度把握的正好,讓楊勇既存着幾分期望,又不會馬上識破他的真實態度。而在楊廣那邊,他表面上很賣力的在爲楊廣出謀劃策,甚至提供不少錢財軍械的資助,但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對楊廣並不真正的信任。

易風總結出結果,暫時還不能跟楊勇真的鬧翻了。他還需要太子嫡長子這個身份。正是因爲這個摻水的身份,讓他在楊堅面前得到了如今的機遇,沒有這層身份,他這個小卒子就上不了皇帝的棋盤。而他也不能真的就跟楊勇站到一邊。他經過在京中的這段時間,已經深刻明白了爲何歷史上楊勇會被皇帝臨老還廢掉了,這是一個太過平庸的太子。若是沒有楊廣這樣跟他對比顯得懸殊的皇子,也許他還有可能繼位。但既然有楊廣這樣更優秀的皇嫡子,他就很難接位了。易風就算站到他那邊去了。也不可能改變的了什麼結果,諸皇子的激鬥,雖然讓兩邊不斷有高層落馬,但總體來說,局勢是對楊勇這一邊越來越不利的。如今連楊勇這邊最大的靠山高熲都失利靠邊站被趕下牌桌了,他再站過去,這不是跟自己過不去嗎?不說他知道以眼下局勢楊廣必然會是最後的勝利者,就算他能迴天改命,幫楊勇取得勝利,最後登上皇位,可以他和楊勇的這真正關係,楊勇一即位,那就是自己的終結之日了。就算易風再傻,他也不可能真的幫助楊勇啊。

歷史上的楊堅還有五六年的壽命,也意味着不出意外這個天下還有五六年時間由楊堅說了算。因此,現在易風儘量不願意公開摻合到太子和楊廣之間的破事中去,他爲自己找到了一個方向,那就是儘量爭取得到皇帝的支持。

如今的情況,天老大地老二,楊堅這個天子是老三,一切還都是他說了算。

皇帝讓易風正月初八正式迎娶李麗儀入門,易風沒有回絕,他也沒有回絕的權利。不過對於這門婚事,易風說不上反感,但也說不上有多期望。這本質就是一門政治聯姻,只不過稍好些的是李麗儀他是見過的,甚至還是比較滿意的,比起那種純粹的父母之命的包辦情況要好的多。婚事臨近,不過易風卻沒有把半點的精力放在這方面。他覺得自己應當多向楊堅證明下自己的價值,趕了一個通宵,易風把自己的那套戰場急救和傷兵療養的計劃完善,然後上奏給了皇帝。

如今的易風,可謂是天子紅人,因此他的奏章可以不經三省直達天子面前。

楊堅是個相當了得的人,雖然年紀大了,可目光依然敏銳,對於易風所上的這本厚厚的摺子,他看過一遍之後,立即就動容了。他很快意識到,如果易風奏摺中所說屬實,而且這個計劃能夠執行並實現,那對於朝廷來說是有極大益處的。楊堅其實也是打過仗帶過兵的,因此對於易風奏摺中所說到的關於戰場急救以及傷兵療養能帶來的巨大好處,也十分明白。不過楊堅也不會被一些空頭計劃所打動,他立即宣易風進宮,當面詢問了關於實行這個計劃的更詳細情況,比如其中的成本,以及實現中會遇到的困難等。一個再完美的計劃,如果不能最終實行,或者不能實行的成本超過預期,那就值得多加思考了。

“一個戰場急救包需要多少錢,能否在這次大戰前準備好並配發下去?”楊堅問出了最重要的一個問題。成本問題以及時間問題。大隋的兵很多,但大隋的兵制,其實是採用一種相當粗放的模式,也就是府兵制爲主體,說白點就是國家給府兵們分一份田地。然後再免除他們的賦役,以此換取對這些士兵軍費支出的最低支出。朝廷不發糧餉。不給他們置辦軍械鎧甲,甚至在撫卹賞賜這方面也是極低的。這種制度有好有壞。好處是朝廷軍費支出大大減少,減少了朝廷的負擔,最大的壞處則是朝廷的兵成了農兵,戰鬥力大大下降。可也正是這種制度,讓當初的西魏北周崛起於後三國時代,並最終這一脈一統天下。朝廷也正依靠府兵制,把龐大的軍費負擔甩開,得以迅速的恢復元氣,並開創的開皇盛世。因此。楊堅對於軍隊這方面,一直有自己的思路,那就是得省錢。就好比當初隋朝建立後,多年來,朝廷的官員都只有京官有朝廷支付的俸祿,而地方官員,他們的俸祿朝廷並不負擔,而是依靠地方官府自己去放貸生利收息以及經營產業來支付官員俸祿以及辦公花費支出。朝廷徵召府兵上戰場,戰袍武器皆自備。甚至還要自己準備馬驢運輜重裝備,甚至每個出征將士離家時還得自己帶上一份糧食。朝廷最大限度的減免軍費的支出,現在易風的這個計劃裡,雖然明確表明。成功實行這個計劃,那麼能大大降低傷亡率,但急救包得要錢。

易風對楊堅的性格也已經有些理解了。知道楊堅骨子裡是個極摳的人,這也就是如今年老了好些了。早些年時的楊堅那是一文錢也想扳成兩半花的人。

易風不緊不慢的跟皇帝解釋急救包的配置以及它的功能作用,然後扳着指頭跟皇帝計劃每一樣物品的價格。最後說:“這個急救包裡最重要的有兩樣物品,一個是用於金創止血的白藥,一種是用於清理創口的酒精。過去我們一直從突厥人手裡採購突厥白,這種突厥人秘方的白藥效果極好,遠超我們漢人自己的金創藥品,但價格也極高,而且突厥人還一直控制鎖量。如今懷荒有一家藥坊,他們研製出了藥效比突厥白更好的懷荒白。另外用懷荒酒坊生產的白酒進行再次提煉加工而成的醫用酒精,對於清創也有極好的作用。”

“一個多少錢?如何保證供應?”楊堅很執着的問着成本。

易風原本提出這個計劃,也存着既幫助朝廷降低這次戰事的傷亡率,以在楊堅面前贏得滿意,同時又爲自己爭得兩個大的朝廷訂單,賺上一筆的想法。不過眼下看楊堅這個樣子,他想了想,乾脆換了一個思路。

“陛下,我有一個計劃,我們可以把這個急救包細分下來,不一定要把整個急救包交給一家去做,我們可以把其中每一樣物品都拆分單獨出來,然後再分別交給不同的商人去做,甚至我們還可以把一些商品再細分。就好比這懷荒白藥,雖然只有懷荒一家藥廠能夠生產,但我們可以把他分成原料採購、加工以及最後的炮製和運輸四個環節。除了由懷荒藥廠保留核心的最後加工配製外,其餘的都可以交給其它的商家。甚至可以按照我在懷荒時的做法,把原料採購、初加工、運輸等按區域劃爲成各個區,每個區招募其中最有實力的商人讓他們去做。”

易風說的這些,就是改變現在朝廷的一些辦事方案。一般情況下,若是這急救包項目由朝廷來做,那必然是朝廷的戶部下屬或者是少府寺之類的衙門設立工坊,招募工匠工人,然後採購原料,再製作加工。這樣的方法傳統,但卻絕不高效。而易風提出的方法則是後世普通的政府採購單方式,正式把一個項目分拆,然後通過招標,交給那些最有實力的商人,讓他們去承包完成,政府不負責實際上的生產,而只是招標和驗收。這種方式是最快的,也是最有效的。

楊堅倒也不是那種古板的人,聽了之後,也立即明白了這種招標承包模式的好處。

至於成本問題,易風則覺得並不是最大的問題,一個急救包能要多少錢?就算每個士兵配一份,可這種東西,一場戰事一般配發一次就基本好了,後面就算再有補充,也不會多。一個急救包就算一百文兩百文,那又如何,比起一個士兵的生命,這個成本已經很值了。朝廷雖然對府兵的撫卹投入並不高,但再不高。士兵戰死沙場,或者殘疾。朝廷也得拿出一筆不少的錢來撫卹,而如果士兵因爲這個戰場急救和傷兵療養計劃救回來了呢。那一份撫卹金不起碼得值個幾十幾百個急救包的錢?這麼一算,哪個更划算,難道楊堅還不明白。更何況,士兵戰死傷殘,不僅僅是撫卹金支出的問題。這個時代,人口是很值錢的,地方官甚至政績考覈最重要的一項就是人口的增長。

楊堅聽後思考許久,然後道:“如此一來,成本不是問題。供應也能解決了,最重要的兩個問題解決了。但是,還得救會士兵使用急救包,另外傷兵療養還得建療養營,最重要的是得需要大批的大夫。”

這是新的問題,特別是大夫的問題,如果提供了藥品,可卻沒有大夫,那傷兵的救治以及療養計劃也就沒意義了。而大夫。向來是寶貴以及稀少的,就算朝廷徵召,可也很難徵召到足夠數量的。

“孫兒覺得這並非問題,我有一個計劃可以大大彌補大夫數量不足的困難。”

易風的解決辦法其實也很簡單。那就是增加一批大夫的助理和專職的護士。這個時代的大夫治病,還是比較傳統的方式,什麼診斷開藥等都是親手爲之。易風認爲。其實在醫療營這樣戰時會出現大量病人,特別是外科創作病人的情況下。後世西醫醫院的這一套更好一些。說白了,就是讓這些大夫也構成一個治病的流水線。將大夫們分成各個部門,分科負責外,同時還要再細分,說白了就是要儘量的體現出大夫的職能。招募大批的護工進行培訓,讓他們能接手初步的一些護理救治的工作,再招募一些大夫的學徒或者一些醫館藥鋪的夥計,讓他們做爲大夫的助理,一些初步的醫治交給他們。而那些真正的大夫則主要讓他們負責診斷開藥還有負責手術,如此一來,一個大夫就能帶上好幾個學徒和一羣的護工,組成一個救治組,救治的效率能提高許多。

“這個辦法不錯,倒是和當官有些像,大官管大事,小官管小事,胥吏跑腿。”楊堅哈哈笑了起來,“我現在倒是覺得,讓你做幽州總管有些後悔了,我應當留你在朝中,你的腦子很靈活,總能從許多不同的方向想問題。要不,乾脆你留在京中如何?”

易風搞不明白楊堅的話到底是真是假,不過他可不想留在京師。當下只是笑着說,自己也頂多是有些小聰明,但留在朝中卻還沒有什麼資歷,恐怕難以承擔重任。

“你可以再考慮考慮,如果你願意留下來,我先讓你擔任內史令,等磨礪磨礪。現如今高熲也老了,以後朝中大事也不能只依靠右僕射楊素一人。等楊素升爲左僕射,你到時就做右僕射。”

易風根本不用考慮,別說做內史令,就算現在楊堅馬上讓他當右僕射,他也沒有半點願意。僕射雖爲宰相,可這不過是空中樓閣,在如今的形勢下,他更想的是經營好懷荒,然後把幽州也控制到手,對於朝中的職位那是沒有半點興趣的。不過他也不好明說,以免皇帝看出他的那點真正心思,因此他只是一口咬定自己資歷不足,又說眼下北方戰事在即,他更願意爲皇帝守衛邊疆云云。楊堅也看出來了,易風是真不願意留在朝中,當下笑了笑,也就不提此事了。

“你願意去幽州也好,不過這個醫療計劃是你一手提出來的,你得負責到底。回頭你和楊素仔細商量下,與尚書省擬一個詳細的計劃出來,招募培訓大夫、以及醫館藥鋪的學徒夥計還有護工之事,得儘快實行。另外特別是你先前提到的這個急救包以及療養營藥品供應的採購招標,也得儘快開始,戰事即將開打,我們沒有多少時間。”

“臣明白。”

“事情你儘管放心大膽的去做,錢的問題你不用操心,民部會如實的拔款給你。”楊堅道,“這個計劃若是真的能夠成功,這次大戰,將能少死傷無數的將士,這個錢完全值得花。”頓了頓,楊堅又道:“你既然不肯留在朝中,但這件事情我也不放心交給別人去負責,朕給你加一個官職,以參知政事銜暫時協調諸部司衙,負責辦事此事。”

楊堅向易風又解釋了下這個頭次設立的參加政事臨時官職的性質,這是個臨時官職,但卻相當僅次於三省長官的重要職務,相當於副相,只要是涉及到這次的醫療計劃,易風便可以憑這個參知政事銜有權協調諸部司配合行動。

易風心裡在想,楊堅剛把宰相高熲踢出朝堂決策圈,這個時候卻又給他設了這麼一個“臨時副相”的參知政事銜,這裡面看來並不如表面上的這麼簡單,很可能還有着更深層的意義,涉及到如今朝堂的局勢。不過易風想了想,管天子本意如何,對自己總沒什麼壞處的。當下謝恩,接下了這個臨時差遣!

ps:這幾天生病了,沒能更新,非常抱歉。天氣忽冷忽熱,身體承受不住。(未完待續。。)

第140章 野狐城第376章 觸中G點第92章 開府設幕第408章 以牙還牙第357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285章 濟世安民第333章 捷足先登第74章 軍火第75章 算我一份第507章 名將對決第213章 奪旗第282章 謠言四起第255章 膽大包天第459章 戰陣鬥將第491章 請降第128章 懷荒新軍第454章 威逼利誘第488章 監國攝政第201章 高熲第532章 君臨天下第339章 抓姦抓雙第204章 安保條約第113章 請君入甕第457章 四面合圍第362章 出軌第220章 北方聯盟第458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249章 共贏互利第207章 投降不可恥第565章 再次北伐第566章 李靖出山第158章 勃勃野心第387章 諜中諜第128章 懷荒新軍第242章 三朝洗兒第159章 相親大會第279章 臥榻之側第517章 魯陽關第534章 皇后第90章 季瑤、霍氏第497章 我們的目標是洛陽第71章 徐世績、程咬金、羅士信、蘇定方第241章 喜訊連連第548章 全面戰爭第500章 爆菊花第349章 織一張大網第389章 喂不飽第152章 退避三舍第222章 連襟第454章 威逼利誘第67章 一切盡在不言中第165章 武州總管府第238章 功高第164章 交易所第57章 旗、令、印、冊第118章 根基第10章 吉時已到第66章 河南綠林第460章 連挑三將第28章 掌權第240章 胡女爲妾第517章 魯陽關第69章 義薄雲天竇建德第556章 前軍夜戰遼河西,已報生擒高句麗第236章 貴人相助第226章 借雞生蛋第488章 監國攝政第411章 特種部隊第489章 樞密院與三衙第502章 楊素第430章 扶不起的阿斗第216章 枕邊風第443章 擁兵不前第340章 色字頭上一把刀第443章 擁兵不前第341章 反詩第527章 我要當皇帝第133章 長弓第375章 左右逢源第539章 白狼城大捷第311章 如虎添翼第147章 鳥槍換炮第519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558章 至尊第145章 最好的防守是進攻第337章 小霸王第373章 五王對調第470章 我褲子都脫了,你就跟我說這個?第237章 君無戲言第30章 龍舌第197章 鐵馬金戈第89章 前倨後恭第441章 狼煙起 江山北望第499章 太子薨了第10章 吉時已到第241章 喜訊連連第119章 殺第245章 桂香院第356章 爲我所用第560章 人頭滾滾
第140章 野狐城第376章 觸中G點第92章 開府設幕第408章 以牙還牙第357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285章 濟世安民第333章 捷足先登第74章 軍火第75章 算我一份第507章 名將對決第213章 奪旗第282章 謠言四起第255章 膽大包天第459章 戰陣鬥將第491章 請降第128章 懷荒新軍第454章 威逼利誘第488章 監國攝政第201章 高熲第532章 君臨天下第339章 抓姦抓雙第204章 安保條約第113章 請君入甕第457章 四面合圍第362章 出軌第220章 北方聯盟第458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249章 共贏互利第207章 投降不可恥第565章 再次北伐第566章 李靖出山第158章 勃勃野心第387章 諜中諜第128章 懷荒新軍第242章 三朝洗兒第159章 相親大會第279章 臥榻之側第517章 魯陽關第534章 皇后第90章 季瑤、霍氏第497章 我們的目標是洛陽第71章 徐世績、程咬金、羅士信、蘇定方第241章 喜訊連連第548章 全面戰爭第500章 爆菊花第349章 織一張大網第389章 喂不飽第152章 退避三舍第222章 連襟第454章 威逼利誘第67章 一切盡在不言中第165章 武州總管府第238章 功高第164章 交易所第57章 旗、令、印、冊第118章 根基第10章 吉時已到第66章 河南綠林第460章 連挑三將第28章 掌權第240章 胡女爲妾第517章 魯陽關第69章 義薄雲天竇建德第556章 前軍夜戰遼河西,已報生擒高句麗第236章 貴人相助第226章 借雞生蛋第488章 監國攝政第411章 特種部隊第489章 樞密院與三衙第502章 楊素第430章 扶不起的阿斗第216章 枕邊風第443章 擁兵不前第340章 色字頭上一把刀第443章 擁兵不前第341章 反詩第527章 我要當皇帝第133章 長弓第375章 左右逢源第539章 白狼城大捷第311章 如虎添翼第147章 鳥槍換炮第519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558章 至尊第145章 最好的防守是進攻第337章 小霸王第373章 五王對調第470章 我褲子都脫了,你就跟我說這個?第237章 君無戲言第30章 龍舌第197章 鐵馬金戈第89章 前倨後恭第441章 狼煙起 江山北望第499章 太子薨了第10章 吉時已到第241章 喜訊連連第119章 殺第245章 桂香院第356章 爲我所用第560章 人頭滾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