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書生

散了朝,易風回到了尚書省參知政事官廳,他依然還是參知政事,這邊依然有許多事務等他處理。

參知政事官衙裡的屬官吏員們,都如同長了順風耳一樣,此時已經知道了朝堂上發生的事情,紛紛向易風表示恭賀,口稱臣子。聽到那一聲聲臣,易風驚覺,太孫和親王之間的巨大差距生生擺在面前。親王,就算兼任官職再多,哪怕當大總管任宰相,也依然是臣子。而太孫,雖然還有個太子在頭上頂着,有些不上不下,可卻已經脫離臣子的序列,是君了,雖然太子也只是副君。易風心裡也有種很舒爽的感覺,但這種感覺只維持了片刻,他又馬上警覺了起來。他想起了自己對於楊堅爲何要立太孫的分析,自己這個太孫不過是皇帝爲了保持皇權獨攬防止晉王聲望過高,而出現另一箇中心而拿出來的棋子罷了。

再想一想,早幾年,那個冬至日百官按例到東宮拜見太子,本來太子爲儲君,按歷來慣例,冬至是朝中最重要的三個日子之一,百官每年在這三個日子去東宮朝見太子是應有之事。可是因爲在此之前,有一個官員給皇帝上奏,說皇帝應當退位爲太上皇然後把皇位傳給太子。然後不久後就出了百官東宮朝賀太子之事,本來歷年也有這樣的過場,可那年楊堅卻抓着不放,詢問臣下說這是哪種禮儀,當時太常少卿辛稟就回奏,說東宮應當只能用賀而不能用朝見,於是楊堅立即下令臣下以後不得再用朝見之禮去見楊勇。甚至進一步下旨將東宮那些強健的侍衛。都調到了自己身邊,只給楊堅留下了許多老弱侍衛。

從這件事上。易風就能判斷出,楊堅確實對自己的兒子也早有防範之心。若不是楊勇平庸,他還不一定能當了這麼多年的太子。

此時諸官吏口稱臣下,易風馬上臉色就變了,雖然當年東宮百官朝見之事後,楊堅只是下旨以後百官不得再用朝見之禮去見楊勇,並沒有說百官不得對太子自稱臣下。不過易風可不想在一些小事上,引起皇帝的猜忌不滿,甚至給楊廣楊諒等人攻擊的藉口,當下他退避一邊。全然不受。

讓道賀的官吏們退下後,易風坐在公案前,開始提筆寫奏章。奏章的內容就是以後官員對太孫不能自稱臣下,具體的內容就是說國家只有一位君主,太子太孫雖爲國家儲君,但一樣是臣子。臣子沒理由對其它的臣子稱臣的道理,因此應當改變這一不當稱呼。另外易風想了想,最後又寫道,他認爲沒有必要設置太孫的八率二將侍衛兵馬。自己的護衛規格照親王之制就行。寫完後,仔細的檢查了一遍,發現沒有什麼問題,易風立即封印後叫來屬下讓他送進宮去。

易風不得不謹慎。他沒有被太孫兩個字就給砸昏了頭,他很清楚的明白,自己要是表現出有什麼不當之處。那就隨時可能會引起皇帝的不滿。

送出這封奏章,尉遲恭將一大摞信件送到他的案頭。這些用火漆封印的信件,全都是從懷荒送來的。而且全都加了封印,並且裡面的信紙上全都是用暗語寫成,雖然看上去全都是一個個的標準漢字,但直接連起來讀卻沒有一個人能讀懂意思,前後根本不搭。這是加密過的信件,只有知道約定好的密碼才能破譯出來。而且爲了防止泄密,易風當初離開懷荒的時候,就已經和留守的高伯他們說過,書信往來的密碼每五天換一套。他們早設計過上百套的密碼,五天換一套,而且是隨機變更,只有先用另一套複雜的密碼破譯了送來信件是哪套密碼,然後才能根據相對應的那套密碼解譯。而這兩類密碼整個懷荒也僅有幾個人掌握而已,特別是對於後面的那套密碼,更只有易風和高伯兩個人才知道。

易風拿着信件仔細的觀察一遍,然後叫來了程名振,告訴他用指定的那套密碼開始解譯信件。

程名振就在易風的身邊解譯,每譯完一封,易風就看一封,看完後就直接燒掉,一個字也不流到外面去。

這些信件,全都是懷荒來的,但並非全都是什麼機密之事。總之,懷荒的事情,負責留守的高伯代他處置完後,都照例再把事情以及他的處置結果發一份給易風。另外特科等三個情報機構也會源源不斷的把情報彙報上來,就算易風不在懷荒,可懷荒每天發生的各種事情,軍事、民事、商務等各項事情,易風都能隨時掌握最新的狀況,甚至就是對各文武官員們的動態,他也能通過三個情報機構完全掌握,而且三個情報機構還互相監督,讓他不至於被下面的人矇蔽。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那一套,易風並不完全相信。他更相信的是良好的組織架構,通過一個良性的制度來解決信任方面的問題。無條件的信任短期內也許可行,但時間變化,局勢變化,誰也不能確定人心就是不變的。沒有監督是不行的,易風搞的這套制度,其實對於下面的人也是公開的,讓大家知道自己的頭上有一把利劍,那麼誰想要越過那條線,就得多考慮考慮頭上的那把劍。這樣的做法看似有些不近情理,但卻其實是對大家的保護。

懷荒的一切都很穩定,懷荒新建的四城已經大體完工,防禦主體部份的城牆濠溝箭樓等都完成了,內部的房屋倉庫街道商鋪也都完成了第一期項目。現在四座新城與原來的三座城已經連結起來,六座城池將內城圍繞護衛在內,仿如梅花吐蕊,六座外城之間的城牆已經連接起來,六城的城牆圍出了一個更寬闊的城區,一個嶄新而又規模寵大的懷荒七連城已經在塞外拔起,這裡將能容納更多的商鋪和作坊以及駐軍和軍屬。連城的建成。將讓處於塞外的懷荒諸城鎮有了一個堅固的中心,能讓他們承受住來自草原上突厥人兇狠的攻擊。

懷荒軍隊的訓練也依然在緊張的進行着。按易風的指示,懷荒七軍按着預定訓練計劃進行着訓練。這是一支完全脫產的職業軍隊,三個野戰步軍一個野戰騎軍三個城防守備軍。其中由單雄信秦瓊張稱金等統領的騎軍,數量已經再次增加不少,第一次正式突破了一萬騎的大關,在李靖這個教頭的幫助訓練下,他們年前還主動出擊打了幾仗,效果極佳。李靖一面給懷荒騎兵訓練,一面也利用從懷荒貸款買來的軍械戰馬裝備訓練自己的大寧鎮騎兵。在年前,李靖再次向懷荒銀行提交了貸款申請。申請報到易風這裡,他批准通過。按現在懷荒報上來的情報,李靖正在積極招兵買馬,準備將他的大寧鎮兵馬擴充到三千人,完全超出大寧鎮的編制數額,李靖仿易風先前的做法,對這超額的兩千人馬,準備以大寧關民兵的名義招募進來,表面上是爲了預防突厥進攻做準備。以防萬一到時可以協助守關。只是易風卻知道,李靖這不過是個藉口而已,他似乎認定了大戰會燒到大寧關,或者說。他早做好了準備到時要出關做戰。對於這些,易風倒沒什麼意見,先前他是管不了。現在他已經當上了幽州大總管,李靖屬於他的直屬部下。對於手下多了一支精銳兵馬,他自然是樂見其成的。

懷荒各軍工坊目前還在加班加點的生產着各種軍械武器。特別是戰車和箭羽以及投石車等器械,更是日夜不停。

三蕃那邊傳過來的情報也還不錯,在去年吃了鐵勒人進攻的大虧之後,三蕃現在完全依附於隋朝,跟懷荒之間的合作更是親密無間。三蕃各部從易風這裡簽訂了大量借款合同,然後用這些借款向懷荒軍工坊購買武器鎧甲,請懷荒的教官爲他們訓練兵馬。三蕃對於草原上的緊張氣氛十分敏感,不用易風多說什麼,他們也知道一場大戰即將開始。他們這樣的部族,向來是夾縫之中生存。這個時候爲了自身的安全,以及想在這場戰爭中分一杯羹,就必須得加強實力。沒有實力,不但有可能再次受到突厥人的進攻,甚至有可能會被大戰中獲勝的一方到時順便一口吞了。

懷荒的錢很好借,對於要求借錢的三蕃諸部,易風的要求是來者不拒。當然,開銀行的人都不怕借錢,但不表示他們會沒條件的借。三蕃在懷荒的北方銀行借錢,但這些錢只能用於在懷荒採購各種軍械以及其它商品消費,而且他們的借款利息要比普通的商業借款高,並且還必須提供擔保以及簽署一些附加條件。三蕃的擔保就是他們的牛馬,同時附加條件是他們的礦山得向懷荒商人開放,允許懷荒商人在三蕃境內修建道路和城堡商鋪,另外三蕃各部開放與懷荒商人的各種牲畜草藥皮貨等交易要求。總之,就是通過貸款的條件,讓他們借了錢又在懷荒花出去,同時還加強雙方之間的貿易關係,打破過去的明顯界線。緊靠近懷荒的奚族西面山區的部族,就已經開始跟懷荒更一步的合作,把許多礦山甚至是河谷都直接賣給懷荒,甚至讓懷荒在他們境內建立城堡設立商鋪。

按這種勢頭,懷荒就能一步步的向着三蕃境內滲透,加強關係,這是一個很不錯的局面。特別是如今朝廷已經將三蕃設立爲羈縻州,這種局面會更進一步。與三蕃深入的合作,受益最大的人將是懷荒,是易風。按這樣的趨勢下去,三蕃早晚會成爲懷荒的後院,成爲懷荒的畜牧場軍馬場,甚至是稅源地、兵源地、商品輸出地。

後面還有幾十封信件,來自懷荒各個部門機構,大小事情都有,易風仔細瀏覽一遍,將其中一些重要的事情用英文記錄在自己的一個小本子上,既爲備忘也防止泄密。記完後順便翻了翻前面的記錄,總的來說,一切順利。

時間很快過去,結束一天的工作,易風返回王府。

一到門口,就發現禮部和太府寺的官員正在家門口忙碌着。見到易風,向他稟報說皇帝旨意因爲易風馬上就要出京坐鎮幽雲,因此皇帝考慮,暫時就先把趙王別府改爲臨時的太孫府。稍後,太府寺會直接在先前皇帝賜下的趙王府空地上,直接建造一座太孫府。

對於這件事情,易風並不在意,與他們說了幾句話就進了府。

剛一進去,臨時客串管家的張仲堅立即過來向他通報:“殿下,三顏三溫奉詔前來,正在前廳中等候。”

三顏三溫是當今最有才名的顏氏三兄弟和溫氏三兄弟,顏氏三雄老大顏思魯,老二顏愍楚,老三顏遊秦,溫氏三兄弟,老大溫彥弘老二溫彥博老三溫彥將,兩家兄弟,都爲一時人物之上選,並稱顏溫三雄。

眼下,溫彥弘溫大雅與顏思魯俱在東宮,溫彥博溫大臨與顏憨楚同直內史省,溫彥將溫大有與顏遊秦典校秘閣。

楊堅立易風爲太孫,給他也選了一批優秀人才爲太孫府屬官,其中以當朝的六位重臣爲六傅,那是兼職。另外又選了李綱和薛道衡兩位品德才能極佳的兩位臣子爲太孫洗馬,又下旨召國子監助教包愷以及河東大儒王通同爲太孫洗馬,另以李百藥、封德彝、陳叔達、蕭瑀、虞世南、杜淹、孔潁達、王珪八人爲太孫舍人,溫顏三兄弟則併爲太孫學士。

四位太孫洗馬李綱、薛道衡、包愷、王通都是極有名望的大儒名士,而八位太孫舍人和六位太孫學士,則也全都是年輕俊彥,士族英才,楊堅一下子把這些人調到易風太子府中,不可謂不重視。不過這些人卻也有一個特點,多是山東士族出身,而非關隴貴族出身,而且這些人全都是才學爲名,但原來在朝廷擔任的都不是什麼重要的職務,說白了,皇帝給易風的全是一羣書生,老書生和年輕的書生。這樣的人有名氣,可卻都只是羣書生而已。

ps:依然頭痛的很!(未完待續。。)

第343章 副相第148章 行軍第169章 不可阻擋第496章 打回關中第266章 保險第431章 龍生九子,各有不同第257章 遊俠第298章 上柱國第230章 虎視眈眈第275章 謀害第121章 臣服第185章 破鏡重圓第325章 無情第508章 改弦易轍第406章 代號007第71章 徐世績、程咬金、羅士信、蘇定方第450章 保存實力第279章 臥榻之側第65章 英雄會第358章第229章 漢王第270章 無窮之門第553章 欽封戰神第90章 季瑤、霍氏第226章 借雞生蛋第251章 總教頭李靖第332章 盡入彀中第227章 任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第269章 一拍即合第524章 朕不後悔第437章 南下第324章 天子之怒第29章 茶與故事第418章 有種單挑第547章 雙喜臨門第21章 亂臣賊子第558章 至尊第382章 老母雞變鴨第160章 兵級第558章 至尊第239章 棋子第127章 火併第450章 保存實力第39章 楊廣的私生子第554章 阻擊第352章 太子、太孫並立第2章 逼婚第469章 絕戶計第166章 商報第229章 漢王第191章 豹騎第194章 箭陣第133章 長弓第428章 不差錢第295章 封王建國第22章 同心第28章 掌權第4章 逃婚第388章 果然自己人殺自己人最狠!第561章 選秀第378章 暗箭第292章 荊州大總管第132章 輪戰第407章 玩個狠的第365章 玉人何處教吹簫第346章 借錢第251章 總教頭李靖第283章 金屑酒第246章 晨間第68章 風雲聚會二賢莊第283章 金屑酒第387章 諜中諜第256章 戲弄第231章 豔福不淺第513章 斬草除根第429章 跟我上牀是你的榮幸第153章 漫山遍野第4章 逃婚第544章 瘋狂的李靖第437章 南下第403章 夷男第45章 馬上風第391章 遲暮的王者第437章 南下第285章 濟世安民第368章 不幸言中第111章 心寒第343章 副相第73章 地下軍工坊第416章 天下第二城第369章 嫌疑第385章 戰鬥間歇第272章 李四第550章 戰爭紅利第537章 伴君如伴虎第402章 耍猴第332章 盡入彀中第509章 捷報連連第568章 人均二十畝地第360章 狼煙起
第343章 副相第148章 行軍第169章 不可阻擋第496章 打回關中第266章 保險第431章 龍生九子,各有不同第257章 遊俠第298章 上柱國第230章 虎視眈眈第275章 謀害第121章 臣服第185章 破鏡重圓第325章 無情第508章 改弦易轍第406章 代號007第71章 徐世績、程咬金、羅士信、蘇定方第450章 保存實力第279章 臥榻之側第65章 英雄會第358章第229章 漢王第270章 無窮之門第553章 欽封戰神第90章 季瑤、霍氏第226章 借雞生蛋第251章 總教頭李靖第332章 盡入彀中第227章 任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第269章 一拍即合第524章 朕不後悔第437章 南下第324章 天子之怒第29章 茶與故事第418章 有種單挑第547章 雙喜臨門第21章 亂臣賊子第558章 至尊第382章 老母雞變鴨第160章 兵級第558章 至尊第239章 棋子第127章 火併第450章 保存實力第39章 楊廣的私生子第554章 阻擊第352章 太子、太孫並立第2章 逼婚第469章 絕戶計第166章 商報第229章 漢王第191章 豹騎第194章 箭陣第133章 長弓第428章 不差錢第295章 封王建國第22章 同心第28章 掌權第4章 逃婚第388章 果然自己人殺自己人最狠!第561章 選秀第378章 暗箭第292章 荊州大總管第132章 輪戰第407章 玩個狠的第365章 玉人何處教吹簫第346章 借錢第251章 總教頭李靖第283章 金屑酒第246章 晨間第68章 風雲聚會二賢莊第283章 金屑酒第387章 諜中諜第256章 戲弄第231章 豔福不淺第513章 斬草除根第429章 跟我上牀是你的榮幸第153章 漫山遍野第4章 逃婚第544章 瘋狂的李靖第437章 南下第403章 夷男第45章 馬上風第391章 遲暮的王者第437章 南下第285章 濟世安民第368章 不幸言中第111章 心寒第343章 副相第73章 地下軍工坊第416章 天下第二城第369章 嫌疑第385章 戰鬥間歇第272章 李四第550章 戰爭紅利第537章 伴君如伴虎第402章 耍猴第332章 盡入彀中第509章 捷報連連第568章 人均二十畝地第360章 狼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