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宮廷政變

北伐將帥出發的前一天,楊廣臉色越發的陰沉了。他將自己關在了書房裡,一整天都沒有離開,只是抱着壇五斤裝的懷荒燒春飲個不停。他絲毫不掩蓋自己煩燥的心情,不掩蓋此時不希望任何人進書房去打擾他,他也不願意看到蕭妃,自回來後他已經是整日夜的不眠不休。一邊飲酒一邊不時的用手捏着手指的骨節,聽着發青那清脆的卡嚓卡嚓聲。

楊廣在思索,痛苦的思索。

諸王出京的前夕,張衡化妝成一個不起眼的夥計,跟着每日爲晉王府送菜的馬車冒險潛入了府中,他躲過了晉王府外層層把守的禁衛羽林,來到了楊廣面前。楊廣將他迎入書房,這對主從之間進行了一場嚴肅的談話。

張衡此番進府,也是接到楊廣的緊急召喚,在這個關頭,如果他私入晉王府秘會晉王,不但對他,同時對晉王也將是個極大的風險。不過晉王相召,張衡不得不來。眼下時刻,不論是楊素還是宇文述,他們更是輕易動不得,只怕他們身邊有無數的人盯着。倒是張衡眼下不那麼矚目,而且他又屬於晉王心腹,見到晉王后纔有作用,換了其它無名小卒雖然風險小了,可卻無法起到真正的作用。此時晉王需要的不僅僅是一個傳聲筒,他更需要的是一位替他參謀的智囊。

張衡以爲晉王可能要談的是如何洗清刺案的冤枉,其實關於這方面,他心裡也有了許多瞭解。有太子一黨的全力干涉,沒有個兩三個月。都不可能真正查明此案。可是當他見到楊廣時,卻意外的發現。晉王今晚要談的並不是這個。

“如果我們此時兵變,”晉王語不驚人死不休,直接就用一句震憾無比的語開場,“如果我們此時兵變,能有幾分勝算?”

“兵變?”張衡被震的語無倫次。他第一反應是晉王瘋了,第二反應是晉王醉了。可仔細看去,晉王臉上雖然帶着幾分酒意,可那雙眼睛卻清明無比,他沒有醉。也沒有瘋。

“我覺得皇帝的想法變了,他似乎已經準備拋棄我,也許他還會換掉太子,但是新的太子很可能不會是我。”楊廣咬着牙齒道,“關於此次刺案,我想來想去,也總想不明白。我沒有行刺楊林,楊林自己也不可能行刺自己,也不是太子。更不可能是楊俊,楊諒和楊秀二人沒這本事,我覺得,刺案真正的兇手也許是皇帝。”

張衡直吸冷氣。越發覺得有些跟不上節奏了。

“可是皇上爲何要這樣做?皇帝很喜歡楊林。”

“正因爲皇帝喜歡楊林,所以才策劃了這個局。刺殺皇太孫不過是個局,真正的目的是衝着我來的。藉着刺案,然後把出征前的我給拿下。我一直想不明白虞孝仁爲何會參與其中。爲何會背叛我,現在我覺得我想明白了。因爲皇帝。虞孝仁無法對抗皇帝,虞家那些流放嶺南的家眷,他們的命運全都掌握在皇帝的手中,皇帝的要求他無法拒絕。”

“僅憑這個無法證明,只是猜測。”張衡還是無法相信刺案居然是皇帝一手策劃的。

“證據,到了我這樣的地位,很多事情哪還需要什麼證據,真正到了需要證據的時候已經晚了。”楊廣冷笑,“我不能坐以待斃!”

“也許事情並沒到那一步。”張衡安慰他。“就算沒能統領北伐,可晉王依然還有很大希望。”

“如果是以前,也許是的。但是現在,”楊廣搖頭,心裡一片絕望。“我不能等到那一天,我得奮起,放手一博。我想過了,等明日諸王以及諸將出京之後,京師防範警惕必然會大大降低,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趁皇帝不提防,我們突然發難,兵馬不需要多少,只要少量可靠兵馬就可以了。只要我們行動迅速,第一時間攻入宮城,控制皇宮,那麼事情就成功了一半。到時我們奪佔皇宮,逼皇帝下詔禪位。”

“就師守衛森嚴,皇城更是戒備嚴明,皇宮宮牆高大堅固,更有精銳禁衛把守,想要攻入皇宮太難。”張衡沒有想到晉王居然有如此想法,冷汗都流了下來。

“正常情況想拿下皇宮當然不易,但我們不必強攻硬打。”楊廣緊捏着拳頭,“大興城的羅城、皇城、宮城三重城池,其北部城牆其實都是共用一體。皇宮的北門玄武門,直通皇宮,只要能拿下玄武門,我們就能帶着不多的兵馬從大興城北面經玄武門直入宮中,繞過大興城的外城守衛、皇城禁衛以及皇宮的守衛。”

“可玄武門向來把守森嚴,那裡屯駐有一支精銳。一旦有警,其餘禁衛也能迅速馳援。”

“玄武門的守將李子雄曾經隨我平陳,後又爲江州總管,去歲才調入京中監門衛擔任玄武門守將,他向來與我關係不錯。我有信心,若我軍至玄武門下,李子雄必會爲我打開玄武門。”楊廣自信的說出了自己想要發動兵變最大的自信來源,手中的真正王牌。

這一刻,張衡也不由的呼吸急促起來。如果玄武門守將真的站在自己這邊,那麼發動兵變還真有幾分成功的可能。皇宮守衛雖嚴,可如果玄武門在自己人手中,那整座皇宮實際上就等於是不設防的。他們也不是真正的要奪取大興城,他們需要的只是迅速的突入皇宮,將皇帝控制在手而已。只要進入了皇宮,控制了皇帝,然後再讓皇帝下旨讓京中禁衛放下武器,也並非沒有可能。甚至如晉王所說,到時直接讓皇帝下詔禪位給晉王。

不過這個念頭也只是在他腦子裡轉了幾轉而已,他很快就想到了更遠的地方。也許真的能做到這些,但做到這些就足夠了嗎?

就算晉王真的成功進入皇宮,成功控制皇帝。甚至讓皇帝下詔禪位,可其它人會接受嗎?

太子出征在外。可是幾十萬北伐大軍的統帥啊,何況還有皇太孫、諸王。以及兩位宰相也都在外,到時候控制了京城控制了皇帝,可控制不了皇太子皇太孫以及諸王啊。到時隨便一個不肯承認新皇帝,那就是一場大戰。而他可以想象,絕不會有人承認靠一場突然的兵變篡位的皇帝的。真打起來,他們絕對沒有半點勝算。他們經營多年,真正的實力盡在江淮,在京師,他們的人馬少的可憐。到時太子諸王等一反撲。他們立即就得被輾成塵土。

“殿下,此事關係重大,還請三思。”

“天與弗取,反受其咎。如今情況,我若不博,再等些時日,到時我就算還想放手一博也沒有機會了。”楊廣擡起頭來,望着張衡,眼中充滿了悲觀。溢於言表。“形勢如此,我不能坐以待斃。建平,你熟知朝事,你說。如今皇帝的心思,可還在本王身上。若是皇帝真的還有意換我爲儲,那他這次爲何卻要因一點點嫌疑就要奪我帥位。甚至將我幽禁於京?皇帝如今還沒有動我,不是什麼相信我保護我。他不過是要先一步步剪除我的羽翼,然後再來動我。”

“真等到了那一天。皇帝別說廢黜我,只需要一道旨意將我安置於京師給一閒職,或者調到蜀中,那本王就算再有什麼想法也晚了。”

張衡也是點點頭,“本朝雖然明面上重用宗室,出則爲邊疆大吏軍鎮總管,入則爲尚書侍郎等要職。可實際上,宗室卻沒有真正的封國,哪怕是一鎮大總管,可皇帝也隨時可以將之調離他鎮,說到底,宗室都沒有真正的根基。”

楊廣苦笑着點頭,“本朝立國不到二十年,本王自十四歲授幷州總管,先後也歷幷州總管、河北行臺尚書令、雍州牧、淮南行臺尚書令、幷州總管、揚州總管等諸多職務,任職最久的揚州也不過八年。多年潛心經營,可如今皇帝一道旨意就把我又調到幷州。如果皇帝真的不欲立爲我太子,那這輩子我根本沒機會繼承大隋,就算我只想做一藩王也不可得。”

張衡也同樣苦笑,若說皇帝五子,當中最賢的自然是晉王。他追隨晉王不僅僅因爲與晉王走的近,更因爲他也爲這位賢明的親王所打動,相信如果帝位傳到這位的手中,大隋將來能夠更加強盛。可如今局勢變幻,他也越來越看不明朝中局勢了,本來繼儲形勢越來越明朗的態勢,也變的越發的陰霾起來。當初他們在揚州時也曾經謀劃過,努力爭奪儲君之位,如果最終事不可爲,那麼到時憑藉着他們在江南的經營,到時最壞的情況就是跟新皇劃江而治,割據江南。可現在的情況,皇帝已經提前堵死這條退路了。一旨詔令,晉王就從揚州總管變成了幷州總管,而且還是不能就任的幷州總管。一旦將來無法成爲太子,那真的沒有半點退路了。而眼下的形勢,晉王確實離太子之位越來越遙遠了。

但儘管形勢如此惡劣,可張衡依然覺得還沒有到最壞的時候,他覺得晉王是被接連的打擊弄的有些絕望了。可他卻還沒覺得已經退無可退,他們還有機會,還能等待。

“太后向來有意廢勇立孤,若能順利控制宮中,到時逼二聖下詔禪位,然後讓慣會見風使舵的納言蘇威站出來統領百官支持孤,局勢可控。拿到玉璽之後,孤可讓蘇威假以皇帝名義擬詔將太子高熲等召回京師,到時直接將他們處死,再傳詔給其餘諸王召他們回京,控制他們奪其兵權,再讓我們的將軍們接管軍隊,大事可成。”楊廣越說越是興奮,似乎事情已經成功。

張衡連忙道:“此事太難,只要有一個環節出錯,那我們就將墜入萬丈深淵。我還是覺得如今局勢未到徹底崩壞之時,我們還應當多等候,靜觀其變。就算真的要行這一步,也不應當是現在。起碼,得有充足的準備,那時纔可行此險招。若要事成,奪取皇宮,控制皇帝固然最重要,但同時還得同時控制太子和高潁。另外,還須小心皇太孫,他如今執掌河北,勢力不小,又有皇太孫的名號,只怕到時會節外生枝。至於其它,倒不必過於擔心,只要能把皇帝和太子拿下,其餘人都不是問題。一旦能控制大局,蘇威必定第一時間向殿下稱臣叩頭,諸王裡秦王也不必擔憂,蜀王漢王也許會作亂不服,不過並非大礙。”

這些事情楊廣並非不知道,不過他擔心的是自己沒有太多時間。一旦皇帝真的決定不把儲君之位給他,只怕他接下來處境就會十分堪憂。

“或許可以先慢慢謀劃,等到北伐凱旋之時,那個時候太子與諸王在京之時,再突起兵變,那時可以將皇帝與太子太孫和諸王一網打盡。”張衡還是不贊成匆匆起事,那樣太沒勝算了,只憑着一個玄武門守將爲內應,想成事太難。

“只能等待?”楊廣看似在問張衡,其實是在問自己。他想要馬上兵變,也是已經絕望了而已。可被張衡一番勸說,卻又讓他覺得自己並還沒有到絕境。非到萬不得已,他也不想在此時匆匆兵變。儘管他心裡覺得,只要能攻佔皇宮,控制二聖,那麼就算到時太子與諸王不服,他也不懼。不過張衡的話,終是讓他恢復了幾分信心,也許局勢還沒有壞到那步。

“這亦是爲了萬無一失。”張衡望着楊廣,“也許局勢到時又有大變呢,或許到時皇帝依然覺得殿下才是最好的皇位繼承人選說不定。”

楊廣嘆了口氣,“我也不知道今天聽信你的話究竟是對是錯!”

“謀定而動,總好過匆促起事,機會只有一次,一旦失敗就再沒有第二次再來的機會了,我們必須慎之再慎。皇帝、太子、太孫、諸王,漏掉任何一個,都將後患無窮,必須得有個萬全之策,能將他們一網打盡,如此纔算大功告成。”張衡再次勸道。(未完待續。。)

第42章 我的女人,絕不送人!第193章 二道溝第236章 貴人相助第218章 好飯不怕晚第572章 最 致命的一擊第476章 瓦解第135章 戰爭之王第463章 捷報連連第444章 高熲的算計第259章 暴利第228章 吃醋第195章 雄中雄第245章 桂香院第521章 誓不退兵第481章 野心勃勃第367章 戰長街第147章 鳥槍換炮第355章 贊助第229章 漢王第32章 傲嬌第77章 先收一點利息第382章 老母雞變鴨第251章 總教頭李靖第26章 造反三要素第61章 單雄信第122章 豐厚的戰利品第122章 豐厚的戰利品第333章 捷足先登第16章 記憶恢復第517章 魯陽關第85章 劉黑闥與王伏寶第410章 滿滿的都是算計第12章 奪宗第401章 不知死活第231章 豔福不淺第181章 撤軍第384章 我下面給你吃第568章 人均二十畝地第469章 絕戶計第85章 劉黑闥與王伏寶第31章 賭鬥第544章 瘋狂的李靖第7章 截殺第478章 皇帝駕崩第27章 缺口第12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240章 胡女爲妾第576章 裁撤第201章 高熲第280章 雷霆雨露第558章 至尊第46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第429章 跟我上牀是你的榮幸第406章 代號007第546章 天要下雨 娘要嫁人 由他去吧第136章第523章 騎兵對決第15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381章 大肥羊第566章 李靖出山第195章 雄中雄第237章 君無戲言第561章 選秀第97章 先下一城第142章 不爲魚肉第181章 撤軍第98章 攻其不意第2章 逼婚第302章 發難第479章 興兵討逆第478章 皇帝駕崩第366章 有刺客第114章 殺伐果斷第288章 成器第257章 遊俠第493章 天上天下 唯吾獨尊第174章 小姨子第418章 有種單挑第2章 逼婚第356章 爲我所用第483章 先打過去再說第252章 茶馬第391章 遲暮的王者第67章 一切盡在不言中第319章 三生契合第464章 關門打狗第462章 逆轉直下第46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第173章 節度第525章 禪位第331章 棄卒保車第219章 我能反殺第574章 大隋、波斯、羅馬和西域第129章 急迫第342章 鳳求凰第345章 新婦第49章 芙蓉帳暖度春-宵第342章 鳳求凰第96章 交鋒第305章 天威難測
第42章 我的女人,絕不送人!第193章 二道溝第236章 貴人相助第218章 好飯不怕晚第572章 最 致命的一擊第476章 瓦解第135章 戰爭之王第463章 捷報連連第444章 高熲的算計第259章 暴利第228章 吃醋第195章 雄中雄第245章 桂香院第521章 誓不退兵第481章 野心勃勃第367章 戰長街第147章 鳥槍換炮第355章 贊助第229章 漢王第32章 傲嬌第77章 先收一點利息第382章 老母雞變鴨第251章 總教頭李靖第26章 造反三要素第61章 單雄信第122章 豐厚的戰利品第122章 豐厚的戰利品第333章 捷足先登第16章 記憶恢復第517章 魯陽關第85章 劉黑闥與王伏寶第410章 滿滿的都是算計第12章 奪宗第401章 不知死活第231章 豔福不淺第181章 撤軍第384章 我下面給你吃第568章 人均二十畝地第469章 絕戶計第85章 劉黑闥與王伏寶第31章 賭鬥第544章 瘋狂的李靖第7章 截殺第478章 皇帝駕崩第27章 缺口第12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240章 胡女爲妾第576章 裁撤第201章 高熲第280章 雷霆雨露第558章 至尊第46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第429章 跟我上牀是你的榮幸第406章 代號007第546章 天要下雨 娘要嫁人 由他去吧第136章第523章 騎兵對決第15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381章 大肥羊第566章 李靖出山第195章 雄中雄第237章 君無戲言第561章 選秀第97章 先下一城第142章 不爲魚肉第181章 撤軍第98章 攻其不意第2章 逼婚第302章 發難第479章 興兵討逆第478章 皇帝駕崩第366章 有刺客第114章 殺伐果斷第288章 成器第257章 遊俠第493章 天上天下 唯吾獨尊第174章 小姨子第418章 有種單挑第2章 逼婚第356章 爲我所用第483章 先打過去再說第252章 茶馬第391章 遲暮的王者第67章 一切盡在不言中第319章 三生契合第464章 關門打狗第462章 逆轉直下第46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第173章 節度第525章 禪位第331章 棄卒保車第219章 我能反殺第574章 大隋、波斯、羅馬和西域第129章 急迫第342章 鳳求凰第345章 新婦第49章 芙蓉帳暖度春-宵第342章 鳳求凰第96章 交鋒第305章 天威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