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olytis、qiu惑shi、輕快的飛、lei迷ng123、18991899、yebaoyin、紅豆佬愛我、tikong、風生水起1976、獸血的天空、笑~佳~笑、天涯路諸位的支持!)——
賀若弼在蒲津關下遇到了麻煩,原本硬搶到了南下討逆統軍之職的他自信滿滿,以爲自己帶着十二萬討逆軍,只要兵馬南下,那麼關中將領必然望風而降,開關迎接。豈料到,他一路趕到蒲州,河對面的關城守將卻根本沒有半點反應。他派人下書給對面守將,結果如石沉大海,依然是沒有半點回應。這下賀若弼惱了,點齊兵馬就開始強行攻關,可蒲津關雖算是潼關的側門,但論險要卻絕不比潼關差。一條黃河把蒲州與同州隔開,只有一座鐵索大橋將兩邊聯結,可在河中的沙{{m洲上卻又還立有一座橋中堡,使得這座鐵索大橋擁有三座橋堡,兩岸各一,橋中還有一堡。現在整個蒲津關的三堡,全都在蒲津關的守將手中,絕對的易守難關,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賀若弼雖猛,可面對着這樣的關城,也是有力難使,一輪猛攻下來,結果毫無半點進展。
這個時候,賀若弼纔開始打聽守將的名字。
原本,他根本連對方是誰都沒興趣知道。在他看來,朝中能讓他在意的將帥。也就那麼幾個,高熲、楊素都能算一個。此外史萬歲、韓僧壽也能算上,其餘的真沒有被他放在心上的。原本以爲史萬歲楊素在隴右。高熲韓僧壽在太原,這蒲津關裡還有誰能擋他,誰有膽子擋他。可結果,還偏就真的遇上這麼一個硬茬了。
“蒲津關守將何人?”
“僞帝新封左衛將軍薛世雄。”屬下稟報。同時心裡暗自搖頭,跟人家打了半天,結果到現在連人家名字都不知道。這真的應當是大將風範嗎,太輕敵了吧。
賀若弼想了想,搖頭,“沒聽過。什麼來頭?”
一旁的楊雄也聽不下去了,沒見過這麼狂傲的人,薛世雄雖然以前職位不高,但在朝中還是很有勇名的。楊雄就早聽過薛世雄的名字,而且薛世雄也不是什麼一般武官。薛世雄字世英,河東汾陰人,家族早年遷往關中。其父親薛回仕周官至涇州刺史,隋立國後,賜封舞陰郡公。領漕渠監,也算是國初高級官員了。而出身於官宦之家的薛世雄從小說聰明,年十七,就已經跟隨周武帝平齊。以功拜帥都督。開皇之後,數有戰功,累遷儀同三司、右親衛車騎將軍。已經屬於從五品的實職武將,品級不低了。統領一個車騎府的千餘兵馬。楊秀篡位,立即加封薛世雄爲左衛將軍、同州刺史兼蒲津關鎮將。把關中東側門全權交給了他,可見對他的信任。
而且楊雄還知道,今年不到五十的薛世雄正當壯年,其膝下卻已有五個很有勇名的兒子,萬述萬淑萬均萬徹萬備,尤其是萬均與萬徹兩個,更是京中將門子弟中的翹楚,賀若弼居然對此一無所知,真是太不應當了。
“一個無名之輩而已。”賀若弼不屑的冷哼道。
楊雄卻是道,“某以爲,蒲津險要,薛家父子驍勇,強攻一時未免難下,且多有損傷,不如派人招降。若能招降薛氏父子既免強攻損失,又能增添一員大將。”
賀若弼根本聽不進去,被一個無名小輩擋住,他名將的面子擱哪。尤其是這次他搶了韓僧壽的帥位領兵南下,當時胸脯拍的震天響,可若是南下的第一仗,就是失敗告終,他一世英名何在。因此,他堅持要打,而且還得把姓薛的打出屎來,要讓皇太子看看自己的本事。
接下來,賀若弼派人強攻,突襲,偷渡各種方法都試過了,可結果都被薛世雄一一化解,打了半天,不說拿下蒲津關,甚至連東岸的這座橋頭堡都沒能拿下。氣的賀若弼吹鬍子瞪眼的,越發的固執要攻殺姓薛的了。易風派人送來一封信,讓賀若弼可考慮派一支偏師到上游去偷渡過河,然後在西岸騷擾,掩護進攻。賀若弼看過之後,卻根本不以爲意,扔到一邊不管。
賀若弼的一舉一動,都如實而迅速的傳回到了易風面前,對於賀若弼的跋扈,易風只是笑笑就扔到了一邊。他可以再給賀若弼一些時間,如果最終賀若弼一意孤行卻無法破關,那麼最後無法交待的是賀若弼自己,那時他就有足夠的理由換將了。
此時的易風自絳州經軹關陘進入了河內,越過了河陽大橋,踏上了河南洛陽的土地。
渡河之後,易風先進入了洛陽城西北的金墉城內。
金墉城本是漢魏明帝時所建築的一座城池,仿鄴城銅雀三臺所築,與同樣仿銅雀臺形制的懷荒的白虎臺差不多,易風一見到就有一種特別的親切之感。這座城池建立之初,本是洛陽城的一個衛城,在魏晉之時,是河南四鎮之一。建立之初本意是據山背河,做爲洛陽城堅固的一座外堡衛城,因此也被城爲洛陽壘。可實際上,在魏晉之時,這座金墉城卻成了魏、晉兩朝那些被廢的皇族宗室成員以及後宮妃嬪們關押的冷宮。魏晉之時,這裡關押了太多的皇子妃嬪。這南北相連的三連城臺城建築,有着天墉城之名,上有積金、金臺、玉樓三臺的美麗連城,卻成了冷宮的代名詞。
金墉城重樓飛閣,遍城上下,從地望去,有如雲也。但實際上,金墉城最重要的還是軍事作用,三座小城,各有牆垣。連接爲一整組建築,北靠邙山。南依大城,城垣寬厚堅實。地勢險要,是洛陽的軍事要塞。西晉之後,五胡十六國亂戰,南北朝交攻,金墉城也就成了鏖戰洛陽時的兵家必爭之地。甚至在爭奪河南洛陽之地時,金墉城甚至比被打爛了的洛陽城重要的多。
五胡十六國時,魏晉洛陽城完全被摧毀,金墉城的地位卻越加的重要。等北魏一統北方,遷都洛陽。大力重建洛陽城,洛陽再次恢復,城中擁有十萬九千戶,達到空前的繁榮。而金墉城也成爲了北魏河南地區護衛洛陽的河南四鎮之一。到後來北魏末期,東西魏更是反覆在河南拉據交戰,其中最重要的河陰之戰與邙山之戰,更是又把一個大好的北魏洛陽都城給打沒了。金墉城此時,又成爲中原地區,雙方反覆爭奪的一個兵家要地。直到二十餘年前。北周滅齊,洛陽總算是遠離了戰火。北周宣帝二十年前開始下令營建洛陽宮,新建的洛陽宮規模龐大,極盡奢侈。雖然只建了一年,還未完成宣帝就駕崩了,楊堅上臺攝政。立即停止了洛陽的營建。不過大隋立國以來,洛陽承平近二十年。作爲天下中心,還是迅速的繁榮了起來。雖然洛陽城人口大增。而城池並沒有因此規劃修建,未免有些顯得雜亂,可洛陽城依然繁華,金墉城也一直駐守着一支重兵。
歷史上,後來楊廣繼位後便開始大力營建東都洛陽,遷都洛陽,他沒有選擇在北魏舊都和北周宣帝所建的洛陽宮位置上營建都城。而是和當年楊堅建大興城一樣,直接在舊洛陽城西南十八里處規劃建造了一座完全嶄新的洛陽城。後來唐朝又在其基礎上不斷擴建,最終成爲了後世龐大的隋唐洛陽城。而金墉城,在隋末之時也再次名揚天下,瓦崗軍首領李密,圍攻王世充把守的洛陽,就是以金墉城爲大本營,並在金墉城建立魏國,自稱魏公。王世充後來稱帝,兩個皇帝的都城不過相距着二十五里路,這也算的上是史上一大奇觀了。
金墉城歷經幾百年,早年曾是關押魏晉告罪皇族和嬪妃的冷宮,後來又成爲南北朝時的重要軍事要塞,但這座漢魏時代臺閣風格的城池,卻又並非僅僅是一座要塞。三連城有十二座城門,巍峨壯麗,同時也因爲緊鄰都城,這裡也算是皇家的一處行宮別苑,內裡營建的很不錯。楊堅幾次到洛陽,都曾經在金墉城中居住過。
易風進入金墉城後,入住的就是當初楊堅居住過的地方,一座不小的行宮,內有一座後花園,花園裡有一大片竹林,枝葉婆娑,青翠欲滴,易風一看到就很是喜歡。
午後,他讓人搬了一張竹榻移至竹林裡,旁邊再放了一張茶几,他便在這裡寫字看書,由紅拂爲他磨墨添香。累了,就在竹榻上休息小憩一會。
現在,易風正躺在竹榻上,心裡也在想着即將進入洛陽之後的安排。
北衙兵馬已經接管了洛陽,同時也分兵接管了河東河南河北諸地的州縣,現在,他算是差不多控制這些地方了。接下來,應當就可以正式在控制區內廢除三級總管制,而改推行省州縣制,把地方上的文官武將都換上自己人。高熲等人會不會對此阻撓呢,如果高熲聰明,他應當避免與自己對抗,可他也清楚,這種事情很難說的準的。就不是高熲是不是忠心於他的問題,既然高熲現在是尚書令,主管尚書省爲宰相,那麼就和歷來一樣,君權與相權之間總會有衝突的,這不是他和高熲兩個人之間的事情,而是這種皇帝和宰相共治天下制度下的本身問題。高熲的能力還是很強的,這沒有什麼可懷疑的地方。易風也確實需要高熲這樣的能幹宰相輔佐自己,可另一方面,易風對於執政施政,也有自己的想法,甚至有後世的經驗,他可以拿出一些已經經過難證過的,可以避免少走許多彎路的東西出來推行,可往往他的這些想法打算,就很難得到高熲的讚揚。
如何解決與高熲的衝突?罷免高熲?
易風搖了搖頭,現在還不能罷免高熲,高熲就是一個標杆,是舊黨的代表領軍人物,如果這個時候把他逐出朝外,那麼肯定會引起連鎖反應。朝中的大量舊黨,甚至是地方上的大量官員,以及世家門閥大族,他們的力量還極爲強大,易風需要他們的支持,如果處置不當,結果會很不好。
缺少一個有足夠能力跟高熲對抗的人物啊,最好這樣的一個人物還不是來自於懷荒系,這樣是最好的,能夠大大削弱高熲的影響力,又不用擔心舊黨和其它歸附的官員們過度解讀。
這事情就跟易風現在還得供着楊勇一樣,有些東西看似很簡單,簡單的一步卻又並不好邁。平定楊廣楊秀之前,易風都需要楊勇這面旗幟,沒有楊勇,易風跟楊廣楊秀比起來,就少了許多有利條件。正所謂團結一切能團結的人,楊勇雖然平庸無能,可在這個時代,他先皇太子的身份確實很重要,甚至他的太孫身份都是依託在其上。否決了楊勇,就是否決了他,而一個正統性,在這時代實在是太重要了。
找不到合適取代高熲的人,那麼暫時就還不能動高熲。
還有一件事情也在苦惱着易風,那就是進軍揚州之事。韋衝引高句麗出兵,這是在意料之外的事情,如此一來,易風也不得不又在計劃外派李靖統兵前往應對高句麗人。加上賀若弼正率兵進攻關中,易風已經是兩面作戰,一支在河東蒲州,一支則遠在河北平州。兩線出兵超過二十萬人,如果再出兵江淮,那就是三線作戰了。這樣多線作戰,是件很冒險的事情。不但需動用更多的兵馬,同時也需要調動更多的糧草。糧草暫時不成問題,可運送糧草卻很是問題,每一路兵馬,都需要大量的民夫轉運糧草供應軍械,三路兵馬,就需要同時調動大量的民夫。而現在是夏收秋耕之季,他剛解散了幾十萬人,不可能馬上又再徵召起來。況且,三路作戰,得調拔幾十萬兵馬,加上數十萬民夫轉運糧草,關東人口雖不少,可這也等於是易風治下的一場全民戰爭了,對於經濟生產的影響是巨大的。楊廣是怎麼敗亡的?因素很多,但其中他屢徵高句麗,大量動員兵馬和民夫,導致百姓荒於生產,困於苦役,然後跟着饑荒,接着就是造反了。這就好比南北朝時差不多,打來打去,打的到處都是一片凋敝,動不動就是造反叛亂。(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