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門德之所以如此賣力,是爲了回報奉系向英美拋出的橄欖枝。爲抗衡日本在華北的滲透,張漢卿頻頻派出要員拜訪英美國家在天津、北京的駐華使節及代表商人,宣講新政|府對英美友好合作的態度,並承諾保護他們在華的利益及僑民安全,鼓勵投資。
英美以直系爲代理,已經擁有長江沿岸的利益,爲進一步掌握政局,與奉系控制下的北京北洋政|府不能不抱着審慎合作的態度。美國議員團基本上與以張漢卿爲代表的奉系勢力達成諒解,張漢卿爲集中精力對付日本及接下來的工業佈局,也不得不虛與委蛇,承認了美國在長江流域及津浦線、京漢線等鐵路沿線的政治、經濟權利。且以允許在秦皇島駐兵艦,以開放秦皇島、葫蘆島、營口爲條件分別向美國貸款1億、向英國貸款6千萬元。
----不是缺錢,事實上張漢卿已經悄悄地把那筆黃金拿出100噸變成東北各銀行的外匯儲備,那可是5億美元的鉅額財產!引入新的競爭對手,一是爲了剋制日本在東北一枝獨秀的情況下,經濟過快發展以至壟斷,二也是爲了安全----爲了保護自己利益,至少英美不會輕易同意日本在東北的獨佔。不但如此,英美在東北有了巨大的利益之後,勢必對日本在東北的行動有所幹涉。至少,秦皇島、葫蘆島與營口三地是安全的,這三個地方也是東北重要的港口與經濟發展通道。
至於會不會造成引狼入室、尾大不掉,張漢卿也詳細思考過,不過最終的結論是:英美追逐利益不假,至少不會有像日本那樣有實際佔領東北土地的野心。爲了權宜之計,暫時的陣痛還是必要的。
在張漢卿親自佈局下,奉系所部工業能力有了長足的發展。作爲工業的基礎,一個國家的鋼鐵產量基本上代表了這個國家的工業能力與戰爭潛力。
1915年“本溪湖煤鐵股份公司”開工生產,至1917年有300立方米高爐2座,後又增加小高爐(每爐日產鐵20噸左右)2座,冶煉優質生鐵。1916年中日在鞍山合辦“振興鐵礦無限公司”。1918年正式開辦“鞍山制鐵所”,有515立方米高爐2座,後又建煉焦爐4座和693立方米高爐1座。這些因爲是日本主要控股,所產鐵2/3均運往日本。張漢卿以東北聯省自治政|府名義要求以土地及資源算作股份,取得餘下1/3的產量所有權。
裝備一個奉式標準陸軍師及維持費用,年需各種鋼材近萬噸。爲避免事關生死的軍工能力握在日人手中,張漢卿力主在關外及西北奉軍控制區域分散建立各個鋼鐵廠,是爲唐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蘭州鋼鐵廠。其中蘭州鋼鐵廠爲政|府全資,新置日產450噸高爐3座,並依靠西北豐富的電力建電爐一座,這是中國早期的鍊鋼電爐之一。唐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計劃在北方引資,一期工程擁有年產生鐵30萬噸,產鋼5萬噸的生產量。
除此之外,東北聯省自治政|府利用漢治萍鋼鐵公司的財務困局,對其進行了收購。漢冶萍煤鐵廠礦公司在1908年由漢陽鐵廠﹑大冶鐵礦﹑萍鄉煤礦聯合組成,並改爲商辦。當時新建了150噸混鐵爐,生產有了進一步發展。1910年新建477立方米(日產生鐵250噸左右)的第 3高爐出鐵。1909~1911年建成30噸平爐4座。辛亥革命後,在大冶石灰窯新建鐵廠,有高爐(每爐日產鐵450噸左右)2座;漢陽鐵廠又建477立方米的第4號高爐和30噸的7號平爐,並相應擴大了萍鄉煤礦和大冶鐵礦的生產。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鋼鐵價格猛漲,漢冶萍一度興盛。戰後鋼鐵價格暴跌,漢冶萍靠借貸維持,從此衰落。東北聯省自治政|府轄下的東北鋼鐵總公司乘虛而入,在上海商討收購該公司漢陽鐵廠51%的股權的事宜。
同時期中國其它地方只有山西陽泉建立保晉鐵廠、上海和興化鐵廠、揚子機器公司在武漢諶家磯建立日產鐵約100噸的高爐1座、及龍煙鐵礦石景山鐵廠等主要鋼鐵生產廠。
在東北聯省自治政|府的份額影響下,到1920年底全國鐵產量達71萬噸,鋼產量15.4萬噸,握在奉系手中的生鐵及鋼產量分別佔全國總量的69%和70%,比正史上同期翻了近兩翻。
對比1920年世界主要國家的鋼產量:美國4281萬噸、英國921萬噸、德國854萬噸、法國271萬噸、日本81萬噸、蘇聯16萬噸,當然中國還有極大差距。這點鋼,完全滿足軍用都不夠,別說遼闊的東北還有興安、熱河、綏遠、察哈爾都有巨大的需求:鐵路、農用、工業,這個數字太少了。但聯想到正史上中國只在1936年達到鋼產量的最高峰:5萬噸,這個數字已經頗不簡單了。
其它冶金的生產也不遜色。全國較大鍊銅企業有東北金屬礦業公司瀋陽冶煉廠,東北地區開採的鉛鋅礦有吉林天寶山﹑遼寧楊家杖子﹑青城子,皮溝金礦局局長。該礦用汞齊法從硫化銅、硫化鐵礦中提取黃金,1920年黃金產量超過萬兩。瀋陽冶煉廠、葫蘆島豎缶煉鋅廠、選礦藥劑廠和甦家屯有色金屬加工廠也辦得有聲有色。
作爲體現國力的另一個重要因素現代交通運輸業,奉系所轄地域的表現更是突出。八條鐵路的有條不紊的建設,讓東北的局勢爲之一變。
從中東鐵路以哈爾濱爲始發開始,哈爾濱已經成爲東北重要的鐵路樞紐之一。因爲這個時候黑省的重要性和日本滲透的乏力,黑龍江也是奉系建設的重中之重。以哈爾濱爲起點,相繼建設了一干兩支三條鐵路線。
幹線是經佳木斯到富錦、同江,最終到中俄邊境的撫遠。撫遠與蘇俄遠東最大的城市伯力一江之隔,等不久後的遠東干涉軍撤出,這裡是與蘇聯經貿聯繫的重要通道,與北滿鐵路的東端綏芬河兩地共同擔負控制黑龍江東部邊防的重任;
一條是向北延伸到宜春,經綏化、鐵力;它是聯繫黑省背後的重要通道(哈爾濱太靠南邊了);
一條與吉林省吉林市連接,這條路與同時動工的瀋陽經清原、梅河品、磐石、永吉達吉林的鐵路線相接,將繞開日本人控制的南滿線從長春到瀋陽一帶。雖然繞了個大彎,畢竟是中國政|府所有,也能夠促進省內各地的交通聯繫,在經濟上也有重大好處。
在吉林省,開始了集安----通遼鐵路的準備,並將預留北上延伸至興安省的錫林郭勒的準備,以便在將來立國後伸入蒙古。不過先期,以四平東段連接遼源、梅河口到通化、集安爲首先----考慮到日本人控制了四平到雙遼段,自治政|府可不想在大動脈中間一段爲人所制,而且財力也不允許齊頭並進。
東北最重要的兩條鐵路,都在瀋陽西北部。
在遼寧省,開工了一條從瀋陽連接彰武、阜新、朝陽、凌源、平泉到承德的貫通遼寧西部與熱河的客貨兩用鐵路線,這是可以避開繁忙的連接關內外的唯一一條大動脈----京奉(沈)的第二條通道。承德是熱河的省會,距離北京不過四百餘里。
在漠南蒙古腹地,開闢一條生命線,從承德起,經赤峰、通遼連接到雙遼,再從長嶺直達哈爾濱,它也是東三省的生命線。它的目的,是一旦遼寧吃緊,黑龍江各部可以最快速度向瀋陽運兵,而不至於被南滿線束縛了脖子。因爲瀋陽已經開闢了直達雙遼的鐵路----笑話麼,少帥老婆大人的孃家怎麼會不通車?從前年於翱舟任東北農業銀行董事長起,雙方一拍即合就融資建了這條路。
老實說,中國進入近代以來,最能機會趕上外國的便是興建鐵路了。基石、枕木是原始的材料,好辦;鐵軌是資源的初加工,至少比建造機器簡單。當然,機車是個硬通貨,現在中國還沒有能力。
建造鐵路給東北老百姓帶來的生活變化是驚人的,首先就是就業機會的大幅增加。由於沒有相應的機器,幾乎百分百的原料是人力搬運,這樣在東北大地上,所有鐵路經過的城市鄉村的工地上,都能看到螞蟻搬家式的人羣在忙忙碌碌。不同於農業的“秋後算賬”,在工地務工是按天結算,早晚還有大米飯澆肉湯可吃,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所以看着就近務工的百姓,一些偏遠或者鐵路線不到的地方,人們都“清晨站在高高的山岡,盼望鐵路修到家鄉”,是自然而然的了。
公路方面,按照“要致富,先鋪路”的宣傳,東北各地紛紛自發修橋鋪路,於1920年度實現人口密集的縣實現縣縣通汽車,計劃到1924年底實現1萬人以上的鄉鎮通公路,讓東北蜘蛛狀公路網使自治政|府的觸覺可以輕鬆地抵達每一處小鎮。
西北方面,以蘭州爲中心分別建設蘭州----酒泉、蘭州----銀川----包頭----歸綏的公路,要通過這些路把東北與西北聯繫起來,並開始對隴海鐵路延伸到甘肅、陝西段進行可行性勘測。
一個建設中的強大的奉系,呼之欲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