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騙”了中|央軍火擴編了10個營後,張作霖在二十七師之外又有了三個團的人馬。因爲沒有番號,暫掛成他的衛隊旅。他的裝備、人力都比馮德麟又多又好,還佔了個“上司”的名義,真打起來絕不會吃虧。之所以忍讓到現在,主要是害怕殺敵一萬,自損七千,讓吉、黑兩省的軍閥平白佔了便宜,這個道理他懂。
張漢卿只靜靜地說了一句話:“父親不用着急,馮德麟背離中|央,又名在父親屬下。他這番作事方法,不但奉天人都認爲父親講道理有涵養,連姓馮的手下都看不過去了。於情於理,他不是父親對手。只要他還在父親麾下,將來除掉他的機會多的是。眼下當務之急是理好奉天軍政民政。只要牢牢控制奉天,還怕他二十八師飛了去!”
在歷史上,這些計謀可都是張作霖自己想出來的,沒半點“少帥”的功勞。不過摸着石頭過河,和扶着石頭過河,感覺絕對是不一樣地!
他微微笑了笑,給張作霖一個神秘莫測的感覺:“好在近階段省城政|府人事安排都已到位,短期內沒有更改的必要;至於衛隊旅的軍費,只要給我一段時間緩衝,我自有辦法。不用奉天的財政,姓馮的自然沒話講,他擴充七個營兵力的錢自然也沒有從奉天財政出的道理。”
自打張學良連環用計,使他既得實力(升官擴軍),又得人望(連段芝貴到現在都還念念不忘這位驅他始作俑人物的好),使他對待自己這個年輕的長子的態度越來越像主帥之於軍師,而不僅僅是父子之情。他驚奇地望着張漢卿,不相信地問:“你有什麼辦法,能找出生錢的法子供養一個旅?”
要知道自己絞盡腦汁奮鬥了十幾年,也就手下那一個師的兵力,其中還有中|央撥款,仍是吃力不已。這小六子竟然大言不慚地說他有辦法供養不下於自己三分之二兵力的衛隊旅,吹牛吧?真要如此簡單,自己的年紀都活在狗身上了!
可是看着長子篤定的目光,張作霖不禁也有些相信了。這小六子鬼點子很多呢,你看他小小年紀,卻在北京城裡如魚得水,全靠他忽悠,纔有周學熙、樑士詒帶頭在奉天投資,引來財源滾滾呢;自己也靠他的指引,才能從老袁手裡騙到一大批讓人眼饞的軍火,那可是天底下最精明的王者啊!最離譜的是,他只輕輕一點,便安然無恙地從老袁手裡溜走。如果只是陰錯陽差僥倖逃脫罷了,可想想當初他的安排,他可是在幾個月前就預料到這一天呢。
汗,只有張漢卿知道,他這是沾了先知歷史的光!
張漢卿也從穿越中清醒過來,正確地認識到現在的中國,不是模仿所謂共和的時候。馮德麟能夠這樣肆無忌憚地不給上級的臉面,無非是有人有槍的倚仗。散亂的中國,需要的是集權,需要的是能夠統一全國的大軍閥。同歷代王朝更替一樣,中國需要的是一個強有力的政|府,一個聲音,一支只服務於中|央的軍隊。他在現在的努力方向,應該是讓他便宜老爸的勢力更雄厚,從而達到這個目標。而16歲的他,也需要適時發出自己的聲音。畢竟,他不是來度假的。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是把握好船頭方向,便會被大浪所淹沒。
張漢卿前生時對政治大勢、歷史發展倒是在行,對軍事知識的瞭解卻只限於看看《艦船知識》、《兵器知識》等雜誌,或者在新浪網上和一幫子憤青們縱橫天下大勢而已,另外由於對毛偉人的景仰,對他的軍事思想有非常獨特的欣賞。時代不同了,超前的軍事素養並不一定會適合落後時代的軍隊。偶爾有新奇的點子或許會讓人有提醍灌頂的感覺,但若是一味誇誇其談,而不管現狀,有落入紙上談兵的風險。
再說他本人也只是在高中大學階段受過兩個月的軍訓,軍事知識只能是高屋建瓴地“宣導”,倘若親自來傳授所謂“新時代的軍事思想”,那就有點太看得起自己了。一句話,只能務虛的,不能來實的。這點自知之明還是有的。
但他卻知道帶兵不是像電影裡那種指揮官手槍一揮大喊一聲“兄弟們跟我衝”,就整師整團衝鋒陷陣從而一舉拿下對手那麼簡單。後勤、給養、訓練、通訊、裝備、思想處處都要留心,步、炮、馬、工、輜諸兵種聯合使用一盤棋,外行領導內行本就是致敗之源,歷史上因一念之差勝敗之勢翻盤的事情多了去了。將來和日本人動手,雖然戰略上可以藐視敵人,但是戰術上更要重視敵人。自己不懂點知識,到時候將熊熊一窩可不得了。
左右無事,可以先去奉天講武堂學學經驗,再順便考察下現代軍隊的狀況嘛。而且,適當的軍訓可以鍛煉出一付好身體,再遇到與段宏業之徒交手時也不至於打怵(當然這輩子估計沒有機會了),至少泡妞時也有一身力氣吧?
當張漢卿向張作霖提出要嘗試着管理軍隊時,作爲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老帥,當然是樂意的。這份家產將來都是自己兒子的,兒子願意接手,當然是好事。
可是當張漢卿提出要先進講武堂學習帶兵,張作霖就吃了一驚,自己的兒子自己清楚:張漢卿雖然小時吃了點苦,但隨着自己的職位上升,他的生活待遇也水漲船高,舉止行爲間已經有了許多紈絝的作風。雖然近期屢有驚人才能,但骨子裡的少年人的天性使他的話未必可信,搞不好是一時頭腦發熱。
深知兒子衝動的個性,張作霖便裝出很驚訝的神情說:“什麼?你要上講武堂?你別給我丟人了,你去不了幾天幹不了,又出來了,那不是給我丟人嗎?”
張漢卿被老爸一激,忍不住說:“人家能,他們幹得了,我爲什麼就幹不了?”
張作霖說:“好,你若能在講武堂畢業的話,你出來我就給你個團長噹噹。”
張漢卿一樂,嘿,不用你激,我本來就是要學點東西,不然怎麼在這亂世混?好好混個一年半載,既在軍隊長了見識,還能平白撈個團長。在後世,這團長怎麼着也得是個上校。按照縣團級的說法,哥到地方上大小也是個處級幹部了。
而且他深知,舊式的軍隊是無法支撐起改造國家的任務的,他要擇人善用,打出自己的一片天來,這一前提是尋找一些志同道合的軍官。
請將、激將、不如將計就計。就這樣,張漢卿進入奉天講武堂炮兵科學習,成爲講武堂炮兵第一期學員。
炮兵號稱“陸軍之王”,後世中國軍隊對於火力投送的熱愛從來沒有偏移過。張漢卿是知道正史上缺少重炮等武器的中國軍隊在面對日軍時的慘烈的,日軍用它二流甚至是三流的陸軍、有時只一個師團或者旅團都可以在中國大地上橫衝直撞,不就是仗着火力雄厚嗎?在抗戰中,幾個軍的國軍經常吃不下日軍甚至一個大隊來。
而曾經的奉軍是有條件和日軍一決高下的。中國唯一能自治迫擊炮的兵工廠在奉天,有比較完整的師屬炮兵團的軍隊是奉軍,自行造出122mm**炮的年份也很靠前。這一切,意味着其實奉軍有相當好的基礎的,相信有他在,這個基礎一定會被打牢。
那麼,必須要熟知大炮的性能和炮兵的作訓,這樣才能夠成爲現代戰爭中一名合格的統帥。抱着這樣的想法,張漢卿才決定系統地學習炮科。
那個時代雖然參軍不是什麼很高尚的職業,但軍官例外。不過這位名正言順的少帥可是直接掛職任奉天將軍署高級參議,軍銜爲少校、幫辦軍務。笑話,堂堂少帥可不能從小兵做起噢。
於是在奉天講武堂內勤學的學員中,新插班進一張非常年輕英俊的面龐。要知道,此時的張漢卿只是年齡剛夠16虛歲而已。要不是生活條件要遠優於一般的學生軍士,這個面容實在是有些年輕得突兀了些。
在得知與自己同吃同睡同行的這位公子哥原來是大帥府的少帥時,一些老奉軍軍官心理便有些不屑:“是來鍍金的,這樣一來職務升遷便有了很好的理由。”不過也有很多人眼裡是熱切的----畢竟是少帥,條件得天獨厚,近水樓臺而先得月。如能套個近乎,只消在大帥那裡時不時露點口風,加官晉爵是指日可待啊。
倒是同期的學生軍們少了這些顧忌,少年人本來就少了些對權威的恐懼,可以放開自如地暢談各種理念。當然他們也驚訝於這位少帥的刻苦與聰明,當然少帥也表現了對同僚們一慣的尊重,這讓他尤其在同年的學生中有很高的威信。
張漢卿的學習訓練確是很刻苦的,無他,戰場上敵人不會因爲你是大帥的兒子就網開一面,手底官兵也不會因爲你少帥的身份像一些穿越小說寫得那樣王八之氣一顯現就讓別人五體投地。軍隊歷來最實在,是最佩服強者的,沒有一定影響力,關鍵時刻絕對會掉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