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今年的冬天

慈禧低聲的看着摺子,口裡面說着只有她自己才能聽見的話:“是天要亡我大清還是要佑我大清啊!”

慈禧看的那份摺子正式李鴻章遞上來的。

上面說的是洋人各國已經準備支持朝廷平亂,不但說可以優惠提供各式武器,還說可以直接幫忙出兵。

當李鴻章接到了西方各國公使的聯合通告的時候,李鴻章的汗珠都是齊刷刷的冒了出來,長久和洋人打交道的李鴻章很清楚洋人到底爲什麼要什麼做。

無非就是爲了利益。說簡單一點,洋人要這麼做就是爲了得到更加多的利益。單就一點,如果朝廷的洋人的支持下擊敗了叛軍的話,那麼肯定事後就要付出巨大的代價,銀子是肯定免不了的了,像其他的方面,估計也好不到那裡去。然而,萬一戰事發展到朝廷沒有能力控制局勢的話,洋人就會親自出兵,到時候,就不是說付銀子這麼簡單。誰不知道洋人貪婪成性,一支洋人的部隊登上了中國的土地,沒有得到足夠的好處,他們會輕易的離開嗎?這真正是引狼驅虎,當真是兇險無比啊!

但是,萬一洋人不支持朝廷的話,那麼憑藉着目前朝廷在山海關的那四十萬大軍,是萬萬抵擋不足叛軍的十幾萬精銳的。就算是京師還有數萬的禁衛新軍,也是不可能的。而李鴻章新編的淮軍新軍,這個時候也還沒有成軍。人數也只有三四萬,即使朝廷目前的全部兵力加起來,能不能抵擋地住叛軍也還是一個問題。

至少,李鴻章沒有這個自信,可以說,在整個大清當中,也就李鴻章對於東北軍的實力瞭解的最爲清楚了。畢竟,現在在山海關,淮軍就是作爲清軍的主力部隊和東北軍交戰。

而這洋人要支持,這也不是一件小事,所以,當李鴻章接到了八國公使的通告後,立馬就給京城連夜送去了急報。

要這麼做,還是要上面地主子來決定,他李鴻章,雖然手握數十萬大軍。但也不過一臣子而已。

就在李鴻章期待着京城的那兩位主子可以給他一個明確的指示,讓他可以怎麼回覆洋人的時候。他卻接到了一份聖旨。

而且還不是電諭,是一道用八百里快馬連夜送來的明文聖旨。在滿清末期,爲了節省通信的時間。朝廷下發的聖旨中,出現了電報傳輸的聖旨,也就是電諭

而李鴻章一看,頓時感覺到有些頭暈腦漲。因爲這聖旨中說。讓他李鴻章全權處理關於洋人支持朝廷的一切事務。

李鴻章回到大廳的時候,頓時感覺到自己地確是老了,而這大清也是老了。這關乎朝廷基業的大事。上面的主子竟然交給自己這樣一樣臣子來決定。

李鴻章很清楚。不管是誰,不管是皇上,還是西宮太后,還是說任何的一個大臣,只要他負責了這件事情,無疑就背上了一輩子地罵名。

不管朝廷是勝是敗,都沒有辦法擺脫這樣的罵名。因爲如果自己拒絕洋人的支持的話。那麼,自己就要陷入朝廷危重地境地。此爲不忠。而如果自己接受了洋人的支持,事後,可以想象朝廷必須爲了洋人的滿足離去,而不得不付出極大地代價。而到時候自己就是一個國家地罪人。

“罷了,罷了,爲這大清,我李某人也算努力了一輩子,此前,揹負的罵名也是不少了,而如今,我人都老了,何必呢!”

李鴻章對着他的心腹手下盛宣懷這樣說道。

隨後,李鴻章一邊接見各國的使者,一邊下令北洋水師全體待命,另一方面,有下令那還沒有成軍的淮軍新軍奔赴山東各要地,以維護治安!

儘管滿清朝廷對於洋人八國的支持是又想要,又不敢要。但是,那各國的聯合艦隊卻並沒有因爲滿清朝廷地那些反映而放緩了速度,依舊從世界各地趕來。並且,英國地遠東艦隊已經在新加坡開始集結。

這一年的冬天,似乎過地很漫長,那飄飄灑灑的雪花似乎從來就沒有停下來過的時候。東北各地都是白雪淋漓,土地也是凍的僵硬。人走在外面,稍微被冷風一吹,整個人都會變成冰棍。

“王爺,今年的東北的確有些反常,比往年冷了很多!”韓章走在陳冬生的身邊,隨着陳冬生一起在這盛京四處轉悠,而他們的周圍,則是多大上百人全部手持長短槍,長刀,號稱整個東北軍中單兵戰鬥力最強的陳冬生私人侍衛隊。

陳冬生看着路邊那已經深達沒足的積雪,問道:“那些新移民的百姓怎麼樣?”

現在的陳冬生心裡的確有些擔心,因爲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裡,東北一共從南方各省吸引了高大近一百五十萬的流民,那丹東港口幾乎天天都有移民下船,而那個時候,東北的本地人也不過才幾百萬而已。

這些移民的加入,無疑給東北的發展帶來了極大的幫助,不但提供了足夠的工人給盛京周邊的各大工廠,而且,他們還在東北開荒,讓東北的糧食產量達到了一個新高。

不但,在之前,爲了解決這些移民的糧食問題,東北軍政府下屬的東北商業局可是常年的在南方各省收購糧食。不然,這麼多人,把東北的樹皮都吃光了估計都不夠。

而現在冬天了,陳冬生也就自然的關注起那些剛加入東北沒有多久的移民們來了。

聽到陳冬生的問話,韓章回答道:“我們之前的時候,已經從南方各省秘密收購了一大批的糧食囤積了起來。這一部分不但是爲了這些移民,還作爲我東北軍部隊的軍糧。而這些移民來的早的,種下的糧食基本上都已經收穫了,雖然不多,但是經過我們的補貼後,度過這個冬天應該沒有多大問題。

也就幾年困難一點,到明年的這個時候,我相信,我們的糧食產量不但足夠自給,還可以有些剩餘的。”

“恩,這樣就好,他們可是我們的基礎,容不得半點有失。沒有了他們,哪裡有我們數十萬的精銳之師啊!”

“是!”韓章望着這個已經變化越來越大的陳冬生,發現自己再也找不到當初看向陳冬生時候的那種感覺,現在的陳冬生就完全是一個上位者,而不是他的乾兒子。

儘管是大雪封路,寒氣襲人,但是,東北爲了備戰爲進行的準備卻並沒有停下來。

在東北軍各個大部隊還沒有前行到錦州的時候,軍部後勤處就已經開始往錦州囤積物資,甚至,爲了囤積這些物資,後勤處還組織了數十萬的民夫來搬運。反正在冬天的時候,大多數人也是沒有事情做,而去搬運的話,還能有點收入,而且,收入還不低。最最關鍵的是,這些民夫當中,就有許多家人就在東北服役。

而韓章也說過了,他們搬運的物資是爲了將來在戰場上保住你們的兒子,兄弟的性命。

一八八七年的二月中旬。陳冬生終於得到了軍部和政務院共同編寫的一份計劃。

而今後至少在半年,甚至一年的時間裡,東北就會按照這個計劃來走。

陳冬生並沒有細緻的看那後打一米多的詳細計劃,而只是看了看那十多頁的簡介。

並一邊看一邊詢問着下面的歐陽天和韓章等人。

“你們說,我們還需要在蒙古邊上放上至少一個騎兵師團和一個步兵師團,這是爲什麼?”

歐陽天一天,馬上的開始解說起來:“在蒙古,自古就是精銳騎兵的出處,到如今,也不例外,雖然在太平天國的北路軍打掉了蒙古八旗的精銳騎兵。但是,現在的蒙古騎兵也不能小看,當我大軍南下的時候,東北空虛,萬一蒙古騎兵侵入,我們收到的損失將比失去三個師團還要嚴重。”

陳冬生一聽,心裡想了想。自從來到這個世界後,陳冬生就一直沒有對蒙古騎兵這個冷兵器時代橫掃天下的騎兵沒有多大感覺,因爲他知道,現在已經是熱兵器時代,騎兵,如果還是準備着冷兵器的時候,就已經完全失去了作用,這從東北以前的第二騎兵師被淮軍幾乎全殲中就可以看的出來。

但是,這聽歐陽天這麼一說,當下也就注意了下,但是,儘管他心中把蒙古騎兵的地位上擡了一等次,但是也沒有必要爲了這麼一個冷兵器的騎兵部隊準備多大一個步兵師和一個騎兵師。

“那這個修改,在長春駐紮的兵力從第九師的一個團增加到兩個團,而吉林方向一個團就夠了,而在盛京,就保持不變,還是兩個團,另外,在丹東增加部署一個團。朝鮮的話,讓第三軍從各個師團中臨時抽調部分兵力,組成一個朝鮮加強團,增壓朝鮮局勢。”

“是王爺!”

歐陽天記下後,又問道陳冬生:“王爺,你看這個該怎麼辦?”

第57章 第三師-梅森虎第94章 確定戰略第51章 進軍金華鎮第2章 很多人都煩第5章 進攻兩江第40章 騎兵第63章 清帝退位第44章 郭雪第27章 給我吐出來吧第26章 造危機來打劫第57章 第三師-梅森虎第48章 冒牌手榴彈第46章 瘋狂第42章 石油第20章 勝利了嗎?第15章 土匪進城第21章 東北有後第54章 親臨前線第42章 南下第20章 反圍剿第31章 第四師第11章 長春之戰第41章 衆多的皇子們第35章 銀子有多重第33章 朝鮮第31章 工商條例第46章 世界大戰(上)第47章 瘋狂第45章 大戰來了第28章 擴大會議第3章 和德國的條約第40章 武器和設備第60章 戰後第38章 列強的干涉第69章 溫情第33章 教育和大戰將發!第6章 牛角山第10章 汝南之戰(續三)第24章 人才那裡有?第36章 國書四點第45章 西逃第29章 換點口味第16章 帝國外交第24章 帝國大開發計劃第79章 賣國-救國第28章 錢這東西第4章 “秋風計劃”第30章 裝甲部隊第20章 帝國的過去第23章 馬克沁機槍成型第17章 京城的好茶第9章 穿越一族?第30章 城破第20章 勝利了嗎?第38章 沒錢沒兵第46章 金華鎮第19章 淮軍的炮火第28章 登臺講課第11章 合擊第54章 北京城的陷落第7章 危機第64章 籌備第33章 貪污第2章 平亂第29章 光緒捅了馬蜂窩第36章 我們需要他中立第43章 喝酒下棋第37章 協議=利益第48章 冒牌手榴彈第10章 戰始第64章 籌備第32章 又一發匪乎!第16章 帝國外交第6章 牛角山第4章 整編的麻煩第20章 勝利了嗎?第11章 合擊第28章 錢這東西第10章 戰始第13章 舊時代逝第2章 平亂第53章 慈禧和光緒第30章 感嘆和流水線第18章 盛京防禦戰第30章 裝甲部隊第24章 第四次擴編第39章 韓章回來了第3章 和德國的條約第34章 抵達吉林第17章 京城的好茶第39章 第五軍-鍾佩第11章 長春之戰第1章 成了土匪第40章 武器和設備第10章 打秋風第62章 寧予友邦,不予家奴第1章 第一戰第50章 禁衛新軍的混亂第11章 官軍來繳第13章 烏龍之戰
第57章 第三師-梅森虎第94章 確定戰略第51章 進軍金華鎮第2章 很多人都煩第5章 進攻兩江第40章 騎兵第63章 清帝退位第44章 郭雪第27章 給我吐出來吧第26章 造危機來打劫第57章 第三師-梅森虎第48章 冒牌手榴彈第46章 瘋狂第42章 石油第20章 勝利了嗎?第15章 土匪進城第21章 東北有後第54章 親臨前線第42章 南下第20章 反圍剿第31章 第四師第11章 長春之戰第41章 衆多的皇子們第35章 銀子有多重第33章 朝鮮第31章 工商條例第46章 世界大戰(上)第47章 瘋狂第45章 大戰來了第28章 擴大會議第3章 和德國的條約第40章 武器和設備第60章 戰後第38章 列強的干涉第69章 溫情第33章 教育和大戰將發!第6章 牛角山第10章 汝南之戰(續三)第24章 人才那裡有?第36章 國書四點第45章 西逃第29章 換點口味第16章 帝國外交第24章 帝國大開發計劃第79章 賣國-救國第28章 錢這東西第4章 “秋風計劃”第30章 裝甲部隊第20章 帝國的過去第23章 馬克沁機槍成型第17章 京城的好茶第9章 穿越一族?第30章 城破第20章 勝利了嗎?第38章 沒錢沒兵第46章 金華鎮第19章 淮軍的炮火第28章 登臺講課第11章 合擊第54章 北京城的陷落第7章 危機第64章 籌備第33章 貪污第2章 平亂第29章 光緒捅了馬蜂窩第36章 我們需要他中立第43章 喝酒下棋第37章 協議=利益第48章 冒牌手榴彈第10章 戰始第64章 籌備第32章 又一發匪乎!第16章 帝國外交第6章 牛角山第4章 整編的麻煩第20章 勝利了嗎?第11章 合擊第28章 錢這東西第10章 戰始第13章 舊時代逝第2章 平亂第53章 慈禧和光緒第30章 感嘆和流水線第18章 盛京防禦戰第30章 裝甲部隊第24章 第四次擴編第39章 韓章回來了第3章 和德國的條約第34章 抵達吉林第17章 京城的好茶第39章 第五軍-鍾佩第11章 長春之戰第1章 成了土匪第40章 武器和設備第10章 打秋風第62章 寧予友邦,不予家奴第1章 第一戰第50章 禁衛新軍的混亂第11章 官軍來繳第13章 烏龍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