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朝鮮—劫掠

陳冬生並不是說要包俞怎麼樣,並沒有說一定要包俞在南朝鮮取得多大的勝利,殲滅多少的淮軍,陳冬生要的很簡單,只是包俞的一種態度而已。

對於包俞,自從他在三河鎮戰役後,陳冬生一直很注意這個人,後來包俞又在其他的戰役中發揮了出來了較好的才能,這也使得了陳冬生一下子就把包俞提高到了一個高位上:第四師師長的位置。一舉成爲了東北軍中第四位高層將領,踏入了東北軍的核心位置。

其實包俞能夠當上第四師的師長,包俞的努力和才能固然重要,而更加重要的是,陳冬生已經在東北軍中找不到其他可以擔當重任的軍事人才了。

作爲土匪軍隊起家的東北軍,軍官的水平一直都很有限,現在的第五師,到第九師的師長以及衆多的團長。這些人基本都是以前東北軍的三個師裡面的連營長抽調而來的。總體水平實在有限。

但是,這也是一件沒有辦法的事,東北軍的快速地擴編,根本就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培養合格的軍官。而就連那陳冬生心中一直期望的軍官培訓學校也因爲各種原因一直沒有成立。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有着才能,加上陳冬生比較看好他之前的戰功,才使得了包俞快速地從東北軍中衆多的中級軍官中竄了上來,在當上了第三軍的軍長後,更加牢牢的把握住了東北軍第四把手的位置。

但是也許是因爲包俞的個性還是其他什麼原因,總之,到朝鮮後的包俞在行動上總是慢了幾步,半年多了,連小小的南朝鮮還沒有拿下,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包俞用兵太過於謹慎。極爲害怕士兵地傷亡。

甚至在一次攻擊漢城的時候,都已經有了一個連地士兵突破地淮軍的防線。可是這個時候。面對淮軍的火力,包俞竟然害怕士兵傷亡太大爲由拒絕了第四師參謀長的建議,反而撤軍,並且這樣一來,就造成了那個已經突破防線的那個連傷亡慘重。

可以說,包俞在南朝鮮的表現讓陳冬生極爲不滿意。

而思量着這些的陳冬生當然不可能說出來,所以,面對韓章的疑問,陳冬生並沒有說什麼,而是問其他的事情。標記1

“那派往上海的代表團現在怎麼樣了?”

而韓章雖然名義上是陳冬生地乾爹。但是作爲一個聰明人,韓章對於這個乾爹的身份可以說利用的非常適合,在正式場合或是談論軍政大事的時候,絕對不會讓人感覺到他是陳冬生的乾爹。

而現在,韓章就理智的沒有繼續追問下去關於包俞的事情,而是回答陳冬生的問題。

“前些日子,段先生已經在上海發報,說已經平安到達,目前,正在和德國公使的代表會談。相信不用多久就會有結果了。”

陳冬生一聽。算了算日子,也知道,現在的這個時間,段尚文衆人應該到上海沒有幾天,如果要有結果地消息的話,恐怕還要等幾天。

低頭喝了口茶後,又聽得韓章說道:“司令,明天就會有一批設備到達丹東港。這是我們駐紮在上海的商團通過各方面收購而來的設備,同時,還有一批德國方面提供的彈藥。”

“哦,這些,你就看着辦!”陳冬生一聽。也知道。自己之前派往和努克一同去南方的商團終於有了成績,心中那些因爲包俞引起的鬱悶也一掃而空。但是。這個時候,陳冬生卻想了起來,那些設備應該要不少錢,何況還有彈藥武器。

於是問道:“那我們的資金準備好了好,現在我們地財政怎麼樣!”

“資金我在接到電報後,就已經開始準備了,這一次,大概需要兩百萬兩銀子,之前商團在上海已經付了定金三十萬兩。剩餘的一百七十萬兩,我已經籌備好了。

我們的財政還處於一個比較困難的階段,雖然,我們的東北商業局下屬地各式新式工廠爲我們提供了大量地資金,以及部分民間的自辦工廠也提供了一部分地稅收。但是我們現在還是入不敷出。

最主要的支出就是盛京製造局,其他的還有購買各種的設備和彈藥的費用。以及糧餉。總的來說,就是軍隊的開支。目前,軍隊的支出已經佔到了我們整個財政支出的90%以上。只有一小部分是用來民政方面的。”

陳冬生雖然聽韓章說財政比較困難,但是,心中卻也沒有多大的驚奇,本來東北就是屬於沒有任何底子的。自己在盛京周邊開辦工廠和編練軍隊,一開始靠的就是從滿清在東北各個城市遺留下來的庫存的銀子。在前面的一段時間裡,基本上就沒有收入,完全是支出。後來,工業發展起來後,纔有了一部分的工業稅收。至於農業稅收,陳冬生根本就沒有想過,因爲東北軍政府在一開始的時候,就已經說明,免除本地農民今年的稅,而外地移民的話,除了要免除三年的稅外,還要頭一年裡,提供免費的種子以及耕種的器具。

在農業方面,可以說,軍政府還在倒貼,根本就沒有收稅。現在的主要的收入就是東北商業局下屬的衆多工廠說創造出來的利潤和一部分民間工廠的稅收。

入不敷出,是肯定的。

但是,面對目前的財政狀況,陳冬生即使沒有辦法也要想辦法。

“你看,現在我們除了工廠的利潤和稅收外,還有沒有其他辦法可以增加收入。”陳冬生既然自己想不到,也就把這個問題丟給了韓章了。

而韓章一聽這話,當下也無語了起來,以前只是一個山寨管家的他怎麼可能知道這麼多啊,就算知道,也是打掃搶掠這些的。但是,很明顯,現在的東北中已經沒有地方可以讓陳冬生搶掠的了。

沉吟了許久後,韓章才說道:“那我們是不是可以讓錦州軍區的部隊派出小量的部隊繞過山海關,對於一些北方的城鎮的官府以及世家進行掃蕩,就像我們當初一樣。”

“這個啊!”陳冬生沒有在說,說實話,其實他心中還是很喜歡這些的方式,畢竟當初東北軍的發展起來可以說就是靠的這一個方法。

但是,現在的陳冬生卻不能和以前一樣,做這些讓世人看來就是一個完全土匪的形象。現在的陳冬生正在致力於讓東北軍在天下人的心目中把土匪這兩個字去掉。不是土匪,而是一個政權。一個政府。

但是,面對錢,陳冬生還是想要的,想了想後,心中已經暗定了一個想法,既然不能光明正大的搶。那麼就換一個方式,就讓自己的軍隊脫下軍裝,變成小股土匪出動。這樣既有了錢也保住了名聲,可謂一舉兩得的好事。

“恩,這個我會考慮的。”陳冬生說了後,突然想起了朝鮮。

雖然朝鮮在陳冬生看來是屬於那種化外之地,寸草不生,但是這麼大的一個地方,就算一點一點湊齊了,也能弄出不少的油水來吧!

想到這裡,陳冬生也不見外了,直接對韓章說道:“在錦州以南,我們有顧慮,但是在朝鮮,我們應該沒有顧慮了。我們的第三軍在朝鮮奮戰了這麼久該取點利息了。”

隨後,陳冬生和韓章一陣商量後,才決定了具體的方案,等韓章出去後,陳冬生就叫來了李俊,把和韓章一起起草的那份《關於穩定朝鮮的方案》交給了李俊,並且讓李俊馬上發給在漢城的包俞。

對於那份《關於穩定朝鮮的方案》內容有很多,但是基本都有這麼一個調,那就是廢除朝鮮王,成立朝鮮特區。這兩點,可以說對於陳冬生來說沒有什麼關係,只要自己的東北軍駐紮在朝鮮,那麼朝鮮就一日跑不出自己的手心。

而最重要的就是陳冬生交給包俞的一個任務,那就是:“把朝鮮所有值錢的一切都搬回來。”

而在漢城的包俞接到了這個命令後,立馬就開始行動了,雖然包俞對於軍事行動還有些緩慢,但是對於陳冬生的這一命令卻沒有任何的牴觸。

整個駐紮在朝鮮的第三軍一共近四萬人中,除了第四師在向仁川推進外,另一個第六師的三個團分成了三個方向。

而後,陳冬生又把丹東守備旅配給了第三軍,於是丹東守備旅也分出了一個團南下。他們的任務就是填補第三軍離開平壤後的北朝鮮的軍事空白

第一團駐紮漢城,第二團沿東海岸南下,第三團沿西海岸南下。他們本來的任務就是掃平朝鮮的地方政府的抵抗力量。

但是,在包俞接到了陳冬生的命令後,他們又多了一個任務那就是:劫掠。

第1章 第一戰第6章 出發第16章 賣身爲奴第37章 對日本宣戰第4章 整編的麻煩第2章 平亂第四十七章第87章 仁川之戰第25章 風滿樓第3章 整編計劃第44章 郭雪第44章 淮軍一代名將第46章 金華鎮第60章 戰後第14章 新時代始第6章 出發第62章 滿清投降第32章 雪…女人第33章 朝鮮第22章 大戰第26章 初步決定第61章 戰後續第15章 繼續前進第35章 人口問題第17章 金泉阻擊戰第49章 袁金城的決定第25章 面臨的問題第2章 平亂第15章 科舉選撥第4章 “秋風計劃”第34章 抵達吉林第1章 被包圍第1章 第一戰第92章 殺人利器—重機槍第20章 帝國的過去第44章 淮軍一代名將第10章 琴聲第4章 援軍之戰第1章 成了土匪第40章 武器和設備第85章 朝鮮—劫掠第29章 換點口味第88章 仁川之戰續第26章 初步決定第8章 汝南之戰(續)第3章 整編計劃第15章 土匪進城第66章 確定計劃第88章 仁川之戰續第22章 大戰第7章 危機第82章 日本的動作第52章 援軍到來第40章 西狩第41章 衆多的皇子們第37章 對日本宣戰第79章 賣國-救國第38章 中日之戰第21章 戰後第8章 戰還是退第10章 汝南之戰(續三)第31章 工商條例第11章 汝南之戰(續四)第63章 清帝退位第41章 東北地主第3章 三河鎮第29章 光緒捅了馬蜂窩第19章 出擊第46章 叛徒第16章 盛京的白色恐怖第41章 衆多的皇子們第13章 日軍的登陸第72章 法律第63章 清帝退位第30章 感嘆和流水線第10章 琴聲第36章 我們需要他中立第12章 汝南之戰第33章 朝鮮第8章 大勢所趨第36章 國書四點第19章 熊本師團第37章 混亂的攻城戰第2章 平亂第46章 世界大戰(上)第15章 科舉選撥第65章 下一步計劃第44章 錦州危急第37章 政治中心第70章 何謂辱聖人斯文第44章 郭雪第25章 面臨的問題第3章 是威脅還是機會第7章 我發財了第16章 賣身爲奴第50章 潘盛安的選擇第73章 伯樂和馬第40章 帝國近衛軍第18章 帝國的後宮第11章 汝南之戰(續四)
第1章 第一戰第6章 出發第16章 賣身爲奴第37章 對日本宣戰第4章 整編的麻煩第2章 平亂第四十七章第87章 仁川之戰第25章 風滿樓第3章 整編計劃第44章 郭雪第44章 淮軍一代名將第46章 金華鎮第60章 戰後第14章 新時代始第6章 出發第62章 滿清投降第32章 雪…女人第33章 朝鮮第22章 大戰第26章 初步決定第61章 戰後續第15章 繼續前進第35章 人口問題第17章 金泉阻擊戰第49章 袁金城的決定第25章 面臨的問題第2章 平亂第15章 科舉選撥第4章 “秋風計劃”第34章 抵達吉林第1章 被包圍第1章 第一戰第92章 殺人利器—重機槍第20章 帝國的過去第44章 淮軍一代名將第10章 琴聲第4章 援軍之戰第1章 成了土匪第40章 武器和設備第85章 朝鮮—劫掠第29章 換點口味第88章 仁川之戰續第26章 初步決定第8章 汝南之戰(續)第3章 整編計劃第15章 土匪進城第66章 確定計劃第88章 仁川之戰續第22章 大戰第7章 危機第82章 日本的動作第52章 援軍到來第40章 西狩第41章 衆多的皇子們第37章 對日本宣戰第79章 賣國-救國第38章 中日之戰第21章 戰後第8章 戰還是退第10章 汝南之戰(續三)第31章 工商條例第11章 汝南之戰(續四)第63章 清帝退位第41章 東北地主第3章 三河鎮第29章 光緒捅了馬蜂窩第19章 出擊第46章 叛徒第16章 盛京的白色恐怖第41章 衆多的皇子們第13章 日軍的登陸第72章 法律第63章 清帝退位第30章 感嘆和流水線第10章 琴聲第36章 我們需要他中立第12章 汝南之戰第33章 朝鮮第8章 大勢所趨第36章 國書四點第19章 熊本師團第37章 混亂的攻城戰第2章 平亂第46章 世界大戰(上)第15章 科舉選撥第65章 下一步計劃第44章 錦州危急第37章 政治中心第70章 何謂辱聖人斯文第44章 郭雪第25章 面臨的問題第3章 是威脅還是機會第7章 我發財了第16章 賣身爲奴第50章 潘盛安的選擇第73章 伯樂和馬第40章 帝國近衛軍第18章 帝國的後宮第11章 汝南之戰(續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