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政治中心

讓日本的明治天皇氣急敗壞的不但是失去了這六個師團,而更加重要的是,這六個師團的失去可以說讓日本的這幾十年來的維新的成果一舉被化爲虛有。

現在,日本本土的防守都是隻靠着一個近衛師團,以及那些剛剛組建起來的新編師團來支撐着。而日本想把陸軍的戰鬥力回覆戰前的水平,憑藉日本的國力,至少需要五年的時間,而且這還是一個沒有外人打擾,能夠順利的發展的情況下,但是,很顯然,陳冬生不會給予日本這樣的機會。

隨着日軍在朝鮮的大敗,日本的政壇也是整天搖搖晃晃,熊本內閣,這個主張發動朝鮮戰爭,以求在亞洲大陸佔據一個立足之地的內閣,被明治天皇一舉打下臺,接着,有着海軍背景的“山本五十六”開始遵照明治天皇的要求,重新組建內閣。從此,山本五十六內閣正式登上日本的政壇高峰。

同樣的,隨着陸軍在朝鮮的戰敗,日本陸軍對於國內的影響力已經下降到了一個極點,連帶着,日本陸軍主張的大陸攻略也被日本人徹底拋棄。

隨之而上的就是:南下,爭奪海洋的呼聲也是越來越高。這些呼聲也就自然的影響到了日本的軍事規劃,於是,此後,日軍的發展方向開始大方面的向海軍傾斜。而陸軍,也就淪爲了類似海軍陸戰隊和本土守衛隊的角色了。

當然,這個是後話,暫不提。

而在朝鮮戰爭結束以後,東北和日本方面就不約而同的停止了在朝鮮方面的軍事行動,而且,雙方也沒有進行所謂的停戰談判。因爲這根本就沒有必要。

現在這個時候,日軍的陸軍主力已經算是徹底完蛋了,也就是說,日軍已經沒有足夠的陸軍來繼續投入到朝鮮戰場上。

而東北軍呢。也是沒有繼續下一步動作的意思,不是陳冬生不想把他那強悍的東北軍送幾萬到日本島,然後登陸來個十幾個類似南京大屠殺之類地行動,而是現實條件不允許。東北和日本相隔數千海里之遙,沒有強大的海軍艦隊,陸軍根本就不可能登上日本的土地。

但是,很可惜的是,東北軍現在還沒有正式的艦隊成立,有的也僅僅是在鴨綠江上的幾首木質炮艦,而且。其中還有一首是在仁川海港從北洋水師手中俘虜過來的。另外,在黑龍江,也有幾艘在攻打海參崴的時候,俘虜的幾艘小炮艇。在東北和俄國通過了電報地談判後。俄國也就順便送給了陳冬生,並沒有說贖回去。

自從朝鮮之戰結束後,東北就可以說平靜了許多,但是。東北這地方是平靜了,其他的世界各地卻都是因爲這場朝鮮的東北於日本之戰而掀起了爭論。

一開始的時候,由於日本爲了不引起俄國地特別反映。而採取了秘密進軍朝鮮的方式。所以。東北軍和日軍的交戰還沒有多少人知道,就算有知道的,也只以爲是小打小鬧,並沒有多少人關注,就算是滿清朝廷也沒有多少人關注。

但是,當後來日本國內得知了後面派遣地兩個師團也被包圍的,準備緊急排遣援軍的時候。世人才真正地瞭解到。這場發生在朝鮮地日軍和東北軍的戰爭並不是說小打小鬧,而是一場單方參加人數就超過了五萬人的大規模戰爭。而事實上。日軍在那個時候,不算後面的三個增援的師團,已經投入到了朝鮮三個師團,六萬餘人。

於是,世界的各個角落的目光都開始頂住了朝鮮,不管是西方列強還是滿清朝廷,無一例外,都緊緊地頂住了朝鮮地戰事發展。

但是,由於東北並沒有說對外國人實行開放的政策,外國人到東北來,只有少數地幾條路,那就是從丹東登陸,然後直往盛京,而朝鮮,已經被陳冬生下達了軍事管理的禁令,禁制任何外國人出入。所以,外國人能從東北方面得到朝鮮的準確消息是很少的。大部分都是從日本方面得到。後來,當日軍大張旗鼓增派的三個師團援軍也的確吸引了很多西方列強的目光。畢竟,遠東的局勢很是有很多國家關注的,比方說英國,德國,以及法國,美國,俄國等等這些世界列強。

同時,西方列強也對於能夠讓日本一次性派出了三個師團的增援部隊的東北軍感到了無比好奇,要知道,在西方列強的眼中,雖然日本和中國都是屬於那種嚴重,極度落後的國家。但是,同樣的,就算是在這個世界中自稱陸軍第一的法國人也不敢輕視滿清的淮軍精銳部隊。

就算日軍的戰鬥力比淮軍要差上一點,但是,也差不了多少,怎麼說多多少少還有點戰鬥力。在他們認爲,之前的東北軍之所以能夠包圍那兩個師團的日軍,並消滅了一個師團的日軍,這中間的水分也太大,就算東北軍能有十幾萬的土匪軍隊,也不是能夠打贏一直正規部隊的。

甚至,有人已經認爲,這是日本自己散發的謊言,企圖染指亞洲大陸,派出更多的部隊登陸朝鮮,從而佔據朝鮮。

俄國的新任遠東部隊司令:哈洛夫上將已經向國內發去了電報,請求當東北軍無法抵抗日軍的進攻的時候,新組建的遠東部隊可以南下東北,以防東北落入日本之手。

但是,就在人們滿滿的以爲,那隻崛起不到兩年的東北土匪部隊很快就會被日本的正規軍以及滿清正規軍的雙方面打擊下灰飛煙滅的時候。

包俞卻給了世人一個天大的驚喜。不但把那已經包圍的日軍給滅了個乾淨,而且還把那增援而來的三個師團的日軍也給滅了個乾淨,甚至連一個俘虜都沒有留下。

於是,六個師團,一共十萬餘人的日本陸軍主力就全部永遠的留在了朝鮮的土地上。

當日軍全軍覆沒的消息傳回來日本的時候,不但引發了日本國內的政治動盪,連帶着,西方列強也是吃驚不已。

一時間,遠東各地的電報用的電波是繁忙無比,一封封的電報被在遠東的各國人員傳回他們國內,然後,一封封的電報有回傳到遠東來。

順帶着,連東北的盛京的外國人也呈現出爆炸式的增長。

在朝鮮之戰結束以前,盛京的外國人,只有不到一千人,而且,其中百分之八十都是屬於原盛京製造局聘請的技術人員。其他有部分的外國商人,而這些外國人中,又一德國人居多。

而在朝鮮之戰結束後。時間前行到一八八七年的一月中旬,短短的不到一個月裡,登記在冊的外國人就達到了兩千人之多,而其中,多數都是外國的所謂商人,實際上就是探子或者說是外交人員一時間,盛京成爲了遠東的除了北京之外的第二個政治中

“王爺!德國克林德公使的私人代表維特亞斯求見!”李俊敲了陳冬生書房外面的門後,輕聲說道。

隨後,他還走了進來遞上了一個古色古香的名刺。

陳冬生打開來一看,上面用毛筆用繁體中文寫着維特亞斯的名字,不過,陳冬生也沒有多少奇怪,畢竟,在現在這個時候裡,很多外國人,來到中國的時候,都會隨鄉入俗,跟着那些文人們弄一些這些的名刺,更有的是親自書寫的。而很明顯,從這字體的歪歪曲曲來看,是就是維特亞斯本人寫的。

合上那名刺,陳冬生心裡暗自說道,總有一天,我會讓全世界的人都用上漢語書寫的名刺。讓中文成爲全世界通用的語言。

稍微停頓了下,陳冬生才說道:“請他請來!”

當陳冬生看到維特亞斯的時候,維特亞斯還是老樣子,一身整潔的西服,頭上的頭髮梳的筆直,並且,還打了髮蠟,看上去閃閃發光。

“尊敬的王爺閣下!”維特亞斯進來後,行了一個標準的脫帽禮。用着有些僵硬的漢語說道。

“維特亞斯先生,請坐!”

不過,剛坐下,維特亞斯就開始說話了,不過,這次,他說的並不是生硬的漢語了,而是現在這個時代裡的正式外交語言:法語。

畢竟,他纔開始學習漢語幾個月,剛纔能說到一句就不錯了。畢竟,西方人要想學好漢語,那不是一般的難。

兩人在聊天打屁了近半個小時之後,維特亞斯才說出一句有意思的話來:“……

第39章 清廷的反應第12章 全營進攻第40章 帝國近衛軍第59章 真相大白!第12章 全營進攻第15章 科舉選撥第3章 是威脅還是機會第78章 盛京學院第52章 援軍到來第83章 黑夜裡的刺刀第67章 稱王通電第8章 戰還是退第15章 繼續前進第47章 無奈的撤退第11章 汝南之戰(續四)第51章 絕境中第6章 你怎麼不碰我第46章 瘋狂第28章 錢這東西第46章 叛徒第29章 吉林第42章 石油第85章 朝鮮—劫掠第29章 換點口味第28章 擴大會議第43章 喝酒下棋第41章 東北地主第22章 錢這東西第80章 朝鮮局勢第11章 汝南之戰(續四)第25章 金融危機第35章 銀子有多重第17章 金泉阻擊戰第38章 列強的干涉第18章 和日軍的第一次較量第82章 日本的動作第20章 帝國的過去第64章 春宵一刻,值?第54章 北京城的陷落第30章 裝甲部隊第26章 造危機來打劫第41章 東北地主第9章 第四師的戰報第35章 銀子有多重第8章 大勢所趨第54章 北京城的陷落第23章 帝國土地法令第37章 對日本宣戰第64章 籌備第7章 俄軍的絕境第15章 科舉選撥第13章 日軍的登陸第10章 戰始第35章 銀子有多重第19章 出擊第15章 科舉選撥第26章 亂起第59章 真相大白!第87章 仁川之戰第41章 東北地主第63章 清帝退位第8章 大勢所趨第37章 混亂的攻城戰第1章 成了土匪第4章 整編的麻煩第15章 土匪進城第39章 世界和平了嗎第7章 危機第52章 援軍到來第9章 穿越一族?第31章 第四師第2章 平亂第6章 誘攻干涉軍第35章 人口問題第94章 確定戰略第3章 和德國的條約第12章 全營進攻第64章 春宵一刻,值?第70章 何謂辱聖人斯文第20章 勝利了嗎?第14章 夜戰第73章 伯樂和馬第89章 夜戰——炮擊第29章 換點口味第33章 意外的金洲城第51章 進軍金華鎮第24章 帝國大開發計劃第6章 誘攻干涉軍第14章 滿清新軍第53章 慈禧和光緒第50章 潘盛安的選擇第70章 何謂辱聖人斯文第1章 建國登基第26章 初步決定第58章 炮兵第37章 政治中心第9章 穿越一族?第4章 “秋風計劃”
第39章 清廷的反應第12章 全營進攻第40章 帝國近衛軍第59章 真相大白!第12章 全營進攻第15章 科舉選撥第3章 是威脅還是機會第78章 盛京學院第52章 援軍到來第83章 黑夜裡的刺刀第67章 稱王通電第8章 戰還是退第15章 繼續前進第47章 無奈的撤退第11章 汝南之戰(續四)第51章 絕境中第6章 你怎麼不碰我第46章 瘋狂第28章 錢這東西第46章 叛徒第29章 吉林第42章 石油第85章 朝鮮—劫掠第29章 換點口味第28章 擴大會議第43章 喝酒下棋第41章 東北地主第22章 錢這東西第80章 朝鮮局勢第11章 汝南之戰(續四)第25章 金融危機第35章 銀子有多重第17章 金泉阻擊戰第38章 列強的干涉第18章 和日軍的第一次較量第82章 日本的動作第20章 帝國的過去第64章 春宵一刻,值?第54章 北京城的陷落第30章 裝甲部隊第26章 造危機來打劫第41章 東北地主第9章 第四師的戰報第35章 銀子有多重第8章 大勢所趨第54章 北京城的陷落第23章 帝國土地法令第37章 對日本宣戰第64章 籌備第7章 俄軍的絕境第15章 科舉選撥第13章 日軍的登陸第10章 戰始第35章 銀子有多重第19章 出擊第15章 科舉選撥第26章 亂起第59章 真相大白!第87章 仁川之戰第41章 東北地主第63章 清帝退位第8章 大勢所趨第37章 混亂的攻城戰第1章 成了土匪第4章 整編的麻煩第15章 土匪進城第39章 世界和平了嗎第7章 危機第52章 援軍到來第9章 穿越一族?第31章 第四師第2章 平亂第6章 誘攻干涉軍第35章 人口問題第94章 確定戰略第3章 和德國的條約第12章 全營進攻第64章 春宵一刻,值?第70章 何謂辱聖人斯文第20章 勝利了嗎?第14章 夜戰第73章 伯樂和馬第89章 夜戰——炮擊第29章 換點口味第33章 意外的金洲城第51章 進軍金華鎮第24章 帝國大開發計劃第6章 誘攻干涉軍第14章 滿清新軍第53章 慈禧和光緒第50章 潘盛安的選擇第70章 何謂辱聖人斯文第1章 建國登基第26章 初步決定第58章 炮兵第37章 政治中心第9章 穿越一族?第4章 “秋風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