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帝國大開發計劃

在準備了一些初步的準備工作以後,帝國就進入到了大開發計劃的前期準備談判工作。而這些攀談工作當然是不能在衆人面前進行,而都是秘密進行。政治,永遠都是最爲骯髒的。

帝國皇宮內,乾清宮,剛剛召見玩德國駐華公司和外交部長的策劃難道說並沒有休息片刻,而是把在旁邊書房一直等待着的韓章等帝國高層叫了進來。

在這一段時間裡,包括陳冬生在內的所有帝國高層都特別的忙,文官們忙的就是這大開發計劃,而武將們忙的就是因爲那土地法令引發的各地暴亂。

“韓總理,已經已經基本確定和德國方面的初步談判,下面的一些細節方面,就由你和段部長進行。”陳冬生揉揉太陽穴,減輕下腦袋的痛疼。剛纔和德國方面的談判已經讓陳冬生非常的疲勞。

雖然說德國和帝國有着一向來的傳統友好關係,但是在關係到國家利益的時候,卻還是相互的扯皮,爭論不休。在帝國和德國方面的談判中,大體上的方向都是由陳冬生來決定的,至於爲什麼?這一直都是陳冬生深藏在心中的一個秘密,甚至,連韓章,歐陽天等人都不知道,也許該說是沒有必要知道。

在和德國的談判當中,德國提出的要求很多,相對,帝國提出的要求更加的多。

德國主要的要求就是,對於帝國即將進來的大開發項目當中地鐵路修築,以及計劃開發礦山的開採權。以及各個基礎建設當中的需要用到的一些材料的供應商權利。

而帝國的要求主要集中在技術方面,包括各種鋼鐵技術,化工方面等各個高新技術的引進,另外,還有關於戰艦方面的技術引進。

而依照陳冬生的性格,自然是不會親自和德國方面花費大量的時間來扯皮,僅僅用了三天時間,就和德國方面商定了大體上地條例。

其中,包括帝國再開放一條鐵路線路地修築,這一條。就是吉林到長春到盛京到漢城之間的鐵路。而同時。還和德國方面合作開採在東北境內的一些礦山。

在這一點上,陳冬生可以說沒有什麼顧慮,因爲,由於東北的重要性。就使得了帝國對於東北必須採取極爲嚴厲地控制,而單單靠帝國的力量地話。是沒有辦法來完成各個方面如此龐大地開發計劃的。因爲。除了這些意外,東北還有許多的開發計劃,可以說,帝國的大規模開發計劃當中,東北方面佔據了三層左右。除去鐵路,礦山,還有幾個港口的建設,和幾個大城市的改造計劃等。出去鐵路和礦山外。其他的都是帝國獨自承擔。而德國方面作爲取得鐵路和礦山的合作修築開採權,就必須提供相關了技術和設備。原料等。

當然,帝國和德國方面地合作不但但限於這開發方面,同時還有軍事方面地合作,包括帝國在今年內向德國訂購三艘比定遠,鎮遠二艦更爲先進的戰列艦,並且和德國合作設計開發一種新型地戰列艦,而這個戰列艦的有一個名字,它就是“無畏艦”採取大規模的大口徑火炮,可以說,就是一個單純的火上大口徑移動炮臺。除了戰列艦,帝國在未來三年還向德國採購了近十艘的其他戰艦,包括巡洋艦等艦艇。

在戰艦方面,陳冬生的考慮很簡單,那就是在目前帝國的海軍面臨着巨大威脅,而帝國目前又沒有辦法自己建造大型戰艦的時候,外購是唯一的辦法。而很顯然,世界上最爲強大的海軍,英國是沒有什麼可能給他遠東海軍的敵人建造什麼大型的戰艦的,最多也就是一些老舊船隻。而其他國家,陳冬生還看不上他們的戰艦技術。

同時,德國將支援帝國成立一個大規模的以大炮爲主的生產兵工廠。同時,帝國在未來一年內採購一千門以上的大口徑火炮。

可以說,在帝國和德國的合作上,已經達到了一個很緊密的地步,德國需要帝國的市場,而帝國需要德國那強大的工業力量和技術。同時,陳冬生認爲,爲了對抗帝國的潛在敵人,俄國,帝國必須在歐洲需要一個盟國,而這個盟國就是德國。陳冬生可不會忘記,在兩次世界大戰當中,德國的敵人總是俄國。這兩個國家可以說是生死大敵,爲了帝國的利益,陳冬生是絕對不會忘記那兩次世界大戰的。

在陳冬生和德國方面商談了大體上的合作意向後,剩下的一些小事情就由下面的人來商談了。

韓章接過陳冬生和德國方面商談的計劃書後,看來看,後說道:“皇上,東北對於我們來說,很重要,你看,這和德國在東北方面的合作是不是太廣了。”

陳冬生笑了笑,後說道:“放心,這並沒有什麼,我需要的是技術和設備,而德國有這些。在說了,他們只是提供資金和技術而已。這可不是說德國會在我們這裡派遣軍隊啊什麼的,東北還是牢牢的掌握在我們帝國手中。再說,東北需要發展,單靠我們是沒有辦法完成的,而其他國家就更加不可靠,難道要讓俄國和英國來東北開發嗎?”

韓章聽着陳冬生的話,搖搖頭,也不在說什麼,說實話,韓章看到這份協議的時候,已經很震驚,不是一般的震驚,而是極爲的震驚。看樣子,帝國和德國的關係就不單單是合作這麼簡單了。韓章也隱隱約約的猜測的出來,皇上是想要和德國建立一個同盟關係。

衆人又商談一陣後,段尚文說道:“皇上,下午三點的時候。英國外交大臣和他們的副首相會前來拜見,這是我外交部之前和他們商談地一些內容。”

陳冬生接過段尚文手中的計劃書,翻看了起來,裡面的計劃書可以說空洞無物,因爲,到目前爲止,帝國還沒有和英國達成一個明確的協議。其中關係很多,因爲,在帝國和世界列強的談判中,第一點。也就是繼續談判先去的首選條件。就是,帝國不承認前滿清和世界各國簽訂的一切條約,理由只有一個,那就是帝國不是繼承滿清朝廷。而是奪取。

德國方面,因爲一開始在中國就沒有什麼利益。所以也就不成問題。但是英國,卻有點麻煩,英國在中國,有着上海,北京的租界,佔據着香港島。這些可不是小問題。談起來可是相當的麻煩。到目前爲止,帝國還沒有和英國就這個問題達到一個共識。所以,英國副首相和外叫大臣外瞭解決好個難題。特地要求面見陳冬生。

陳冬生看罷後。說道:“恩,讓他們來吧!”

和衆人商談過後。陳冬生也就會後宮去了,忙碌了一上午,現在已經是中午的一點多了,午膳時間早就過了,現在地他匆匆地趕回後宮。而去的方向就是郭雪那裡。

剛進門,陳冬生就發現有點不對頭,仔細一看,讓陳冬生嚇了一跳,因爲,郭雪的坤寧宮內集中了郭雪,潤貴妃,還有另外的一個蒙古公主靜貴妃,還有另外一個江南世家,也就是孫家地女兒,孫貴妃,另外還有李菲臨的妹妹,李菲菲,李貴妃。

而這幾個人當中,基本上都是大着肚子。說來也巧,去年下半年,也許是陳冬生人品爆發,也許是帝國數十萬將士地期盼,包括了郭雪在內地六個人都大起了肚子,這宮中一下子可謂了熱鬧了起來。相對的,他陳冬生也只有流連其他妃子當中了。

這數女當中,潤貴妃懷孕的日子最長,宮中的太醫已經預計,下個月初,或者是這個月低,就會臨產。而很現實的就是,如果潤貴妃生的是兒子的話,那麼,這個兒子就會是長子,而且,按照中國傳統的長子優先地原則,很有可能被立爲太子。這一點,可不是簡單地事情,雖然陳冬生不會說因爲長子就立誰爲太子。但是,也總不能說不看下面的那些大臣和帝國民衆地意願。同時,還有宮中其他懷孕的貴妃們,不管怎麼說,他們的背後都有一股勢力在支持。

總之,兩個字,麻煩!所以,陳冬生爲了避免這種麻煩,基本上對於衆女都是很公平的,一碗水端平,誰也不偏袒。

而今日,卻見到宮中所有的懷孕婦女,汗,六個大肚子齊聚一堂,場面就有點怪異了。

特地的冷着臉進去,什麼都不說,直接吩咐宮女準備午膳。而衆女見陳冬生這樣,還以爲他在處理國事的時候遇到上賣弄麻煩。也都不說什麼話。

而這個時候,也只有郭雪能夠說點什麼了,停着大肚子走過來後,就說道:“都回到這裡了,就別老想着外邊的事。”

然後又看了看周圍的數女,又道:“今日,我們原本想着都聚在一起,皇上平日裡也忙,也就不用每個院子輪着跑了。”

陳冬生在心中一嘆,果真是老婆好啊!可是,臉上卻什麼都不表現出來,只是說道:“你們身子都不方便,不要順便走動,特別是潤兒,太醫說,月底就可能臨產了,可別出了什麼事情。”說罷,又是對着衆女掃視一眼。

其實,陳冬生也是鬱悶的很,上輩子,就看過不少的所謂宮中鬥爭,宮裡面可不必外邊,爲了那個儲君的位置,估計這些即使以前都是乖乖女的女孩子,都會變成母老虎,所以,爲了預防萬一,陳冬生對於這些懷孕的貴妃們,都是保護的很嚴厲,平時禁制外人進出。爲的就是防止萬一有那個心懷不滿的妃子暗中給他陳冬生的未來兒子或者女兒來上一段宮中暗鬥。這樣的陳冬生可不喜歡。

衆女面色蒼白後,也都不說話,都只是緊緊的做着,看着陳冬生吃飯。而陳冬生心裡也是被看的發毛。看來老婆多也是一件相當麻煩地事情。看來,很有必要在帝國推行一夫一妻制度。不然,陳冬生可不想帝國的那些世家,大戶人家因爲他們的老婆爭風吃醋而做出一些對帝國的發展有害的事情來。

沉默中,陳冬生很快的就吃晚飯,然後就說了一句話,那就是:“希望諸位愛妃不要做出讓朕失望的事情來。”隨即就離去。

陳冬生對於自己的恐嚇還是有着非常的自信的,帝國中,不管是三歲小孩還是八十老人,都知道,帝國地皇帝。宣武帝可不是一個善君。而是一個大魔頭。殺人不眨眼地大魔頭。

隨後,陳冬生就略微的午休過後,時間就已經到達了下午三點,而英國的副首相和外交大臣也準時的到達。

“尊敬地皇帝陛下!我是大英帝國的副首相豪爾森。這位是我們大英帝國地外交部長納威先生。我們受我們大英帝國女皇陛下地派遣前來中華帝國,就我們兩國之間的合作等事務展開洽談。”

英國的副首相豪爾森剛一見到陳冬生。就是一恭敬的宮廷禮儀。隨後就自我介紹了起來。

“很高興見到你們。請坐!”陳冬生也不客氣,直接的回答,而翻譯也是把話翻譯了過去。

在一番毫無意義的外交辭令過後,威爾森說道:“皇帝陛下,我們大英帝國和你們中國的前政府簽訂的關於租借和香港地條約是完全具有法律效應地,同時,他們也得到了世界上其他國家的承認。”

陳冬生笑了笑。然後說道:“朕並沒有說它不合法,相對。他是完全合法地。但是。這是相對於你們和滿清朝廷而言,並不是和帝國之間簽訂的條約。所以,這一份條約和我們完全沒有關係,你可以去找慈禧太后或者是光緒討論這個問題。”

等翻譯把陳冬生的話翻譯過後,那的英國外交部長的臉色漲的通紅,大聲的說道:“這是我們大英帝國用我們英勇無敵的艦隊換取來的條約,你怎麼能夠如此無視!”

那豪爾森一聽納威的話,就知道,要壞事了,還連忙用手阻止,但是,這個時候翻譯已經把這話翻譯給陳冬生聽了。

陳冬生臉色一黑:“說道,威爾森先生,我強烈建議貴國政府換一位外交部長,因爲納威先生完全不具備一通過外交部長所該擁有的素質。”

“皇帝陛下,請原諒我同僚的失誤,他並不是有心的。同樣的,我國政府要用什麼樣的人當外交部長,我們政府自然會決定。”豪爾森回道。

“那麼,這一次的會談就不用繼續了,朕正式告訴,從來還沒有那一個人敢對朕如此無視,無視朕就是無視我帝國數十萬將士。今後,帝國和貴國之間的所有談判,我們將不想見到納威先生的出現。”

說完後,陳冬生也不管豪爾森兩人的直瞪眼,直接離去。陳冬生一陣冒火後,汗,自嘆一生,都是後宮裡的人給鬧的。不管,這樣也好,自己可沒有這麼多時間來和英國扯皮,必須給他們一帶你顏色看看,要讓他們知道,帝國不是以前的那個滿清政府。帝國的數十萬將士完全有能力支撐起陳冬生強硬的腰桿。

Www● TTκan● C 〇

那英國的兩人在乾瞪眼了後,也只能離去,但是,結果卻讓陳冬生很不舒心。第二天,那個英國外交部長納威就已經搭船回國。只留下了英國副首相豪爾森。聽到這個結果的陳冬生不禁的微笑了起來,看來,這利益面前,狗屁面子,國家的威望都是假的,利益纔是真的。而陳冬生笑的時候,那冷笑的模樣讓前來報告消息的軍情局的直隸地區負責人冷汗直冒。那是惡魔的微笑。

在少了納威那個礙眼的人外,英國和帝國之間的談判總算進入到了一個比較平和的狀態,首先第一個問題就是,租界和香港問題。租界帝國全部無條件收回,而香港,則有帝國支付英國三百萬華元贖回了剩下的租借年限。

在剩下的一部分協議當中,纔是相當的重要的,帝國在未來三年內,向英國採購兩艘戰列艦,以及其他的艦艇數艘。這戰艦的話,純粹是一個意外,因爲帝國一開始就沒有想過英國會出售戰艦。但是,當經歷了納威事件後,英國方面表示,爲了表示英國的誠意,將可以向帝國出售戰艦。而陳冬生自然是不會拒絕。數日按要錢來買,但是這個年代裡,也得有人願意賣給你是不是。

後面的計劃中,就包括了帝國的鐵路給予了英國,從廣州到湖南的長沙到武漢,這一條鐵路的修築權。畢竟,因爲英國的實力很強勁,如果沒有一個合理的回報的話,絕對不可能說散罷干休。另外還有其他的一些基礎工程的建設等等合作。

等帝國和英國方面初步談判好了後,帝國和法國,美國之間的談判也進行的差不多了。如其說是談判,倒不如說是私下的分割蛋糕。當然,這些私下的談判只能說是大開發計劃中的少數一部分。

比方鐵路,在帝國成立的鐵路部的總體規劃當中,帝國前期的鐵路修築很規劃很簡單,但是難度也很大,那就是建立起,帝國的南北通道,東西通道主幹線。

東北線,從哈爾濱開始到盛京到帝國首都北京,中間有從盛京到漢城的支線。

南北線路就分爲兩條,一條是北京到天津,到濟南,到南京,到上海。另外一條就是北京到石家莊,到鄭州,到武漢,到長沙,到廣州。

東西線,從鄭州到西安,到蘭州。另外還有從武漢到成都。長沙到貴陽。三條幹線。

這上面的幾條主幹線。這可以說是帝國未來的大動脈。中間還有衆多的支線規劃。當然,這是總體規劃,沒有數十年的時間,是完全不了的。

鐵道部雖然提出了很美好的規劃,但是,就好像如同在天邊的蛋糕一樣,想要吃,就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

而上述的規劃當中,雖然已經明確的給予各國知道,但是,帝國也沒有說全部都拿出來,只是拿出一部分而已。現在來說,帝國需要發展,但是卻沒有相應的能力,不得不讓外國來弄。但是以後等帝國的技術,實力夠強了,這鐵路還是應該自己修築。這樣的話,將會給於帝國一個最好的發展。

在前期的私下談判中,德國,英國,俄國,美國,法國,基本都已經和帝國簽訂了初步的協議。各國基本上都得到了鐵路和其他利益的修築權利。

如此後,帝國就所謂的正式召開了關於帝國大開發的公開招標。這一次招標的項目當中,當然也包含了之前帝國和各國簽訂的那些項目。不過,這世界上不是說有暗箱操作一詞嗎?

所以,在數天後,帝國的第一次的招標活動就進行了。這一次是北京到盛京之間的鐵路修築。隨着帝國官員的一聲,競標開始。各國就進行着表面上激烈的競爭。而事實上,每個大國都已經知道,這已經是屬於德國的了,因爲,德國去年都已經開始探測地形,現在都已經開始在盛京附近動工了。

第54章 北京城的陷落第4章 包圍第40章 武器和設備第56章 李鴻章的煩惱第34章 貪污的後果第80章 朝鮮局勢第40章 西狩第9章 第四師的戰報第43章 喝酒下棋第21章 帝國的過去(續)第75章 招攬人才第11章 合擊第20章 勝利了嗎?第7章 危機第35章 分拆盛京製造局第48章 袁世凱的選擇第41章 別無選擇第48章 冒牌手榴彈第19章 淮軍的炮火第38章 列強的干涉第35章 福江島海戰第23章 帝國土地法令第13章 被搶了第84章 拿下漢城第5章 凌晨的進攻第38章 遲來的消息第12章 盛京援軍第39章 世界和平了嗎第30章 裝甲部隊第7章 危機第43章 喝酒下棋第53章 清軍撤退第33章 朝鮮第47章 無奈的撤退第46章 世界大戰(上)第48章 冒牌手榴彈第19章 淮軍的炮火第4章 “秋風計劃”第49章 袁金城的決定第35章 福江島海戰第3章 是威脅還是機會第31章 秋易白第87章 仁川之戰第13章 日軍的登陸第41章 別無選擇第88章 仁川之戰續第2章 清軍騎兵第23章 沈家第48章 俄國革命第64章 春宵一刻,值?第74章 當今之勢第4章 “秋風計劃”第86章 朝鮮行省第29章 吉林第9章 第四師的戰報第6章 誘攻干涉軍第62章 寧予友邦,不予家奴第35章 分拆盛京製造局第4章 “秋風計劃”第76章 強硬的態度第39章 韓章回來了第19章 出擊第2章 平亂第85章 朝鮮—劫掠第40章 武器和設備第75章 招攬人才第88章 仁川之戰續第83章 黑夜裡的刺刀第60章 戰後第20章 帝國的過去第18章 盛京防禦戰第7章 俄軍的絕境第25章 風滿樓第32章 雪…女人第37章 協議=利益第14章 夜戰第48章 俄國革命第13章 舊時代逝第91章 北洋在朝鮮的徹底退卻第85章 朝鮮—劫掠第15章 土匪進城第61章 要投降嗎第53章 慈禧和光緒第38章 遲來的消息第48章 俄國革命第41章 別無選擇第40章 武器和設備第25章 電報談判第64章 籌備第36章 沵古第43章 迫擊炮第22章 帝國的未來第46章 叛徒第59章 第一團和馮國璋第31章 第四師第92章 殺人利器—重機槍第18章 大戰前夕第11章 合擊第51章 進軍金華鎮第69章 溫情
第54章 北京城的陷落第4章 包圍第40章 武器和設備第56章 李鴻章的煩惱第34章 貪污的後果第80章 朝鮮局勢第40章 西狩第9章 第四師的戰報第43章 喝酒下棋第21章 帝國的過去(續)第75章 招攬人才第11章 合擊第20章 勝利了嗎?第7章 危機第35章 分拆盛京製造局第48章 袁世凱的選擇第41章 別無選擇第48章 冒牌手榴彈第19章 淮軍的炮火第38章 列強的干涉第35章 福江島海戰第23章 帝國土地法令第13章 被搶了第84章 拿下漢城第5章 凌晨的進攻第38章 遲來的消息第12章 盛京援軍第39章 世界和平了嗎第30章 裝甲部隊第7章 危機第43章 喝酒下棋第53章 清軍撤退第33章 朝鮮第47章 無奈的撤退第46章 世界大戰(上)第48章 冒牌手榴彈第19章 淮軍的炮火第4章 “秋風計劃”第49章 袁金城的決定第35章 福江島海戰第3章 是威脅還是機會第31章 秋易白第87章 仁川之戰第13章 日軍的登陸第41章 別無選擇第88章 仁川之戰續第2章 清軍騎兵第23章 沈家第48章 俄國革命第64章 春宵一刻,值?第74章 當今之勢第4章 “秋風計劃”第86章 朝鮮行省第29章 吉林第9章 第四師的戰報第6章 誘攻干涉軍第62章 寧予友邦,不予家奴第35章 分拆盛京製造局第4章 “秋風計劃”第76章 強硬的態度第39章 韓章回來了第19章 出擊第2章 平亂第85章 朝鮮—劫掠第40章 武器和設備第75章 招攬人才第88章 仁川之戰續第83章 黑夜裡的刺刀第60章 戰後第20章 帝國的過去第18章 盛京防禦戰第7章 俄軍的絕境第25章 風滿樓第32章 雪…女人第37章 協議=利益第14章 夜戰第48章 俄國革命第13章 舊時代逝第91章 北洋在朝鮮的徹底退卻第85章 朝鮮—劫掠第15章 土匪進城第61章 要投降嗎第53章 慈禧和光緒第38章 遲來的消息第48章 俄國革命第41章 別無選擇第40章 武器和設備第25章 電報談判第64章 籌備第36章 沵古第43章 迫擊炮第22章 帝國的未來第46章 叛徒第59章 第一團和馮國璋第31章 第四師第92章 殺人利器—重機槍第18章 大戰前夕第11章 合擊第51章 進軍金華鎮第69章 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