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帝國銀行

段尚文回到中國的時間,應該說很早,一開始,段尚文在結束了柏林談判的初步方面後,就留下了部分人員,而返回國內。

由於乘坐的是快速的客船,所以,回國的速度很快,但是,段尚文在回國後,是在上海下船的,因爲在那裡,段尚文還要會見一些西方國家駐華公使的一些外交人員,上海雖然並不是各個國家的正式駐華大使館的集中地方。但是也有着大量的外國的外交人員。所以,段尚文在上海下了船後,就直接的在上海和那些西方國家的外交人員舉行了幾次的會面,而其中說的一些問題基本上都是無關痛癢,因爲一些重要的問題上,不但那些西方國家的駐華公使們沒有辦法確定,就連他們的外交部長也沒有辦法確定,就像段尚文一樣,雖然事情是他做,但是他的目標卻是陳冬生早早就已經確定好了,在這樣的原則上,段尚文根本就沒有辦法來確定一些他權力意外的事情。

在上海逗留了一段時間後,段尚文也終於在春節前夕趕回了北京,他回到北京的第一件事情不是去看他那從來都沒有去過的外交部的大院,而是前去面見陳冬生。

當段尚文看見已經貴爲帝王的陳冬生的時候,還是和以前一樣的平靜,看不出來一絲的顧及或者其他的表情。陳冬生看着段尚文這樣的表情,心中暗道,也許讓他當一個外交部長屈才了,這樣的一個人,應該去政務院幫着韓章,或者直接去軍事統率部。

當段尚文按照公式化向陳冬生彙報了工作後,兩人才說起一些正事來。的確,前面段尚文匯報的都是表面上的東西,而其中的最爲核心的東西卻是不能明文書寫的。

“按照你這樣說地話。那麼英國應該是已經差不多了。”陳冬生有些疑惑的說道。

段尚文一反之前那冷靜的表情,而是有些狂熱的說道:“是的,王……,皇上,屬下在柏林地時候。已經通過各種手段,集聚了大量的黃金,已經隨船秘密的運送回來了。”

陳冬生聽了後。眉宇之間已經很明顯地可以看到。他心中地興奮:“看來,我們的帝國銀行應該可以正式舉辦了。這對於帝國來說,作用絕對不亞於十個師。”

“對了。你應該沒有留下什麼把柄吧!”陳冬生有些擔心的問道。

“放心,皇上,絕對不會有什麼差錯,知道地人都已經永遠的閉口了。”

“恩,既然這樣的話,那麼你這一次的任務可以說就完成的很圓滿。”

等段尚文退下去後,陳冬生一個人轉來轉去,臉上帶着微笑。心中也在想着狠多東西。銀行,這個可以控制國家金融的機構,在東北軍時代陳冬生就已經想建立了,並也在着手準備。

在帝國剛剛建立的時候,韓章等人就已經建議成立帝國銀行,但是陳冬生卻很清楚,目前中國的經濟體系是靠着白銀來支撐地。但是。陳冬生也很清楚,要建立一個國家的穩定金融體系。發行一種靠白銀爲體系的貨幣是絕對不行的,而且目前國際上白銀的價格正在下跌,這絕對是對用白銀構築金融體系的國家一場巨大的災難。

所以,陳冬生也只是雖然同意了帝國銀行地成立,但是一直並沒有真正地公開營業,一切還是在準備階段,而這準備等待的東西就是段尚文口中地黃金。一批超乎所有人想象的黃金。

在段尚文在德國柏林的時候,他就已經接到了陳冬生的命令,那就是從歐洲社會,或者說權世界的任何其他地方取得大量的黃金。

而段尚文接到命令後,採取的方式很簡單,那就是搶劫。而目標不是那些什麼大銀行的金庫,而是那些小銀行,或者是那些商人家中深藏的黃金。這只是計劃中的一部分。還有一部分就是直接用白銀,以及大批量的遠礦產兌換黃金。

帝國需要黃金來維持金融體系,但是帝國中,黃金基本上都掌握在下面的那些大地主,大商人手中,所以,陳冬生也不得不用其他方法來取得大量的黃金,甚至,在國內,陳冬生還私下的命令軍情局的人員把那些對帝國不滿意,或者說沒有好感,同時又有着大量資產的人採取秘密搜捕,理由是多的不得了,但是真正的理由只有一個,那就是帝國,或者說陳冬生,又或者說帝國銀行需要他們手上的黃金。僅次而已。也是,這世界上的任何事情一旦涉及到了政治,就絕對會變的骯髒無比。這一點,陳冬生是非常同意的。

除了段尚文從歐洲社會秘密兌換或者用秘密手段弄回來的黃金外,陳冬生秘密用軍情局搜刮的黃金,以及帝國接受了北京城後從滿清皇室以及那些大臣貴族手中抄家而得達到了一個驚人的地步,達到了一千兩百多萬兩。,.NET也就是四十四噸,這個數據對於個人來說,是相當恐怖的一個數字,但是對於一個國家,尤其是有着偌大領土的中華帝國來說,這是一個相當小的一個數據了。其實,按照當前的中國民間的財富來說,這樣的一個數量並不算很多,相反,還很小,但是,作爲帝國銀行的一開開端,這些黃金已經足夠主持起帝國銀行的建設,何況,以後,帝國銀行還可以通過各種的手段來不斷的吸取黃金儲備。

而且,在構架的帝國銀行當中,採取的政策是黃金,和白銀的聯合儲備方式。

就在一八八七年的春節前夕,帝國又一次的發佈了讓大多數人都睡不着的消息,那就是帝國銀行正式成立並且營業。在帝國銀行成立的同時,早就已經準備好了的全國各地的分行也掛牌營業,當然,目前的帝國銀行也只是鋪設到了一些大城市,其餘的小城鎮地方還需要時間來完全鋪設分行。

次日,帝國銀行就召開了新聞發佈會,並且展示了帝國銀行發佈的第一套貨幣“華元”取名自中華帝國。

“華元”一共分成了8種,其中有一百元,五十元,二十元,十元,一元,五角,兩角,一角。,其中,規定了對白銀的兌換:在華幣發行後的一個月以內:一兩白銀兌換兩百元的華元,並且同時規定,以後的所有政府支付,收取貨幣在半年內是華元,白銀混合使用。在半年後,將全部使用華元。

這是早上發佈的消息,而在下午,帝國新聞發言人又發佈了一個命令:在半年後,也就是農曆一八八八年,宣武元年的六月一日以後,任何在中國帝國境內的人,不管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只要私有持有白銀一百兩以上,將被以危害國家金融罪被判刑。

這個消息一出,幾乎所有的人都在罵帝國政府,不但是外國的洋人,還是帝國民衆,幾乎都是同一個聲音在罵帝國。

人類歷史上,還從來沒有那一個這樣大的國家這樣使用強制手段來發行貨幣。

於此同時的是,爲了避免大量的白銀流失,陳冬生還派遣了部隊把那些外國銀行全部封鎖,同時宣佈帝國的金融政策,那就是,在中國,外資銀行要是想要在中國立足,必須在半年以後,還必須向帝國銀行繳納保證黃金,並且,不能少於五百萬兩。同時,不能吸收黃金,白銀等貴重金屬。

帝國政府這樣蠻狠的政策幾乎找到了所有國家的反對,就連德國都是用強烈的詞句來反對。但是帝國政府,或者說陳冬生卻不以爲意。

但是,當幾天後,當軍情局把失態如實的呈現上來的說,陳冬生才意識到,這好像做過分了,太爲帝國銀行着想,而忽略了其他東西。

但是,陳冬生卻並沒有打算改變之前的主意。這一切的原因,就是因爲目前的帝國內部的貨幣實在太混亂了。銀子,這應該是最普遍的貨幣單位,但是銀子卻也有着大量的區別,幾乎每一個省使用的銀子都多多少少在成色上有差別。這也是陳冬生想要立刻,甚至不惜使用暴力來同意貨幣的一個重要原因。

當然,爲了避免失態的失控。帝國還是發佈了其他的一些命令,比方說,那些持有價值白銀一百兩以上的不管是黃金,還是白銀,只要向當地的帝國銀行申報,就可以繼續持有。而對於外資銀行,陳冬生也很大方的對德國大使說:“鑑於我們雙方的傳統友好關係,德國銀行可以在一個月以後繼續營業,而且,註冊資本也降低到了兩百萬兩黃金。但是其他方面的政策不改變。

這個消息一傳來,幾乎所有人又知道,這是帝國爲了他的那個大開發計劃而準備的一個條件。因爲誰都知道,德國向中國提供了大量的設備,資金。

第4章 援軍之戰第35章 銀子有多重第2章 清軍騎兵第48章 袁世凱的選擇第29章 換點口味第90章 北洋水師第53章 慈禧和光緒第14章 滿清新軍第11章 官軍來繳第29章 換點口味第59章 第一團和馮國璋第17章 京城的好茶第23章 馬克沁機槍成型第26章 造危機來打劫第37章 協議=利益第8章 汝南之戰(續)第23章 沈家第1章 被包圍第79章 賣國-救國第20章 調情受苦第21章 東北有後第42章 石油第37章 混亂的攻城戰第45章 西逃第4章 包圍第23章 沈家第24章 第四次擴編第51章 進軍金華鎮第55章 兩個計劃第10章 琴聲第44章 郭雪第2章 平亂第22章 錢這東西第25章 金融危機第1章 第一戰第30章 於康的汽油發動機第37章 政治中心第16章 賣身爲奴第37章 混亂的攻城戰第4章 “秋風計劃”第2章 很多人都煩第22章 錢這東西第30章 裝甲部隊第7章 汝南之戰第1章 建國登基第3章 三河鎮第82章 日本的動作第58章 梅森虎叛變?第82章 日本的動作第74章 當今之勢第90章 北洋水師第36章 沵古第29章 飛龍一號第6章 牛角山第41章 別無選擇第52章 慈禧的下落第15章 土匪進城第10章 戰始第50章 潘盛安的選擇第86章 朝鮮行省第8章 大勢所趨第7章 危機第28章 帝國海軍第12章 盛京援軍第27章 給我吐出來吧第86章 朝鮮行省第19章 帝國銀行第16章 金泉第51章 進軍金華鎮第1章 被包圍第11章 長春之戰第35章 人口問題第85章 朝鮮—劫掠第17章 金泉阻擊戰第7章 俄軍的絕境第7章 汝南之戰第78章 盛京學院第10章 琴聲第69章 溫情第6章 出發第54章 親臨前線第91章 北洋在朝鮮的徹底退卻第3章 整編計劃第34章 第一次海戰第42章 四個人的事第6章 誘攻干涉軍第72章 法律第25章 金融危機第47章 瘋狂第83章 黑夜裡的刺刀第20章 帝國的過去第36章 日軍的戰敗第85章 朝鮮—劫掠第41章 東北地主第17章 情況危急第13章 舊時代逝第56章 戰局有變第89章 夜戰——炮擊第36章 我們需要他中立第14章 夜戰
第4章 援軍之戰第35章 銀子有多重第2章 清軍騎兵第48章 袁世凱的選擇第29章 換點口味第90章 北洋水師第53章 慈禧和光緒第14章 滿清新軍第11章 官軍來繳第29章 換點口味第59章 第一團和馮國璋第17章 京城的好茶第23章 馬克沁機槍成型第26章 造危機來打劫第37章 協議=利益第8章 汝南之戰(續)第23章 沈家第1章 被包圍第79章 賣國-救國第20章 調情受苦第21章 東北有後第42章 石油第37章 混亂的攻城戰第45章 西逃第4章 包圍第23章 沈家第24章 第四次擴編第51章 進軍金華鎮第55章 兩個計劃第10章 琴聲第44章 郭雪第2章 平亂第22章 錢這東西第25章 金融危機第1章 第一戰第30章 於康的汽油發動機第37章 政治中心第16章 賣身爲奴第37章 混亂的攻城戰第4章 “秋風計劃”第2章 很多人都煩第22章 錢這東西第30章 裝甲部隊第7章 汝南之戰第1章 建國登基第3章 三河鎮第82章 日本的動作第58章 梅森虎叛變?第82章 日本的動作第74章 當今之勢第90章 北洋水師第36章 沵古第29章 飛龍一號第6章 牛角山第41章 別無選擇第52章 慈禧的下落第15章 土匪進城第10章 戰始第50章 潘盛安的選擇第86章 朝鮮行省第8章 大勢所趨第7章 危機第28章 帝國海軍第12章 盛京援軍第27章 給我吐出來吧第86章 朝鮮行省第19章 帝國銀行第16章 金泉第51章 進軍金華鎮第1章 被包圍第11章 長春之戰第35章 人口問題第85章 朝鮮—劫掠第17章 金泉阻擊戰第7章 俄軍的絕境第7章 汝南之戰第78章 盛京學院第10章 琴聲第69章 溫情第6章 出發第54章 親臨前線第91章 北洋在朝鮮的徹底退卻第3章 整編計劃第34章 第一次海戰第42章 四個人的事第6章 誘攻干涉軍第72章 法律第25章 金融危機第47章 瘋狂第83章 黑夜裡的刺刀第20章 帝國的過去第36章 日軍的戰敗第85章 朝鮮—劫掠第41章 東北地主第17章 情況危急第13章 舊時代逝第56章 戰局有變第89章 夜戰——炮擊第36章 我們需要他中立第14章 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