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6章 夷變6

雖然暫時身在夷州,但是對於淮地的遙控和掌握卻並沒有落下多少,只是不免在海路上稍有延遲而已。

自從入冬以來,淮鎮治下的各州供銷系統,除了計劃內的供給指標外,每天還要額外宰殺消費掉約五六百頭羊,一千多口豬,定期還要宰殺掉一批老病羸弱的牛馬驢騾,作爲副食品供應的補充。

由此也可見淮鎮民間這些年發展起來的消費能力和潛在的地方市場,雖然大多數日常所需都要憑票供應,而沒有產生實質上的貨幣流通,但是經過了一整年的辛苦工作之後,積累起來剩餘購買力還是相當可觀的。

而在這種背景下,淮北境內也開始進行數年來的第一次,大規模清理倉儲和擴建、修繕項目。

情況最好則是作爲新首府的徐州一地,光是今年就在各地正倉、轉運倉、太倉、軍倉、常平倉、義倉中,騰換出四萬石陳年積穀,作爲牲口飼料加工和長期保存的備荒救災乾糧原料。

其他原本就在淮東治理下的十餘州,也有不同程度的舊谷騰新;哪怕是作爲前沿而負擔最重的鄆州,也有幾千石的陳米,反而因爲在大野澤及上下游內推行水面養殖,捕撈的水產漁獲製品再創新高。

而作爲基礎最薄弱而開發最晚的,北面沿黃的濟、齊、濱三州,合起來也有五萬多石的各色穀物和豆薯產品,需要進行騰換處理。

至於南面沿淮而在前年遭遇過大水的泗州、宿州,也迎來了某種大亂之後大治的復興勢頭;

因爲周邊實在缺少威脅而相對安頂的環境,在這兩年從淮南吸聚了大量的人口,由此開墾出來的無主荒田達到了六十五編管屯,各色田色草場山林果園約八萬傾的規模。

雖然還沒有需要騰換的儲備量,但在從去年就基本擺脫了需要繼續追加投入的負增長,而在今年上交了兩萬多石的公糧積餘,又額外通過市易變相從民間繼續吸納了,同樣數量的稻麥豆薯等糧食產出。

因爲這裡也是淮北道各州當中,最適合種植各種水稻品種的地區,水系密佈而灌溉體系成熟的傳統糧食主產區,所以淮北留後的節衙已經計劃在夷州平定之後,就近引種當地更加早生快熟的兩季,乃至三季稻米,來進一步的增產增收。

而隨着這些平原地區的各州大面積的完成復耕而開發成熟,集體農業生產和糧食產出的重心,也從原本青州爲首的淮東六州,逐漸轉移到了徐州爲首的黃淮平原一帶;

至於核心六州加上膠東半島三州,原本的產業結構則逐步調整爲甘蔗菸草茶葉棉花桑蠶,乃至甜菜、油菜、花生、芝麻、大豆、向日葵和橄欖等,附加值更高的經濟作物和山地河谷半圈養式的畜牧業,以提供相應的外銷資源收益和工業原料作物。

乃至鼓勵和補貼當地民家在田間地頭見縫插針式的栽種,一定比例的蘋果、葡萄、梨、桃、杏、柿、棗、慄、核桃等林果產品。再配合以沿海幾大漁場爲主的捕撈業,可以預期到得是隨着大量有機會被養活下來的新生兒,而來到的人口增長浪潮。

這就是大規模集體生產和有組織農業宏觀規劃的好處了,有了明確的導向和發展前景之後,發動和運作起來的效率;也是傳統小農經濟體系下,過於分散的勞力資源和生產資料,所沒有辦法辦到和實現的事情。

在這些盈餘溢出的補貼和調劑下,光靠這些陳倉糧的積累,今年冬天新佔領未久的西部幾個州,相應招徠流民和就食勞役的壓力,無疑就被分攤了許多,

無論是作爲牲畜輔料還是流民的日常生存保障,反正只要能夠確保高溫煮熟之後吃不死人就行了。

甚至單論人吃馬嚼的戰地糧草消耗,而不管其他物資補充的話,也足以支持現今這個出兵夷州的規模,繼續再來上好幾次呢。

在夷州打開了局面之後的事態,也發展的相當不錯。

那隻敗逃南下的叛軍殘餘,依舊在淮東騎兵不僅不忙的追擊和驅趕下,各種穿州過縣而流竄肆虐地方。

而剛被一隻流竄的“亂軍”攻破居城的宇文藩,幾乎是在第一時間四散逃亡,還有昏了頭腦不知道厲害,而紛紛跑到我這裡來告求和請援;

然後也給了我一個最好的理由,其中大多數人一個不漏的都被我派去討伐的軍馬,給名正言順的抓了起來,逐一甄別和徹查宇文家內部通賊叛國的勾當,做出一副十足凌逼追究到底的姿態來;

這樣,佔地綿延數州乃至周及海外的宇文藩,也算是初步落入我的武力控制當中,只待下一步的處置措施和炮製手段了;

不過,最好還是等到獲得了謎樣生物安全脫險的消息之後,一些事情和非常手段做起來才更加的名正言順。

只是在海路上那隻不明來路水師的威脅一直讓我如鯁在喉;畢竟,有這麼一隻海面力量,始終在威脅着後方的運輸線和南下的貿易航路以及聯繫,就算我把夷州全境給踩平了,也不能算是功德圓滿的結果;

反而還要被牽制相當部分的力量和精力,來防備可能來自海岸線的打擊和偷襲,這等於是在夷州的收益產生效果之前,就已經平白背上了一個巨大的負擔。

這時候,被肥孔從島東裹挾而來的澎湖水師大部,就顯得彌足珍貴了,

雖然他們只是一隻東海道的地方水師,建制和規模只能在其中處於墊底,船隻也失之於老舊,但好歹也是一隻正規出身的老牌水師;並且其淵源可以上溯到慶曆年間的第一次北伐後期,爲了鎮壓和就近監視反亂的澄海公殘黨,而專門於澎湖設立這麼一支水師了。

雖然隨着經年日久下來的重要性不斷下降,而從昔日直接聽令於幕府御庭會的,不斷降格和縮編逐漸淪爲負責查禁巡防的三四流地方水師。

但是現成的人手和船隻配備還算齊全,光是被肥孔過些過來的這些留守人馬,就足足有三四千號人;而且相比其他島洲外藩的駐防水師,因爲處於海賊和私販頗爲活躍南北航路之間的夷州水道緣故,各種操戰器械馳廢的也不是特別厲害。

雖然作戰方式和手段,已經嚴重落後於淮鎮水軍,但是在操船和海戰上的本領,還是有不少共通和互補之處的,正好用來恢復我剛剛遭受敗績和損失的南線水軍。

而且要知道海軍這東西,除了底下的水手和船員或許可以通用之外,再往上都是典型的技術兵種和專業領域的範疇了;因此,在我淮軍水師的培養體系建立成熟之前,實在有許多不可或缺或是難以取代的部分。

雖然不能繼續直接成建制的使用他們,但是打散拆分和甄別了之後,用他們的海上經驗和操戰技巧,作爲第二梯隊的水軍訓練部門乃至專門的學堂教習人員,還是可以勝任起來的。

因此,我也特地撥亢接見這隻水師的正副管帶官,一個李寶一個叫楊欽的將領;專門請出詔書以國朝的名義且安其心,再加以額外犒賞和安撫手段以示籠絡,讓他們放心淮鎮的領導之下繼續爲國出力,勇於建功云云。

對此這兩位的反應也有些不盡相同,看起來年長一些而據說是本地藩家旁系出身的正任管帶李寶,幾乎是沒口答應着,似乎很容易就馬上接受了現實和結果。

而另一位據說是廣府海事學堂,正兒八經科班出身的副管帶楊欽,就表現得含蓄內斂的多,幾乎就處於在那個被代表的角色當中,而有些沉默寡言而吶吶無語。

這也讓我似乎瞅到了某種機會,可以使用分化瓦解手段而分而治之的間隙。(。)

第724章 異夢4第215章 交代第1164章 滄瀾8第272章 戰了又戰第346章 天哭第一百八十八 掌進退第519章 兵戎3第134章 潛動第1137章 潮新7第897章 反動17第159章 裝備?兵員第464章 歸亡12第152章 前沿、開端第143章 觀閱第297章 戰淮北十一第227章 宅與成果第71章 偶見第249章 搽背、分析第338章 貯備第1050章 殤國10第249章 搽背、分析第990章 浮夢20第470章 歸亡19第1018章 頹然8第924章 驚破4第938章 驚破18第1034章 瀾動14第45章 漸行第373章 再戰2第472章 漸變2第552章 歸還(2)第1183章 會江寧7第1011章 頹然第774章 萌動4第335章 心思第1265章 又決5第941章 破釜第114章 驚夢4第403章 憂喜3第392章 在河北2第795章 肘腋5第732章 抉擇2第176章 間歇第96章 厚積4第560章 根本7第262章 天災 人禍第616章 悵懷16第222章 藩奴、工坊第492章 聞驚2第376章 再戰5第892章 反動12第384章 戰雲5第415章 白馬第462章 歸亡10第1228章 平盧18第780章 萌動10第960章 沉驚10第642章 後手2第1149章 潮新19第1118章 歸遠18第246章 營地,裝備第887章 反動7第90章 交易第460章 歸亡8一百三十章 短暫迴歸的日常第758章 徒變8第386章 迴轉第607章 悵懷7第47章 一路向南第1195章 江寧變9第934章 驚破14第1029章 瀾動9第696章 暮氣6第1290章 旋滅10第591章 期新第586章 變數6第573章 決意3第590章 變數10第967章 沉驚17第569章 ,營生9第942章 破釜2第1049章 殤國9第840章 雲起10第1285章 旋滅5第780章 萌動10第112章 驚夢2第706章 啓東(6)第1071章 立新第25章 出聞第117章 端倪第370章 接敵2第148章 驚嚇,驚喜?第307章 戰淮北二十一第108章 家世第736章 抉擇6第1251章 再決第795章 肘腋5第695章 暮氣5第313章 淮北紛紛六第424章 戰局7
第724章 異夢4第215章 交代第1164章 滄瀾8第272章 戰了又戰第346章 天哭第一百八十八 掌進退第519章 兵戎3第134章 潛動第1137章 潮新7第897章 反動17第159章 裝備?兵員第464章 歸亡12第152章 前沿、開端第143章 觀閱第297章 戰淮北十一第227章 宅與成果第71章 偶見第249章 搽背、分析第338章 貯備第1050章 殤國10第249章 搽背、分析第990章 浮夢20第470章 歸亡19第1018章 頹然8第924章 驚破4第938章 驚破18第1034章 瀾動14第45章 漸行第373章 再戰2第472章 漸變2第552章 歸還(2)第1183章 會江寧7第1011章 頹然第774章 萌動4第335章 心思第1265章 又決5第941章 破釜第114章 驚夢4第403章 憂喜3第392章 在河北2第795章 肘腋5第732章 抉擇2第176章 間歇第96章 厚積4第560章 根本7第262章 天災 人禍第616章 悵懷16第222章 藩奴、工坊第492章 聞驚2第376章 再戰5第892章 反動12第384章 戰雲5第415章 白馬第462章 歸亡10第1228章 平盧18第780章 萌動10第960章 沉驚10第642章 後手2第1149章 潮新19第1118章 歸遠18第246章 營地,裝備第887章 反動7第90章 交易第460章 歸亡8一百三十章 短暫迴歸的日常第758章 徒變8第386章 迴轉第607章 悵懷7第47章 一路向南第1195章 江寧變9第934章 驚破14第1029章 瀾動9第696章 暮氣6第1290章 旋滅10第591章 期新第586章 變數6第573章 決意3第590章 變數10第967章 沉驚17第569章 ,營生9第942章 破釜2第1049章 殤國9第840章 雲起10第1285章 旋滅5第780章 萌動10第112章 驚夢2第706章 啓東(6)第1071章 立新第25章 出聞第117章 端倪第370章 接敵2第148章 驚嚇,驚喜?第307章 戰淮北二十一第108章 家世第736章 抉擇6第1251章 再決第795章 肘腋5第695章 暮氣5第313章 淮北紛紛六第424章 戰局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