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朝生暮死罪與罰

又活下來了,谷老四有些吃力的扭動着脖子,看着肩膀上被簡單包紮的傷口,雖然只是一條布簡單裹纏而已,但是包紮的很好,這也讓他覺得安心許多,至少不用馬上死了。

因爲至少沒有人會刻意去給那些將死之人,做包紮救治這種多餘的事情。

又一次從生死邊緣回來之後,就變的格外珍惜還活着的時光

回想起之前的事情,還有些驚心動魄,他幾乎是近在咫尺的慘號聲中,已經流淌在臉上的溫熱感,已經倒灌在口鼻裡的窒息感,而從昏迷裡咳嗽嗆聲着掙扎醒來的,

就看見萬事皆亦,只剩下三五成組灰綠服色的南兵,在打掃戰場,其中有穿戴軟氈帽甲子背心的銃手;有持矛連身披掛的甲士,有頭戴圓邊盔,鎖環套肩過膝的刀牌手,他們正在對着地上的屍體或者即將變成屍體的可疑物體,進行一一的補刀。

然後他才發覺自己被重重壓住,而動彈不得。壓在他身上裝死的那位,剛剛被捅了一矛子,身體抽搐着慢慢僵硬,溫熱的血水哩哩啦啦的流滿谷老四的全身,讓他本能的拼命掙扎起來。

“咦,這底下還有一個有氣的……”

周旁一個聲音,有些詫異的收起還欲再刺的矛尖,對着附近的同伴喊道

三下五去他身上的屍體就被拖開,他重重喘着氣半跪在支起身來,有些虛弱而呆滯的看着,這些圍上來的南兵。

“還能動麼……”

一名領頭的軍兵,對着他洌開嘴露出,令人發慘的牙齒道

“能動就給俺跳一個……”

“我好送你個痛快……”

他示範性的舉起手中的直刃,放在谷老四的脖子上。

雖然有些不明所以,但是在莫大的危機感和寒毛戰慄之下,

谷老四還是忍住了牽動傷創的莫大痛楚,用盡吃奶的力氣,終於讓自己離地跳了起來,牽扯撕裂了新鮮凝固的傷處,頓時讓他痛的連眼淚都要滴落下來了。

但這個努力終究是救了他一命,然後被用繩子繫住,趕進了俘虜的序列,

而在此期間,他親眼看見了好幾個,似乎被嚇呆或是昏昏沉沉還沒緩過來的傢伙,就因爲喝令跳起來的反應遲了半拍,被那些軍兵毫不猶豫的捅穿肚子或是胸膛,像是蝦米一般佝僂着,被砍下腦袋帶走,只留下無頭撲地的屍身。

突然他被叫了出去,然後被人按住用繩子五花大綁了起來,接着一個穿着血跡斑斑的皮質圍兜,上面插滿了剪子和各種利刃的年輕人,有些疲倦的走了過來。

“又一個上好的素材啊……”

漫不經心的他,看到谷老四才眼睛亮了一下

“看起來身子足夠壯實,應該能夠堅持的久一點把……”

“你要作甚……”

此情此景,谷老四忍不住慘叫起來。

“我什麼也不知道啊……”

鐘山之麓,我卻在對着滿地狼藉的營盤和各種善後事宜,微微頭疼着。

夜戰襲營對我這樣的火器部隊,真是莫大的考驗啊,特別是在肉眼視野有限和能見度很低的幽暗環境下,需要指揮和安撫部下,忍住對敵勢不可預知的恐慌和驚懼。

在沒法親眼見到自己實際戰果的情況下,依舊能夠依靠周邊有限感知的,羣體力量相互鼓舞支持,不至於六神無主的忙中出錯,或是慌亂之下亂開火,把彈丸射失到天曉得的地方去,就是堪稱老練的精銳了,

更別說被夜色掩蓋了殺傷和壓制效果後,發射數輪之後,被猶有餘勇的敵人突進身邊的拼鬥搏殺,而依託營地的佈防層次,相互掩護着保持有序的彈性後退,而不是被人一鼓作氣全盤衝散了,對我和部下的軍將、士官們來說,也是一種頗爲殘酷的考驗。

雖然最後的結果我還能囫圇的站在這裡,而不是跟着一羣不下被人追亡逐北。這場戰鬥下來,我卻是不甚滿意,因爲作爲一隻新生部隊的表現,可以說是有好有壞的。

作爲好的典型,風捲旗的第一營不愧是我帶出來的老底子爲主,就算是銃兵被突進的敵人,衝到面前,也能從容的用刺刀交叉前衝,來不及轉刺刀就倒轉用槍托輪砸,將敵人逼退或是殺傷,爲不衝過來的矛手和白兵,創造出替換的喘息之機。

由槍術轉型而來的刺刀交替掩殺的戰術,通過實戰磨練愈發的嫺熟默契,據說已經形成十七種動作。

至於另一端負面的典型,就是外面嘈雜聲的來源。

將虞侯趙隆正在監督一場,大規模的公開集體執行軍法,沉重的軍杖打在肉體上的噗噗聲和相應人員有氣無力的呻吟聲,此起彼伏,因爲在昨夜的戰鬥中途,

負責掩護兩翼的,第三營居然崩潰了,沒錯,就是我一度寄予厚望的第三營,在不知道實在第六次還是第七次迂迴攻擊中,因爲排兵和隊官一起陣亡而出現小小的指揮混亂,被敵人衝進銃兵的隊列之後,就這麼潰散了,

除了崔邦弼自己拼命攏住,老兵居多的第一團表現尚可之外,他們內外數層結陣,抱團死死守住原地之外,其他三個損傷不多的滿編團,在第一時間相繼放了鴨子,轉身逃散,

因此差點導致一股乘勢涌入的敵軍,突入正在奮戰的第二營後方,而被包了餃子,連帶正在指揮激戰第二營營官張立錚,身邊護兵差點死光,本人也擊傷肋下,不得不帶傷作戰直至天亮。

而不得不將原本重點防範和限制使用的第四營,拉出大半來救急,才堪堪擋住崩壞之勢。

結果在實際表現中,反倒是第四營這些新收編的行伍,面對近身肉搏的敵人,更有韌性,可以堅持更久一些,特別是那些前潤州軍,似乎欲以有所表現而成爲某種中堅力量,

他們在楊再興的領頭下,幾乎是大呼酣戰着,從這頭殺到那頭,努力維持着被滲透交錯的戰線,直到我緊急掉過頭來的兩隻親軍隊投入戰鬥,才重新穩住陣腳,將對陣之敵緩慢而堅決的推趕出去。

因此此戰事後,第三營的整肅在所難免了。

雖然第三營之前都是各軍選送過來的老練銃手,屬於平時缺少重視的墊底對象,也還缺少時間來建立對於這個集體,完全而充分的信任和附從感,但是不管什麼理由,臨陣脫逃和置友軍不利的後果,就是都要依例受到嚴懲,

帶頭逃跑的被指認出來,剩下的抽一殺十,懸首示衆,其餘的人當衆處杖二十,養好後全部充入輔助隊以觀校贖。

剩下的缺額,從其他營裡抽取骨於,再用實際超編兩倍多,原本就當作輔助序列來用的第四營兵員來補充。

比如,那些表現尚好的潤州兵,被編成第三營第四團,專門負責白兵近戰,給授“中流團”的私屬稱號和相應旗幟,一把折斷的匕刃,這也是親直、標兵、教導、捉生之外的第五個專屬團號,每個月可以從我這裡比別人,多拿六百錢的物料補貼。

當然這種軍中行刑,不比那些衙門的陰私手段,都是實打實的技巧,力求達到最大傷痛的懲戒效果,又不至於嚴重傷害筋骨,留下什麼難以治癒的傷患或是暗疾。

但是令我驚訝的是,第三營主官崔邦弼,也以職責連帶,其咎難辭爲由,要求一同受刑,在我和趙隆商量之下,也被當衆打了減半的十軍杖,作爲警醒

不過這件事也讓我對他的印象,多少有些改觀,至少這位還是有所追求的,不完全是來軍中混子裡的紈絝之流。

話說回來,就在這一個晚上,

東面的敵人一次次被擊退又重整隊伍,整整強行攻打了十七回,把營牆木柵都打成了破爛篩子,而西面自內向外的突圍部隊,也在一次又一次次受挫後,與後隊趕來的人馬匯合蓄勢,如從海濤波伏一般衝鋒了多達十一次。

直到負責阻擋他們的第一營將士,廝殺的渾身浴血,手腳發軟,銃管打的火熱,才突然變成了強弩之末,在麻木如行屍走肉的衝刺過程中,成片紛紛精疲力竭的脫力倒地,做了我們的俘虜

在此期間,

外來援應的敵軍,一度打破了營寨下用人肉構成的防線,堪堪在營盤被搗毀的西北角回合,才被充當救火隊角色的教導隊趕過來,用一通投擲的火油彈,重新打散擊潰,用推過來的大板車再構了簡陋的防線。

昨夜發揮了預警作用的,居然是埋在外圍的幾枚土製地雷,這也是我這次帶來的實驗性火器之一。

在梅山行館攻防之後,我就將這種觸發或是人工引發式的火藥爆炸物,列入研製的日程之中。

而這些土製地雷的前身,則是來自一批專門用手近距離投擲的爆彈,主要是拆解了那批神機軍的投擲火器,逆向研究仿製出來的東西。

只是傳統的黑火藥,作爲發射藥固然是比較管用,但是作爲爆炸物,就不免有些強差人意了,在單人所能投擲的距離和裝藥重量的折中上,很難取得一個滿意的殺傷效果和範圍。

畢竟,我研製這東西不是用來就近炸亂自己的隊列,起碼要能丟出一定的距離,但是在這種裝藥量上,也就是聽個響動,

實驗用的豬隻被掀翻後,也就近炸爛些表皮而已而已,還能帶着血肉模糊的身子,繼續活蹦亂跳的將破損的綁繩掙脫開來。

比起後世因爲當時條件有限,而一炸兩半的邊區造,甚至有所不如呢,我這才因此明白,爲什麼南朝大量這麼多年發展下來,在火雷彈之類的手擲爆炸物上,一直髮展不起來的緣故。

南朝不重視單兵手擲爆炸物的理由很簡單,體積越小的發火裝置,精密加工就越是困難,合格率不高,加上沉重投的不遠,誤傷的機率太大,另一方面,則是嶺外潮溼多雨的天氣,造成爆炸物容易受潮,而可靠性大爲下降。

相比之下,還是上古流傳下來的另一樣火器,投擲燃燒彈,就相對安全的多,甚至可以現場灌裝,然後直接用明火手工引發,再做投擲動作。因此所謂的擲彈兵,主要是還是投擲燃燒物爲主,少量配備火雷彈的功效,則是拿來嚇阻敵軍以及他們的坐騎

至於威力更大硝銨、苦味酸,硝化甘油什麼的,我倒是也想要啊,只可惜這些需要起碼的化工業基礎,作爲科技樹支持的猛炸藥成分,目前還處於實驗室中努力摸索正確配方的階段。

目前我只通過有限的酸價交換反映,得到了數量有限的硝化棉而已,還是那種慢性反應的。

於是爲了趕上出征的進程。

我指示他們。於脆放棄單兵投擲的要求,進一步擴大精煉顆粒的裝藥量,同時添加殺傷破片,最終變成某種定點埋設壓發的爆炸物。

也就是一種類似地雷的東西,當然也考慮到另一種用途,可以用手工直接點燃延遲引信,當作守城據要居高臨下往下丟的武器。

可惜的是數量不是太多,只能埋在營外,作爲某種警戒武器,無意碰到的話,具體殺傷力倒還在其次,光是巨大聲響,就足以驚動人熟睡如死的人。

只是這些東西的產能的可靠性,還有待繼續測試。

因爲壓髮式引信,容易受環境影響而時有不靈的現象,所以只是實驗性的埋了一些,但這次居然能夠炸響,成爲在外圍遊哨和警戒,都被人摸掉的情況下,及時示警的某種關鍵性契機。

事實上孔吉吉所在整備隊,這次帶來一批各式各樣的概念性火器,專門用來做戰地測試的,之前江北兵崩潰的快,倒是沒機會用,沒想到這麼快就派上用場了。

正所謂精心佈置的人員警戒,有時候還不如這些簡單粗暴的死物管用。不由令人有些輟然而嘆了。

第634章 悵懷34第654章 出援4第282章 求助與自救第180章 途變第1136章 潮新6第1280章 卷蕩10第1252章 再決2第494章 聞驚4第689章 新氣5第1206章 淮動6第214章 哥哥去哪了第31章 再逢第195章 歸還第888章 反動8第801章 淪沒第1246章 新章6第360章 戰雲3第1182章 會江寧6第189章 港亂第953章 沉驚3第213章 散盡第938章 驚破18第707章 啓東(7)第122章 人市第1148章 潮新18第387章 迴轉2第5章 生與死(下)第206章 諸事第842章 風動2第257章 應邀 閨房第649章 後手9第684章 落盡4第1131章 潮新第138章 騷然第1015章 頹然5第890章 反動10第273章 斬獲、梳理第837章 雲起7第683章 落盡3第466章 歸亡14第140章 多卯蒸鋼?第75章 綢繆第570章 ,營生10第895章 反動15第302章 戰淮北十六第973章 浮夢3第469章 歸亡18第771章 萌動第1272章 卷蕩2第1278章 卷蕩8第34章 逆襲第870章 撥亂10第168章 微瀾2第469章 歸亡18第376章 再戰5第1144章 潮新14第1242章 新章2第422章 戰局5第1052章 零落2第108章 家世第1030章 瀾動10第550章 序間10第662章 出援7第246章 營地,裝備第1005章 夷變5第763章 憂亂3第273章 斬獲、梳理第638章 悵懷38第1285章 旋滅5第275章 進程,再聞第617章 悵懷17第690章 新氣6第333章 再進第671章 出援21第871章 撥亂11第156章 該來的第325章 支持與交換第774章 萌動4第294章 戰淮北八第1261章 又決二十一章 片刻的日常第614章 悵懷14第211章 同年第1219章 平盧9第368章 折轉第595章 期新5第1281章 旋滅第280章 遭遇與反差第821章 啓新11第410章 天下雄關(上)第399章 意恐遲遲歸第1026章 瀾動6第735章 異夢10第296章 北幕第919章 臨峙19第614章 悵懷14第1146章 潮新16第721章 異夢第441章 天傾5第5章 生與死(中)
第634章 悵懷34第654章 出援4第282章 求助與自救第180章 途變第1136章 潮新6第1280章 卷蕩10第1252章 再決2第494章 聞驚4第689章 新氣5第1206章 淮動6第214章 哥哥去哪了第31章 再逢第195章 歸還第888章 反動8第801章 淪沒第1246章 新章6第360章 戰雲3第1182章 會江寧6第189章 港亂第953章 沉驚3第213章 散盡第938章 驚破18第707章 啓東(7)第122章 人市第1148章 潮新18第387章 迴轉2第5章 生與死(下)第206章 諸事第842章 風動2第257章 應邀 閨房第649章 後手9第684章 落盡4第1131章 潮新第138章 騷然第1015章 頹然5第890章 反動10第273章 斬獲、梳理第837章 雲起7第683章 落盡3第466章 歸亡14第140章 多卯蒸鋼?第75章 綢繆第570章 ,營生10第895章 反動15第302章 戰淮北十六第973章 浮夢3第469章 歸亡18第771章 萌動第1272章 卷蕩2第1278章 卷蕩8第34章 逆襲第870章 撥亂10第168章 微瀾2第469章 歸亡18第376章 再戰5第1144章 潮新14第1242章 新章2第422章 戰局5第1052章 零落2第108章 家世第1030章 瀾動10第550章 序間10第662章 出援7第246章 營地,裝備第1005章 夷變5第763章 憂亂3第273章 斬獲、梳理第638章 悵懷38第1285章 旋滅5第275章 進程,再聞第617章 悵懷17第690章 新氣6第333章 再進第671章 出援21第871章 撥亂11第156章 該來的第325章 支持與交換第774章 萌動4第294章 戰淮北八第1261章 又決二十一章 片刻的日常第614章 悵懷14第211章 同年第1219章 平盧9第368章 折轉第595章 期新5第1281章 旋滅第280章 遭遇與反差第821章 啓新11第410章 天下雄關(上)第399章 意恐遲遲歸第1026章 瀾動6第735章 異夢10第296章 北幕第919章 臨峙19第614章 悵懷14第1146章 潮新16第721章 異夢第441章 天傾5第5章 生與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