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戰淮北六

毫州(今安徽省西北部),三國曹魏時,與許昌、長安、洛陽、鄴並稱“五都”,沿襲至大唐武德年間,一度添爲天下“十望”州府之一。

如今正處南北分據緩衝地帶的毫州,下轄譙、臨渙、、城父、鹿邑、蒙城、永城、真源五縣三鎮,常年丁口約七萬戶,因此毫州的本地守臣,官拜淝水經略鎮撫使,也算是淮上的一個重要勢力。

整個亳州地勢,呈東南西北向斜長形,西北高而東南低,被細碎丘陵和河網分割支離破碎的諸多小平地中,大大小小山崗、坡地和低窪相間分佈。

某處大山坡之下,齊腰深的草叢裡,兩羣驟然遭遇的人,正在廝殺混戰作一團。

隨着兵刃交擊和火器近身砰砰擊發的聲響,大團的血花隨着翻滾栽倒的人體,噴濺在蔥青翠翹的草葉之上,將將這片被踐踏和碾壓的草叢,染成某種鮮豔的斑駁色。

“又一個……”

牛皋默唸着,用掌間護套突然抓住刺過來的闊刀背,順勢用力偏轉着斜斜拖過肋下,另手揮舞沾染着紅白之物的單手鐵鐗,砸在對方的脛骨上,於脆利落的將對方的小腿打成對摺的兩截,

那名敵兵慘叫一聲,放開刀兵滾倒在地上哀嚎不止,拖出一大攤血跡。然後牛皋有將單手鐵鐗甩出去,另一名正待追砍的敵兵,雖然努力側頭避讓,還是被迎面砸的肩頸上,頓時凹陷進去側身滾倒在地上。

然後才返身過來用搶來的闊刀,格住另一隻帶鉤短矛,雙手猛然上撐翻下刀刃,側貼着矛杆就消切下去。

霎那間矛尖側鉤的鋒利,掛過他的臉頰和耳朵,在空中扯出一條細細的血線,而他也順利的將握矛的手掌,在對方的痛呼聲中消切半截下來。

牛皋順勢捏着短矛上端,奪取反轉過矛尖來,欲對着這名敵兵在做補殺,卻不料這名敵兵突然像是孤狼一般吼出聲來,用手做足爬前一步,頂着他腰間猛推了一步,刺擊也因此落了空

露出一種瘋狂的表情,用最後的氣力死死的纏抱住他小腿。然後牛皋突然感受到某種芒刺在背的危機,正在不遠處一名爬起來敵兵,慘笑着對他張開了木弓。

那名正在彎弓搭箭的敵兵,突然身體一震箭矢手向上飛出去,仰面而倒。

“謝了六兒……”

牛皋默唸了一聲,算是謝過那個躲在那個角落裡的獵兵,眼疾手快的刺進了抱腿敵兵的天靈蓋。

片刻之後,這場短促激烈的戰鬥就結束了,

將皮鎧連同外罩鐵帷子上,嵌着的幾隻箭矢,用匕劍給小心撬了下來,在傷口上灑上白藥的棉團壓實,最後拿膠布交叉固定好,就可以防止騎馬奔馳的震動間,把創口給撕扯開來……

然後,將丟在草叢裡的大口喇叭銃,親自給尋了回來,重新裝載鞍具的護套上,作爲集斥候和強襲兵爲一體的捉生隊,每人常常都有數件備換的武器和複數的代步坐騎。

這樣在輕裝的狀態下可以遠出斥敵,在全套裝備的狀態下,則是伴隨大軍左右,進行反偵察和截殺對方斥候、探子。

牛皋也擁有了自己特色的四件武器,步戰用的雙鐗,對馬或是工事的長柄斧頭槍,一名爲大噴子的短管喇叭銃,以及一具快發弩機。

因爲之前幾次三番的表現和機緣,再加上來自上頭的暗中關注,因此,他現在已經是,可以獨立帶領一小隊人,在外執行探查偵刺兼帶捕俘的捉生將,

只是,因爲臨時擴大斥候序列的緣故,除了兩名標配的捉生兵外,其他的人手,都是臨時從暫編第四營的輔軍大隊裡,挑選出來的地方兵員,都是於過類似活計的老手。

想到這裡,牛皋搖了搖頭,這些荒野中突然遭遇的敵人,很有些難纏,差點兒就落了下風了。

翻看屍體,卻發現與江淮本地人,有些迥異的面孔,以及血腥狼藉裡,一股子揮之不去的腥羶味。

“是個胡馬子?……”

然後,按照這些人留下的痕跡,找到藏在遠處的一小羣馬,衆人不由眼睛

“戰場中出現了胡人的哨馬?”

得到消息的時候,我正在預製的陣地裡,和士兵們一起熟悉和操演新武器的戰術。並且從中尋找問題和改進之處。

各種大小方陣、長隊、縱列、橫列,半環和空心陣,散步在偌大的場地之間,隨着號子和動作,激起一片又一片的揚塵。

而以傳統冷兵器爲主的輔軍大隊,則扮演了某種假想敵的覺得,因爲我對它們承諾,不管用什麼辦法,只要能夠想辦法衝擊和打散這些火器列陣,那就可以按照集體和個人,得到相應物質和金錢的獎賞。

而銃隊亦然,如何在保持隊列不亂的情況下,相互掩護和支援着最大殺傷對手,或是壓制和徹底擊潰他們,

畢竟,除了守城據塞等特定環境外,冷兵器的古典時代,對傷亡率的承受底限,比近現代軍隊相對要低得多,因此大多數時候,我們只要在敵人衝到面前肉搏之前,予以足夠殺傷,就足以打垮對方的鬥志,取得勝利果實。

半斜線掃射,橫隊遞進排射,三二三交替進退齊射,兩翼逐步向內攢射,左右趨前半轉的包夾射擊。

這段時間,我將北人變相閒投散置的一點憋悶和不爽,變相轉嫁到變着花樣操練或者折騰,這些以銃器三營爲核心主力部隊的日常上。

從原本的站在原地,依照陣形堅守射擊,進步到可以以半團,或是基本隊爲調集單位,小幅度整體齊步向前或者交替後撤中,依舊保持相應的基本射擊線和火力層次。

隨着,上柱國和總帥北伐兵馬的大本營,一起從嶺外乘船駛入長江,最終移鎮江寧大城,並隨行帶來一衆文武臣僚和官吏數百人,以及大內頒下的,改江寧鎮爲國朝在嶺外的臨時陪都——建業府的敕書,

連帶着,正位於楚州山陽城的,前沿軍行司裡,也發生了某種變動和連鎖反應,其中最大的衝擊就是

原東南招討路總管寧玄崇,兼軍行司都統制,以本職不變轉任江寧行在留後,遷爲權樞密知事,算是正式進入東堂(政事堂)西院密院)的一小撮人臣頂端的資序。

這也是大勢使然的正態,作爲擁兵最盛,將星雲集的沿海一路北伐軍,東南招討行司的兵馬,幾乎佔了其中的一大半,這也讓這位寧總管在前沿軍行司,隱然擁有某種難以動搖的語話權。

但是既然上柱國親自移鎮前沿,那這種權力指揮結構,就要有所調整了,不能讓臣下過於喧賓奪主,而影響了下一代國朝掌權人建功立業的風頭

因此換了一個更適合發揮作用的職位,就在所難免了,比如調到江寧行在,留在上柱國身邊參贊佐理軍國機要的重任,舍君取誰呢。

當然,這事要做的順理成章,又不至於產生國朝慢待元勳宿將,擄奪臣下功勞的口實和疑聞,必要的追贈封賞和擡格晉位,就勢在必行了。

對於這個結果,從開始準備北伐之前,就早有所心理準備了,因此各種交割移送,早已梳理妥當,各種人員編排也是有條不紊。

不過他在臨行前,還是有頗多事務交代的。一一拜別和送走那些,各種心情和態度的同僚部舊啓程之後。

隨他一起上路的親信兼掌書記,卻忍不住說起進來一個風頭正健的人物。

很難想像,最近軍行司下了一系列形同打壓和抑制的命令,就是出這位使君的推動和使力。

“使君如此作爲,只怕日後知曉實情,或許有所心結的。”

這名親信,有些擔憂道。

“且無所謂了,不過是些許小事。”

正當壯年的寧總管闊面長鬚,笑起來自有年長男子的氣韻風範。

“畢竟是蕙仙看中的人物,我自當相信她的眼光和判斷。”

說到這裡的時候,寧總管卻是露出某種懷念和優容的表情

“就算暫離軍前,也要有所周全和善後的……”

這種從容和自信,連帶這名掌書記,都不由被感染了,某種由衷的羨慕和敬仰。

要知道雖然常年天各一方,但是無論有過多少枕邊人,這位寧使君和正室陳夫人的感情,卻是彌久而堅,當年更是一段政治聯姻下的傳奇佳話,連大內和幕府,都被驚動了。

“不出意外的話,接替軍行司中次席的,將會是蔡候合甫公,或是與之親重的人物,”

寧總管很快收回思緒,繼續道。

“這樣的話,他在軍前的事情,就有些棘手了。”

“不過,好歹是新軍,哪怕是最後一位的資序,多少也是代表朝廷整軍的成效和顏面。”

這位掌書記略有些困惑道

“就算之前有所因果,但合甫公不一定會放下身段去,格外針對一個小小兵馬使把,”

“身爲參知政事,位列東堂,說不上日理萬機,也亢務繁忙,”

寧總管點點頭,看了一眼若有所思的掌書記。

“哪有那麼多閒情逸興,給朝廷的全盤大計,額外增加那麼些許變數。”

“但是真要毫無避嫌的撞上了,也不能確保就這麼毫無芥蒂的按過去。”

“畢竟,這位蔡世候平生,可素來不是以足夠寬宏大量著稱的。”

“最起碼,我也不能保證軍中那些舊日部屬中”

“就沒有幾個,因爲看不清形勢,而試圖投獻上位所好的存在。”

“就算我有心,也未必能約束得了軍前的自行其是……”

“故而於脆藉着這個機會和由頭,脫手懲放出去,”

“既然遠離紛爭攪擾的折中要害,再有人不顧臉皮的窮追猛打一隻被懲放自流的部伍,就未免落下了下乘和行跡,”

“他也不是沒有其他根底,軍中自有人出來分曉和力爭一番,”

“這樣,我就算到了江寧行在,也有理由在庭前說話了。”

“不過,千萬不要小看這位生事和尋機的能耐,”

“對別人來說或許形同貶斥,但對這位來說,卻未嘗不是機緣和運氣。”

寧總管有些高深莫測的道,他自然還有意猶未盡,卻沒有說出來的內容。

當初只是機緣巧合佈下的一招閒手,卻未想變成了挑動中盤走勢的一出奇兵。他倒是有些期待接下來的表現了。

第40章 彼見第582章 變數2第553章 歸還(3)第1109章 歸遠9第1289章 旋滅9第561章 營生第278章 出生入死第1124章 浪奔4第1148章 潮新18第597章 期新7第544章 風雨8第946章 破釜6第527章 經略第212章 年會第526章 兵戎10第936章 驚破16第267章 戰淮南三第623章 悵懷23第162章 迷夢將醒第478章 漸變8第354章 馳歸第691章 暮氣第96章 厚積4第666章 出援16第543章 序間3第497章 聞驚7第1289章 旋滅9第1115章 歸遠15第960章 沉驚10第682章 落盡2第140章 多卯蒸鋼?第568章 ,營生8第715章 大羅(5)第120章 意外第515章 根本10第403章 憂喜3第570章 ,營生10第500章 根本第710章 啓東(10)第1126章 浪奔6第665章 出援15第464章 歸亡12第570章 ,營生10第475章 漸變5第121章 日常第460章 歸亡8第1003章 夷變3第1090章 立新20第71章 偶見第343章 兩岸第641章 後手第1024章 瀾動4第5章 生與死(下)第1040章 瀾動20第563章 營生3第1261章 又決第627章 悵懷27第13章 山中歲時短第1183章 會江寧7第1243章 新章3第1046章 殤國6第514章 兵戎4第143章 觀閱第751章 徒變第774章 萌動4第883章 反動3第35章 逃離第661章 出援11第1020章 頹然20二十一章 片刻的日常第974章 浮夢4第956章 沉驚6第272章 戰了又戰第203章 只若初見第451章 天傾19第1237章 底定第724章 異夢4第809章 淪沒9第26章 忽來第837章 雲起7第314章 淮北紛紛七第966章 沉驚16第617章 悵懷17第1033章 瀾動13第167章 偶現第553章 序間7第851章 風動11第786章 萌動16第648章 後手8第1016章 頹然6第938章 驚破18第1131章 潮新第880章 撥亂20第1078章 立新8第1184章 會江寧8第450章 天傾(18)第517章 兵戎7第125章 心防第302章 戰淮北十六第959章 沉驚9
第40章 彼見第582章 變數2第553章 歸還(3)第1109章 歸遠9第1289章 旋滅9第561章 營生第278章 出生入死第1124章 浪奔4第1148章 潮新18第597章 期新7第544章 風雨8第946章 破釜6第527章 經略第212章 年會第526章 兵戎10第936章 驚破16第267章 戰淮南三第623章 悵懷23第162章 迷夢將醒第478章 漸變8第354章 馳歸第691章 暮氣第96章 厚積4第666章 出援16第543章 序間3第497章 聞驚7第1289章 旋滅9第1115章 歸遠15第960章 沉驚10第682章 落盡2第140章 多卯蒸鋼?第568章 ,營生8第715章 大羅(5)第120章 意外第515章 根本10第403章 憂喜3第570章 ,營生10第500章 根本第710章 啓東(10)第1126章 浪奔6第665章 出援15第464章 歸亡12第570章 ,營生10第475章 漸變5第121章 日常第460章 歸亡8第1003章 夷變3第1090章 立新20第71章 偶見第343章 兩岸第641章 後手第1024章 瀾動4第5章 生與死(下)第1040章 瀾動20第563章 營生3第1261章 又決第627章 悵懷27第13章 山中歲時短第1183章 會江寧7第1243章 新章3第1046章 殤國6第514章 兵戎4第143章 觀閱第751章 徒變第774章 萌動4第883章 反動3第35章 逃離第661章 出援11第1020章 頹然20二十一章 片刻的日常第974章 浮夢4第956章 沉驚6第272章 戰了又戰第203章 只若初見第451章 天傾19第1237章 底定第724章 異夢4第809章 淪沒9第26章 忽來第837章 雲起7第314章 淮北紛紛七第966章 沉驚16第617章 悵懷17第1033章 瀾動13第167章 偶現第553章 序間7第851章 風動11第786章 萌動16第648章 後手8第1016章 頹然6第938章 驚破18第1131章 潮新第880章 撥亂20第1078章 立新8第1184章 會江寧8第450章 天傾(18)第517章 兵戎7第125章 心防第302章 戰淮北十六第959章 沉驚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