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7章 沉驚7

終於得以回家了,揹着沉重行囊的李富貴用手巾抹着頭上的汗水,喝過了水壺裡苦味十足的粗梗茶湯之後,卻是不由想起了女人準備行裝時的溫柔胸懷,和一雙兒女期盼雀躍的小臉,只覺得疲憊發麻的腳步,再次變得堅定而有力起來。

他這一次隨軍出陣,可謂是辛苦至極也不乏風險,作爲介於主戰部隊和武裝民夫之間的輔助役,他們需要承擔和從事大量行軍途中、戰地上的繁瑣事務;

從大軍行進中的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到停駐下來的修營築壘佈置陣地,再到開戰過程中的戰場救護和輸送任務,戰後打掃戰場過程中的屍體掩埋和衛生防疫,戰利品收集等既苦且累的工作;

一得空閒下來,就要拿起弓弩和火銃,參加具體的巡哨和據點駐防任務,乃至協助正規軍序輸送押運,同時還要對應平原上最多見的北朝滲透和襲擊部隊;因此,由此產生的各種戰損和非戰鬥傷亡,也並不見得兵主戰部隊更少;但是最後能夠堅持下來的人,都有了不錯的回報和收穫。

除了各種戰地津貼和犒賞,還有戰後的補償措施之外,李富貴也給自己掙到了一個建生軍暫編第五十九團,下屬什長的軍籍和身份,多少也算是個小頭目了;

雖然很可能一旦回到淮東之後,就立即解散的臨時編制,但也意味着他能夠名正言順的穿上,淮軍二線部隊特有的青灰色制服(沒有軍銜和其他標識),而享受別人羨慕的眼光和免除日常雜役的權益。

更關鍵的是,他有了子女入學的推薦權資格,這也意味着寄希望於下一代身上,由此改變命運和出身的某種可能性。雖然大多數人的眼光和格局,並不能完全察覺到這些東西。

雖然回來的這一路路並不好走,黃河的大水同樣影響和波及了下游地區和各條水系的沿岸,因此,被淹沒的村莊市鎮乃至城邑也不在少數,唯一可以慶幸的是,因爲連綿戰火的影響,這些地方也就是十室九空,沒有剩下多少人口,土地也是荒廢有年,因此,對後方地區造成實質上的損失相當有限;

而真正麻煩的是道路橋樑的損毀,也大大拖延了班師的進程,繼續需要建生軍中的工程部隊,走走停停的輪番進行修補和填平,有時候還要排幹淹沒道路的積水,蒐集足夠的碎石和沙土,來臨時硬化路面。

儘管如此,相比來時勞師遠征的長途跋涉,回程的路線和時間都無疑都被縮短了許多;因此,他隨着押送俘虜和其它人口的浩浩蕩蕩大隊人馬,從汜水關抵達淮東軍設立的前沿前沿堡壘,也只是用了三天時間已。

畢竟,現在的淮東鎮治下範圍和地盤,也是今非昔比的規模了;這一次乘着國朝二次北伐的大勢,依靠恢復起來的五丈河和白溝漕運輸送距離,以及沿途建立的糧臺和巡哨據點,主動將淮東鎮實際控制下的邊界,在北抵濟水南靠淮河的範圍內,足足向西推進了一百多裡到數百里不等。

一口氣佔據了數州之地,而一直將道路和據點延伸到了隸屬於河南道東部,而距離都亟道並不算遠的的毫州、曹州境內;因爲,這些地方除了幾條並不貫通和連接的低矮山勢,和若干片丘陵地之外,剩下的大多是一馬平川的平原地帶,也是黃淮大平原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裡也是史上被稱爲“數千裡沃野”中原大地的部分精華所在,而在都亟道所在的河洛平原被黃河大水給倒灌了之後,就更加顯得尤爲重要了。

因此,依靠在當地強制推行的屯墾和編戶齊民,原本在初次北伐當中山窮水盡的北朝,也得以在重新佔領這些地方後,生聚和維持了相當規模的人口和軍隊。

雖然這些軍隊的戰鬥力不怎麼樣,在面對淮東的交鋒當中總是敗多勝少,乃至喪師失地;但在淮東軍退走之後,經過一段時間的休養生息卻又頑強的恢復起來,可見其地方的潛力和資源。

從某種意義上說,只要能夠將展現穩固下來,這些地方初步經營起來之後,可比淮東那些多山和丘陵的核心六州,在農業生產潛力上要更勝一籌。

故而按照中軍帳下兩參一佐的後續佈局和預案,首先就是就地依託山川河流的地勢,用一連串南北走向的烽燧和哨所,堡寨和屯圍,由此規劃建立起最基本的邊界線來。

因此在遠征大軍抵達曹州的濟陰城之後,大量的資源和人力都被就地留了下來,作爲當地後續經營和建設的補充力量。

而李富貴他們所在的建生軍第五十九團,也很快就接到了新的命令和選擇,是就此遣散各自迴歸後方,還是留下來參加後續的延邊建設;

而李富貴思慮再三之後最終還是選擇留了下來,而沒有隨着大隊人馬的繼續東歸;然後在新編工字第四十一營裡,以擡高一階的建生軍火副資序,負責監督和鞭策那些新獲得的北國俘虜和新附人口,從事和進行沿邊堡寨和道路水利的後續建設。

當然了,在北朝的勢力被打垮之後,他們所要面對的壓力已經大大減小了,主要的威脅也只是那些戰敗後流散於地方上散兵遊勇,嘯聚於鄉野旋起旋滅的盜匪,乃至圍堵和抓捕飢寒所驅輾轉於道途的流民什麼的。

而李富貴同樣也想利用這次機會,爲自己新出生的兒子更多攢下點未來的底氣什麼的,所以只能暫時割捨下短期內見到家人的迫切心情了。

。。。。。。。。。。。。。。。。。

相比底下人對於班師回家的各種歡騰雀躍,到了我這個層面之後,要處理的卻是好壞消息參半的格局。

後方的海路貿易還在持續萎縮當中,無論是倭國還是新羅藩,或是安東諸侯,或又是夷洲方面,或又是廣府之地,幾乎都是各種萎靡不振或是動亂不堪的壞消息,因此,基本都是出大於入的局面;

因爲,就算是淮東的貿易輸出量減少,但是相應物產和資源的輸入需求卻是一點都沒有減少,甚至因爲局勢動盪之下不得不加大輸入的儲備量,以對應將來可能最壞的惡劣局面。

就連作爲長期的原料產地和商品傾銷自留地的海外藩貿易,包括東海道的婆羅洲、呂宋三洲等地,因爲國朝今年出臺的徵收政策和財計手段,都出現了出口和市場需求的雙向萎縮。

但是充滿諷刺意味的是,相應淮東本土的農林漁牧礦冶等產業,卻是迎來產能上新一****規模增長浪潮,這也很大程度上衝淡這次出兵所造成的各種資源糜耗;

當然了主要的增長勢頭還是集中在了開發多年的延邊各州,以及遼西、遼東、全羅道這些新徵拓地區的後續經營潛力,開始在相對的良性循環中走上正軌了。

通過這些年下來直接或是間接,孜孜不倦的人口販賣和虜獲活動,淮東用了好些手段和策略才逐漸擺脫了最初,諸如“地廣人稀”“大片落荒”之類的負面評價,而讓有效控制範圍內的每個角落,都有勞役營和編管地的存在。

所以,就算現在稍微向西擴張一下地盤,在厚積薄發的人口底蘊上,也是能夠控制得住局面的。

於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渤海對面的安東道;

安東大羅氏內亂和崩潰爲開端的混沌之局,最終在遼河流域的持續旱情中,演變成了現今瀰漫整個安東道南部*,就連那些打成一團亂粥的各地藩家,也不得不偃旗息鼓暫時消停下來,幾乎每天都有大批零下人口,紛紛奔逃到遼東半島的控制區內來。

而安東道北部也不見得消停和安生,愈演愈烈的土族之亂,已經造成了多家北地聯盟的中小諸侯就此覆滅,而羣起作亂的各地土族番人,也出現了幾大股以地緣勢力爲導向,兼併和合流的趨勢。

第707章 啓東(7)第530章 經略4第1216章 平盧6第68章 入死第558章 歸還8第950章 破釜10第163章 有變第1210章 淮動10第1046章 殤國6第980章 浮夢10第132章 徵兆第780章 萌動10第976章 浮夢6第771章 憂亂5第699章 履新3第1077章 立新7第405章 憂喜5第387章 迴轉2第986章 浮夢16第1046章 殤國6第1131章 潮新第1235章 底定5第780章 萌動10第293章 戰淮北六第883章 反動3第94章 厚積3第551章 序間5第1171章 會江寧第436章 天傾第873章 撥亂13第726章 異夢6第833章 雲起3第65章 再行第465章 歸亡13第927章 驚破7第904章 臨峙4第1284章 旋滅4第38章 彭城第1111章 歸遠11第664章 出援14第1199章 徐州起9第738章 抉擇8第69章 生天第1255章 再決5第1046章 殤國6第178章 再臨第304章 戰淮北十八第37章 襲奪第40章 彼見第455章 歸亡3第1066章 零落16第986章 浮夢16第107章 糾結第519章 兵戎3第1014章 頹然4第633章 悵懷33第470章 歸亡19第1192章 徐州起2第999章 跌宕9第64章 遊園驚夢(下)第803章 淪沒3第483章 漸變13第82章 轉變第1265章 又決5第396章 在河北7第686章 新氣第674章 出援24第172章 驚現第479章 漸變9第612章 悵懷12第1216章 平盧6第1218章 平盧8第997章 跌宕7第808章 淪沒8第802章 淪沒2第1005章 夷變5第604章 悵懷4第710章 啓東(10)第170章 瀾動第296章 戰淮北十第539章 風雨3第1267章 又決7第1066章 零落16第13章 山中歲時短第213章 散盡第一百八十八 掌進退第1003章 夷變3第1066章 零落16第1114章 歸遠14第944章 破釜4第435章 天傾2第696章 暮氣6第884章 反動4第226章 禁足?處斷第862章 撥亂2第263章 計議第300章 戰淮北十四第29章 蘿莉蘿莉,順我心意第1158章 滄瀾2第526章 經略6
第707章 啓東(7)第530章 經略4第1216章 平盧6第68章 入死第558章 歸還8第950章 破釜10第163章 有變第1210章 淮動10第1046章 殤國6第980章 浮夢10第132章 徵兆第780章 萌動10第976章 浮夢6第771章 憂亂5第699章 履新3第1077章 立新7第405章 憂喜5第387章 迴轉2第986章 浮夢16第1046章 殤國6第1131章 潮新第1235章 底定5第780章 萌動10第293章 戰淮北六第883章 反動3第94章 厚積3第551章 序間5第1171章 會江寧第436章 天傾第873章 撥亂13第726章 異夢6第833章 雲起3第65章 再行第465章 歸亡13第927章 驚破7第904章 臨峙4第1284章 旋滅4第38章 彭城第1111章 歸遠11第664章 出援14第1199章 徐州起9第738章 抉擇8第69章 生天第1255章 再決5第1046章 殤國6第178章 再臨第304章 戰淮北十八第37章 襲奪第40章 彼見第455章 歸亡3第1066章 零落16第986章 浮夢16第107章 糾結第519章 兵戎3第1014章 頹然4第633章 悵懷33第470章 歸亡19第1192章 徐州起2第999章 跌宕9第64章 遊園驚夢(下)第803章 淪沒3第483章 漸變13第82章 轉變第1265章 又決5第396章 在河北7第686章 新氣第674章 出援24第172章 驚現第479章 漸變9第612章 悵懷12第1216章 平盧6第1218章 平盧8第997章 跌宕7第808章 淪沒8第802章 淪沒2第1005章 夷變5第604章 悵懷4第710章 啓東(10)第170章 瀾動第296章 戰淮北十第539章 風雨3第1267章 又決7第1066章 零落16第13章 山中歲時短第213章 散盡第一百八十八 掌進退第1003章 夷變3第1066章 零落16第1114章 歸遠14第944章 破釜4第435章 天傾2第696章 暮氣6第884章 反動4第226章 禁足?處斷第862章 撥亂2第263章 計議第300章 戰淮北十四第29章 蘿莉蘿莉,順我心意第1158章 滄瀾2第526章 經略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