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大家談之myajax95兄的評論專用帖

創作大家談之 myajax95兄的評論專用帖

myajax95在25日的長篇建議:

寫的非常好,特意爲此註冊了個賬戶。建議準備好一部的時候作一個PDF版來賣,不知別人如何,我肯定是想買來坐在舒服的地方讀,而不是對者電腦讀的。

另外對情節有幾點建議:

1。創業有點太順利,就算準備再充分,也不可能一點挫折都沒有。增加一些挫敗會使情節更曲折

2。股份制搞得不太對。公司的管理者,員工,投資者和客戶的關係沒太分清。無論在什麼年代,這四方的利益都不可能是完全統一的。同時在一個沒人會解二元一次方程的年代在沒有證劵交易所的情況下讓人們私下交易股票是一定會起內訌的。總體股票交易的結果不是大幅融資而是把利潤白分給的社會。生產關係比生產力水平超前的太多。

3。不可能沒有任何其它方面人物的阻撓,劉備當了幾天縣令還有人來敲竹槓,開這麼肥的場子又沒有硬靠山肯定需要花心思打點。

4。企業的銷售方面處於高微狀態,竟然只有一個客戶,一旦糜家出點什麼事這麼多人怎麼養活就是大問題了,賣高檔產品特別是連武器都賣需要在穩定方面花的心思必須很大。否則力經濟危機太近。中國幾千年每次民不聊生的原因都是老百姓吃不飽飯。在革命成功之前最主要的產業很難不是農業。

5。真正經營企業的時候你會發現人才特別是管理人才是多麼的重要,搞到這麼高profile的時候全城傑出類人才只有一個是肯定無法經營的。現在就算是個沒上市的小公司只耍一個人打天下的規模也不會大過十幾個人,何況那年代沒有幾個人能真正成爲professional的員工。人才不培養靠柱子之類的撐罈子很難。鐵場,瓷場都需要可靠的精英來掌管。

6。民主的太過。人們的權利太大,基本上現在的大部分國家還過,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沒人想打仗。像美國那樣全民怕死,出兵20萬死了幾千就舉國憤怒。如果明天你出兵要打黃巾,而10個佔2-3股的小股東聯合抗議怎麼辦。

總體感覺是創意很好,單由於家業越來越大,問題就越來越多。這企業都現在絕對比一個超大行集團還難管理。作者加油吧。

靈山回覆:首先感謝myajax95兄費力勞神寫了這麼好的建議,這讓我感慨,跟前面幾位發表評論的讀者一樣,小說閱讀網的讀者素質確實一流,這讓我慶幸來對了地方,也更加謹言慎行,以後的章節內容會更加嚴謹。

就myajax95兄提出的建議逐項回答如下,希望能形成更多的讀者作者之間的互動,打造出一部真正的精品。

一、創業太順利的問題。卷一主要是練好內功爲後續征戰天下打基礎,所以沒把這個當做重點來寫,只設計了一些簡單的矛盾衝突,比如開發肥皂不適合市場;比如二狗子不適應企業管理反映了理念的衝突;比如實行股份制時購買的人寥寥。

現在卷一的字數已經大大突破預算,正痛苦着,怕後續部分有虎頭蛇尾之感覺。

二、myajax95兄關於股份制的建議不敢苟同。首先這是最原始的股份制的運作形式,在一個企業爲資金問題在民間融資的時候,採用的就是這種辦法。先評估資產,當然是私下的,然後去找資金,比如資金方認可,出資多少佔份額多少,開一張收據,註明收到多少資金,佔多少股份,這交易就ok。當然,孟良在此不僅是爲了融資,還有一種目的是回報。

其次,文中說明了,孟良絕對控股,後期孟良這股份會轉變形式。

再次,股權轉讓也是可行的,私下轉讓股份,然後到企業報備。

鳳翔城初期的股份制是借鑑現今私人煤礦的募資的方式,這點跟現代企業制度對股份制定義有所區別。myajax95兄不至於讓孟良一開始在東漢時代就按照《公司法》的規定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吧?

三,對於應該有人敲竹槓的事情我完全認同。這點是在寫作中忽略了。原來設計萬虎、呂掌櫃包括後來的糜竺利用自身的關係來打通關節,這點在文中渲染得不夠。

十常侍索賄、劉備遭遇督郵,這都是有先例資料的,爭取在未刊登的章節中彌補吧。

四、銷售處於高危狀態的問題。在黃巾起義前,象糜竺這種身家巨億的門閥、大戶商路四通八達,相比鳳翔城的產業,只能是糜家資產的九牛一毛。而且文中設計和糜竺集團捆綁在一起是一個大伏筆,很快就能看到因果。

五、工場靠精英管理的問題。這個是三國時代,連韓公至都被挖來了,他和杜詩都是以太守職熱衷建鐵場的,可以算作當時搞企業管理的最高精英吧。myajax95兄,你讓我去哪裡找管理精英啊,下次讓柳傳志跟着孟良一起穿。(玩笑)

六、民主的問題。這裡是最大的伏筆。孟良是現代人,但是他也不能說得清楚到底那種社會形態最適合中國社會,他有個摸索的過程。在天下太平之後,這民主制度會成爲孟良集團內部最大的矛盾焦點,全靠它串起故事。

myajax95兄說到打黃巾的問題,在卷一結束時出兵與否就會有矛盾的衝突,如何破解,且聽下回分解。

不管怎麼說,雖然我不能完全贊同myajax95兄的建議,但這些建議會讓我行文的時候更加註意,避免出現大的漏洞。

再次鞠躬感謝,歡迎myajax95兄及讀者兄弟們都參與到創作交流中。

myajax95兄9月30日的長篇評論:

估計我要是也小說還不如仁兄的一半,不過看到一些問題還是想忍不住想提一下。諸葛亮是劉備的晚輩,按照歷史這時應該十歲左右。如果不追究人物出生的年代,可以肯定的是這時的孔明還是籍籍無名。在衆人眼裡讓他當評委絕對是看的起他。記得三國中火燒博望坡之戰前關張完全不買他的帳。打法都說出來了,可是沒人信。這裡要是硬讓魏延拜他爲師很難想象結果。也許最好的方法開一個類似黃埔軍校類的學習班,讓城裡的牛人當講師,城外的當客座教師。淡化學生與老師的階級差異,或許人們更容易接受。

另一點說來沒有什麼意義。感覺這幾天的更新稍顯平淡。作爲現代人的孟良按部就班的作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事實是如果想保持高的推薦,精華之類的指標,讓讀者感覺過癮,需要像項少龍那樣整天活在刀尖上的刺激情節。不知該怎麼取捨爲好。

靈山的回覆:

年齡問題已作答覆,請參看作品相關中的說明及作者手札。

畢竟這是部穿越小說,不能當歷史小說來寫,那樣的話讀者更少。還有個情節問題,這個主要是讀者羣的定位,作者本人主要是定位在對歷史有一些深入瞭解的人羣中,至少得看過三國演義的。如果要迎合流行潮流,一開始穿越的時候就把人物定位到名人身上,那樣,作爲寫作初衷,作者自己也不願意。

關於孔明,其實可以用現實中的人物來套,我們現在認知一個人一個是看他如何說,說的是否有道理,二是看他如何做,做的是否讓人心服。這裡設計的初期的孔明主要是看他如何說,是否說的有道理。

還有點一定得分清楚,魏延在智略上不能等同於關羽張飛,這人是個個性很鮮明的人,也是個很純粹的人,具體表現就是愛憎分明,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的那種,這是作者的一孔之見。

千古以來,魏延就是個爭議人物,公婆都有理。

感謝你提出的問題,說明你用心看了,再次謝謝。近日有空,我將年齡問題的帖子專門歸集在一類放在作品裡。

myajax95兄10月5日的長篇評論:

羅貫中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劉備,諸葛亮的粉絲,寫作角度自然和歷史偏差很大。像張飛,趙雲這類在三國曆史中的作用最多不過是二流的。

甘寧本來就是蜀中將領,反叛後在荊州當賊,在北方已經基本被曹操佔領的情況下想拿下荊州和西蜀是自然的。至少我不覺得怎麼高明。同時還不甚可行。戰線拉的那麼長很容易被個個擊破。甘寧最值得稱道的是戰前的勇猛和大將風範,南郡戰曹仁的時候孤軍深入被圍,臨危不懼,能瀟灑的坐在城頭喝酒,這膽識對士兵心中的恐慌是莫大的安慰。還有提出百騎劫魏營的勇氣,出征前對將士的鼓舞,讓所有人確立效死的決心,無一不是超一流大將的氣質。誰家大營裡有這樣一員將,士氣可先增加60%

靈山回覆:

第一個問題:趙雲爲什麼在劉備陣營作用不大的問題。

下次有時間成文吧。計劃中趙雲評傳一個主要的觀點是劉、諸葛、趙三人的關係問題。

第二個問題:甘寧戰略的可行性分析。

有學者認爲,諸葛的隆中對源於江東。另一個假設如果此時孫策尚在,江東肯定入川,不僅是爲開疆拓土,而且還有大批的人力資源,劉備的班底估計也盡歸孫氏了,那時天下姓魏還是姓吳?我看是姓吳的可能性大。

(有時間再回,我強烈有話說)

戰爭中的問題

抱歉,可能挑剔的有點多。這幾章感覺有點問題。這一章裡一百人怎麼看得了七千人的俘虜?就算南京大屠殺的時候日軍也沒有以這種比例來看管俘虜吧?況且那時國軍的俘虜兵還都是用繩子栓着,鬼子還有槍。還不敢停頓,立刻一千一千的槍斃。這滿山遍野的坐七千人,中間只有一百人看着,實在爲他們捏把汗:)

另外糜威這個表現應該遭到嚴重批評吧?那邊城都快破了,人們敢死般的回去救援,他卻跟幾個已經沒什麼戰鬥力的兵射箭逗着玩?這個值得批評。在三國裡從來沒有見誰在陣前這麼玩,都是出馬只一刀將敵將斬於馬下,然後衝進大軍解圍,敵軍如波開浪裂般散去。

還有上以節衝出六百個人怎麼抓住六千個人的?殺六千人可能,要是抓六千人就算拿着步槍威脅也嚇唬不住這麼多人吧?除非這些人已經想好了,被抓不會死,一定有飯吃,比逃跑好多了。

最後一個意見就是儲量的問題,如果天下都缺量,只靠風翔城的存量的話,最開始存了一萬多人三年的糧食。這出山第一站前後抓了一萬多俘虜。這樣糧食就只夠吃一年半了。這個數字很危險!

書寫的好人們就會多琢磨,請別見怪!

靈山回覆:靈山首先歡迎更多的讀者進來嚼書,這對作者是個促進。myajax95兄有想法儘管說,別顧及其他,靈山跟你說話也不轉彎抹角,直接交流。

聽老輩人說過,倭人佔領我們這地方的時候,兩個鬼子兵就敢下鄉掃蕩。當時他還感嘆,要是現在,別說下鄉,還沒出城估計就被人打死了。

淮海戰役時,也有個例子,共軍一個班俘獲了國軍一個營,注意,這是正規軍,是職業軍人。

前文其實也有鋪墊,介紹了曹操青州軍的來歷,目的也是爲了這個情節。

糜威的問題。羅貫中寫許褚裸衣戰馬超不過一百來字;趙雲解救劉備就一句話,那是大師級的水準。但如果在網絡上,我估計,羅貫中早就被讀者罵的狗血淋頭了。

糜威的做法作者認爲無可厚非,這是鳳翔城的第一次野戰,而且是以六百騎兵對陣八千餘人。如果不打掉對手的信心,對手會立刻土崩瓦解嗎?而且,以後的作戰,肯定不能設計爲敵方大將一死,頃刻整個部隊土崩瓦解。那就沒什麼看頭了。

再者,從預定的戰略上,鳳翔城希望武原是個爛攤子,這樣便於接受,便於下一步的計劃。

糧食問題肯定會出現危機,所以,屯田令馬上就會頒佈的,土地改革是這章節着重要解決的問題。土地問題將會引發這章節的主要矛盾。

這本小說有個難點,既要考慮象myajax95兄這樣層次比較高的讀者的品味,又得兼顧愛好情節喜歡轟轟烈烈的場景的讀者羣。既不能把它寫成歷史書,又不能一味的追求詭異的情節。

比如有讀者對開頭的混帳穿越設計提出異議,認爲流俗,其實,很多讀者就是被開頭的這情節吸引進來的。

6978951兄對這問題有見解,可以參考。

現代戰爭中因爲有槍使得控制範圍增大很多。同時淮海戰役中很多俘虜是沒等打就自動投降的。共軍喊一聲投降就有饅頭吃就降了一大片,人數越打越多。這和當時兩軍的對陣形勢,交戰記錄和臥底人數都有很大關係。在文中這種雙方都不太摸對方的底的情況下不太容易發生。雖說黃巾都是粗人,拿自己小命投資的時候應該還是會稍微想清楚一點的。沒有別的意思,就怕孟良發家太容易了,沒有中間的曲折奮鬥,書就少了感染力。

當時看到你寫六百人衝出去的時候第一反應是你想寫一個孟良經驗不足,沒遵守“窮寇莫追”的道理,吃了個虧的場景。沒想到作爲主教練的孟良竟然在比賽沒結束的時候就已經確信勝利,提前退場了:)

小說確實需要多些場面。例如當說客,突擊冒險。作爲戰略家這些都是不對的。但是不寫這些東西就很難提起人們的胃口。或者簡單的說,如果主角是個不犯錯的完人書就沒人看了。

穿越的過程確實難寫。項少龍那次穿越把唯一的機會佔了。剩下的穿越想得到大家的認同很難。如果有一天我寫穿越小說的話,一定略過穿越一節,寫個一兩卷等人們已經買帳了的時候再回去倒敘穿越的細節。

靈山回覆:

沒關係的,這幾天我也在反省,主角的挫折安排的晚了一些。myajax95兄說的,在安排打黃巾的時候安排輕敵大意可能會好一點。我計劃安排孟良的第一次重大挫折在與陶謙爭鬥的時候,第二次是擁戴劉和稱帝,被羣起而攻之,第三次是內部理念問題。

myajax95發表於2009-10-1810:08回kuku1983。有人挑問題的作品一般都是好作品。人們纔有興趣慢慢品味。提意見不是說書寫的不好。是希望作品能更完美。

像其他一些作品,看了三行就看不下去了,怎麼會有慾望提意見呢。

另外靈山有一點寫的與其他作品與衆不同的地方。就是多次出現由於手下覺得孟良打仗或者寫文章的本事不如自己而自作主張,互相串通要挾孟良的情況。寫的頗爲真實。從徐庶,甘寧到丫頭人人敢做。將來怎麼作這個整風運動很值得期待。

靈山回覆:這個孟良和其他人的關係,我定位在以孟良爲主的合作關係,如果大家還是想看那種主僕的,後面倒也可以調整。不過我覺得那個太沒新意了,特別是孟良作爲一個現代人的思想觀念,不應該再有這些了。

第71章 袁渙的聲東擊西第39章 鳳翔城攻守戰第7章 需求決定市場第18章 未雨綢繆第32章 綁架出個主公第95章 留縣模式前言穿越論第6章 初遇萬三兒第89章 孔明的花心第83章 曹豹的人頭第104章 在路上第66章 最後的時刻第35章 石破天驚黃月英第55章 彭城的四大家族第169章 郭嘉的挑釁第14章 鋼是這樣練的第42章 高橋馬鞍第165章 荊州之戰作者手札寫作狀態第16章 初見糜竺賈詡三國謀士誰爲首第15章 魏延魏文長第107章 虎牢關前鏖戰急第188章 我是復仇者第190章 震撼第52章 新婚之夜第170章 人情債第90章 死忠故主的家將第54章 王莽新政的得失第107章 虎牢關前鏖戰急第29章 個人武勇大賽第72章 刺客爲何是美女第39章 鳳翔城攻守戰第128章 劉和稱帝第108章 大戰呂布第15章 魏延魏文長第35章 石破天驚黃月英第128章 劉和稱帝第33章 強中自有強中手第56章 驕兵之計第125章 霸王硬上弓第127章 蔡氏五弄第17章 糜家箭手天下聞第103章 黃月英的兒子叫黃飛鴻第84章 讓徐州第122章 委曲求全第162章 劉巴的奇謀第70章 徐庶的墮落第125章 霸王硬上弓第68章 呂方商校第134章 緊急軍情急報第182章 出兵倭奴國第29章 個人武勇大賽第185章 富士山沒了第5章 光和元年第42章 高橋馬鞍第69章 佈局彭城第134章 緊急軍情急報第126章 老夫子鄭玄第176章 曹操的賭注第22章 針神樊阿第14章 鋼是這樣練的第147章 上謀用亂第156章 天下名劍排第四第164章 樊氏的神通第125章 霸王硬上弓第133章 一石二鳥之計第115章 偶遇趙子龍創作談之六jediorder兄12.15的評論第32章 綁架出個主公第25章 箭術之道第31章 孔明是這樣調教的創作大家談之四木西樹小西評論專用帖第58章 又是混帳時分第105章 高順陷陣營第4章 低調出場彌衡腐儒該死第130章 神秘來賓第11章 情趣是種調劑第60章 終陷囹圄第97章 贈君一曲廣陵散第170章 人情債第135章 淮陰縣城創作大家談之五6978951兄的評論第62章 杜伯侯的謀略第155章 音樂悟性第60章 終陷囹圄第46章 以戰迫和劉備哭泣的藝術第69章 佈局彭城前言穿越論第188章 我是復仇者第104章 在路上第19章 突刺劉備哭泣的藝術第11章 情趣是種調劑第35章 石破天驚黃月英第170章 人情債第172章 勾心鬥角袁家班第93章 燭影朦朧情慾急
第71章 袁渙的聲東擊西第39章 鳳翔城攻守戰第7章 需求決定市場第18章 未雨綢繆第32章 綁架出個主公第95章 留縣模式前言穿越論第6章 初遇萬三兒第89章 孔明的花心第83章 曹豹的人頭第104章 在路上第66章 最後的時刻第35章 石破天驚黃月英第55章 彭城的四大家族第169章 郭嘉的挑釁第14章 鋼是這樣練的第42章 高橋馬鞍第165章 荊州之戰作者手札寫作狀態第16章 初見糜竺賈詡三國謀士誰爲首第15章 魏延魏文長第107章 虎牢關前鏖戰急第188章 我是復仇者第190章 震撼第52章 新婚之夜第170章 人情債第90章 死忠故主的家將第54章 王莽新政的得失第107章 虎牢關前鏖戰急第29章 個人武勇大賽第72章 刺客爲何是美女第39章 鳳翔城攻守戰第128章 劉和稱帝第108章 大戰呂布第15章 魏延魏文長第35章 石破天驚黃月英第128章 劉和稱帝第33章 強中自有強中手第56章 驕兵之計第125章 霸王硬上弓第127章 蔡氏五弄第17章 糜家箭手天下聞第103章 黃月英的兒子叫黃飛鴻第84章 讓徐州第122章 委曲求全第162章 劉巴的奇謀第70章 徐庶的墮落第125章 霸王硬上弓第68章 呂方商校第134章 緊急軍情急報第182章 出兵倭奴國第29章 個人武勇大賽第185章 富士山沒了第5章 光和元年第42章 高橋馬鞍第69章 佈局彭城第134章 緊急軍情急報第126章 老夫子鄭玄第176章 曹操的賭注第22章 針神樊阿第14章 鋼是這樣練的第147章 上謀用亂第156章 天下名劍排第四第164章 樊氏的神通第125章 霸王硬上弓第133章 一石二鳥之計第115章 偶遇趙子龍創作談之六jediorder兄12.15的評論第32章 綁架出個主公第25章 箭術之道第31章 孔明是這樣調教的創作大家談之四木西樹小西評論專用帖第58章 又是混帳時分第105章 高順陷陣營第4章 低調出場彌衡腐儒該死第130章 神秘來賓第11章 情趣是種調劑第60章 終陷囹圄第97章 贈君一曲廣陵散第170章 人情債第135章 淮陰縣城創作大家談之五6978951兄的評論第62章 杜伯侯的謀略第155章 音樂悟性第60章 終陷囹圄第46章 以戰迫和劉備哭泣的藝術第69章 佈局彭城前言穿越論第188章 我是復仇者第104章 在路上第19章 突刺劉備哭泣的藝術第11章 情趣是種調劑第35章 石破天驚黃月英第170章 人情債第172章 勾心鬥角袁家班第93章 燭影朦朧情慾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