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留縣模式

???孟良讓人帶信給彭城國相任峻,讓他自去留縣縣城等候,自己則帶着史渙先到了留縣城東的徐家鋪。

在下邳遣返不願當兵的人,有個姓徐的四十多歲的百人隊隊長就是這裡人,他說家裡開了不少新田,忙不過來,要求遣返回家。

孟良當時還說,以後有機會去留縣會來徐家鋪看看他,沒想到這沒過多少時間就真的來了。

徐家鋪是個只有百十戶人家的小村莊,村裡只有一口當家水塘,全村人吃用用水、莊稼灌溉全部是它,現在卻是溝渠相連,跟那當家塘壩連在了一起。

孟良帶着史渙等數十人來到了村裡,其餘人都在山坡上休息。孟良擔心人多進村擾民,尤其是馬匹有可能損害莊稼。

老徐剛剛回來,村裡人都知道他,帶到他家裡,家裡人卻說他下地幹活去了。他老母親讓他媳婦去田裡換他回來,孟良說,不用了,我們正好去田裡看看,你給指個方向就成了。

一行人很輕易的在田裡找到了老徐。

老徐帶着兩個兒正在田埂上種桑樹,見孟良他們過來,老遠的便認出了他,忙吆喝着兩個兒叩拜行禮。

孟良制止了他,和善的說道:“老徐大哥,別那麼多講究,我們就是來看看你田裡的情況,你們繼續忙,我們看看就去縣城。你們這是在幹什麼呢?”

“這是任縣長規定的,田畝之間的田埂距離必須要寬半丈,說是好種桑樹,還讓家家戶戶養蠶,縣裡定時派人下來收購蠶繭。我們的蠶繭都送到鳳翔城繅絲織絹呢,聽說那兒有個很大的紡織廠。任縣長說了,以後等蠶繭多了,在留縣縣城也開個工場,我們的蠶繭還能賣的更貴。”

“哦,發展副業,讓你們掙點零花錢,這個主意好啊。”

“是啊,不光是蠶繭,家裡還養雞養鴨養羊養豬,水田裡還養魚,就是人手不夠。任縣長規定,八歲到十五歲的孩必須要去讀書,不讀書的罰款很重的。我家原來還有七八條羊,後來孩們去讀書了,就沒人放了,全賣給別人了,真可惜。孟大人,你說吧,這孩識幾個字、會算數就行了,讀那麼多書幹嘛?都成了秀才誰來幹農活啊?”

“老徐大哥,話可不能這麼說,孩還是要培養一下,看看他有沒有天分,難道你不希望孩將來讀書出來出人頭地?你徐家以後出個教書先生也是你家的榮耀啊。”

老徐呵呵的笑着,撓撓頭說:“那敢情好,就怕讀不出來啊。”

“成不了教書先生也沒關係,成績好以後去衙門裡做事或者經商也不錯啊。”

“哎,我就怕書讀不出來,又不能幹農活,眼高手低的。”

“孩每年不還有假期嗎,這放假期間可以讓他幹農活嘛。以後工場多了,還可以去工場做工,不比做農活收入差的。以後啊,社會發展起來了,用着讀書人的地方會越來越多,你就放心吧,讓孩好好讀書。哎,你們這裡讀書要花多少錢?”

“現在是每個孩每年一百斤糧食的學費,任縣長也說了,縣裡窮,過幾年縣裡有錢了,就不收費了,全部免費。”

孟良點點頭。勸農桑,以種田解決吃飯問題;副業增加農民收入;實施免費強制的教育來教化民衆。這任峻的思路確實很清晰。

“我看你這田都是新田,後來纔開墾的吧,這地原來的主人呢。”

“哎,前幾年鬧黃巾,很多人都不種田了,荒了不少地,還有一些大戶被黃巾殺了,攆跑了,這樣又空出了很多地。任縣長髮布了政令,說,凡無主的荒地誰開墾,收成就歸誰。這樣,我們家勞力多,開了好幾十畝呢。”

“你是說,誰開墾的收成歸誰,那土地歸誰所有?”

“自然是官府的,我們開墾了土地要去官府備案的,其實跟自己的也差不多。官府要土地幹嘛,還不是我們來種嘛。任縣長說了,新開墾的土地至少可以種十年,十年之後土地種的好還可以繼續,就是不能荒了。還有,這些土地不能買賣,但是租給別人種是可以的,要到官府籤一個租種合同,租金都有明確的規定的。”

孟良想到,這裡有個最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土地歸官府所有,農民會有積極性嗎?於是問道:“這土地不是你們自己的,那你們種起來有什麼勁啊?”

“收成主要歸我們啊,官府規定,新開了荒地第一年不交租,第二年才交,遇到災年、打仗,凡是租種官府土地的免租,還有災害補助,種的越多,補助的越高。”

“哦,那你們每年一畝地交多少租?”

“收成的三七開。”

孟良吃了一驚,這分成比例也太高了,農民願意嗎?看孟良詫異,那老徐接着說道:“你搞錯了,是我們拿七分,官府拿三分。”

哦,孟良點頭,難怪農民有積極性。這時候,官府收租都是倒三七,官府拿大頭。史書上記載,曹操頒佈屯田令,凡是在民屯的,由官府提供種、農具、畜力的,官府拿,農民拿四;農民自帶農具畜力的,官府農民對半分。就這樣,農民的積極性也是非常高的。

現在任峻更厲害,居然三七開,難怪留縣土地的存量急劇上升。

孟良又問了耕作、收成、存糧情況,這才和老徐大哥告別,一行人往留縣而來。

任峻早在城外帶着一班官吏迎候多時。

孟良也不寒暄,直截了當的說:“城裡先不去了,找個民屯看看,再找一戶大戶人家看看。直觀的東西比數字更有說服力。”

任峻也不多言,就近去了城南的民屯。

城南民屯是按照五十戶一屯設置的,這五十戶人家選舉一個德高望重的人擔任屯長,負責同官府打交道,領取種、農具,出售糧食、購買日用品。這屯長自己也幹農活,不過每年能從收成裡領取一定的補助。

官府給民屯劃分好土地,簽訂協議,每年按照土地的數量上交一定的糧食,其餘的都不干涉。

這民屯座落在一個低矮的山坡上,環繞山坡的是一條新開的水渠,一屯的人吃水都是從水渠裡提取。孟良注意到,水渠邊有位老者在往水渠裡扔剛剛割下的青草。便問那屯長,這老者在幹嗎。

屯長答道:“水渠的下游這一段是包給這人的,他一家人在裡面養魚養鴨,這人有養魚的手藝,他每年要向屯裡交一定的錢,官府的田租則由我們代繳。”

“你這民屯有多少畝地?”

“五千多畝地,平均一戶一百畝地,這是當初官府劃定的。”那屯長經常跟官府打交道,跟任峻也很熟絡,見了孟良並不怯生。

“你們這五千畝地是集體耕作,還是每個家庭分包?”

“土地都分到每家每戶了,一開始是大家在一起做,後來,總有人出工不出力,任縣長就讓我們把田畝分到家庭了。”

孟良想,這跟後世的搞集體所有制是一樣的,大家在一起幹活,生產隊長每天派工,很多人都是出工不出力。後來,只得才用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方式。

搞集體,農民沒有積極性;家庭承包,卻又限制了生產力的發展,這是個矛盾。今後還是得走小型農場的道路,這樣可實現大面積耕作,解放農村的大部分勞力。但目前,卻是不可行的。當前應該鼓勵他們發展副業,增加公共積累,以後再慢慢向小型農場過渡。這個觀點得和任峻探討,他是搞這個改革的最好人選。

走到屯裡,那屯長指着村邊的倉庫說:“這是按照官府要求設立的儲備庫,每年必須增加一定的糧食到裡面。爲了防止災年準備的。”

孟良一聽,對這個很感興趣,剛和孔明商討過準備頒佈《儲備令》,這任峻早就謀劃在先了。忙說:“那我們就看看你們的倉庫,按照官府的要求,你們屯該儲備多少糧食?”

“給我們屯下達的儲備令是二百戶人家一年的口糧,這個是強制性的,遇到災年官府要調撥我們儲備庫的糧食的。”

任峻在一邊插話:“留縣的儲備庫分爲官儲和民儲,官府管理的部分,是按照非農業人口一年的定量儲備的。民儲又分爲集體儲備和個人儲備兩種。集體儲備就是這種民屯,一般按照四倍人口儲備一年的糧食。個人儲備管理上要鬆泛些,要求儲備一家人三年的糧食,但是,只有當這戶人家要求賣餘糧的時候纔會派人檢查。人太少,忙不過來。”

孟良很誠懇的說:“伯達,你做的非常好了,我此次專門到留縣就是來取經的。如何增加官府對土地的控制。這次來,對我啓發很大。”

任峻拱手道:“主公過獎了。屬下認爲糧食是根本,不得不重視不得不早做籌劃。”

孟良答道:“你說得對,假使整個徐州能做到留縣的一半成績,就沒有後顧之憂了。”

“主公睿智。”

孟良突然想到一個問題,那農民自有土地又是如何交租的呢?

任峻微笑道:“凡自有的土地還是按照倒三七交租,官府拿七分農民拿三分,所以,自己的土地越多交的租越多,所以大家一窩蜂的去開荒地了。”

孟良恍然大悟,豎起大拇指說道:“倒三七交租是慣例,大家都沒話說。伯達,你這招太狠了,解決了我遲疑已久的問題。”

“主公,我研究過你在武原的思路,只能說,欲速而不達。得換種方式,讓土豪們自己找官府把土地賤賣出來,這就是我想的辦法。”

“那官府的賦稅不是大幅度減少了嗎?”孟良疑惑的問。

任峻答道:“一開始是這樣的,官府的稅賦上基本沒增加多少,但是,隨着耕地越來越多,第一年的免賦期過了,官府的收入會急劇增加的。因爲總的基數暴增了嘛。”

孟良又問:“那些大戶反應劇烈嗎?”

任峻微笑道:“大戶的反應就是將土地賤賣給官府,並大幅度減少奴隸的人數,土地少了,自然用不了那麼多人,還得補貼。所以大戶們大都選擇贖買奴隸這條路。”

“嗯,什麼叫贖買奴隸?”

“他們和自己的奴隸們簽訂協議,恢復他們的自由身,但是奴隸們需要每年上繳一定的錢糧,直到到達他們協商的數目爲止。這價格是很低的,因爲我們有政令,即使是奴隸,只要當兵一年必須解除奴籍,所以,有奴籍的人大都紛紛報名參軍。嘿嘿,槍桿掌握在我們手裡嘛,大戶人家又不能明抗。”

孟良一擊掌,說道:“太好了,其他的也不用看了。伯達,你回去組織一個班,好好的將留縣的經驗總結出來,要有理論也要有數據還得有實據,搞一份翔實的報告,我們在徐州全境推廣下去。這個意義非同小可,報告一定得慎密。”

任峻斟酌着詞語:“主公,我明白你的意思。留縣本身大戶人家少,黃巾佔據的時間長,無主的土地多,所以,土地改革沒遇到大的問題。彭城四大家族消滅了以後,推廣起來難度也不大,但下邳、廣陵、東海、琅琊的情況還是有所不同,這得慎重。我想,在彭城進一步試點,待彭城的財力能夠支撐整個徐州政務軍務的運轉之後,在大範圍的推廣留縣經驗,這樣穩妥多了。”

孟良點頭:“你這是老成持重的想法,可惜,我們的時間不多了。先慢慢的推廣吧,出現新問題再解決。你不是說了嗎,槍桿在我們手裡。”

第29章 個人武勇大賽第100章 糧食戰爭第75章 糜榕的藏身之處第191章 戰爭還是和平?第41章 接管武原第140章 皇權與治權之爭杜畿孤獨的用間大師第93章 燭影朦朧情慾急第22章 針神樊阿第147章 上謀用亂第180章 爵位之爭第63章 震撼第102章 參加會盟之議第134章 緊急軍情急報第143章 夜襲趙各莊第164章 樊氏的神通第192章 凌波仙子第148章 不留一個活口第17章 糜家箭手天下聞第189章 屠倭碑第184章 撒下香餌賈詡三國謀士誰爲首第118章 女人很猖狂 男人很尷尬第134章 緊急軍情急報創作談之六jediorder兄12.15的評論第110章 歷史已經逆轉第131章 秘密盟約第15章 魏延魏文長第94章 激情自有燃燒時第66章 最後的時刻第85章 衣食足知榮辱第176章 曹操的賭注第70章 徐庶的墮落第53章 戰略上的分歧創作大家談之四木西樹小西評論專用帖第1章 我要活下去第12章 孟公威原來好器物之學第170章 人情債第133章 一石二鳥之計第161章 民衆的力量第147章 上謀用亂第189章 屠倭碑第85章 衣食足知榮辱創作大家談之五6978951兄的評論第2章 居無鹽則食無味第121章 劉闢與臧霸的危機第147章 上謀用亂第92章 黃月英,你想幹嘛?第51章 糜榕花園問答第79章 靈堂對第157章 廣陵水軍第61章 貞烈之士第90章 死忠故主的家將第113章 兵陷絕地第84章 讓徐州第21章 原始的股份制第132章 瀟湘妃子第22章 針神樊阿徐晃三國英雄第一人第87章 呂線的整合卷三結束感言第84章 讓徐州第69章 佈局彭城第46章 以戰迫和第157章 廣陵水軍第152章 熟悉的陌生第102章 參加會盟之議第32章 綁架出個主公第2章 居無鹽則食無味第66章 最後的時刻第174章 秘密基地第143章 夜襲趙各莊第60章 終陷囹圄第126章 老夫子鄭玄第27章 紀律與信任第158章 築臺拜將第193章 水落石出彌衡腐儒該死第156章 天下名劍排第四卷一結束語第123章 泰山六大寇第23章 先手第157章 廣陵水軍第164章 樊氏的神通杜畿孤獨的用間大師第50章 協防下邳第73章 用間大師闞德潤第4章 低調出場創作大家談之myajax95兄的評論專用帖第140章 皇權與治權之爭第100章 糧食戰爭第83章 曹豹的人頭第136章 淮陰攻防之戰第82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115章 偶遇趙子龍第5章 光和元年賈詡三國謀士誰爲首第11章 情趣是種調劑第149章 英勇的陷陣營第8章 來自糜家的訂單
第29章 個人武勇大賽第100章 糧食戰爭第75章 糜榕的藏身之處第191章 戰爭還是和平?第41章 接管武原第140章 皇權與治權之爭杜畿孤獨的用間大師第93章 燭影朦朧情慾急第22章 針神樊阿第147章 上謀用亂第180章 爵位之爭第63章 震撼第102章 參加會盟之議第134章 緊急軍情急報第143章 夜襲趙各莊第164章 樊氏的神通第192章 凌波仙子第148章 不留一個活口第17章 糜家箭手天下聞第189章 屠倭碑第184章 撒下香餌賈詡三國謀士誰爲首第118章 女人很猖狂 男人很尷尬第134章 緊急軍情急報創作談之六jediorder兄12.15的評論第110章 歷史已經逆轉第131章 秘密盟約第15章 魏延魏文長第94章 激情自有燃燒時第66章 最後的時刻第85章 衣食足知榮辱第176章 曹操的賭注第70章 徐庶的墮落第53章 戰略上的分歧創作大家談之四木西樹小西評論專用帖第1章 我要活下去第12章 孟公威原來好器物之學第170章 人情債第133章 一石二鳥之計第161章 民衆的力量第147章 上謀用亂第189章 屠倭碑第85章 衣食足知榮辱創作大家談之五6978951兄的評論第2章 居無鹽則食無味第121章 劉闢與臧霸的危機第147章 上謀用亂第92章 黃月英,你想幹嘛?第51章 糜榕花園問答第79章 靈堂對第157章 廣陵水軍第61章 貞烈之士第90章 死忠故主的家將第113章 兵陷絕地第84章 讓徐州第21章 原始的股份制第132章 瀟湘妃子第22章 針神樊阿徐晃三國英雄第一人第87章 呂線的整合卷三結束感言第84章 讓徐州第69章 佈局彭城第46章 以戰迫和第157章 廣陵水軍第152章 熟悉的陌生第102章 參加會盟之議第32章 綁架出個主公第2章 居無鹽則食無味第66章 最後的時刻第174章 秘密基地第143章 夜襲趙各莊第60章 終陷囹圄第126章 老夫子鄭玄第27章 紀律與信任第158章 築臺拜將第193章 水落石出彌衡腐儒該死第156章 天下名劍排第四卷一結束語第123章 泰山六大寇第23章 先手第157章 廣陵水軍第164章 樊氏的神通杜畿孤獨的用間大師第50章 協防下邳第73章 用間大師闞德潤第4章 低調出場創作大家談之myajax95兄的評論專用帖第140章 皇權與治權之爭第100章 糧食戰爭第83章 曹豹的人頭第136章 淮陰攻防之戰第82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115章 偶遇趙子龍第5章 光和元年賈詡三國謀士誰爲首第11章 情趣是種調劑第149章 英勇的陷陣營第8章 來自糜家的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