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談之六jediorder兄12.15的評論

創作談之六JediOrder兄12.15的評論

???很久不上來看小說了。發現好像規矩改了。不登陸不許推薦。這樣一天只能推薦一次了。剛換了個ID好重新起個的筆名寫小說。看第二部的時候覺得不如第一部。自靈山停寫之後第三部的好了很多。有眼前一亮的感覺。談談我的感想,可能說不好的地方比較多,這也很自然,好像教授在上面演講,下面聽講的就算水平比教授低,在長篇演講挑些漏洞也不是難事。希望不要介意。

第一部感覺特別好,看得出很**思去想,而且內容也很耐讀。第二部一開始感覺戰爭的問題多多,之後估計是每天都要寫的緣故好像不太吸引人。第三部又基本回到了第一部的水平。

第二部最大的疑問都在戰爭裡。首先孟良和陶謙的鬥爭基本意義上不太說得通。說的偏向孟良一方就是諸侯之間的鬥爭。說的旁觀者一些就是孟良以下犯上。說的按漢朝一方的流行說法就是孟良造反,和張舉,張純沒什麼區別。陶謙好歹也是個政治人物,不可能那麼坐以待斃。陶謙的人緣很是不錯。如果真打得這麼難過那麼劉備,孔融,田凱之流的早就該過來幫忙了。雖然當時孔融還不在附近,其他周邊的人也不會放手看着徐州內鬥。其次就算逼着陶謙推薦他當徐州太守,這種推薦一般也不會成功。袁紹以聯盟盟主的身份推薦奉旨平定黃巾的曹操作兗州刺史還沒有被央批准呢,何況是陶謙這麼個不吃香的被脅迫的太守。這裡孟良能作的也不過就是既成事實的當這個官而已。

第三部寫了很多政治理想。我不同意的地方也有不少。首先孟良在必須以一個政治人物的身份出場的時候往回縮。諸葛亮特別想確立與孟良的君臣關係,可孟良更傾向於保持半同事半哥們的關係。孟良沒有明確支持任何現存勢力或階級。那年月有勢力的人百分之十都是認爲政治上應該擁護皇權。就算不擁護漢朝,你自己起一個朝廷也行。幾乎沒有任何人爲老百姓說話。唯一見到的一個異類是曹操,寫一些什麼“天地間,人爲貴”之類的詩,遭到無數惡罵。孟良這裡的最基本的不是提高生產力,讓老百姓有飯吃有衣穿,而是要改變生產關係,給人們自由。這種喊法道清末維新的年代也都是隻有最激進的知識分才接受的,在農村裡講這個所有人都會覺得是空談。按政治課本上的說法就是生產關係脫離生產力。不會有多少共鳴的。在漢朝的激進知識分是有的,像清流派的太學士們,而孟良又不買他們的帳,說看人的標準不是讀多少書,而是是否爲老百姓幹活。旁邊坐着的十年寒窗的士們有多少心涼下去了呀。孟良從十三歲到十八歲有充足的時間讀書,卻什麼都沒讀。也沒有創造自己的學說,那麼開學堂有什麼用呢?連頭都認爲讀書沒用,也不管你讀不讀書,而且他自己就沒知識,誰還讀書呀?在這裡感覺孟良是看不起當時的老科學,不肯屈就自己以融入那個社會。這個問題實在太大了。總體的結果就是沒有什麼真正的人會擁護他,除了一些超級先知先覺的孔明魯肅類的知識分。當時另一個持這種態度的是曹操,可看看曹操人家肚裡的墨水,那是什麼書都讀完之後的總結。

小說寫到這裡我還是覺得很好看的,好像在讀一個別人的故事與思想。但是孟良立業太早太順利導致以後比較難安排一些千鈞一髮,令人窒息的曲折場面。除非自毀長城陷自己於困境。而在孟良的性格除了去留縣勸降之外又做不出什麼出格的事。這可能會成爲一個衝擊各項指標的障礙吧——

靈山回覆如下:

JediOrder兄道出了我的艱難之處

從寫作狀態上說,每天趕稿對一部想要表達思想性的小說來說難度實在太大。也許是我的定位有問題,其實幹乾脆脆的說一個故事不就完了?非得在小說裡去建立一個想象的社會制度。

開篇孟良創業的太順利以至於沒有更多的故事可說,以及安排史渙這樣性格的人在身邊確實很難再構建出主角扣人心絃的情節,這個讓我很糾結,也不知該如何處理才順理成章。

孟良讀書的問題、對待儒生的態度說到底就是一個理論與實踐的問題,不是不要讀書,而是該如何讀書該如何應用於社會實踐。這個觀點我在禰衡傳裡已經闡述過了,這個思想是一致的。

對這問題,我且持保留意見。

這本書在戰爭、以及與陶謙的爭奪徐州大家提出了不少意見,說明確實沒有鋪墊好。以後,我會更加註意的。

JediOrder兄寫的建議很肯,也很客觀,我評價一篇評論好壞的尺度就是看能不能引起我思索,特意將這篇評論加入到作品相關,讓更多的人都能讀到JediOrder兄的思想。

什麼時候小說開始連載了,告訴我一聲。你該不會同myajax95兄是一個人吧?

第21章 原始的股份制第84章 讓徐州第2章 居無鹽則食無味第96章 龐家有約第170章 人情債第80章 活神仙李霍第189章 屠倭碑第29章 個人武勇大賽第58章 又是混帳時分第27章 紀律與信任第58章 又是混帳時分第143章 夜襲趙各莊第7章 需求決定市場第30章 意外之變第108章 大戰呂布第91章 理想宣言第108章 大戰呂布第130章 神秘來賓第5章 光和元年第144章 奇蹟是人創造出來的第13章 非常之道卷三結束感言第131章 秘密盟約第141章 肅奸風暴第130章 神秘來賓第184章 撒下香餌第151章 紀靈的氣節第134章 緊急軍情急報魏延在迷霧中尋找真相第190章 震撼第128章 劉和稱帝第176章 曹操的賭注第121章 劉闢與臧霸的危機第61章 貞烈之士第113章 兵陷絕地第162章 劉巴的奇謀作者聲明關於人物的年齡及其他第125章 霸王硬上弓第37章 又見三兒第168章 智鬥第45章 八大宣教使之一的唐諮第59章 發乎於情止於禮創作大家談二締造兄的評論專用貼第119章 霍峻和昌豨第178章 狗急跳牆第107章 虎牢關前鏖戰急第18章 未雨綢繆第164章 樊氏的神通第76章 無法改變的宿命第181章 孟良的志向第178章 狗急跳牆第101章 深明大義的糜竺第175章 殺手鐗第79章 靈堂對第43章 雲門二十三號第116章 臧霸其人第79章 靈堂對鍥子二輪迴道第192章 凌波仙子第62章 杜伯侯的謀略第170章 人情債趙雲將星因何而黯淡第17章 糜家箭手天下聞第166章 秘密使者第171章 馬謖馬幼常第92章 黃月英,你想幹嘛?第145章 行軍司馬第83章 曹豹的人頭第132章 瀟湘妃子第156章 天下名劍排第四第166章 秘密使者第9章 開創基業第86章 臧洪與陳容第137章 救援史渙卷一結束語第10章 農民的習性第25章 箭術之道第177章 兵者,詭道也第12章 孟公威原來好器物之學第128章 劉和稱帝第152章 熟悉的陌生第109章 奇襲滎陽第82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135章 淮陰縣城第146章 歷城的密謀第140章 皇權與治權之爭第24章 大賽在即第186章 文明,是這樣傳播的第106章 虎牢關前諸侯會盟第145章 行軍司馬第119章 霍峻和昌豨第60章 終陷囹圄第16章 初見糜竺第39章 鳳翔城攻守戰第64章 佯攻變主攻第123章 泰山六大寇第45章 八大宣教使之一的唐諮第27章 紀律與信任第118章 女人很猖狂 男人很尷尬
第21章 原始的股份制第84章 讓徐州第2章 居無鹽則食無味第96章 龐家有約第170章 人情債第80章 活神仙李霍第189章 屠倭碑第29章 個人武勇大賽第58章 又是混帳時分第27章 紀律與信任第58章 又是混帳時分第143章 夜襲趙各莊第7章 需求決定市場第30章 意外之變第108章 大戰呂布第91章 理想宣言第108章 大戰呂布第130章 神秘來賓第5章 光和元年第144章 奇蹟是人創造出來的第13章 非常之道卷三結束感言第131章 秘密盟約第141章 肅奸風暴第130章 神秘來賓第184章 撒下香餌第151章 紀靈的氣節第134章 緊急軍情急報魏延在迷霧中尋找真相第190章 震撼第128章 劉和稱帝第176章 曹操的賭注第121章 劉闢與臧霸的危機第61章 貞烈之士第113章 兵陷絕地第162章 劉巴的奇謀作者聲明關於人物的年齡及其他第125章 霸王硬上弓第37章 又見三兒第168章 智鬥第45章 八大宣教使之一的唐諮第59章 發乎於情止於禮創作大家談二締造兄的評論專用貼第119章 霍峻和昌豨第178章 狗急跳牆第107章 虎牢關前鏖戰急第18章 未雨綢繆第164章 樊氏的神通第76章 無法改變的宿命第181章 孟良的志向第178章 狗急跳牆第101章 深明大義的糜竺第175章 殺手鐗第79章 靈堂對第43章 雲門二十三號第116章 臧霸其人第79章 靈堂對鍥子二輪迴道第192章 凌波仙子第62章 杜伯侯的謀略第170章 人情債趙雲將星因何而黯淡第17章 糜家箭手天下聞第166章 秘密使者第171章 馬謖馬幼常第92章 黃月英,你想幹嘛?第145章 行軍司馬第83章 曹豹的人頭第132章 瀟湘妃子第156章 天下名劍排第四第166章 秘密使者第9章 開創基業第86章 臧洪與陳容第137章 救援史渙卷一結束語第10章 農民的習性第25章 箭術之道第177章 兵者,詭道也第12章 孟公威原來好器物之學第128章 劉和稱帝第152章 熟悉的陌生第109章 奇襲滎陽第82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135章 淮陰縣城第146章 歷城的密謀第140章 皇權與治權之爭第24章 大賽在即第186章 文明,是這樣傳播的第106章 虎牢關前諸侯會盟第145章 行軍司馬第119章 霍峻和昌豨第60章 終陷囹圄第16章 初見糜竺第39章 鳳翔城攻守戰第64章 佯攻變主攻第123章 泰山六大寇第45章 八大宣教使之一的唐諮第27章 紀律與信任第118章 女人很猖狂 男人很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