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揚州戰事

袁紹確定好兵分倆路之後,便開始行動,留對自己最忠心的淳于瓊領三萬士兵看守三州,命郭圖率領兩萬士兵功徐州,自己率領剩下的三萬大軍功揚州。

其實若是袁紹直接率領八萬大軍打揚州的話,曹丕必敗無疑,諸葛亮要穩定局勢也不會輕易出兵的,不過袁紹居然還留三萬守家,又分兵兩萬打徐州,就帶兵三萬打揚州,別忘了現在的曹丕可是有司馬懿在輔佐哦!

話說郭圖本是想直接揮兵荊州,可是卻被其他謀士全部反駁,袁紹也不聽他的,不過最後還是分兵了,郭圖還被任命一路大軍攻打徐州。

郭圖認爲我軍在徐州空定會留守重兵,所以不願意攻打徐州,不過郭圖雖然不情願,但是軍令不可違,於是郭圖一路上小心謹慎的緩慢行軍。

然而袁紹一路卻是一路急行軍,從豫州的沛國直逼揚州的九江郡,話說這沛國本事曹操的老家,曹丕等人根本沒有想到,袁紹居然不去劫天子而是打自己,所以根本沒有在揚州與豫州的交界九江郡看守。

不過袁紹路過沛國的時候,被曹丕老家的親戚偷偷跑去揚州報訊了,雖然報訊有點晚了,但是至少給了曹丕和司馬懿多了一點準備時間。

袁紹大軍一路橫掃一天之內打下了陰陵,鍾離,義成,當塗,平阿,下蔡,西曲陽七個縣城,隨後大軍開始休整。而司馬懿則是接受了曹丕的命令,率領了三千先鋒騎兵進入壽春看守,曹丕隨後也率領一萬大軍緩緩行進。

次日清晨經過昨日,一日連下七城的大勝,袁軍氣勢高昂,好大喜功的袁紹也是驕傲了起來,以爲壽春也可以一力拿下,可是剛到壽春就發現情況好像有點不對。

壽春城牆之上的守軍雖然也只有幾百人,不過卻是一點驚慌的神色的都沒有,而且是一臉的自信,袁紹頓時就發覺了什麼,不得不說,袁紹雖然有點二,但是智商多少還是有的,一看城牆之上的守軍的神色,就知道肯定有什麼不對,於是便對沮授問道:“沮君,我觀城牆之上的守軍神色,沒有一絲的驚慌,而且一臉的自信,難道有什麼……”

沮授思考了一下說道:“想必是曹丕派來了援軍,不過援軍一定不多,若是援軍足夠的話定然不會如此!”

沮授的話剛說完,袁紹陣營的弊端就再次出現了,辛評嘲諷道:“沮君恐怕想多了,敵軍一定是疑兵之計,我軍從開拔到現在,只有昨夜停歇了一夜,曹丕的援軍怎麼可能這麼快就到了?”

審配表明自己的意見道:“哼哼!恐怕敵軍必然是有援軍的,而且恐怕曹丕自己都已經來了,不然就算是些許援軍,這些士兵怎麼可能出現如此自信?”

辛評反駁道:“若是援軍到了,城牆之上怎麼可能只有這麼幾百個守軍?”

逢紀附和審配說道:“這正是敵軍的疑兵之計,恐怕他們已經有了什麼埋伏,一旦我軍貿然攻城,對軍的伏兵定然會衝出來,到時候城內再埋伏一軍,直接來個前後夾擊,讓我軍腹背受敵!”

沮授又反駁了逢紀道:“若真是這樣的話,城牆之上的守軍是不會這樣的,衆位看看城牆之上的守軍一臉的自信,難道你們安排伏兵,誘敵冒然進攻的話,會讓守軍表現出一臉的自信?”

辛評也哈哈笑道:“不錯,肯定是城內根本沒人看守,而是敵軍故意施展的疑兵之計,只要我軍直接攻城即可!”

審配又反駁道:“放屁,曹丕小兒陰險狡詐,豈能有常理來解釋?若是真有埋伏,誰來負責?”

辛評則是怒道:“若真是疑兵之計,被爾等浪費了最佳時機,這等失誤又是誰來負責!”

袁紹看着手下的謀士一個個的爭執不休,心裡怒火中燒,爲什麼自己的所用謀士個個都是世家大族,可一個個都是有頭無腦之輩,頓時怒火中燒,大吼道:“都特麼給勞資住嘴!”

袁紹冷眼看着這羣在敵人城下卻喋喋不休的廢物們,冷哼道:“一羣廢物,成天就知道胡言亂語,難道你們都不知道曹丕的老家麼?曹丕可是沛國人,我們一路下揚州,可是路過了沛國的!沛國人肯定通知了曹丕,曹丕早就有所防備,我軍之所以一日之內橫掃七縣,無人可阻,可是如今卻自信滿滿,就是曹丕小兒的疑兵之計,曹丕小兒知道我軍,若是一路之上絲毫沒有阻攔則會產生疑心,若是早有準備則沒有了突襲的機會,所以纔會有今天的一幕,一羣笨蛋,勞資要你們何用!”

審配等人無奈的搖了搖頭,袁紹說的確實沒錯,他們確實沒有袁紹思考的那麼遠!

而沮授卻更是無奈的,他明知道袁紹的想法不對,卻又不敢反駁什麼,沛國雖是曹丕的老家,但是從沛國傳信根本沒有那麼快的速度,我軍也是沒有間歇直接一路南下的,就算曹丕收到消息了也只會先派出援軍,隨後才能大軍來援,目前城牆之上的狀態,明顯是有少量的援兵,使用疑兵之計,可是自大的袁紹是不會容忍,他人懷疑他的,田豐就是最好的例子。

袁紹見手下的謀士一個個都地下了頭顱,驕傲的說道:“如今我軍只要安營紮寨,按兵不動,敵軍自然會露出援軍的,只不過到時候就變成了一場硬仗了!”

其實司馬懿還真就是疑兵之計,本來司馬懿只帶了三千的騎兵,對於守城根本沒有什麼用處,若是袁軍直接攻城,恐怕片刻就能拿下了壽春,不過司馬懿也知道袁紹是個白癡,所以才用出了這麼簡單的疑兵之計,讓袁軍大亂。

兩個時辰之後,袁軍早就已經佈置好了營寨,司馬懿見此,馬上明白了袁紹的想法,於是直接派出了三千的騎兵下馬,登上了城牆,對着袁軍大喊:“無膽鼠輩,既然入我揚州,爲何不登城一敘!”

袁紹自大的對着衆謀士說道:“怎麼樣,看到城牆之上人滿爲患了麼?這就是曹丕小兒的計謀,恐怕曹丕小兒暫時還不會露頭,定然會再次誘我軍進攻,只要我軍繼續不聞不問,曹丕必然按耐不住的!”

其實現在不光是沮授了,審配等人也知道了,肯定是有少量的援軍在城內,曹丕大部隊肯定在路上了,不過衆人都知道,此刻根本無法開口,只要一說話,袁紹這白癡就會大怒,肯定沒有好果子吃。

沮授知道快攻是實行不了了,如今只能是期待郭圖能快速拿下徐州了,不過徐州是名士陳登看守的,這陳登當初能抵抗住江東小霸王孫策的進攻,恐怕也不是輕而易舉就能對付的,哎!聽天由命吧!

直到天色變暗,也沒見曹丕站在壽春的城牆上,這時候袁紹已經知道自己的想法錯了,沮授說的不錯,當時壽春根本就只有幾千人的先鋒部隊而已,曹丕肯定帶着大軍再後面奔襲呢,然而自己確實錯過了攻打壽春的最佳時機。

然而好面子的袁紹不肯服輸,反而更加擺出一副自得的樣子,對着滿營的文武說道:“這曹丕小兒太過謹慎了,某早就看穿他的詭計了,這小兒居然還不露面,勞資就繼續等,看他丫啥時候露面!”

審配等人以爲袁紹還沒反映過來,而沮授則是看出了袁紹如今已經反映過來了,可是又不能下了袁紹的面子,於是也閉口不言。

然而沮授卻靈機一動想到一計,於是馬上對袁紹說道:“主公,既然曹丕小兒不露面,我等不如先試探性的攻擊一次,逼那曹丕小兒露面?”

審配等人本就因爲沮授看出了局面而暗恨,如今見沮授又出了一計,於是多番阻撓道:“主公不可!曹丕小兒已經使出了詭計,我軍只要按兵不動即可,何必中計呢?曹丕小兒詭計多端,我軍將計就計恐怕他還會用出其他詭計的!”

逢紀也跟着參合道:“不錯,主公!如今我軍已經如此了,不如直接讓曹丕小兒自己按捺不住主動出擊的好,我軍一旦攻擊了,若是那曹丕小兒的伏兵在城外,那我軍就真的是腹背受敵了!”

辛評反駁道:“胡言亂語,我軍只是試探性的攻擊,就算曹丕真的在城外有伏兵,那又如何?豈不是正中了我軍下懷?屆時我軍主力只要一輪衝鋒,即可拿下城外的伏兵,主公!沮君此計甚妙,臣建議採納!”

逢紀、審配倆個支持袁尚的那個氣啊,他倆都知道城內已經沒有多少兵力了,但是不能讓沮授和辛評賺了功勞,於是繼續阻止道:“那我軍試探的隊伍呢?那我軍的將士性命來開玩笑麼?我軍將士的性命就這麼不值錢麼?你們到底是何居心?”

這倆人居然給自己帶上了一個愛兵的帽子,這讓辛評和沮授無奈至極,不過辛評也是怒火中燒,之前若是聽了我的直接進攻,壽春早就拿下了,如今貽誤了戰機,可沮君已經給袁紹臺階下了,這倆人又來阻止,辛評終於忍不住了,怒道:“將軍交鋒,死傷在所難免,用少數人的性命,換取大部分人的利益,值得了!”

這幾人本想繼續叫囂什麼,又被袁紹一聲怒吼給震下了:“都特麼給勞資閉嘴!”

這袁紹知道沮授的意見很好,肯定能拿下壽春,但是一旦如此,那就直接證明了曹丕大軍不在壽春,壽春只有一少部分援軍,自己之前的分析就被推翻了,自己的面子就沒了,所以袁紹開始掙扎了。

然而就在袁紹手下的一干謀士等袁紹下句話的時候,袁紹卻沒聲了,開始思考着到底打不打壽春,不得不說,這袁紹還真是憂猶寡斷,爲了不下自己面子,居然連最佳的戰績都要延誤。

袁紹這白癡一直思考到天黑,袁紹終於放下了面子,決定拿下壽春,於是袁紹大吼一聲:“張頜、高覽何在!”

二將起身抱拳道:“末將在!”

袁紹吩咐道:“某命你二人各帶五千兵馬,立刻攻擊壽春城!”

倆人互視一眼喊了聲“喏!”便下去了。

一炷香之後袁紹看着張頜、高覽衝擊着一共只有三千兵馬的壽春城,這三千人全部在城牆之上,拼命的抵擋着張頜、高覽的軍隊。

袁紹知道城內確實沒有太多的守軍,而且城外也沒有什麼伏兵,這一仗明明可以立刻拿下壽春,可卻是因爲自己拖延時間險些浪費了戰機。

然而半個時辰下來城牆之上的守軍,幾乎已經沒有什麼戰鬥力了,眼看着搖搖欲墜的壽春城,袁紹大手一揮,:“全軍衝鋒,全都給我上,拿下壽春!”

袁紹一聲令下,剩下的兩萬大軍一窩蜂的衝向了城池。

城牆上的司馬懿無奈的看着不斷登城的援軍,暗歎道:“主公啊,援軍再不來,某就頂不住了!”

本來城牆之上的守軍就已經搖搖欲墜了,再加上袁紹剩下的兩萬大軍也衝了上來,曹軍城牆之上的守軍已經不足一千了。

再過一炷香,援軍已經有幾十個士兵登上了城牆,曹軍已經不足五百了,眼看着壽春就要淪陷了。

然而就在這關鍵時刻,壽春的城門居然打開了,不明所以的袁軍放棄了登城,直接衝進城內,然而剛衝進去大約三百袁軍的時候,突然被全部被撞了出去,隨後一大波曹軍衝了出來,把尚未反映過來的袁軍直接串了葫蘆。

眼看着馬上取得的勝利,曹丕的大軍居然這時候來了,眼看着大勢已去,袁紹氣的把鬍子、頭髮全都拽下來好多,不過這又能怪誰呢?還不是袁紹自己浪費時間貽誤戰機。

沮授見此情況也是暗歎一口氣,本來還能一鼓作氣拿下九江郡的,如今居然在壽春就開始了消耗戰,哎!只能期望郭圖儘快拿下徐州,前來支援吧!不過徐州的陳登可不是那麼好對付,況且郭圖此人……

第194章 繼續離間第173章 通渠運糧第2章 研製精鹽第20章 潁川書院第58章 征討張繡第331章 反間計第274章 事情一籮筐第81章 彭城大捷第274章 事情一籮筐第244章 紫禁城第99章 勸降張繡第236章 超級大糉子第255章 石頭記第223章 森林飛行軍第175章 出兵烏丸第262章 坑死曹丕第29章 回徐州結婚第265章 賑濟災民第102章 袁術末日第267章 雄關釜戰第92章 臧霸來降第166章 閱兵第57章 袁紹憎怒第118章 抵住猛攻第205章 袁紹的進攻第141章 火燒戰壕第204章 貴霜撤軍第19章 潁川事畢第1章 男主出世第159章 揚州戰事第287章 豬哥的屎路第216章 鄧家莊大屠殺第245章 程氏江山第23章 斬殺華雄第265章 賑濟災民第300章 特種任務(下)第57章 袁紹憎怒第296章 迴歸鄴都第237章 糉子的傳說第131章 機械師馬鈞第82章 呂布神威第268章 誘敵出擊第206章 程閔來了第72章 專治狂病第115章 曹丕殺來第110章 神魂意亂第310章 敗走麥城第141章 火燒戰壕第259章 夜襲烏巢第361章 困了就有送枕頭的第336章 詐降書第217章 北方動盪第272章 許昌困境第170章 郭嘉命不久矣第87章 呂布突圍第298章 對豬哥宣戰第282章 夜襲長安第302章 張鬆獻計第350章 議和人選(上)第262章 坑死曹丕第222章 敵疲我打第96章 不戰而勝第332章 吊打周瑜第364章 抵抗安息第271章 奇襲洛陽第321章 防毒法器第121章 甕中捉鱉第189章 蒲阪之戰2第50章 遷都許縣(上)第31章 董卓被殺,陳宮送大禮第213章 鄧艾第56章 樑縣示威第19章 潁川事畢第9章 黃巾起事了第195章 大破聯軍第3章 結實陳登第66章 出兵壽春,中途缺糧第133章 出海第258章 烏巢第11章 長社得救,匯合朱雋第165章 曹丕稱王第374章 打一棒子給顆紅棗第152章 軍事會議第130章 大福船圖紙第383章 攻入羅馬第112章 爲什麼?第374章 打一棒子給顆紅棗第291章 夜襲第160章 徐州戰事第170章 郭嘉命不久矣第320章 瘴氣林第324章 陰謀敗露第167章 混亂的局勢第354章 割地賠款第231章 無敵鐵褲衩第174章 郭嘉之疾第223章 森林飛行軍第180章 蔡昭姬第104章 揚兵河北第250章 一千八百年前的冷戰(下)
第194章 繼續離間第173章 通渠運糧第2章 研製精鹽第20章 潁川書院第58章 征討張繡第331章 反間計第274章 事情一籮筐第81章 彭城大捷第274章 事情一籮筐第244章 紫禁城第99章 勸降張繡第236章 超級大糉子第255章 石頭記第223章 森林飛行軍第175章 出兵烏丸第262章 坑死曹丕第29章 回徐州結婚第265章 賑濟災民第102章 袁術末日第267章 雄關釜戰第92章 臧霸來降第166章 閱兵第57章 袁紹憎怒第118章 抵住猛攻第205章 袁紹的進攻第141章 火燒戰壕第204章 貴霜撤軍第19章 潁川事畢第1章 男主出世第159章 揚州戰事第287章 豬哥的屎路第216章 鄧家莊大屠殺第245章 程氏江山第23章 斬殺華雄第265章 賑濟災民第300章 特種任務(下)第57章 袁紹憎怒第296章 迴歸鄴都第237章 糉子的傳說第131章 機械師馬鈞第82章 呂布神威第268章 誘敵出擊第206章 程閔來了第72章 專治狂病第115章 曹丕殺來第110章 神魂意亂第310章 敗走麥城第141章 火燒戰壕第259章 夜襲烏巢第361章 困了就有送枕頭的第336章 詐降書第217章 北方動盪第272章 許昌困境第170章 郭嘉命不久矣第87章 呂布突圍第298章 對豬哥宣戰第282章 夜襲長安第302章 張鬆獻計第350章 議和人選(上)第262章 坑死曹丕第222章 敵疲我打第96章 不戰而勝第332章 吊打周瑜第364章 抵抗安息第271章 奇襲洛陽第321章 防毒法器第121章 甕中捉鱉第189章 蒲阪之戰2第50章 遷都許縣(上)第31章 董卓被殺,陳宮送大禮第213章 鄧艾第56章 樑縣示威第19章 潁川事畢第9章 黃巾起事了第195章 大破聯軍第3章 結實陳登第66章 出兵壽春,中途缺糧第133章 出海第258章 烏巢第11章 長社得救,匯合朱雋第165章 曹丕稱王第374章 打一棒子給顆紅棗第152章 軍事會議第130章 大福船圖紙第383章 攻入羅馬第112章 爲什麼?第374章 打一棒子給顆紅棗第291章 夜襲第160章 徐州戰事第170章 郭嘉命不久矣第320章 瘴氣林第324章 陰謀敗露第167章 混亂的局勢第354章 割地賠款第231章 無敵鐵褲衩第174章 郭嘉之疾第223章 森林飛行軍第180章 蔡昭姬第104章 揚兵河北第250章 一千八百年前的冷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