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夜襲

於是,程閔五萬大軍來到了陽平關前,佔據出關各處險要,立下九座營寨,中軍大寨就在距離關前十五里的大道中。

同一時間,華夏、巴蜀三大城市之一的漢中郡城內已經亂成了一團。這座有着魚米之鄉、天府之國美譽的繁華城市,如今已經在秋風中蕭瑟。商家關門,百姓提前貓冬,街道上很難見到行人。表明上看不出什麼,大家背地裡都在等着程閔趕走關羽。

郡守府,議事廳,關羽始終筆直的腰桿塌了下去,彷彿老了十多歲。雍涼被程閔佔據後,關羽的漢中如同餃子皮兒中的肉餡,遲早被包住吃掉。關羽也是知道,只有漢中一郡的自己,根本就不是程閔的對手。自己的時日不多了,但他不甘心失敗,他還要用手中的青龍偃月刀去戰鬥。

然而,關羽也是很憤怒的,將案几砸的哐哐響,“諸葛亮,諸葛村夫。他吹的烏拉烏拉的,說什麼過陳倉奪取長安,就能將程文傑消滅在雍涼境內……”

漢中第一大族楊任,楊松,楊柏,楊昂一家子。這一家子都是五斗米教的,張魯被馬超殺了後,團伙投靠了關羽。

文武見主公發怒,素來知道關羽的脾氣,個個低眉順目不敢說話。

關羽此刻突然想到了什麼,說道:“我們有陽平關,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就是從咱們這道關開始的。程文傑此來,是藉助大勝之威,想要一鼓作氣。”

“然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只需抵擋一段時日,程軍後續乏力,必然會撤退的。”

張飛跟關羽當然是一唱一和、“夫唱婦隨”了,聞言道:“大哥所言甚是,程閔早已經沒有去年南征的兵勢,定要讓他折戟在陽平關下。”

“吾等定然輔佐主公,擊退程軍!”候楊松一夥人聞聲立刻也跟着拜了起來。

“報……”正在這時,一員探馬急衝衝進了議事廳,翻身拜倒在地,手指外面,呼道:“主公大事不好了,程軍徐榮部五萬大軍順漢江而來,已經快要到達赤阪境內了。”

“什麼!”關羽大吃一驚。他沒想到程軍消息傳遞如此迅速,他剛剛敗退回漢中,駐紮在西城至宛城一線的程軍徐榮部就殺來了。

“怎麼辦,這可怎麼辦!”

關羽手中只剩下三萬兵馬,如何能夠抵擋東西殺來的十萬大軍。“赤阪後就是城固,乃是漢中門戶,絕對不能落入程軍手中。本將軍這就親率大軍,先擊潰程軍徐榮部,再回陽平關與程文傑決戰!”

張飛慌忙說道:“大哥萬萬使不得,如此正中程文傑下懷,他正是要讓主公分兵,陽平關若是有失,漢中就真的完了。”

關羽怒氣沖天道:“程軍徐榮部兵臨城下,還守什麼陽平關,難道就有救了嗎?”

張飛道:“大哥稍安勿躁,一定會有辦法的。”

於是關羽暫時冷靜了下來,這議事廳中別看許多人在,但能夠拿出謀略的一個都沒有。然而此刻已經沒了辦法了,所以所有人都看着關羽。

半個時辰後。

張飛面露喜色,道:“大哥,可令楊任將軍帶一隊兵馬去,如此如此這般這般,便能擋住徐榮的兵馬……”

漢中地處秦巴山區西段,北有秦嶺、南有米倉山,中部就是漢中郡城所在,形成“兩山夾一川”的地貌。境內河流密佈,羣山之中發源出大小河流數百條,有長江第一大支流漢江東西橫貫,又有大河嘉陵江南北縱穿。

然而不論是大河還是小河,不論發源在那個山頭,在這第一大長江流域內都遵循着江河匯聚、東去入海的規律。

這一日,漢江邊人馬喧囂,五萬大軍正在沿江進發。原來是程軍徐榮部已經過了赤阪,準備沿江進入漢中郡大縣城固。

徐榮便令斥候四處,探察敵人動向。

徐榮一馬當先。正行進間,一騎斥候絕塵而來,到得近前,就見其面色驚慌,翻身下馬拜道:“將軍,大事不好,前方發大水了!”

“這怎麼可能!”徐榮吃了一驚,道:“即將入冬,汛期早過,何來大水!”

衆將士亦是不解。

徐榮素來謹慎,便命令大軍暫時停止前進,又令斥候再探再報。

然而,半個時辰後,也不用斥候報了。只見漢江水面突然暴漲,江水四溢間平地水深半尺有餘。徐榮心疑不定,便令大軍後退。比及退後了五里,腳下水深依然是半尺。而斥候來報,先前駐軍的地方,已經水深一尺有餘,並且還有不斷加深的趨勢。

原來,衆多河流曲折迂迴在山間,出山則匯入漢江。這些河流或沿山脈走向流淌,或者垂直從山高出宣泄而下。張飛便謀劃,派出兵士在山間構建大壩堵塞衆多河流,又堰塞漢江。待得徐榮大軍即將到達的時候,山間河流首先摧毀大壩放水,大水順着山勢奔騰入漢江後,又摧毀漢江大壩同時又決口漢江。

漢江分段流域瞬間水量暴漲,直如同大汛期大洪峰過境,立刻就將四周道路淹沒。

好在關羽軍堵塞大壩多在山中,河水流淌需要時間,若是不然,徐榮部經過時開閘發水,真又成了水淹七軍之勢。

漢中在上游,所以沒有危險。而四溢的大水瀰漫了下游百多裡,在大水之前,人力無法撼動,徐晃無奈只得退兵百里避水。又飛鴿傳書程閔駕前,言敵軍決口漢江攔路,無法形成左右夾攻之勢。

這一日,漢中郡,郡守府,議事廳。

張飛來到議事廳彙報發水的情況,又道:“大哥,如今季節,太陽不烈,大水退去少說月餘。就算退去後,道路泥漿氾濫無法行進,徐榮部已經不足爲懼。大哥可前往陽平關,程閔遠來,即將入冬,勢不能久。”

關羽聞言大喜過望,道:“若非二弟漢中不保,今可隨本將軍一起去陽平關。”

於是,關羽留下楊松,楊柏守漢中,閻圃、楊任督促糧草後勤。盡起漢中所有兵馬三萬人,前往陽平關。

關羽前腳剛走,漢中楊府,一窩羊就開始商議起來。

楊松道:“今程閔到來,關羽必敗無疑。你我若是反抗,家業不保……”

楊柏點頭稱善,楊任琢磨了一番,道:“鄉間賤民多攀誣吾等,程閔若是得知,必定不容你我,如之奈何?”

原來,自從張魯死後,關羽入關要用楊家。楊家就成了漢中最大的地頭蛇家族,家中良田數以萬頃,盤剝百姓魚肉鄉里。

在他們三人看來,關羽是一定打不過程閔的,若是不投降難免一死。然而若是投降,若有百姓告狀,也難保不死,就此愁眉不展起來。

“大勢所趨,不投降吾等必死無疑,投降纔有轉機。”楊松苦臉道。

楊柏眼珠一轉,道:“你我有獻城之功可免罪,若能再立新功,必能保住榮華富貴。”

“如何立新功?”

楊柏奸笑道:“呂布有一員舊將,死後留下一妻,長得國色天香、傾國傾城,關羽每欲納之,又礙於顏面,便禁錮了起來不讓他人得手。咱們如此如此這般這般……,獻給程閔,豈不是大功一件。程閔一高興,咱們的榮華富貴不但保住了,還能加官進爵,光耀門楣!”

兩人將心比心大喜過望,便定下若是關羽勝利則不動聲色,若是關羽戰敗而回,便獻城保富貴。

兩日後,關羽來到了陽平關,召集衆將議事。

有細作來報,程閔大軍分爲三隊,前部有先鋒營龐德。程閔自領中軍居中當道下寨,後面有高順押運糧草保護糧道。

張飛進言道:“陽平關是漢中最險要的地方,但只是孤守的話也不能持久。大哥可出關,在左右山林中選取險要之地多設營寨。程軍若是來攻陽平關,則左右齊出襲擾背後兩翼。若是程軍攻打關前左右的營寨,則各寨堅守互相協防,我在關上出兵攻其背後。待得程軍疲憊,糧草不濟之時,三面齊攻一鼓可下,此乃掎角之勢也!”

關羽乃是武將,衝鋒陷陣是一把好手而謀略不行,他想不出好的計策,但聽張飛這計策頭頭是道,顯然是一個很好的主意。聞言大喜過望,便留下楊家人率領一萬人馬守關,自提兩萬大軍出關左右依山傍水下寨。張飛在關右,關羽自己在關左,建立寨柵十餘座。

關羽軍出關建立營寨的消息,很快便被程軍斥候報知程軍先鋒營。

先鋒徐晃,剛剛進爵關內侯,對於寒門出身的他來說已經是極大的榮耀,但徐晃還是不太滿足。意欲再立新功,也好在猛將如雲的程軍中出人頭地。聞之關羽出關下寨,於是來找龐德商議,“徐晃將軍,敵軍新立大寨,根基不穩,不如今夜去劫寨,如何?”

龐德也有建功立業的雄心,聞言一拍即合,道:“關羽在關左,今夜你我去襲關右的營寨。”

當天夜間,關羽軍兵士建設大營疲倦,入夜後就各自歇息。時至二更天,忽然外圍營寨起火,喊殺聲中,不知多少程軍涌入。

呂布部下急忙領軍去就救寨,怎奈抵擋不住龐德、徐晃的兵馬,節節敗退中連丟三座營寨。

大勝之時,徐晃十分鎮靜,燒燬第三座營寨後,便約束住了兵馬,對龐德道:“必定已經驚動了關右,關上的敵人,此時已經建功,不如就此撤退。”

然而,龐德氣盛不願意就此見好就收,道:“正是一鼓作氣擊破敵人關左連營之時……”

兩人僵持不下的時候,背後喊殺聲起,就見關羽親臨關左大軍前來救援。

“殺關羽便是首功!”龐德二話不說,帶領本部兵馬前往迎戰關羽。

龐德抖擻精神與關羽大戰,幾十回合不相上下。這時關上方向喊殺聲起,原來是張飛見關右起火,便引軍來救,黃敘立刻領兵擋住。不一刻,呂布部將領軍反殺回來。

就此三方兵馬,圍殺龐德、徐晃的先鋒營。

程軍一時間抵擋不住,徐晃生恐被合圍,立刻鳴金撤退。

而這時,龐德依舊在鏖戰關羽,雙方殺的難分難解,但龐德漸漸落入了下風。

“龐德,你不是我的對手!”關羽每每被程軍大將抵住,心中憋屈,此刻終於得到了一次發泄的機會,發起狂來,手中青龍偃月刀舞的電閃雷鳴一般,招招不離後腦勺。

“好色之徒,今日且看是你死我亡?”

只聽噹啷一聲響,心浮氣躁的龐德,被關羽的青龍偃月刀盪開了手中的昆吾寒光刃。

關羽狂笑中,青龍偃月刀高高揚起,變成霹靂之狀,直望龐德頭上砸去。

“不好!”龐德來不及招架,肝膽俱裂。

正在這時,咻咻聲中勁風起。關羽臉色一變,急忙收回青龍偃月刀護在身前,噹噹噹三聲響處,磕飛了三枚利箭。

“龐德快走!”

原來是徐晃及時趕到,三連射,在關羽手中救下了龐德。

兩人就此合在一起,率領兵馬衝殺了出去。此番先勝後敗,但總的來說,也是勢均力敵。

關羽三方合在了一處,關羽沒能留下龐德的性命,反而差一點在徐晃的手中受傷,心中惱火,見張飛來到,劈頭蓋臉就是一通罵,道:“你行軍多年,怎能不知“新立營寨,要防夜襲”,如何不做準備?”

張飛唯唯諾諾。

好在最終是趕走了程軍,關羽罵了一陣也就解氣了,又和氣的說道:“若不是你這掎角之勢,今夜必定被程軍擊破關左連營。”

雖然擊退了夜襲,張飛也不見喜色,道:“大哥,雖然今夜獲勝,但不可大意。日夜謹守大寨,但凡有一處受敵,衆人一起去救,程軍便無法逐個擊破,漢中無憂。”

關羽從其言,就令各軍分回各寨,小心謹慎把守。

話說龐德、徐晃返回了先鋒營,不敢隱瞞此事,連夜飛報中軍大營。

這時的程閔已經在王帳中休息了,只不過十月天開始冷了下來,雖然帳中生了炭火,但被窩裡也不暖和。

第163章 收服田豐第295章 三楊獻美第145章 處置俘虜第314章 大王叫我來巡山第191章 築寨之法第152章 軍事會議第127章 二顧茅廬第145章 處置俘虜第195章 大破聯軍第371章 邪惡與正義第380章 殺戮第144章 處置俘虜第20章 潁川書院第211章 被抄後路第30章 黃巾餘孽作亂第100章 河北軍議(下)第64章 拉攏呂布第166章 閱兵第30章 黃巾餘孽作亂第280章 呂布的抉擇第258章 烏巢第288章 吃屎吧你第132章 官渡搏殺第312章 叢林遇襲第236章 超級大糉子第162章 揚州戰事第377章 來自羅馬的喪屍軍團第207章 誘敵之計第103章 暗藏殺機第250章 一千八百年前的冷戰(上)第318章 蘿蔔與大棒第263章 白虎軍團揚威第208章 水淹袁紹第17章 進入潁川第103章 暗藏殺機第19章 潁川事畢第75章 曹操回許都第188章 蒲阪之戰第146章 拿下昌黎第34章 穩定兗州第280章 呂布的抉擇第141章 火燒戰壕第245章 程氏江山第52章 收留劉備第50章 遷都許縣(上)第256章 又見投石車第223章 森林飛行軍第346章 海峽戰爭第284章 諸葛亮之謀第321章 防毒法器第285章 互贈禮物第269章 連戰連捷第276章 大戰即將開始第161章 陳登撤退第60章 曹昂身死第78章 割發代首第230章 驚天動地猴子偷桃第301章 江油城奇襲第328章 兩岸聯姻第33章 鮑信身死,于禁歸順第22章 搶個戰功第35章 幫袁紹打袁術第88章 求賢第43章 收服張遼第350章 議和人選(上)第340章 火燒赤壁第35章 幫袁紹打袁術第5章 糜家上門求婚?第287章 豬哥的屎路第19章 潁川事畢第63章 袁術稱帝第268章 誘敵出擊第147章 遇見龐統第21章 董卓之亂諸侯會盟第51章 劉備來投第50章 遷都許縣(下)第324章 陰謀敗露第171章 拿下幷州第366章 戰略包圍第58章 征討張繡第264章 白虎戰魂第149章 青州攻伐戰第135章 大和民族第303章 皇上受騙了第374章 打一棒子給顆紅棗第299章 偷渡陰平第54章 斬殺劉備第78章 割發代首第130章 大福船圖紙第229章 對抗貴霜第176章 出兵途中第214章 男兒當有爲第235章 包糉子第42章 平定兗州第311章 臨陣倒戈第127章 二顧茅廬第32章 入主兗州第209章 出兵兗州第143章 公孫恭歸順
第163章 收服田豐第295章 三楊獻美第145章 處置俘虜第314章 大王叫我來巡山第191章 築寨之法第152章 軍事會議第127章 二顧茅廬第145章 處置俘虜第195章 大破聯軍第371章 邪惡與正義第380章 殺戮第144章 處置俘虜第20章 潁川書院第211章 被抄後路第30章 黃巾餘孽作亂第100章 河北軍議(下)第64章 拉攏呂布第166章 閱兵第30章 黃巾餘孽作亂第280章 呂布的抉擇第258章 烏巢第288章 吃屎吧你第132章 官渡搏殺第312章 叢林遇襲第236章 超級大糉子第162章 揚州戰事第377章 來自羅馬的喪屍軍團第207章 誘敵之計第103章 暗藏殺機第250章 一千八百年前的冷戰(上)第318章 蘿蔔與大棒第263章 白虎軍團揚威第208章 水淹袁紹第17章 進入潁川第103章 暗藏殺機第19章 潁川事畢第75章 曹操回許都第188章 蒲阪之戰第146章 拿下昌黎第34章 穩定兗州第280章 呂布的抉擇第141章 火燒戰壕第245章 程氏江山第52章 收留劉備第50章 遷都許縣(上)第256章 又見投石車第223章 森林飛行軍第346章 海峽戰爭第284章 諸葛亮之謀第321章 防毒法器第285章 互贈禮物第269章 連戰連捷第276章 大戰即將開始第161章 陳登撤退第60章 曹昂身死第78章 割發代首第230章 驚天動地猴子偷桃第301章 江油城奇襲第328章 兩岸聯姻第33章 鮑信身死,于禁歸順第22章 搶個戰功第35章 幫袁紹打袁術第88章 求賢第43章 收服張遼第350章 議和人選(上)第340章 火燒赤壁第35章 幫袁紹打袁術第5章 糜家上門求婚?第287章 豬哥的屎路第19章 潁川事畢第63章 袁術稱帝第268章 誘敵出擊第147章 遇見龐統第21章 董卓之亂諸侯會盟第51章 劉備來投第50章 遷都許縣(下)第324章 陰謀敗露第171章 拿下幷州第366章 戰略包圍第58章 征討張繡第264章 白虎戰魂第149章 青州攻伐戰第135章 大和民族第303章 皇上受騙了第374章 打一棒子給顆紅棗第299章 偷渡陰平第54章 斬殺劉備第78章 割發代首第130章 大福船圖紙第229章 對抗貴霜第176章 出兵途中第214章 男兒當有爲第235章 包糉子第42章 平定兗州第311章 臨陣倒戈第127章 二顧茅廬第32章 入主兗州第209章 出兵兗州第143章 公孫恭歸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