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大破聯軍

程閔的算計不止於此,步兵居中騎兵左右,三面人馬一齊衝殺,嘴裡卻喊着:“衝啊!誅殺逆子馬超!”

就這一句話,關中諸軍立時猶豫起來——程軍也不好惹啊!他們口口聲聲要殺的是馬超,我又何必這麼玩命?反正咱們人多勢衆,以多欺少還鬥不過他們?

一個人這麼想沒關係,怕就怕好幾萬人都這麼想!諸部人馬各懷僥倖都往後撤,程軍騎兵就趁勢扎進來了。造反作亂就是死罪,關中諸軍哪有什麼分別?程兵纔不管是不是馬超所部呢,逢人便斬見人就殺。這一殺那些兵更糊塗了,難不成躲得不遠?越發節節敗退。馬超所部奮戰多時已經力竭,樑興、田逵那點兒兵早死得差不多了,急盼後援來助,可後面的兵就是不來——被隔於陣外想來也來不了!

張遼、徐榮皆百戰名將,督大軍步步緊逼;趙雲一身武藝,哪是尋常武夫擋得住的?馬超、樑興已漸漸支持不住了,力有未逮只得掉轉馬頭突圍——玩了半天命,眼都殺紅了,開始是突程兵,後來就是突自己人了。成宜所部被程兵衝亂,費勁巴力剛喝止住,馬超敗軍突圍又給撞散了,擡眼間大隊程兵追殺上來;趕緊放眼陣後想叫楊秋來救,可扭過頭來才發現,楊秋所部早不聲不響溜了。成宜萬念俱灰喝罵不止,眼見被程兵團團包圍,一擺大刀衝入陣中,命喪沙場。

聯軍作戰最怕有人撤退,楊秋能撤別人就能撤,霎時侯選、程銀等部人人慾退,韓遂也已無力迴天,只得下令全軍撤退,但是十幾部人馬攪在一起,胡兵漢人各行其是,撤退已成潰退!

馬超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總算突出亂陣,倉皇回頭張望,但見各部兵馬潰不成軍,心頭不禁悽然——怎麼會落到今天這一步?人人都道我不忠不孝,怎知我本有席捲天下之志?若打破鄴城,怎奈程賊奸詐狡猾,衆將貌合神離,終致此敗。從此關中之地不保啊。馬超啊馬超,你真是亡國敗家,可恨啊!天不我與,倘我早生十年豈能讓此賊稱雄?程文傑,咱們走着瞧,只要我還有一口氣,就要與你鬥到底……

程閔遙望戰場洋洋自得,一切皆如他所料,關中諸軍與其說敗於程兵還不如說敗於自己。正在喜悅之際,郭奕突然馳馬衝到他面前:“田宇帶幾個親兵闖到陣中去了!”

“啊!”田豐可嚇壞了,這會兒已顧不上狼奔豕突的關中軍,對着戰場放聲大呼,“吾兒何在?快快歸來……”

戰場早變了殺人屠場,關中軍四散奔逃慌不擇路,程軍趁勢掩殺如砍瓜切菜一般。血肉橫飛慘叫沖天,宛如三秦子弟之輓歌。不多時衝殺漸息塵埃落定,十萬關中軍蹤跡不見,只剩下歡呼雀躍的曹兵。程軍雖然得勝,田豐卻急得滿頭大汗,環顧沙場尋找田宇。

郭奕忽然手指西北一聲高叫:“在那邊!”

程閔急忙觀瞧——田宇已殺得渾身是血,舉着斬獲的四五顆人頭正朝這邊揮手呢!

關中諸將互相猜忌功虧一簣,被程軍殺得血流成河,成宜、李堪死於亂軍之中,樑興兵馬喪盡不知所蹤。莫說營寨不要了,連長安都沒法再守,關中地盤盡數捨棄,韓遂、馬超帶領殘兵逃奔涼州老巢。唯恐程閔發兵追擊,馬不停蹄連跑一天一夜。

楊秋所部臨陣躲避幾乎沒受損,但迫於形勢也跟着韓遂一路奔逃。楊秋邊馳馬邊埋怨孔桂:“你小子出的什麼餿主意?咱們又沒跟老程幹上,爲什麼要逃?還惦記旱澇保收,費了半天勁,反倒裡外不是人!”

孔桂卻滿臉堆笑道:“將軍差矣。臨陣倒戈咱有那實力嗎?戰敗投降豈不被諸部將領罵死?咱就得逃!”

“唉……”楊秋哀聲嘆氣,“此一去到了西涼,日後要在韓老賊麾下討營生了,恐怕不妙。”

“將軍又錯了,咱不跟他們去西涼。”

“那去何處?”

“從哪兒來回哪兒去,咱回咱的安定。”

楊秋甚是不解:“兵少勢孤,程兵來攻怎麼守得住?”

“正因爲守不住纔回去啊!”孔桂早有算計,“咱現在降程有什麼功勞?不如回咱的地盤,程閔來攻咱再順勢投降。一來有獻城之功,二來這叫體恤黎民不戰而降,再者也不至於與韓遂等人結死仇。興許太尉大人見您公忠體國,繼續叫您駐軍安定,非但無罪反而升官發財呢!”

“真的?”楊秋半信半疑。

“小的還能騙您?聽我的錯不了。”

“也罷,已經這樣了,我就再聽你小子一回!”事到如今楊秋也只得聽他的,馬上傳令:“慢慢減緩速度脫離馬、韓,回咱的安定郡。”這支部隊越走越慢,直等讓過諸部殘兵落下老遠,才掉轉方向往西北而去……

渭南之戰程閔大獲全勝,不僅收復關中之地,也把涼州東端隴西、漢陽二郡直接歸納統馭。關中諸部勢力瓦解,韓遂、馬超帶殘兵敗將逃往金城郡。程閔歇兵三日,繼而揮師西進,向安定郡治臨涇縣進發。

建安十六年十月,程軍兵過扶風,事情比想象的還要順利,沿途鶉觚、陰盤等城四門大開皆不抵抗,等大軍行進到涇水南岸時,楊秋早備下酒肉,搭好便橋,手捧印綬跪在道旁,恭候程閔大駕。他的兵盔甲都卸了,兵刃也繳了,連馬匹都單圈好了;也不知孔桂從哪兒找來一幫奏樂的,又打鼓又敲鑼,鼓着腮幫子一通吹,搞得跟娶媳婦似的。

程閔一見這陣勢就笑了:“本官已料到楊秋首鼠兩端早晚會降,但沒想到會這般熱鬧。”程兵人馬一靠近,楊秋的人就行動起來——不過不是動武而是夾道歡迎,又端水又獻食,人人臉上一團和氣,恨不得把程兵背過橋去。

楊秋以膝代步爬至道中:“末將歸順來遲,死罪死罪!”孔桂趕緊喝令止樂,一路小跑到他身後,也跪下了。

陷陣營閃開,程閔催馬來至近前,笑道:“如此誠意我當是誰呢,原來是涼州威名赫赫的楊將軍,渭南一戰將軍作戰驍勇真讓人欽佩啊!”

誰都明白這是挖苦之言,左右兵將無不竊笑。楊秋倒不理會,又往前跪爬了幾步,信誓旦旦道:“太尉大人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兵馬所至望風皆靡,韓、馬之輩皆螢火之光,豈堪與日月爭輝?末將雖邊地偏僻之士,亦識天命,不敢違拗太尉大人的虎威,故引軍而去在此恭候。”

“哦?哈哈哈……”程閔仰面大笑,繼而把眼一瞪,“你這刁鑽之徒!口口聲聲不敢冒犯我,那爲何割據安定十餘載直到今日才降?韓、馬舉兵之日可曾力阻?如今功敗垂成大勢已去又識得我的虎威了。你乃一見風使舵勢利小人!”

一番話說得楊秋渾身顫抖體似篩糠,險些把印綬摔了。孔桂連忙搭話:“小的有一言,請太尉大人思之。”

“講!”程閔對楊秋談不上什麼好感,但對他卻另眼相待。

孔桂眨巴着眼睛,跟受了多大委屈似的,悲切切道:“太尉大人說的都對,但也該體諒我們的難處。關中戰亂這麼久,但凡長個腦袋,有幾千人就敢立山頭。小的跟着楊將軍這些年,大大小小打了足有百餘仗……”豈能有百餘仗?恐是連洗劫村莊都算進去了,“受了多少艱辛,其實還不是爲了討口飯吃。韓、馬二賊勢力強盛,若不依附他們,只怕這屁大點兒地盤早叫他們吞了,我們屍首埋哪兒還不知道呢。這份苦衷對誰去說?盼啊盼啊,就盼着王師到來能解我等之難,望眼欲穿盼了十幾年,哪知您一來先要問罪,這世上可真沒我們活路了。”他這話雖有些誇大,但也算是實情,說得楊秋也一臉黯然。

“唉!”程閔也不禁悽然。

孔桂見這可憐話管用,趕緊跪爬幾步,擠到前面接着道:“其實我們楊將軍一心想歸順朝廷,雖然迫不得已跟韓、馬來往,但每次回來都在家中設擺香案對天懺悔,求蒼天寬恕其罪,保佑大漢國祚,也保佑太尉大人福壽綿長,磕的頭比帶的兵還多呢!這次渭南兵敗,我家將軍唯恐賊兵劫掠郡縣,故而不避猜忌迴轉安定,爲的就是彈壓地面安撫百姓,妥妥當當等您接管。若不信您問問這些當兵的,有誰不說我家將軍好的?”

這倒是實話,關中諸將大多講義氣,馭下有恩,越是像楊秋這等小勢力對士卒越好,若不然也難在這亂世中擁尺寸之地。孔桂越說越來勁,爬到程閔馬前,一把抱住程閔的腳,覥着臉哀求道:“太尉大人您想想,人說宰相肚裡能撐船,您大人辦大事,大筆寫大字,千不念萬不念,就念在這點微末功勞的份上,就饒了我家將軍吧!”

若別人膽大妄爲過來抱他腿,程閔早一腳踢開了,可孔桂來這套他卻漸漸聽了進去,但覺每句話都那麼有理,說得他心裡那麼舒坦,不禁微微點頭。孔桂見狀趕緊朝楊秋使眼色,楊秋會意,立刻把印綬高高捧起:“末將自知有罪,上還騎都尉、關內侯之印。”

“罷了。”程閔嘆口氣,“你的爵位乃朝廷所封,既然不背朝廷,依舊當你的關內侯。依舊駐軍安定,聽候本官調遣。”

“叩謝太尉大人天恩!”楊秋大喜過望。

孔桂的好話固然有用,但程閔本心也沒打算爲難楊秋。畢竟關中剛剛平定,人心還不穩固,似楊秋這等割據多年小有威望的人物不能輕易處置,反之樹其歸順天命的標榜,還有很大利用價值。不過程閔還要敲打一番:“你是聰明人,本官也不與你說那些冠冕堂皇的話。忠孝節義且放一邊,本官的勢力你是知道的,究竟跟着誰能享富貴,你可要掂量好了。今後若還與韓、馬暗通表裡,我好歹取你性命!”

“末將不敢,末將不敢。”楊秋連連叩首,“從今以後末將效忠太尉大人絕無二心。”

程閔又瞥了眼旁邊跪的孔桂,笑道:“孔叔林,你小子往來通風報信功勞也不小,尤其這張嘴,說的比唱的還好聽,從今以後到本官營中做事吧。”

孔桂忙來忙去爲的就是這個,聞聽此言一連給程閔磕了七八個頭:“多謝太尉大人提攜,您就是小的重生父母再造爹孃,從今往後小的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哈哈哈……”程閔爽快一笑,馬背上疾抽一鞭,帶着麾下文武過橋了。

程兵將士列隊而過,楊秋和孔桂兀自在揚塵之中叩首不止,磕了好半天才互相攙扶着爬起來。

“恭喜將軍得保爵祿,小的也跟您沾光!”孔桂嘴還是那麼甜。

楊秋卻客客氣氣訕笑道:“老弟切莫這樣說,太尉大人看中的是你,若非如此豈能調你到他老人家身邊聽用?賢弟前程似錦啊!”他也算心明眼亮,瞧得出程閔屬意孔桂,將來這小子必成紅人。

孔桂跟了楊秋十幾年,從來都是自己伺候他,從未聽過他與自己稱兄道弟,這一聲“賢弟”悅耳不亞於金石之聲,渾身上下說不盡的舒服。孔桂胸脯也挺起來了,腰也直了,也不管頷下留沒留着鬍鬚,裝模作樣一通亂捋,還打起官腔來了:“日後咱共保大漢,彼此彼此。”

楊秋就勢一把摟住他脖子,笑嘻嘻道:“老弟啊,前半輩子你靠的是哥哥我,這後半輩子哥哥可就指望老弟你照應嘍!”

孔桂聽着聽着,忽覺有樣東西戳自己胸口,低頭看來——楊秋正攥着一塊鴨卵大小的金子往他身上塞,他趕緊一把揣進懷裡,喜得眉開眼笑:“自家兄弟,好說好說……”

第107章 出事了?第331章 反間計第319章 程半仙第200章 呂布的宣戰(上)第344章 羅馬的挑釁第14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20章 潁川書院第298章 對豬哥宣戰第240章 針對程閔的陰謀第89章 曹操遇刺第207章 誘敵之計第295章 三楊獻美第98章 安撫關中第362章 果真三千斤第250章 一千八百年前的冷戰(下)第157章 曹丕撤軍第248章 開設科舉第94章 闌尾炎手術第140章 襄平保衛戰第248章 開設科舉第196章 諸葛亮入蜀第364章 抵抗安息第134章 迷路島國第51章 劉備來投第241章 程閔登機第288章 吃屎吧你第354章 割地賠款第158章 中原局勢第371章 邪惡與正義第311章 臨陣倒戈第220章 憤怒的袁紹第110章 神魂意亂第179章 生擒塌頓第3章 結實陳登第47章 拿下豫州第39章 對戰劉備第15章 平定黃巾第81章 彭城大捷第324章 陰謀敗露第72章 專治狂病第196章 諸葛亮入蜀第244章 紫禁城第255章 石頭記第50章 遷都許縣(下)第316章 誘惑孟獲第249章 科舉情況第175章 出兵烏丸第99章 勸降張繡第131章 機械師馬鈞第102章 袁術末日第355章 鴉片第147章 遇見龐統第300章 特種任務(上)第1章 男主出世第194章 繼續離間第50章 遷都許縣(下)第35章 幫袁紹打袁術第181章 田疇離去第275章 民間支援第253章 騎兵對抗第9章 黃巾起事了第60章 曹昂身死第166章 閱兵第77章 夏侯惇受傷第228章 又見貴霜第279章 兵進長安第97章 迴歸許都第80章 美女杜氏第318章 蘿蔔與大棒第114章 淒涼天子第178章 白狼之巔第192章 離間計第25章 董卓遷都第268章 誘敵出擊第328章 兩岸聯姻第129章 重新規劃第366章 戰略包圍第344章 羅馬的挑釁第338章 一切準備就緒第348章 奇襲波斯港第52章 收留劉備第102章 袁術末日第80章 美女杜氏第100章 河北軍議(下)第265章 賑濟災民第85章 下邳大勝第310章 敗走麥城第136章 專業坑你二十年第339章 火燒赤壁第288章 吃屎吧你第307章 用我鮮血換弘威復生第232章 聯合安息第172章 田疇第319章 程半仙第183章 西蜀形式第217章 北方動盪第100章 河北軍議(上)第92章 臧霸來降第214章 男兒當有爲第188章 蒲阪之戰
第107章 出事了?第331章 反間計第319章 程半仙第200章 呂布的宣戰(上)第344章 羅馬的挑釁第14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20章 潁川書院第298章 對豬哥宣戰第240章 針對程閔的陰謀第89章 曹操遇刺第207章 誘敵之計第295章 三楊獻美第98章 安撫關中第362章 果真三千斤第250章 一千八百年前的冷戰(下)第157章 曹丕撤軍第248章 開設科舉第94章 闌尾炎手術第140章 襄平保衛戰第248章 開設科舉第196章 諸葛亮入蜀第364章 抵抗安息第134章 迷路島國第51章 劉備來投第241章 程閔登機第288章 吃屎吧你第354章 割地賠款第158章 中原局勢第371章 邪惡與正義第311章 臨陣倒戈第220章 憤怒的袁紹第110章 神魂意亂第179章 生擒塌頓第3章 結實陳登第47章 拿下豫州第39章 對戰劉備第15章 平定黃巾第81章 彭城大捷第324章 陰謀敗露第72章 專治狂病第196章 諸葛亮入蜀第244章 紫禁城第255章 石頭記第50章 遷都許縣(下)第316章 誘惑孟獲第249章 科舉情況第175章 出兵烏丸第99章 勸降張繡第131章 機械師馬鈞第102章 袁術末日第355章 鴉片第147章 遇見龐統第300章 特種任務(上)第1章 男主出世第194章 繼續離間第50章 遷都許縣(下)第35章 幫袁紹打袁術第181章 田疇離去第275章 民間支援第253章 騎兵對抗第9章 黃巾起事了第60章 曹昂身死第166章 閱兵第77章 夏侯惇受傷第228章 又見貴霜第279章 兵進長安第97章 迴歸許都第80章 美女杜氏第318章 蘿蔔與大棒第114章 淒涼天子第178章 白狼之巔第192章 離間計第25章 董卓遷都第268章 誘敵出擊第328章 兩岸聯姻第129章 重新規劃第366章 戰略包圍第344章 羅馬的挑釁第338章 一切準備就緒第348章 奇襲波斯港第52章 收留劉備第102章 袁術末日第80章 美女杜氏第100章 河北軍議(下)第265章 賑濟災民第85章 下邳大勝第310章 敗走麥城第136章 專業坑你二十年第339章 火燒赤壁第288章 吃屎吧你第307章 用我鮮血換弘威復生第232章 聯合安息第172章 田疇第319章 程半仙第183章 西蜀形式第217章 北方動盪第100章 河北軍議(上)第92章 臧霸來降第214章 男兒當有爲第188章 蒲阪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