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州

瓊州

大船往南走,每隔三日停泊一次補充食水和食物,南淑在船艙悶了三天,大船一停岸,立即拉住徐繡往岸上跑,遊甯沒法,只得敲着章日,牢牢跟在南淑身後。

南淑一心當這次是旅遊,一路走到市集,看看有沒新奇的小物件,好買回去給範瑪瑪和樑雲起當禮物。市集裡轉了一圈,發現攤檔買的東西和縣城裡賣的相差不多,就是有點新意,也不值得千里迢迢買回去。

遊甯見南淑只轉圈,立即明白他的心意,“船停泊的都是縣城,自然沒有府城物資豐富。等我們到了瓊州,在那邊找找,瓊州有許多海那邊的小物件,既適合自己留下來玩兒,或者送人當禮物。”

“好吧。”走了一圈沒找到心水物件,南淑也有些泄氣,“我去買些水果吧。天天在船上啃包子饅頭,吃水果換個新花樣。

大船隻包住,不包吃飯喝水。這趟下船,一行人還得自己到酒樓買包子饅頭,準備乾淨的清水,留夠將來三天的分量。

南淑選了十來個又大又圓的果子,具體名字叫什麼,南淑忘記了,只記得竇瑪瑪曾經買過來吃,果子爽甜,汁水多,正好適合船上吃用。

大船走走停停,大約停了十次左右,終於到了瓊州。

從大船上下來,南淑展目四顧,船碼頭極簡單,就是一個石頭平臺,平臺上有四個石頭墩子,大船靠岸後,船伕拋下茅繩,捆在石頭墩子上,另外一張大木頭板子從岸上一直搭到船上,船客就從木頭板子上,一步一挪慢慢走下來。

章日和張小牛覺得新鮮好玩,一路連蹦帶跑的,章月小心翼翼拽住南淑衣角,小臉藏在南淑身後,但一雙大眼睛去露出來,四處亂張望。

“這就是瓊州啊,不怎麼樣啊。”

“船停泊的是瓊州北面的小碼頭,真正的海船都停在南面,在這裡看,自然是看不到獨特之處。”遊甯走上前,伸手從後面護住南淑,“碼頭人多,我準備了馬車,先到落腳的地方再說。”

碼頭往外走兩百米左右,一輛輛馬車停在路邊,遊甯一行人出現,立即有一個穿青布長衫的人走上前,低聲問,“遊公子的家人?”

“正是。”

“公子請上車,文掌櫃已經安排好地方。”

遊甯扶了南淑等人上車。南淑看看馬車,和他們從縣城出來時搭乘的差不多,裡面乾淨整潔,當下決定,等見到對車伕所說的文掌櫃一定要好好道謝。

馬車咕嚕嚕前行,南淑挑起簾子往外看,只見大片的田地上種植一種成人高的植物,植物上部有綠葉,下部卻是一節一節的,如竹子般,但竹子是綠色,這植物卻是紫色的多。

“難道是甘蔗地?”

田地後方,房舍隱約可見,繚繚炊煙升起,風中帶來些微食物的食甜。

咕隆,章日啪一聲捂住肚子,眼珠滴溜溜轉了兩圈,發現弟弟和阿瑪都笑着看着自己。章日啊嗚一聲,捂了臉,撲到南淑懷裡。

“等到了地方,就給你做飯吃。”南淑摸摸孩子的腦袋。船上待了一個月,兩孩子除了有些懨懨的,身體沒出現問題,甚至連小毛病都沒有。南淑準備的一堆藥完全派不上用場。南淑覺得堅持喝羊奶終於喝出結果了,捏捏孩子們的胳膊,雖然還是肉肉的,但比自己剛來的那會兒結實多了。

馬車進入瓊州城,高大的城牆,寬闊的街道,街道兩旁林立的店鋪,小二走到店門口招攬客人。南淑父子三人,恨不得爬在窗戶上,看得清楚。

瓊州人多穿黃,藍等鮮豔明快顏色的衣料。儘管正處於冬季,但瓊州人多穿一件薄棉衣,頭上沒戴帽。涼風吹進車廂,帶了海水特有的腥味。

南淑摸摸孩子們的後背,已經滲出薄汗,南淑連忙把孩子們身上的厚棉衣脫下來,用乾布條擦乾淨後背,換上薄棉衣。

車子在一座大院前停下來,一對約莫四十開外夫夫迎出來,娑人自稱是蔣二,另外一個是他的夫郎,蔣瑪瑪。蔣二和蔣瑪瑪快步上前,幫忙從車上卸下行李。

南淑把兩孩子抱下車,南淑當先走進去,四四方方的院子,當中三間大屋,大屋旁邊一條石子路通往後院。後院有一個小小的水塘,水塘裡有幾尾活魚,水塘和後院兩邊牆壁想通,似乎水塘裡的水也流經別的院子,水塘邊有幾顆菊花,開得正燦爛。

後院也是正中三間大屋,格局和縣城的章家小院差不多,就是少了一個偏房。南淑擡頭觀察瓊州的房屋,房檐下有色彩斑斕的動物圖案。正屋光線明亮,窗戶比縣城那邊的房子窗戶至少大了一賠,窗戶紙也不是普通的厚白紙,而是薄薄的一層,還貼了一張用紅紙剪裁的仙鶴獻桃圖案。

章日章月第一次碰見剪紙,兩孩子趴到窗戶上,手指小心翼翼摸摸剪紙,生怕大力了把剪紙弄怕了。

南淑在兩側的房間轉悠了一圈,兩邊都佈置成臥室,其中一間擺放了文房四寶,想來是給章日和張小牛準備的,另外一間有梳妝鏡,一張大牀,一張小牀,該是給自己和章月的。

牀上掛了一幅有無數針眼大小小洞的紗帳,南淑放下紗帳,正好覆在牀前,人躺在牀上仍然能感覺到微風吹入,不覺得氣悶。

南淑走到後院,蔣瑪瑪捧了行李走過來,“主家瑪瑪,快要過大年節,屋子裡外我都收拾了一遍,主家瑪瑪看看,要是哪裡覺得不妥當,吩咐我一聲就好。”蔣瑪瑪說了一口流利的縣城話,聽得南淑詫異。

按理說,走了那麼遠的路,到了瓊州,應該聽見的是當地的方言纔對,南淑還做好了心理準備,一旦語言不通,就用國際通行語言-身體語言。

“我和我家的,跟着家裡公子從北邊到南邊來,自然說的是北邊的話。南邊的話也能說一點。就是說得不太好。”

南淑伸手要接過蔣瑪瑪手上的包袱,蔣瑪瑪一閃身,“還是我來吧,前屋已經準備了熱茶和點心,請主家瑪瑪和兩位少爺到前屋歇息。”

南淑縮回手,一手牽了一個小孩往前院走。前院正屋,蔣二正彎腰,似對遊甯彙報什麼。南淑腳步一頓,心裡閃過一道怪異的感覺。

遊甯目光閃過,“小淑來了,這院子滿不滿意?”

蔣二退到遊甯身後,垂下腦袋,兩手貼着大腿,一臉恭敬。

“院子很好啊,是買的還是租的?”

“我沒問文掌櫃,等下次見他的時候再問。”

“要向他說聲謝謝。這院子收拾得不錯,爲文掌櫃應該花了不少心思。”

遊甯頓了頓,“我曉得。小淑,過來嚐嚐瓊州這邊當地的點心。”

南淑也覺得肚子餓,方纔那絲怪異的感覺被南淑丟到一邊,招呼徐繡和張小牛過來一起吃。瓊州當地的點心皮薄肉多,汁水多,裡面還包了蝦肉,蟹肉之類的,比起縣城那邊的皮厚汁水少,以雞,豬肉爲主,算是各有特點。

吃了七八分飽,南淑催促着遊甯趕緊辦正事。千里迢迢過來這裡,就爲了酒樓的生意,不親眼看看,南淑總覺得有牽掛。

“小淑,今晚我們就在順風酒樓吃飯。你可以嚐嚐這裡廚師做出來的味道是不是和你做的一樣。”

順風酒樓?怎麼又是這個名字?

“你很喜歡這個名字?”

“習慣了,順風順水,海上漂的人都祈望這個。”

“今晚大家都一起去吧。”南淑拍拍手掌,“能遇見文掌櫃嗎?”

遊甯猶豫了一下,便展顏,“當然能。”

衆人分配好房間,南淑自然和章日章月,張小牛住到後院,徐繡和蔣家夫夫擠一間偏房,遊甯一個人住在前院的房間。剩下一間是書房。

入夜,一行人乘馬車往順風酒樓去。大街上行人比白天少,但大街上依然熱鬧,店鋪掛上燈籠,照亮大半邊街道。

順風酒樓座樓在瓊州城南面,在一條橫穿瓊州城的小河邊上,酒樓前搭了數十輛馬車。南淑下車看見這情景,忍不住偷偷向遊甯豎起拇指,好樣的,做得不錯。

兩層樓高,面向小河的一側,全部掛上竹簾,從外往裡看,桌子間用各式屏風間隔開,屏風邊上,有菊花等等當季開得正好的鮮花。一樓則是大通間,小二夥計穿梭在桌子間,提了大茶壺給客人們添茶送菜。

“你抄別人的?”南淑附到遊甯身邊,壓低聲音問。

“抄襲?”遊甯一挑眉頭,“瓊州處於最南之地,就算冬季,白天依然悶熱,入夜後,熱氣一時散不去,自然用可以隨時懸掛的竹簾比較好,等過一段時間,熱氣散了,客人就會把竹簾放下來,隔去外面的冷風。”

南淑眨眼,一副“其實你不用說那麼多,我都明白”的表情。酒樓這種格局極像玉帶河上茶寮的佈置,當然憑竹簾這些也不能說抄襲,頂多就是借鑑,而且在這個時代,好像沒什麼知識版權之類的,茶寮的主人不介意別人借鑑,又有什麼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