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且歌且行三百里

曾點,趙無恤記得曾聽過這個名字,難道就是大名鼎鼎的曾子?還是曾子的父親來着?

在見識到曾點的性情和行事風格後,趙無恤排除了第一個可能,那麼他懷裡的那個孩童,就是號稱繼承了孔子思想的曾參了,曾參再傳子思,子思再傳孟子,這便是儒家後來追溯的主脈“道統”。新·

任誰都想不到,嚴肅治學的曾子,竟然有這麼一個放肆的老爹。

面對上面鼓瑟依舊的“魯之狷士”,趙無恤對冉求問道:“倚門而歌雖然有他自己的道理,但實在是與世俗不合,也違背了禮法,孔子就任他這麼做麼?”

對於這一點,冉求還是非常自豪的,他說道:“夫子曾言,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爲也。”

中行就是實行中庸的人,這句話的意思是,找不到中庸之人交往,那和狂狷性格的人打交道也成。

狂士的特點是進取:這個社會太黑暗了,我一定要改變這個黑暗不公的現實。一個這樣積極進取的人,就是一個狂者。

狷士的特點,是有所不爲:這個社會太黑暗,沒搞頭了,改變不了了。但是,我固然改變不了這個黑暗的現實,黑暗的現實你也別指望改變我,我還是會按照我的原則去做人的。一個這樣有所不爲的人,就是狷者。

後世的孟子是狂士,莊子是狷士。

冉求解釋道:“夫子認爲,禮不光要停留形式上,光靠表面上人們的語言、人們的眼神、人們的表情、人們的動作來遵循禮。禮應該真誠地表達人的情感,沒有真正的仁愛的感情,費了大力氣來做這些禮儀有什麼用呢?是爲了掩飾內心的醜惡麼?”

“而不同的人表達禮的方式也不同,就說那日去祭奠季武子的人中,有的人舉止哀傷,其實心裡卻沒有哀情。子皙雖然倚門而歌,卻表達出了對季武子的送別之意。並非有意搗亂,而是發自本心。”

趙無恤愕然,經過一路上的見聞和昨日親見,他對早期儒家的包容性有了新的認識。

早期的儒家是很多元的。孔子容忍學生們對他提出尖銳的不同意見,只要不超過底線,大多能寬而恕之。其中有子路這樣的武士儒,性格偏向輕俠;有子貢這樣的商賈儒,專心於辯才和致富;有冉求這樣多才儒。知兵事政務;甚至還有曾點這樣的狂狷儒,行事跟後世儒家的對頭莊子頗爲相似。

目前來看,他們反倒是孔門裡的中流砥柱,但後來究竟發生了什麼事?使得儒家中子路、子貢、冉求、曾點這類人反而被排斥爲非主流,坐而論道的高冠儒生卻佔據了道統。

是孔子政事遇挫,徹底轉向了學術的緣故?還是在春秋戰國之交的劇變裡,發生了什麼事情,使得儒家分裂,保守和復古成了主流?

但總之,孔丘這樣一個破落貴族。早年混得慘,理想得不到實踐的機會,但至少現在名聲越來越大。歸根結底,這隻能是一個人內在魅力的結果。能說出這樣一番話的孔子,他的人格魅力都讓無恤有些嚮往,想與之交遊了。

籠罩這座尼父之丘的雲霧漸漸消散,越來越清晰起來。

冉求又道:“夫子也囑咐過,此舉只有子皙一人能爲之,旁人還是要遵守禮儀,不可效仿。這便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對了,大夫的‘錦瑟無端’一句被子貢師兄寫在簡牘上寄回來後,子皙是最喜歡的。整日捧着唸叨,這情況持續了月餘,他今日在此鼓瑟,大概是要爲大夫送別吧。”

就在這時,牆頭上曾點鼓瑟的動作由輕快變成了緩慢,快樂的瑟聲和歌聲開始變得哀傷。

“天之生我。我辰安在?譬彼舟流,不知所屆。”

看熱鬧的民衆們已經對此習以爲常,聽到曾點由歡樂轉爲哀傷,面面相覷下漸漸散開了;那些被吸引過來的鄆城流民雖然聽不懂,卻想起了背井離鄉的慘狀,竟然齊齊抽泣起來。

而趙無恤聞聲後也有些色變。

這是詩經裡的一篇《小弁》,傳說是周幽王放逐太子宜臼,宜臼內心憂憤哀怨時所作。詩寫了宜臼的孤獨、流浪、失落、痛苦、思考、質問。

寒鴉羣飛而已則孤獨,柳茂蟬鳴,而自己流浪無處存身,無父母可依。這和趙無恤驟然來到春秋時代那一個月的迷茫,還有最初被放逐時孤苦的心態有些相似。

這幾句詩歌,似乎真是專爲趙無恤而唱的。

隨着“鏗”的一聲響,瑟音和歌聲漸漸稀疏起來,情之所至,曾點竟然也淚流滿面。他懷裡的幼子曾參則不知所措地去爲父親拭淚,年紀小小便能如此懂事,長大一定也是個純純孝子。

趙無恤仰頭大聲問道:“長者如今正值盛年,有名師在上教誨,有子在膝下侍奉,每日鼓瑟,可謂樂矣,爲何流淚?”

曾點握着兒子粉撲撲的小手,看着趙無恤回答道:“我雖盛年,但三十年前方爲少年,三十年後又會在哪裡呢?人生在世,便再有壯志又有什麼用呢?不如靜享其樂。趙大夫曾有‘錦瑟無端’之言,應該能明白點的意思。”

他對趙無恤沒有行多餘的禮儀,因爲曾點覺得在方纔的音樂中,他已經與無恤神遊過一番,不再是初見的陌生人,而是相識多年的熟人了。

趙無恤在兩年前賦的那一句詩傳入了曾點耳中,讓他對無恤這個年輕後輩生出了“知己”之感。今天隱隱竟有勸無恤惜時避世,不要去曲阜赴黑暗的朝堂,摻和刀光劍影的陰謀暗算。

其中愛護後生的拳拳之意,趙無恤是能感受到的。

但人生在世,怎能不爭?如今的時局,譬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不爲刀俎,則爲魚肉!

平民士人尚且可以躬耕於荒野隱居逃避,可身爲卿族,若是政鬥失敗。那就是舉族滅亡的下場!

於是趙無恤沉吟片刻道:“子皙是狷者,有所爲而有所不爲;但無恤卻願意做一個狂者,銳意進取,爲民衆致太平……”

他環視四周。提高了聲音道:“雖千萬人,吾往矣!”

這番話振聾發聵,年輕的冉求聽得血脈膨脹,子服何垂首咀嚼着這句話,身後百餘趙氏武卒則齊齊轟然下拜。更顯得無恤鶴立雞羣。

曾點微微一愣,隨即破涕而笑,又逗弄懷裡的幼子去了。他剛纔尚情動淚流,轉眼就歡笑言談,轉變得很突然,但因其自然而然的態度,卻讓人並不覺得突兀,似乎就該如此。

“既然大夫之意如此,那點就不再廢話了。”

曾點一手拍着膝蓋敲打節拍,另一手揮袖說道:“瑟已鼓。願已了,去,去!”

等到趙無恤一行人再度東行後,只聽到身後清音再發,牆頭上曾點柔軟的歌喉裡詩歌復起,他在爲趙無恤送別。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趙無恤偏頭望着漸行漸遠的中都邑,自嘲地笑道:“還真有幾分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的感覺。要不是領邑還得着我去維新治理,晉國的紛爭局面還等着回去收拾,我還真想就這麼留在中都,好好看看孔門諸子的衆生百態。”

他現在覺得。這個學派,這個團體還是有希望的,但他們在後世走偏了的路子。趙無恤自不量力,卻想落一子閒棋,幫他們糾正過來!

……

趙無恤一行人向東走了兩天後,從廩丘到曲阜的三百里行程終於要結束了。

這裡濱臨洙水、泗水。丘陵密佈,還保存着周公傳留的風尚,民俗講究禮儀,所以當地民衆表現得小心而拘謹。土地少,人口多,人們節劍吝嗇,害怕犯罪,遠避邪惡,頗多經營桑麻產業,而少有山林水澤的資源。

封凜也在車隊裡,這一路上,他的任務就是將途經的道路記熟,並畫出草圖來。

離城還有六七裡遠,塗道上的行人就漸漸增多。路邊的田野一望無邊,遠處莊園聳立,近處數十上百的農人、隸臣妾散佈田間。手持大杖的皁衣國人挺胸凸肚地站在道邊的田壟上,正指揮幾個野人鋤草澆水。

到了午後,曲阜遙遙在望,子服何介紹道:“曲阜的正式名稱是魯城,所有魯國才以國都爲名,城中有阜,委曲長七、八里,故名曲阜。”

趙無恤放眼望去,前方首先是十餘丈寬的城壕,壕中引入了洙水作爲護城河,暮色下河水波光粼粼,看起來就象一幅不斷延伸永無止盡的畫卷。護城河內側,魯卒持戈矛巡視在以夯土和磚石築成的五丈巍峨城牆上,而城牆之下,也有一隊衣甲鮮明的士卒們正列隊站於城門兩側。

“有戎車過來了。”

一輛馬車從城下的木橋上開動,迎着無恤的車隊而來,上面飛虎旗幟迎風獵獵飄揚,車輿上一位身穿黑紅相間深衣的高大士人正拭車而望。

趙無恤見狀心中瞭然,而子服何則勃然色變。

他們都沒想到,竟然是陽虎親自前來出迎!

……

ps:孔子的老相識有叫原壤的,也是一個狂狷者,而且做出的事情還更過分。

《禮記.檀弓下》記載,原壤的母親去世了,孔子幫他清洗棺木。原壤噔噔地敲擊着棺木道:“我很久未唱歌抒懷了。”於是唱道:“狸首之斑然,執女手之卷然。”

孔子裝作沒聽見而走開。隨從的弟子問:“夫子不可以使他停止歌唱麼?”孔子道:“據丘所知,未失去的親人才是親人,未失去的老相識才是老相識。”

孔子容忍了原壤的行爲,他最討厭的人不是失禮失儀者,而是“鄉愿”之人。

第512章 田忌賽馬第373章 以人爲本第1019章 裔不謀夏,夷不亂華第1064章 棠之戰(下)第1033章 列爲諸侯(上)第376章 棋走邊角第171章 守燎之人第1130章 陟彼岡兮第108章 小懲大戒第123章食不厭精第414章 堅壁清野第507章 桐宮之囚(下)第283章 擲矛兵第753章 背水一戰第293章 初聞盜跖第1003章 縱死俠骨香第39章 逼門而入第586章 威服九國(上)第848章 織女牽牛(上)第483章 弱國無外交第353章 開源節流第25章 國野矛盾第92章 劍名獬豸第457章 天地之大第961章 趙無恤之心(上)第993章 鳴條第508章 七穆遊氏第459章 食鹽戰爭第411章 父子相見第650章 大風(7)第36章 一言之威第639章 譬如火宅第381章 兵貴神速第956章 合縱(上)第1039章 和氏璧第965章 齊人之福第871章 韓子盧,東郭逡第1130章 陟彼岡兮第862章 燕國第745章 爲何而戰?第1202章 交交黃鳥第24章 周髀數字第226章 舍爵冊勳第473章發 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第499章 宋之亂(下)第378章 虎入平陽第285章 名與實第685章 天人之辯第955章 田賁雪夜下絳都(下)第179章 青史留名第669章 破城第466章6 誰謂河廣?一葦杭之!第756章 奈何趙軍有弩砲 下第651章 大風(8)第955章 田賁雪夜下絳都(下)第1124章 刻舟求劍第721章 他就是傳奇第362章 大禮議第514章 突騎第944章 白虹貫日第1049章 ”禁酒時代“第339章 中都的燈滅了第187章 起死回生第347章 闞止第96章 莫如兄弟第702章 蒼茫世變第988章 叛國罪第643章 兩軍對壘第220章 內憂外患第694章 趙氏包圍網(上)第1116章 對酒當歌第511章 魚麗之陣第998章 眉間赤第812章 大國上卿(中)第89章 無心插柳第502章 邂逅相遇,適我願兮第169章 洵美且都第1009章 函首第791章 長平之戰(中)第1147章 華夏邊緣第506章 桐宮之囚(中)第80章 陶瓬之器第547章 墮郈(下)第608章 南渡北歸第179章 青史留名第862章 燕國第226章 舍爵冊勳第122章 不同的路第180章 八月未央第640章 投機者第603章 他回來了第1068章 苦心人天不負第403章 善者勝於未戰之時第749章 赳赳武夫 下第700章 鄭國的未來在何方?第1059章 倒行逆施第668章 攻城利器(下)第183章 驟然生變(上)第788章 太陽照常升起(中)第874章 虎牢關(上)
第512章 田忌賽馬第373章 以人爲本第1019章 裔不謀夏,夷不亂華第1064章 棠之戰(下)第1033章 列爲諸侯(上)第376章 棋走邊角第171章 守燎之人第1130章 陟彼岡兮第108章 小懲大戒第123章食不厭精第414章 堅壁清野第507章 桐宮之囚(下)第283章 擲矛兵第753章 背水一戰第293章 初聞盜跖第1003章 縱死俠骨香第39章 逼門而入第586章 威服九國(上)第848章 織女牽牛(上)第483章 弱國無外交第353章 開源節流第25章 國野矛盾第92章 劍名獬豸第457章 天地之大第961章 趙無恤之心(上)第993章 鳴條第508章 七穆遊氏第459章 食鹽戰爭第411章 父子相見第650章 大風(7)第36章 一言之威第639章 譬如火宅第381章 兵貴神速第956章 合縱(上)第1039章 和氏璧第965章 齊人之福第871章 韓子盧,東郭逡第1130章 陟彼岡兮第862章 燕國第745章 爲何而戰?第1202章 交交黃鳥第24章 周髀數字第226章 舍爵冊勳第473章發 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第499章 宋之亂(下)第378章 虎入平陽第285章 名與實第685章 天人之辯第955章 田賁雪夜下絳都(下)第179章 青史留名第669章 破城第466章6 誰謂河廣?一葦杭之!第756章 奈何趙軍有弩砲 下第651章 大風(8)第955章 田賁雪夜下絳都(下)第1124章 刻舟求劍第721章 他就是傳奇第362章 大禮議第514章 突騎第944章 白虹貫日第1049章 ”禁酒時代“第339章 中都的燈滅了第187章 起死回生第347章 闞止第96章 莫如兄弟第702章 蒼茫世變第988章 叛國罪第643章 兩軍對壘第220章 內憂外患第694章 趙氏包圍網(上)第1116章 對酒當歌第511章 魚麗之陣第998章 眉間赤第812章 大國上卿(中)第89章 無心插柳第502章 邂逅相遇,適我願兮第169章 洵美且都第1009章 函首第791章 長平之戰(中)第1147章 華夏邊緣第506章 桐宮之囚(中)第80章 陶瓬之器第547章 墮郈(下)第608章 南渡北歸第179章 青史留名第862章 燕國第226章 舍爵冊勳第122章 不同的路第180章 八月未央第640章 投機者第603章 他回來了第1068章 苦心人天不負第403章 善者勝於未戰之時第749章 赳赳武夫 下第700章 鄭國的未來在何方?第1059章 倒行逆施第668章 攻城利器(下)第183章 驟然生變(上)第788章 太陽照常升起(中)第874章 虎牢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