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兩軍對壘

“本以爲趙無恤的兵如吹噓中的那樣強大,縱橫天下無敵手,其實不過如此。”

在棘津將渡河的趙兵擊退,斬首一千,俘虜兩千後,中行寅覺得已經報了被趙無恤用一座空城幌住的一箭之仇,頓時志得意滿起來。

高強卻在旁邊給他潑了一瓢涼水:“主君,僕臣在俘虜中問了一圈,其中趙無恤的精銳武卒極少,多數是所謂的魯國中軍、左軍。何況此戰吾等也有千餘傷亡,這還只是其偏師,趙氏戰力,不容小視啊……”

“我知之……”中行寅這才稍微冷靜下來,點了點頭。尤其是那支像泥鰍一樣狡猾的雜兵,看上去就像一羣沒什麼組織的烏合之衆,可打起來卻奇招百出,最後還殺出重圍,沿着河岸灘塗、蘆葦蕩逃了。

他詢問道:“範氏在沁水邊被兩面夾擊,落得大敗,雖然吾等在此小勝贏回一局,但範氏主力已經喪了近半,先生以爲,我中行氏接下來應該如何對敵?”

高強道:“範伯北奔凡、共,想來趙氏大軍不久便會兵臨城下,範伯發來了求救信,如今的形勢,無範,則無中行氏也!主君必救範伯!在大河北岸留點人看着南岸趙兵,然後帶朝歌範兵向西趨行,必須在趙兵攻下凡、共前抵達!”

“有人建議說,凡、共兩城一時半會是無法被攻克的,說我不如退回朝歌,等待雨季到來,拖垮趙氏的銳氣……”

高強反對道:“這是避戰,會讓中行氏自己也失去銳氣,好容易破了趙軍不可戰勝的傳言,怎能如此浪費?不錯,趙氏是希望速戰的,因爲國內尚有知伯觀望,而國外,趙無恤入魯不過數年。我從那幾個被俘虜的東地大夫口中得知,魯人雖然得了他的小恩小惠,但口服而心不服,他一旦久久在晉國逗留。魯國恐會生變。何況他之前與齊、衛都結了仇,一旦拖久了,東方也要起戰事了。”

中行寅不解:“既然久戰對趙氏不利,那爲何不按照這計策,拖住他們?”

“主君。不單趙氏拖不起,我中行氏也拖不起啊!“

“此言何意?”

高強道:”趙氏擔心的是國外,但範、中行擔心的則是國內,知伯態度曖昧,國君如今也是偏向趙氏,支持他們討伐邯鄲的……”

“這個老賊……”中行寅惡狠狠地咒罵自己的堂兄知伯,“之前信誓旦旦說知、中行依然是一家,若與外人起了衝突,一定會鼎力支持,如今都拋到腦後了麼?”

高強嘆道:“知伯心思揣摩不透。也不能判定他是鐵了心要助趙氏,但吾等也不能指望太多。我更擔心的是魏、韓兩家,他們在太行以東沒什麼力量,但太行以西,卻能給範、中行的領地製造很大麻煩,一旦魏韓派大軍來支援趙氏,到那時,我兩家便大勢已去了。所以只能乘兵力尚有優勢時搏一搏,希望在會戰裡擊敗趙氏!不要給他們奇襲的機會!”

就高強而言,他覺得趙氏精銳或許和中行勁卒差不多。牧野一戰、沁水一戰能輕鬆擊敗範氏,都是靠了搶奪進攻先機,若來一場兩軍對壘的堂堂正正之戰,勝敗尤未可知。

如此一來。戰場幾乎確定下來了,就是凡、共一帶。

不過等萬餘中行大軍和五千朝歌範氏兵卒向西進發,抵達目的地時,他們卻驚聞範氏一路敗退,甚至連凡城都放棄了,只據守共城。

驚聞此消息時。高強氣得在車上猛拍車欄,仰天嘆息道:“範伯和王生糊塗啊,凡、共一南一北,互爲表裡,缺一不可。如此一來,趙氏有凡城作爲退路,即便吾等勝,也無法將其徹底打敗;共城成了趙氏通往朝歌的最後一道阻礙,若吾等敗,範氏的河內地恐怕要全境陷落了!”

……

凡、共兩城聳立在河內平原上,西望太行,東扼朝歌要道,兩城相距不過二十里地,天氣晴朗時甚至能遙遙相望。

凡城在南,這裡是周公之子凡伯的舊國,直到春秋初年還殘存,後來在諸侯吞併的浪潮中滅亡。

共城在北,最初是衛國城邑,鄭莊公那不肖的弟弟公子段出奔共,被稱作“共叔段”。

不過現如今,都是範氏的縣邑。

和牧邑一樣,這兩邑是保衛朝歌的屏障,範吉射和王生捨棄凡城,其實也有自己的苦衷。

趙無恤帶着三千前鋒,在範吉射北逃過程中窮追不捨,沿途小戰十餘,將範氏徵召的民兵衝得稀里嘩啦,又攻陷了不少鄉邑、里閭,範吉射頗有些驚弓之鳥。

加上韓氏已經參戰,趙、韓萬餘大軍緊隨其後,來勢洶洶。範吉射逃入凡城後驚魂未定,見凡邑的牆垣不過是夯土所壘,高兩丈而已,甚至連甕城都沒有,城內的府庫和青壯也不如北面的共邑完好,便果斷帶着兵卒和壯丁夜遁而去,和棄守雍邑時一樣,只留下一點人阻攔趙軍腳步。

盜跖一心戴罪立功,請命攻城,趙軍以他爲前鋒,花了一晝夜時間就拿下凡城,如此一來,又有了一處進取的基地。

但城內府庫被燒,井水被填,他們的補給線也拉長了幾十裡,範氏則將左右城邑的兵卒集中到了共城,合計五千餘人。共城不比凡城,是範氏重點經營的要塞城池,外牆也是磚石所包,不費一番氣力無法攻陷。

何況,中行氏的大軍也已抵達了,他們橫亙在凡、共兩城之間。

兩軍勢均力敵,又都是初到此地,加上之後天公不作美,下了一兩天雨,都未敢輕動。

對峙兩日站穩腳跟後,他們便開始了試探性的進攻。

這一日,驟雨初晴,趙無恤登凡城樓闕,遠望共城,只見共城內外皆有敵兵,城頭守備森嚴,城外連營數裡。

他對身邊的項橐問道:“你年輕眼力好,能看出中行氏的佈置如何麼?”

聰明的項橐也讀過不少兵書:傳聞是太公望所著的問對,從齊國重金購來的司馬法,他都有涉獵,加上平日裡跟着趙無恤南征北戰,耳渲目染下,也能參贊軍機。不過趙無恤對他,口頭上一向是貶多於褒,此子性格驕傲,加上才幹極高,他可不希望培養出一個楊修來。

項橐望了望,說道:“中行氏的家臣中肯定有懂兵事的,知道’守城必守野‘的道理,雖然配合範氏守城,卻沒有一味地龜縮城中,而是派出了萬餘人駐紮城外,與城中成犄角之勢。”

沒錯,中行氏還在營外挖了溝壕,溝壕內柵欄高聳,看上去很像回事兒。

“紮營對陣,看來中行寅贏了棘津那一仗後信心大增,想要與吾等來一場堂堂陣陣的對壘了。”趙無恤嘿然冷笑道:

“不過中行氏還是缺少和我軍交手的經驗,他們不知道,趙氏武卒,能奇,亦能正!”

第1094章 過河!過河!第658章 大風(完)第794章 壁壘第436章 醫者心第1104章 人生最大的樂趣第1025章 中原北望氣如山(下)第551章 我見泰山崩於前(下)第150章 震懾宵小(上)第494章 狡兔死,走狗烹第310章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第633章 牧野洋洋(中)第498章 宋之亂(上)第351章 雙姝第328章 梟臣的末路(下)第1169章 金陵王氣第378章 虎入平陽第421章 無衣無褐,何以卒歲?第504章 夫差第855章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第824章 大學第214章 如霹靂弦驚(上)第980章 飲馬河渭第50章 殖我田疇(上)第877章 魚躍龍門第1015章 西岐有鳳,鳴於昆崗第973章 背水一戰第1090章 王侯盡北望(下)第485章 夾谷之會(上)第213章 衆志成城第942章 刑人(上)第734章 亡國之音 上第369章 千金市馬骨第104章 照打不誤第1026章 邗溝、菏水第548章 濟清第162章 狄服騎射第825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312章 其命維新(上)第516章 訪賢第388章 攻其無備,出其不意第634章 牧野洋洋(下)求月票!第1149章 身騎白馬第1108章 齊桓晉文之事第1135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337章 小司寇第876章 版築之間第85章 中原有菽第787章 太陽照常升起(上)第258章 三年之期第363章 楮皮紙第148章 輕騎夜擊第724章 張孟談第464章 趙卿歸6來第370章 吳國人來了第933章 天災第995章 叔侄第906章 水力第1145章 犁庭掃穴第121章 義利之辨第474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911章 沸鼎(上)第408章 壯志與陰謀第555章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519章 漁父第1079章 有殺生以成仁第39章 逼門而入第87章 豆在釜中第1031章 朝天子(上)第846章 塞上曲(下)第302章 落魄的三桓第1200章 長安灞上(上)第504章 夫差第655章 大風(12)第49章 有女如雲第668章 攻城利器(下)第668章 攻城利器(下)第697章 攜芍藥以求兮(上)第924章 禍亂之源第991章 蒲阪之戰(中)第1171章 尺蠖之屈第795章 士爲知己而搏第930章 鄒魯第205章 臣與君第1159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1085章 徐偃王第1112章 黃池之會第1120章 人生不滿百第232章 士冠禮(下)第267章 馳逐蹴鞠第1198章 四百年後併爲一家第576章 繼業者第996章 楚巫第85章 中原有菽第98章 攪動全局第158章 清揚婉兮第844章 猗頓之富第1168章 成大事者第1081章 肯爲君王捲土來?第593章 邾婁稱藩第1201章 長安灞上(下)
第1094章 過河!過河!第658章 大風(完)第794章 壁壘第436章 醫者心第1104章 人生最大的樂趣第1025章 中原北望氣如山(下)第551章 我見泰山崩於前(下)第150章 震懾宵小(上)第494章 狡兔死,走狗烹第310章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第633章 牧野洋洋(中)第498章 宋之亂(上)第351章 雙姝第328章 梟臣的末路(下)第1169章 金陵王氣第378章 虎入平陽第421章 無衣無褐,何以卒歲?第504章 夫差第855章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第824章 大學第214章 如霹靂弦驚(上)第980章 飲馬河渭第50章 殖我田疇(上)第877章 魚躍龍門第1015章 西岐有鳳,鳴於昆崗第973章 背水一戰第1090章 王侯盡北望(下)第485章 夾谷之會(上)第213章 衆志成城第942章 刑人(上)第734章 亡國之音 上第369章 千金市馬骨第104章 照打不誤第1026章 邗溝、菏水第548章 濟清第162章 狄服騎射第825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312章 其命維新(上)第516章 訪賢第388章 攻其無備,出其不意第634章 牧野洋洋(下)求月票!第1149章 身騎白馬第1108章 齊桓晉文之事第1135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337章 小司寇第876章 版築之間第85章 中原有菽第787章 太陽照常升起(上)第258章 三年之期第363章 楮皮紙第148章 輕騎夜擊第724章 張孟談第464章 趙卿歸6來第370章 吳國人來了第933章 天災第995章 叔侄第906章 水力第1145章 犁庭掃穴第121章 義利之辨第474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911章 沸鼎(上)第408章 壯志與陰謀第555章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519章 漁父第1079章 有殺生以成仁第39章 逼門而入第87章 豆在釜中第1031章 朝天子(上)第846章 塞上曲(下)第302章 落魄的三桓第1200章 長安灞上(上)第504章 夫差第655章 大風(12)第49章 有女如雲第668章 攻城利器(下)第668章 攻城利器(下)第697章 攜芍藥以求兮(上)第924章 禍亂之源第991章 蒲阪之戰(中)第1171章 尺蠖之屈第795章 士爲知己而搏第930章 鄒魯第205章 臣與君第1159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1085章 徐偃王第1112章 黃池之會第1120章 人生不滿百第232章 士冠禮(下)第267章 馳逐蹴鞠第1198章 四百年後併爲一家第576章 繼業者第996章 楚巫第85章 中原有菽第98章 攪動全局第158章 清揚婉兮第844章 猗頓之富第1168章 成大事者第1081章 肯爲君王捲土來?第593章 邾婁稱藩第1201章 長安灞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