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投其所好

這幾日南子不敢入睡,困得不行才趴在宋公的棺槨邊打下盹,這在旁人看來是公女守喪至孝的表現,只有南子知道,她是害怕一旦入睡,宋公的冤魂會度次入夢。╡。

輾轉反側細細思索過往,她也是怕了,先前算計樂大心,就因爲手中沒有自己的力量,一旦對方動政變,她竟像個無力的嬰兒一樣只能束手就擒。吸取過去的教訓,在宋公死後,南子便處心積慮地謀取權勢,她成功控制了無主的宮廷,成了公室代言人,甚至有權參與擇立新君的大事。

但南子已有自知之明,她掌握的力量就如同建在沙丘上的堡壘,沒有趙無恤和司城樂氏、皇氏的默許便會轟然倒塌,南子將再度淪爲政治工具和男人們的玩物。

南子也知道自己以公女身份佔據宮廷名不正言不順,這裡遲早會迎來新主人。

“所以要儘快讓公孫糾來商丘繼位,他不過是個十歲孺子,對我言聽計從,控制了他,我便又多了一份依仗。”

但圍在城門邊的吳國人和向氏兄弟,卻成了南子的心病,她清楚,若當時進城的是他們,自己的處境只會更糟。

所以她對此很上心。

南子坐在帷幕裡說道:“我聽聞吳國太子夫差是個難相與的人,因前幾日商丘閉門不納之事而惱羞成怒,他派兵堵着四門不讓人進出,甚至連趕來憑弔先君的大夫們都被阻攔扣押,趙小司寇有讓吳人退卻的計策?是什麼計策?”

趙無恤道:“吳國太子夫差也不是真的水潑不進,我計策就是投其所好。”

“投其所好?”

趙無恤回憶着歷史上的夫差和親眼所見的夫差,讓兩個形象融爲一體,他的貪婪,他的自負,他的囂張跋扈和婦人之仁……

“我曾聽人說,吳王闔廬吃飯時不吃兩道菜,坐席不用兩層,宮室不建在高臺上。╪┠.(﹝。{o[m{器具不用奢侈的紅漆和瓷器,姑蘇城內不許造亭臺樓閣,車船不用裝飾,衣服用具實用而不糜費……但太子夫差卻恰恰反其道而行之。此人極其好色,夜宿必須在樓臺池沼,睡覺時必須有女色相伴……”

聽到這裡,南子心中一沉,卻是想歪了:”他莫非是要讓我去以女色接近夫差。求吳人退兵?”

經歷宋國大亂後,南子看透了世事,對除她以外的人產生了嚴重的信任危機,即便對趙無恤也有深深的猜疑。畢竟兩人雖然有交情,其實只是兩年前的一面之緣,在黃堂裡說了些半真半假的約定,事後寫一些真假摻半的信件而已。

人是會變的,他能在魯國廝混到如此地步,絕非心慈手軟之輩,也不知道還是不是兩年前那個赤子?

卻聽趙無恤繼續說道:“夫差在外面哪怕只有一天。想得到的東西也一定要得到,珍玩之物,一定要劫掠帶走。而且此人還極其虛榮,喜歡人吹捧,所以吾等便能投其所好,就看公女舍不捨得付出代價了。”

南子咬牙切齒地問道:“什麼代價?趙小司寇但說無妨。”若趙無恤也是和她父親一樣的人,爲了眼前利益要南子去獻身,她必定會大失所望。

趙無恤笑道:“既然要投其所好,自然會有所花費。且請公女先將內府的財帛、金銀轉交一半給樂大司城,重新組建外府。何如?”

“內府?”南子眨眨眼,這倒是她未曾想到的。

……

原本殷周王室都設立了總管財政收支的“大府”,由大宰掌管九貢、九賦、九功,收取卿大夫和國人交納的財物。並把財物分撥給負責收藏以待用的各府。

所謂內府外府,只是其下屬機構。

可到了春秋時期,許多機構都開始縮水裁減,比如宋國,就只保留了外府和內府兩個經濟機構。內府掌握山林水澤的收入和公室產業,爲國君的私府。外府則是國庫。凡祭祀、招待賓客、會盟、出兵征伐的財物費用,以及國內公有開支,都由外府調撥。

趙無恤張口索要內府的一半財帛,南子聽後心中一緊,她乘着商丘城內的混亂和權力真空控制了內府,扼住了城內財源,司馬耕等人已多次抱怨過,趙無恤對此事默默地忍了她三天,現在終於等不下去了麼?

“這與退敵之策有關?”她想轉移話題。

趙無恤卻不放過她:“當然有關,放給吏臣的俸祿,給兵卒們的賞賜,這是公家的行政之費,一般由外府來籌備。至於辦理國君喪葬,用的則是內府錢帛。如今外府失守,財帛遺失殆盡,想要讓宋國朝政維持下去,只能先從內府挪用了,還望公女能以大局爲重……”

南子悵然若失,本以爲利用舊情誼,趙無恤會善意待她,如今卻要硬生生從她手裡奪走財權?

你果然變了,當真要將我身上防身的武器卸得一乾二淨不成?

樂溷和皇瑗也附議,他們每到要用錢帛時就得差人找南子討好,實在是有些不耐。

南子一時間心灰意冷,只能聽之任之,卻又聽趙無恤說道:“還望公女勿怪,宋國百廢待興,一切都得有規矩,此番從內府挪用的錢帛,待來年稅賦收上後自當歸還。我聽聞宋國內府職官有許多空缺,即便公孫糾繼位,他年紀小小也無法控制局面,未免受人欺瞞,我的想法是,不如讓公女繼續掌管內府,二位卿士以爲如何?”

樂溷倒是知道自己能耐不足,能打贏這場內戰全靠妹夫,所以便附和道:“理應如此!”

見他答應了,皇瑗獨木難支,也只能同意,心裡覺得怪怪的,怎麼感覺趙無恤這個外人反倒像是宋國真正的執政?

趙無恤補充道:“最好再擬定一個條陳,讓此事合乎禮法。”

樂溷和皇瑗以爲然,南子也一下恍然大悟,趙無恤雖然從她手裡取了一半錢帛,卻順便將她遮遮掩掩控制內府的勾當公開化,合法化了!

只要把公室收支和官府分開,南子這個做姐姐的爲小堂弟管管財務,這說出去多理直氣壯啊!

她一下子不知該說什麼好,如此看來,趙無恤已經夠留情面了,她努力讓自己的聲音聽上去不要哽咽,問道:“趙小司寇莫不是想用財帛賄賂夫差?”

皇瑗很是憂鬱:“早在前日,我便讓人帶着禮物去犒軍,夫差卻不接受,將禮物統統扔了,將使者斷紋面趕了回來,非得吾等開門賠罪才行。”

趙無恤道:“夫差眼高於頂,一般的財帛只怕不能讓他動心,更何況向氏二卿爲了靠他入城,肯定會在旁慫恿,所以必須是尊禮、重禮才行。”

皇瑗和樂溷對視了一眼:“那便只有獻上五牢之禮了……”

春秋之時,以牛、羊、豕各一爲一牢,這就是這時代最高規格的禮物了。

面對不同的賓客,徵牢的規格不盡相同:正所謂“饔餼七牢,侯伯之禮”,諸侯用七牢。五牢,則是卿之禮,三牢,大夫之禮。夫差作爲吳國太子,理應比諸侯低一級,受五牢之禮是比較合適的。

“五牢?“趙無恤笑笑不說話。

“那用諸侯之禮的七牢?”皇瑗又試探着問道。

“大司寇當夫差是什麼人,乞丐?”

“吳國人的胃口的確很大……”樂溷掰着指頭算了會,咬了咬牙道:“那就用天子之禮的九牢!這下夫差該滿意了罷!”

皇瑗提醒他道:“這太過於僭越了……”倒不是捨不得那幾十頭豬牛羊,而是皇瑗骨子裡比較恪守禮法。

趙無恤不屑地說道:“就算僭越了,周天子也不會派人來責問,還是將吳國人打了要緊,不過九牢仍嫌不夠!”

皇瑗和樂溷愕然,不過他們哪裡有趙無恤瞭解夫差啊。

最後還是南子拍了板:“那就用過天子規格的十牢,何如?”

趙無恤還是搖頭:“還是不夠,魯國饗晉國之卿曾用上了十牢,夫差心比天高,必須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規格才能滿足他的虛榮,才能將他打走。”

偏殿內三人有些怔,齊聲問道:“那要多少纔夠?”

趙無恤笑道:“起碼得九十九牢!”

……

“你沒有弄錯?商丘內送來了九十九牢的徵禮!?”

向巢瞪大了眼睛,看着來報訊的弟弟向魋。

“沒有錯,這是禮單的副本,請大兄過目……”向魋滿頭大汗,將一塊寫滿小字的上好絹帛遞給哥哥,他方纔也是被上面的內容震驚了。

向巢接過一看,上面滿是溢美之詞,誇夫差英明神武,誇吳國是患難友邦,誇他爲宋國叛黨平定立了大功,但如今宋國新遭變亂,城內一團糟,開門迎客招待不週恐怕讓太子你笑話,不如去鴻口紮營幾日,待商丘稍穩後再來不遲。全文文采飛揚,看得出是用了心遣詞造句的,也不知道是讓哪個機靈的筆吏寫的……

這些廢話之後便是各式禮物了,珍玩之類的倒也不算貴重,但末尾的“徵牢九十九”則讓向巢冷汗直冒。

“瘋了,商丘裡的主事之人真是瘋了,居然幹出這種事情來……”

對方根本不按套路出牌,九十九牢!?亙古未聞啊!

向巢將那絹帛狠狠揉成一團扔到一邊,好讓自己的心情冷靜一下,隨即追問弟弟道:“吳國太子什麼反應?”

第370章 吳國人來了第660章 卿士之死(上)第763章 戰俘問題第186章 束手無策第809章 魏策第486章 螳臂當車!第238章 大車檻檻第360章 臥榻之側第1046章 王師北定中原日第1096章 濟北第866章 不如生女好第298章 仲尼弟子衆生相第446章 折衝樽俎第266章 侈靡之業第39章 逼門而入第355章 公輸紙第431章 營中有變第167章 子貢的抉擇第542章 鳴鼓第712章 范蠡文種(上)第916章 眼看他樓塌了 上第369章 千金市馬骨第812章 大國上卿(中)第934章 天道遠第824章 大學第973章 背水一戰第19章 錦瑟無端第345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上)第352章 將治魯第999章 殘城第11章 幸不辱命第890章 人爲刀俎第853章 八百里分麾下炙第1133章 中山已滅第423章 雪橇第804章 三家第269章 城濮之丘第1177章 似是故人來第677章 可願來此一會?第787章 太陽照常升起(上)第237章 道路輿第1026章 邗溝、菏水第610章 我的兄弟姐妹(上)第1056章 西施(下)第711章 葉公好龍第745章 爲何而戰?第441章 用人第1219章 昊天有成命第707章 南國金鼓第367章 楫門而盜第363章 楮皮紙第649章 大風(6)第394章 圈套第1094章 過河!過河!第37章 我的成邑第109章 陶復陶穴寫在第三捲開始前的話第30章 鄉中三吏第684章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第796章 千夫所指又如何?第422章 兩難抉擇第956章 合縱(上)第1202章 交交黃鳥第883章 秦歌一曲(下)第411章 父子相見第517章 隱士章第467章 中流擊楫第1194章 沐猴而冠第1124章 刻舟求劍第112章 少虡煌煌 上第161章 修我戈矛第744章 濟濟多士第564章 亦能絕之!第311章 修齊治平第4章 單騎走馬第830章 吳王金戈越王劍(下)第785章 家人第1106章 浮海而去第1029章 王孫歸不歸?(中)第3章 沒車的男人傷不起第77章 吾之子房第343章 盜亦有道(下)第425章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第520章 滄浪之水第405章 以誰爲主?第451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936章 螽斯第194章 醫扁鵲第1138章 徵蓬出漢塞第569章 譬如北辰第725章 韓氏之敗第18章 趙氏公議第644章 大風(1)第650章 大風(7)第957章 合縱(下)第383章 該怪誰?第40章 碩鼠碩鼠第1198章 四百年後併爲一家第1174章 法理人心第1002章 跖之徒
第370章 吳國人來了第660章 卿士之死(上)第763章 戰俘問題第186章 束手無策第809章 魏策第486章 螳臂當車!第238章 大車檻檻第360章 臥榻之側第1046章 王師北定中原日第1096章 濟北第866章 不如生女好第298章 仲尼弟子衆生相第446章 折衝樽俎第266章 侈靡之業第39章 逼門而入第355章 公輸紙第431章 營中有變第167章 子貢的抉擇第542章 鳴鼓第712章 范蠡文種(上)第916章 眼看他樓塌了 上第369章 千金市馬骨第812章 大國上卿(中)第934章 天道遠第824章 大學第973章 背水一戰第19章 錦瑟無端第345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上)第352章 將治魯第999章 殘城第11章 幸不辱命第890章 人爲刀俎第853章 八百里分麾下炙第1133章 中山已滅第423章 雪橇第804章 三家第269章 城濮之丘第1177章 似是故人來第677章 可願來此一會?第787章 太陽照常升起(上)第237章 道路輿第1026章 邗溝、菏水第610章 我的兄弟姐妹(上)第1056章 西施(下)第711章 葉公好龍第745章 爲何而戰?第441章 用人第1219章 昊天有成命第707章 南國金鼓第367章 楫門而盜第363章 楮皮紙第649章 大風(6)第394章 圈套第1094章 過河!過河!第37章 我的成邑第109章 陶復陶穴寫在第三捲開始前的話第30章 鄉中三吏第684章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第796章 千夫所指又如何?第422章 兩難抉擇第956章 合縱(上)第1202章 交交黃鳥第883章 秦歌一曲(下)第411章 父子相見第517章 隱士章第467章 中流擊楫第1194章 沐猴而冠第1124章 刻舟求劍第112章 少虡煌煌 上第161章 修我戈矛第744章 濟濟多士第564章 亦能絕之!第311章 修齊治平第4章 單騎走馬第830章 吳王金戈越王劍(下)第785章 家人第1106章 浮海而去第1029章 王孫歸不歸?(中)第3章 沒車的男人傷不起第77章 吾之子房第343章 盜亦有道(下)第425章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第520章 滄浪之水第405章 以誰爲主?第451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936章 螽斯第194章 醫扁鵲第1138章 徵蓬出漢塞第569章 譬如北辰第725章 韓氏之敗第18章 趙氏公議第644章 大風(1)第650章 大風(7)第957章 合縱(下)第383章 該怪誰?第40章 碩鼠碩鼠第1198章 四百年後併爲一家第1174章 法理人心第1002章 跖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