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真正的戰爭纔剛剛開始(下)

盜跖是個極驕傲的人,他早年在大野澤落草爲寇,麾下從卒九千人,橫行東國,侵暴魯、宋、曹、衛等諸侯。所過之邑,大國守城,小國入保,萬民苦之,也算一方豪傑,自以爲天下無敵。

直到被趙無恤帶着武卒幾頓胖揍後,他那顆桀驁不馴的心才稍微安分,勉強屈尊其下。

可這幾年下來,盜跖的武運又開始昌隆起來,先是在濟水、濮水、午道追得齊國商賈雞飛狗跳;又在大河上給齊國陳氏製造麻煩;前年的宋之亂中,他更憑藉一支奇兵立下大功。當然,在那裡他也碰上了這輩子第二個心服的人,便是在草澤中引路的神秘漁父。

總之,盜跖又開始驕傲了,又覺得自己可以打遍天下無敵手。

結果這次興致勃勃地被調來晉國,剛在棘津露了個頭,就遭遇了一場大敗。

他很鬱悶,此刻在趙無恤的審視下,摸着一臉鬍子拉碴顯得很不好意思。

趙無恤盯着這個一向不懼權貴的部下:“說說吧,究竟是怎麼回事?”

盜跖張口數次,才說道:“事情是這樣的,數日前,吾等抵達棘津南岸,便準備北渡大河。因爲斥候和探哨說,中行氏急行軍往西去了,所以吾等信以爲真,放心渡河,直到此時,還算一切順利。”

“棘津北岸雖建有小邑,但佔地不廣,大部分碼頭在牆垣之外。就在吾等剛剛渡過去一半人時,突然得到消息,有一支大軍在逼近,中行氏與範氏萬餘人突然進攻了棘津,故吾等猝不及防。”

趙無恤聽罷啞然:“這不就是我之前用過的聲東擊西之計麼,中行氏裡也有人才啊,竟偷師過去用在汝等身上,居然還奏效了?”

他有些失望,雖然後續部隊中精銳沒法和前鋒比,但也有一千武卒壓陣。加上羊舌戎善守,盜跖善攻,這兩人配合,本應萬無一失纔對。孰料還是打了一場敗仗:武卒成軍以來。遭遇的最大一場敗仗!

盜跖慚愧地說道:“敵軍時機選的很好,八千人渡河要兩天時間,河水又把南北互相切斷,先前做的防備遠遠不夠。當時我帶着流民師和左軍的人已在北岸,羊舌司馬則在南岸。當敵軍攻來時。他也想過來增援,但船隻多在北岸,加上水流湍急,直把載援兵的木筏往下游衝,很難策應,結果便剩下吾等以寡敵衆。”

“說下去,究竟損失了多少人,這纔是我最關心的!”

盜跖言道:“遇襲後我方損失近千,下臣眼見相鄰的陣地紛紛失守,覺得北岸碼頭和小邑恐怕難保。便帶人掩護衆人撤離。我足足頂了幾個時辰,讓武卒和中軍順利撤走,只剩下左軍……”

左軍,是由東魯大夫的屬民組成的雜兵,這些人本就是拉出來當民夫用的,趙無恤已經能猜到結果了。

盜跖恨恨地說道:“那些統帥左軍的大夫也不含糊,在中行氏的徒卒衝過來時直接砍斷旗幟投降了,我的側翼就這樣崩潰。”

結果是,武卒和中軍的部分雖有死傷,但主力順利撤回南岸。在羊舌戎的指揮下駐於廩延,這或許是不幸中的萬幸。左軍則泰半投降敵軍,趙無恤雖不可惜,卻也有些不快。

“最終。我只能自己殺出一條血路,帶着手下從灘塗和蘆葦蕩中突圍出來,也不好再去南岸了,便沿着河岸向西開拔,希望找到將軍主力……”

還好河邊是盜跖熟悉的地形,這次共帶了千餘人逃出來。這些由盜寇和流民雜處的烏合之衆,平日是屯田的隸農,訓練一般,待遇一般。居然衝破了中行氏的重重包圍活着出來,又西行兩百里與主力匯合,的確很了不起。

“下臣喪師辱君,還請將軍懲處!”盜跖臉上燒得不行,他平日眼高於頂,可在趙無恤橫掃範、邯鄲的時候,自個卻打了一場可恥的敗仗,真是丟人到家了!

趙無恤卻問道:“你說你抵抗了數個時辰,那敵軍損失如何?”

盜跖大聲道:“吾等也沒讓他們好過,中行和範氏攻克棘津至少付出了兩千人的代價!”

兩千人……趙無恤不知這個數字可不可靠,姑且相信作爲參考吧。

“喪師,于軍法當誅……但你也有掩護之功,就連我也沒料到,中行勁卒居然如此善戰,而且中行寅身邊還有高明的謀士輔佐……”

趙無恤回頭問道:“莫非是先生之前提過的齊人高強?”

坐在趙無恤身邊細聽的楊因一直沒說話,此時才拱手道:“也只有高強了,此人曾是齊國正卿,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卻一夜之間失去了一切,俗言道三折肱而爲名醫,他既知高處之寒,又知低處之苦,他三十年來痛定思痛,閱書千卷,是中行氏的第一謀臣。”

無恤慨然道:“範有王生、張柳朔,中行有高強,這兩家的確不能小覷啊。”

見衆人必勝的信念有些動搖,他又徒然擡高了聲音:“但我趙氏卻更加人才濟濟!有董子穩定晉陽後方,有尹先生鎮守長子,有傅先生在新田奔波,有陽子狠計百出,有楊先生無所不答,有郵司馬將兵涉險,有鄭司士扈衛左右,還有周先生直言進諫……”

最後趙無恤走到盜跖身邊,拍了拍他的肩膀:“我麾下也不乏人才,就說子石,便是一名不世出的將才,你此戰雖敗猶榮,先前被東地左軍拖累受的憋屈,就在下一戰裡討回來罷!”

“唯!”盜跖得到理解後十分感動,他大聲應諾,卻不知趙無恤暗想的是,對於桀驁的盜跖來說,輸上一場也不是什麼壞事。

“對了,中行大軍現在何處!?”

盜跖嚴肅了起來:“中行氏一把火燒了棘津碼頭,又留千餘人看着對岸,然後回牧邑休整一日,便傾巢而出,往凡、共一帶來了,大概就在我身後百里之外!”

趙無恤看了看地圖,面色變得凝重:“高強和王生倒是默契,範氏退守,中行打掉後顧之憂後馳援。如此一來,戰場便北移到了這裡,到了吾等陌生的客場了……不過,我就怕他們不來!”

閉目思索片刻後,趙無恤睜開了充滿戰意的雙眼,語重心長地說道:“二三子勉之,真正的戰爭,恐怕纔剛剛開始!”

……

這是趙無恤的營帳,趙鞅卻在外面靜靜地聽着,一旁執勤的東趙兵卒則不敢吱聲。

說來也怪,在做爹的不輕不重地打了兒子一頓後,東西二趙間涇渭分明竟被打破了,隱隱的排斥和敵意消失。

再度合兵後,趙無恤經常向趙鞅的食客們諮詢問題,越發得到西趙家臣們認可,趙鞅也時不時在東趙兵營裡走動,他的人格魅力再度顯現,連魯、宋異國籍貫的兵卒也知道,這是老主君,必須像侍奉大將軍那樣服從他。

聽到趙無恤在裡面激勵旁聽的衆人後,趙鞅微微頷首,爲趙無恤越發嫺熟的御下之術而讚許。他的確是一個好嗣君啊,若自己像上次風卒一樣不能理事,亦或在戰爭中遭遇不幸,無恤應該能順理成章地接管整個趙氏,徹底讓東西二趙合而爲之一罷……

至少在這一點上,趙鞅可以放心了。

他爲兒子的成長讚歎,聽完最後一句後則皺眉不已,他也不進去,而是揹着手在營內踱步走了起來。

哨樓處,預示一切無事的低沉號角高奏,攪動了黃昏憂鬱寂寞的空氣。

說實話,這纔是趙鞅喜歡的生活。在沙場上,走在士兵中間,比待在朝堂和廟宇中舒服多了。東西二趙的部下都很愛戴趙鞅,一堆營火前,三名弩兵斗膽邀他共享剛逮住的野兔,一名年輕的騎從則紅着臉,下拜稽首自述自己的來路,他祖上是服侍了趙氏幾代人的家臣。

繞了小半圈後,夜色漸至,凜冽的夏風穿過柳樹叢,枝條翻騰,低語沉吟。

鄭龍扶着劍,周舍捧着筆和紙,一直默默地跟在趙鞅後面,一個要保證主君的毫髮無傷,一個則想記錄下主君的每一句話,天色徹底暗了,幾隻流螢,已翩然在他們的身邊飛舞……

這是大決戰前的沉寂安靜啊……

直到這時,趙鞅才望瞭望東方,百里之外,中行氏的大軍正在朝這邊開拔。

趙鞅彷彿能看到,廣袤的河內平原上,風起雷動,中行氏的熊羆旗遍佈四野,正齊齊指向西方,隨後是黑壓壓的一片,一萬東陽勁卒在朝歌派出的戰車扈從下,徒步跋涉在大道上……

他們與己方人數相差無幾,還有凡、共的範氏守軍策應,這場仗,不太好打啊。

但卻是決定整場戰爭勝負,晉國命運的碰撞!

“無恤說的不錯,真正的戰爭,纔剛剛開始!”

ps:第二章在晚上

第641章 真正的戰爭纔剛剛開始(上)第797章 義在東軍第541章 新宋第265章 鼓勵消費第420章 大雪滿弓刀(下)第45章 兄弟鬩牆第1070章 太宰嚭第1168章 成大事者第522章 十年後的霸主第585章 泗上諸侯第423章 雪橇第1059章 倒行逆施第1128章 巧捷惟萬端第613章 最是無情第1093章 天子致胙(下)第192章 孟談三策(下)第252章 樂而忘歸第708章 吳王夫差第816章 秦人第1148章 草原上的明珠第402章 這不是減竈計第974章 欲窮千里目第708章 吳王夫差第640章 投機者第39章 逼門而入第393章 大盜的綱領第951章 連橫(上)第924章 禍亂之源第1184章 白公勝變法(下)第456章 盜跖第1030章 王孫歸不歸?(下)第742章 暴行第613章 最是無情第923章 移花接木(下)第938章 蟲豸第820章 無爲有爲(下)第950章 武裝賑災第80章 陶瓬之器第642章 真正的戰爭纔剛剛開始(下)第387章 齊人兵鋒,不在西魯!第973章 背水一戰第925章 《用間篇》第499章 宋之亂(下)第1069章 黃雀在後第331章 豎子不可與之謀!第433章 傷寒(中)第26章 猛士歸心第842章 藏寶符於恆山第1006章 決戰風陵渡(下)第436章 醫者心第53章 冬至(二)第495章 墮四都!第771章 永不倒下的林第965章 齊人之福第1084章 死於安樂第1218章 絕筆春秋第812章 大國上卿(中)第75章 騂騂角弓第1170章 自古誰能辨忠逆?第354章 造紙術第276章 料敵於先第412章 獵國(上)第380章 南子的消息第600章 阿姊(上)第698章 攜芍藥以求兮(下)第1193章 楚王勝第692章 同根相煎第139章 裡應外合第892章 過河卒第221章 逝者長已矣第449章 陽虎之死第139章 裡應外合第541章 新宋第67章 大都無防第95章 劍擊之技第1066章 稻花香裡說豐年(下)第788章 太陽照常升起(中)第701章 當國第829章 吳王金戈越王劍(上)第293章 初聞盜跖第1097章 萬里長城萬里空第345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上)第616章 我的名只告訴未來夫婿第977章 千乘萬騎第113章 少虡煌煌 下第237章 道路輿第271章 甄邑攻略(中)第1209章 非戰之罪第242章 成人禮第134章 寤寐求之第617章 一筆寫不出兩個趙字第465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 裡馬第427章 上陣父子兵(下)第700章 鄭國的未來在何方?第693章 哀其不幸第1160章 鼎之輕重第858章 馬革裹屍第299章 苛政猛於虎第100章 不了了之第40章 碩鼠碩鼠
第641章 真正的戰爭纔剛剛開始(上)第797章 義在東軍第541章 新宋第265章 鼓勵消費第420章 大雪滿弓刀(下)第45章 兄弟鬩牆第1070章 太宰嚭第1168章 成大事者第522章 十年後的霸主第585章 泗上諸侯第423章 雪橇第1059章 倒行逆施第1128章 巧捷惟萬端第613章 最是無情第1093章 天子致胙(下)第192章 孟談三策(下)第252章 樂而忘歸第708章 吳王夫差第816章 秦人第1148章 草原上的明珠第402章 這不是減竈計第974章 欲窮千里目第708章 吳王夫差第640章 投機者第39章 逼門而入第393章 大盜的綱領第951章 連橫(上)第924章 禍亂之源第1184章 白公勝變法(下)第456章 盜跖第1030章 王孫歸不歸?(下)第742章 暴行第613章 最是無情第923章 移花接木(下)第938章 蟲豸第820章 無爲有爲(下)第950章 武裝賑災第80章 陶瓬之器第642章 真正的戰爭纔剛剛開始(下)第387章 齊人兵鋒,不在西魯!第973章 背水一戰第925章 《用間篇》第499章 宋之亂(下)第1069章 黃雀在後第331章 豎子不可與之謀!第433章 傷寒(中)第26章 猛士歸心第842章 藏寶符於恆山第1006章 決戰風陵渡(下)第436章 醫者心第53章 冬至(二)第495章 墮四都!第771章 永不倒下的林第965章 齊人之福第1084章 死於安樂第1218章 絕筆春秋第812章 大國上卿(中)第75章 騂騂角弓第1170章 自古誰能辨忠逆?第354章 造紙術第276章 料敵於先第412章 獵國(上)第380章 南子的消息第600章 阿姊(上)第698章 攜芍藥以求兮(下)第1193章 楚王勝第692章 同根相煎第139章 裡應外合第892章 過河卒第221章 逝者長已矣第449章 陽虎之死第139章 裡應外合第541章 新宋第67章 大都無防第95章 劍擊之技第1066章 稻花香裡說豐年(下)第788章 太陽照常升起(中)第701章 當國第829章 吳王金戈越王劍(上)第293章 初聞盜跖第1097章 萬里長城萬里空第345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上)第616章 我的名只告訴未來夫婿第977章 千乘萬騎第113章 少虡煌煌 下第237章 道路輿第271章 甄邑攻略(中)第1209章 非戰之罪第242章 成人禮第134章 寤寐求之第617章 一筆寫不出兩個趙字第465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 裡馬第427章 上陣父子兵(下)第700章 鄭國的未來在何方?第693章 哀其不幸第1160章 鼎之輕重第858章 馬革裹屍第299章 苛政猛於虎第100章 不了了之第40章 碩鼠碩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