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騂騂角弓

八十步!

衆少年聽罷,議論紛紛,上一次呂行與人比射時,他只是挪到了七十步外,這一次,居然是八十步,是呂行的射術又有了進步?還是說,他上一回只是隨意扣弦,並未顯露真正的本事。+

趙無恤聽後也略略吃驚,八十步,這可是一個了不得的距離了。

周代以八尺爲一步,而一尺合後世23.1釐米,也就是說,一步大概是185釐米,八十步則是將近150米!

趙無恤前世也對弓箭着迷過,但只是玩票性質,水平不咋地,這一世繼承了身體的天賦,纔有了起色。

他知道,弓箭有最大射程和有效射程的概念,以春秋時代初具發展的弓種情況看,諸夏軍中通用的反曲角弓,最大射程一般在110步左右,有效射程則在70到80步這一範圍。但實際上,哪怕是前世,能在50步內箭無虛發,就已經是玩弓的佼佼者了。

而呂行要在八十步外施射,說明他的射術已經達到了常人的頂峰,再往上,恐怕就能觸碰到養由基、潘黨、呂錡這類天才的領域。

當呂行的侍從將他專用的大弓取來時,趙無恤頓時明白了,難怪這廝如此託大,敢到八十步外開射,原來是自持有一把好力氣啊!

春秋時,諸夏使用的多數是反曲角弓,也有部分竹、木材質的單體直拉弓。

趙無恤聽成邑的匠人說過,製造弓所需的六材是幹、角、筋、膠、絲和漆,正所謂“六材既聚,巧者合之”,只有六材準備好了,纔有可能合製成弓。

對於六材的選用標準,匠氏們有較詳細的規定,如弓幹,就有七種原材料,並排定了它們優劣的次第,“凡取幹之道七:拓爲上,穩次之,犀桑次之,橘次之,木瓜次之,荊次之,竹爲下”。認爲七種樹木中,以拓木製弓是最好的材料,而最次的是竹材。

呂行手中那把,正是一石二斗的拓木角弓。

周秦時代,一石約合60公斤,普通人缺乏拉弓發力的技巧,魯莽去拉弦不但拉不開弓,還很容易傷到臂膀。開春時,趙無恤在成邑主持過一場鄉射禮,那些未經訓練的成年國人,大約只有一半人能張開一石弓。

所以,呂行用的一石二斗角弓,摺合72公斤,是軍中虎賁的標準制弓,這個份量的強弓想要開弓如滿月並不容易,但若能開滿,甚至可以用來射殺皮糙肉厚的犀牛和大象。

在去年冬狩時,趙無恤用來射黑熊的,僅僅是一石角弓,能做到五十步內箭透二甲而已。至於一石二斗的弓,他也曾試過拉成半滿施射,但每次只能堅持釋放五十多支箭,到了最後幾矢,他的手和肩膀肌肉便會痠痛顫抖,發箭的準頭已經完全沒有了。

由此看來,呂行的氣力要遠比無恤大上許多,要知道,他也就是個十四五歲的少年,身體還能夠繼續成長。待他成年後,恐怕世間又將多出一個勝似潘黨、呂錡的恐怖射手。

令狐博輕咳一聲,宣佈了這次射術勝負的規矩:“射者,其儀容體態合乎禮的要求,其射箭節奏合乎樂曲的節拍,而且射中得又多,則勝!”

趙無恤知道,射箭時講究“循聲而發”,也就是聽着樂章的節拍來,這並非花花架子。而是因爲在兩軍交戰時,弓手們開弓射箭,也得聽着金鼓聲的節奏齊射,而不是亂放一氣,若是那樣,就會被算成是“亂行”,罪當貶爵,無爵者罰爲城旦舂。

這一回,居然是趙廣德自告奮勇,請求讓他來擊打節奏,說完便拿着鼓錘敲起了陶缶(fou)。缶,是一種盛酒的陶瓦器,也可以作爲樂器,在秦地最爲流行,歷史上戰國的澠池之會,藺相如逼秦王敲的,就是這玩意。

無恤乍一聽來,他敲得居然還不賴,果然,聲樂犬馬,美酒飲食纔是小胖子的強項。

周禮規定:射禮,其節,天子以《騶虞》爲節;諸侯以《狸首》爲節;卿大夫以《採蘋》爲節;士以《採繁》爲節。

趙廣德敲打的正是《召南.採蘋》這首詩的節奏,是用來讚美卿大夫遵循法度的。

呂行走到八十步的位置,站穩後,他一手提弓,一手朝腰上揹着的皮革箭囊摸去,抽出一支箭。隨後彎腰坐馬,力沉下盤,輕喝一聲後,貫通長長的雙臂,一把扯開一石二斗的牛筋拓木角弓,搭上了青銅簇的羽箭。

伴隨着擊缶時發出的渾厚節奏,弓弦連續響動。

“嘣!嘣!嘣!嘣!”

呂行射出一箭後,又循着節拍,以飛快的手法從箭囊中再抽一支,搭上,再開弓,射擊,一連四次。

趙無恤看見遠處蒙着虎豹紋布的靶中央,已經插上了五支箭,而且箭箭都幾乎透靶而出,只剩下羽毛和箭桿還露在外面。

“好!”令狐博忍不住爲堂弟的表現叫了聲好,他帶着笑意,望向了趙無恤,卻見他臉上居然沒有絲毫畏懼和怯意,反倒像是……興奮?

在令狐博想來,此子即便再精通射術,也不會是堂弟呂行的對手,可他爲什麼能如此鎮定,難道說,還留有什麼後手不成?

有個少年跑過去想要抽出呂行射透箭靶的箭支,卻使盡了力氣,漲紅了臉都無法拔下。

大夫子弟們相視點頭,紛紛翹起了大拇指。這五箭連發,與節奏相和,而且勢大力沉,呂行的確是算得上擅射的能手,冠絕泮宮。

在他們看來,這場比試,勝負已定。

方纔那名爲“樂子”黑衣錦服少年一拍大腿道:“休矣,這趙氏君子今天必輸無疑。輸了,罰酒不要緊,關鍵是他初來泮宮,就被魏氏的小宗呂行擊敗。從此趙氏一黨大夫家的子弟就更擡不起頭來,唉,吾等看來還是得跟着魏子、韓子混。”

白衣少年張子卻不急,口中依然是那句:“再等等,很快便可以見分曉了。”

另一邊,呂行長出了一口氣,對自己的射藝十分得意,他朝趙無恤揚了揚下巴,驕傲地說道:“行獻醜了,趙子看我能有先祖武子幾分能耐?”

他本意是炫耀和挑釁,可趙無恤居然就這麼不慌不忙地點評開了:“在無恤看來,呂子的射術,不像傳說中呂武子之箭那般刁鑽精奇,倒是有幾分潘黨的風範。”

呂行先是一愣,隨即點了點頭:“沒錯,射師說我的氣力,適合學習潘黨的射術,如今已經能在五十步**穿三層皮甲!”

趙無恤心裡默默算了一下,他五十步內,只能開一石弓,穿透兩層皮甲。

也就是說,他的氣力,大概只是呂行的三分之二。

拉強弓要循序漸進的加碼,以趙無恤的身體基礎,想要雙憑兩臂開弓,做到呂行的程度,沒有數年的磨練是不可能做到的。

無恤嘴角露出了微笑,他的確低估了呂行的本事,可惜,在他帶來的那件利器輔助下,這三分之一的差距,會被無聲地抵消掉!

“好!看來可以向國君祝賀,我晉國出了一位潘黨般的射手。然而,潘黨再強,也只是世間第二射手,養由基一出,便能將其剋制!”

呂行被誇了一下很高興,隨即卻又大惑:“趙子這是何意?”

趙無恤緩緩說道:“無恤擅長的射術,倒是和養由基有些類似,不在剛猛,卻有精準,雖不敢說百步穿楊……”

他手一揮,指着呂行身後十步的位置說道:“但在九十步外開弓,我還是可以辦到的!”

……

求收藏,求推薦,第三更會稍晚,在晚上12點左右。

第392章 忍第222章 生者當如斯第1123章 葉公白公第831章 桃之夭夭(上)寫在第三捲開始前的話第676章 逐君側之惡臣(下)第889章 禮不伐喪第989章 曲沃代翼第1103章 可憐焦土第600章 阿姊(上)第173章 各有打算第586章 威服九國(上)第147章 其罪當誅!第665章 朝歌之圍(上)第172章 貨殖戰爭第6章 亂序者死第320章 無間道(上)第1103章 可憐焦土第15章 君子六藝第301章 魯城曲阜第609章 衛國太子第263章 曹伯好田獵第372章 奧林匹克?第875章 虎牢關(下)第1002章 跖之徒第397章 生擒活捉第279章 孫子兵勢第第470章 醫院第317章 十月之交(上)第370章 吳國人來了第324章 亂(下)第491章 魚第576章 繼業者第1063章 棠之戰(中)第219章 秋日之陽(終)第1055章西 西施(上)第621章 來自知伯的友誼第318章 十月之交(中)第716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389章 迴歸的希望第882章 秦歌一曲(上)第567章 列爲正卿第70章 數典忘祖第731章 國人暴動 上第66章 韓氏有女第1060章 聲東擊西第633章 牧野洋洋(中)第737章 曲終人散第1070章 太宰嚭第876章 版築之間第338章 黑雲壓城第419章 大雪滿弓刀(中)第1180章 剛愎自用第789章 太陽照常升起(下)第665章 朝歌之圍(上)第661章 卿士之死(中)第1190章 惟郢路之遼遠兮第150章 震懾宵小(上)第765章 公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第177章 遍尋名醫第504章 夫差第738章 禮賢下士第478章 晏子遺書第1090章 王侯盡北望(下)第578章 君子不器第803章 首身離兮心不懲第132章 蓖蔽象棋第725章 韓氏之敗第685章 天人之辯第141章 上善若水第942章 刑人(上)第493章 郈邑殺人事件第34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下)第449章 陽虎之死第144章 甕中捉鱉第1078章 鐵甲依然在!第1165章 美人離殤第115章 賞罰分明第1135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1119章 雙頭鷹第894章 孫武子番外7 羋月傳(上)第637章 瞞天過海第349章 孔夫子的局(下)第1067章 可勝者,攻也第912章 沸鼎(下)第867章 謀士馳騁第741章 走向共和 下第549章 聞絃歌而知雅意第189章 暗潮涌動(下)第1158章 周德已衰第1016章 蒹葭蒼蒼第768章 當歸 上第246章 戰於棘津第93章 鼓而成列第1024章 中原北望氣如山(上)第174章 我知將死第1089章 王侯盡北望(中)第191章 孟談三策(中)第221章 逝者長已矣
第392章 忍第222章 生者當如斯第1123章 葉公白公第831章 桃之夭夭(上)寫在第三捲開始前的話第676章 逐君側之惡臣(下)第889章 禮不伐喪第989章 曲沃代翼第1103章 可憐焦土第600章 阿姊(上)第173章 各有打算第586章 威服九國(上)第147章 其罪當誅!第665章 朝歌之圍(上)第172章 貨殖戰爭第6章 亂序者死第320章 無間道(上)第1103章 可憐焦土第15章 君子六藝第301章 魯城曲阜第609章 衛國太子第263章 曹伯好田獵第372章 奧林匹克?第875章 虎牢關(下)第1002章 跖之徒第397章 生擒活捉第279章 孫子兵勢第第470章 醫院第317章 十月之交(上)第370章 吳國人來了第324章 亂(下)第491章 魚第576章 繼業者第1063章 棠之戰(中)第219章 秋日之陽(終)第1055章西 西施(上)第621章 來自知伯的友誼第318章 十月之交(中)第716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389章 迴歸的希望第882章 秦歌一曲(上)第567章 列爲正卿第70章 數典忘祖第731章 國人暴動 上第66章 韓氏有女第1060章 聲東擊西第633章 牧野洋洋(中)第737章 曲終人散第1070章 太宰嚭第876章 版築之間第338章 黑雲壓城第419章 大雪滿弓刀(中)第1180章 剛愎自用第789章 太陽照常升起(下)第665章 朝歌之圍(上)第661章 卿士之死(中)第1190章 惟郢路之遼遠兮第150章 震懾宵小(上)第765章 公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第177章 遍尋名醫第504章 夫差第738章 禮賢下士第478章 晏子遺書第1090章 王侯盡北望(下)第578章 君子不器第803章 首身離兮心不懲第132章 蓖蔽象棋第725章 韓氏之敗第685章 天人之辯第141章 上善若水第942章 刑人(上)第493章 郈邑殺人事件第34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下)第449章 陽虎之死第144章 甕中捉鱉第1078章 鐵甲依然在!第1165章 美人離殤第115章 賞罰分明第1135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1119章 雙頭鷹第894章 孫武子番外7 羋月傳(上)第637章 瞞天過海第349章 孔夫子的局(下)第1067章 可勝者,攻也第912章 沸鼎(下)第867章 謀士馳騁第741章 走向共和 下第549章 聞絃歌而知雅意第189章 暗潮涌動(下)第1158章 周德已衰第1016章 蒹葭蒼蒼第768章 當歸 上第246章 戰於棘津第93章 鼓而成列第1024章 中原北望氣如山(上)第174章 我知將死第1089章 王侯盡北望(中)第191章 孟談三策(中)第221章 逝者長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