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皇太后突然之間就病倒了,到了太皇太后這把年紀,生病就是很平常的事情了。
可是太皇太后宮中就有傳,皆是因爲之前太皇太后看中的三位常在不給力,不僅沒有伺候好皇上,還讓太皇太后在皇上跟前沒臉。這才讓太皇太后氣的病倒了,
太皇太后生病,皇上自然要在跟前侍疾,不過因着皇上自個身子就沒好利索。
後宮一時又挑不出合心意的妃嬪侍疾,最後自然就由伍妃在太皇太后跟前侍疾了。再則伍妃本是太皇太后孃家侄女,在太皇太后跟前伺候,自然比其它人更穩妥些。
南宮明每日下朝皆直接往慈寧宮,先看過太皇太后的情況,纔回養心殿處理摺子。
百官皆道皇上孝順,而南宮明自然樂得人人稱道。不過南宮明更明白,太皇太后這只是心病,太皇太后自己想不開,心中有氣,
自然就鬱結於心,會病倒就很正常了。其實太皇太后就是不想回兒得寵,想要重新尋一些年輕的妃嬪與回兒爭寵。想要壓制回兒,
結果一次一次的失敗,深深的打擊了太皇太后的信心。
太皇太后是不願意伍妃在跟前伺候,可是沒兩天太皇太后就發現,伍妃伺候人確實很精心。
雖然身邊有宮人伺候着,可是伍妃每過一個時辰都會問問宮人自己的情況。而吃食上也叮囑御膳房改用太醫開的藥膳,而自己生氣給冷臉伍妃看。
可是伍妃根本不在意。因爲伍妃只是在外室坐着,根本不進內室來。這樣就算太皇太后想甩臉子,可是沒人看,也是白甩了,而且完全是浪費力氣。
太皇太后糖在內室,聞着外室香氣宜人的飯菜,可是自己卻只能吃麪前這些略帶苦味的藥膳。
太皇太后真想發脾氣,把這些藥膳全摔了,可是太皇太后也明白,自己不吃這些藥膳如何能好的快。
不好的快,如何能吃外面的好吃的。可恨的是伍妃,明知自己吃不到香香的八寶鴨子,吃不到可口的五珍燒雞,卻故意讓自己聞這些好吃的味道。
太皇太后越想越氣,最後本來不想吃的藥膳,居然全部吃光了 。連身邊伺候的宮人都好奇,暗自驚歎太皇太后怕是快好了。
伍妃可不管太皇太后吃不吃得下,自己該做的全做了,這也是代南宮明盡孝了。
至於其它的伍妃真做不到了,就算自己真在太皇太后跟前端茶遞水,怕是自己倒的茶水太皇太后也不敢喝吧!
而且伍妃不想委屈自己,爲了博取太皇太后根本不可能存在的好感,卻做委曲求全之事,伍妃覺得那真是不值。
南宮明拍人查兵部終於有了結果,兵部侍郎直接讓南宮明換掉了,而火器營南宮明又重新派人坐鎮,現在南宮明只是深感心腹太少,可用之人太少。
不然自己每走一步,也不必繞來繞去,就因爲沒有完全放心的人,才必需一個部門放兩個人,讓這兩個人互相牽制,維持一個部門的正常運轉。
雖然這樣也給後緒帶來諸多問題,目前看來也只能先如此了。
往後就多選拔人才,先外放,再從中選取一些品性能力出衆的,再安放到需要的地方吧!
至於朝中那些只吃公糧不幹活的,南宮明真想把這些人的位置動動,既然不想做實事,就想着互相勾結,何不放一個地方,讓這些人鬥個夠呢?
可是一時南宮明還真想不出這麼個好去處,再則也不可能同時把那些老臣,全都換下吧!
南宮明批完最後一本摺子,終於長舒一口氣,不急,自己還三十不到,那些老臣可都六十開外了,不必自己動手,也許就有幾個熬不住了。
南宮明私心覺得自己有些壞,可是這朝廷可不養只吃飯不幹活的大臣,還佔着好位置,不讓後面的人往上爬 。
這些人着實可惡,謝龍的案子雖然清查了京城的官員,可是南宮明心裡,終是有人動過手腳,也許就有那麼一兩個漏網之魚。
不過這也讓南宮明夠噁心的,可是水致清則無魚,就算知曉這些陰私,南宮明也沒法子完全的避免,或者說把所有參與者一鍋端了吧!
這朝中大事倒不算是太急,慢慢來,穩當佈局,一定可以讓朝政慢慢清明。至少能把先皇在時,一系列的遺留問題處理乾淨,國庫也能慢慢增漲起來,不必年年吃緊。
可是如今後宮的事情,才讓南宮明煩心。南宮明倒是憂心過太皇太后的身體,可是太醫的話也沒說錯,太皇太后這把年紀了,重要的是放寬心。
這吃藥什麼的,也只是一個輔佐作用了。要知這世上本無常生不老藥,沒有人能抗拒生老病死。
如今放回兒在太皇太后跟前伺候,希望以此激發太皇太后的鬥志吧!這也是以毒攻毒了,不過南宮明也知太皇太后也許還真沒幾年了。都七十的人了,還要如何呢?
可是想到伍妃封后之事,怕是暫時不能提了,不然指不定太皇太后的反應有多激動呢?
只是這樣有些委屈回兒,而且南宮明說過,回宮後就會封伍妃爲後,如今沒有兌現承諾。
南宮明自己總覺得有些虧待了伍妃,雖然伍妃什麼也沒有說,可是不需要伍妃說什麼,南宮明都覺得欠伍妃一個名份,一個正室的名份。
當年就因爲這個名份,讓兩人分開,如今自己費了多少氣力,才讓伍妃同意慢慢接受自己,如果再讓伍妃覺得自己不是真心,也許又會讓伍妃打開的心關上吧!南宮明再一次皺眉,這皇帝不好當呀!
而朝中大臣們因爲陳府和講府以及高府的無聲無息,本來提請冊立皇后的摺子,突然之間就無人再提起了。
而講家家主講大人,更是直接睛摺子,請求外放。混到講大人這個份上,再去外放那就不是高升的問題了,就算品級變高了,只要不在京城,那也有些不大體面。
都二品官了,還去地方歷練,這不是大材小用是什麼。不過各府皆心知肚明,不過是講常在在後宮犯了錯,講府爲了保全講常在,或者還有旁的因素,纔不得不以退爲進。
總之講府這次是丟大人了,好好的送個女兒進宮,沒封妃反而降爲常在,還把整個講府全搭進去了。
這但凡外放出去,沒個三五年別想回京城來。到時候講府就算再回來,京城的關係也變了,人情冷暖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