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新月旗墜落(下)

這就是俄羅斯歷代沙皇心心念唸的天堂之下最偉大的城市,象徵着霸權和榮光的君士坦丁堡嗎?

如今親眼望過去,除了尖塔和寺廟稍微多一些,似乎感覺也不怎麼樣嘛?

但是,不管怎麼樣,只要能夠拿下這座城市,自己這一代俄羅斯軍人就應該可以封神了吧?

六十萬東歐聯軍的總司令,原蘇聯紅軍總參謀長華西列夫斯基元帥,此時正站在博斯普魯斯海峽西岸的山崖上,手持一副高倍軍用望遠鏡,遙遙俯瞰着南方沐浴在硝煙和火焰之中的伊斯坦布爾街市。

一切恍如五個世紀之前的1453年,那場震撼西方世界的君士坦丁堡攻防戰的重演。

不過,在經歷了五個世紀的風風雨雨之後,如今的伊斯坦布爾市容,畢竟已經與1453年的君士坦丁堡有了極大的差異。在華西列夫斯基元帥的視野之中,東羅馬帝國時代拱衛這座城市的提奧多西城牆,隨着城市的擴展,目前已經基本不復存在。而伊斯坦布爾的市區範圍,也比東羅馬帝國時代的君士坦丁堡擴大了許多。曾經作爲城市邊界的金角灣,已經被各式各樣的民宅包裹進了市區之內。穆罕默德二世曾經安置烏爾班大炮的陣地,也都被林立的房屋和市集所覆蓋。遠遠看去,顯得高低錯落,頗爲雜亂。

但儘管如此,這依然無損於君士坦丁堡這座城市,在俄羅斯人眼中的巨大魅力。

作爲東正教世界最強大的國家,以“第三羅馬”自居的俄羅斯人,一向都有着濃厚的君士坦丁堡情結。從軍事、戰略和地理的角度上來說,君士坦丁堡的價值不言而喻,這座城市坐落在歐亞兩洲的交點上,控制着小亞細亞與巴爾幹之間的東西交通,以及來往於地中海與黑海之間的海運,同時坐擁着黑海海峽中最平坦易趨的陸橋和最狹窄難行的水道,是極佳的天然港灣,也是天生的帝王形勝之地,以及鎮守歐亞大陸的戰略中樞。如果俄國人得到了君士坦丁堡,便如同得到了黑海的大門鑰匙,對敵可隨時封鎖黑海,對己能自由出入地中海。屆時俄羅斯在黑海和地中海的海洋戰略便能完全盤活,真正確立其歐洲海洋大國的地位。

更重要的是,君士坦丁堡最寶貴的價值源於它偉大的歷史。君士坦丁堡有着中世紀歐洲最大的聖索非亞大教堂,千年來這裡都是東正教的中心聖地,而東正教的精神領袖,君士坦丁堡大牧首,也駐蹕於此。

東羅馬帝國滅亡之後,俄羅斯成爲了東正教範圍內最強大的國家。俄國一直以東羅馬帝國的繼承人自居。俄羅斯的東正教正是來源於東羅馬帝國。除了宗教以外,俄羅斯、塞爾維亞、保加利亞等斯拉夫國家的文字,也來自於東羅馬帝國。不同於歐洲普遍使用的拉丁字母,大多數斯拉夫人所用的字母被稱爲西裡爾字母,由東羅馬傳教士,希臘人西里爾的創制

。俄羅斯文明的東羅馬化是自上而下,有了東羅馬的血統和基因,加上宗教和文字兩種文化的核心載體,俄羅斯在藝術、建築、文學等各方面都帶上了東羅馬的烙印。

在沙皇時代,如果俄羅斯能夠奪取君士坦丁堡,趕走土耳其異教徒,光復東正教的聖地,甚至僅僅發起一次解放君士坦丁堡的行動,便能利用宗教令箭尊王攘夷,許諾以政治獨立,號令巴爾幹半島的東正教諸國與之共同對抗土耳其人,進而在巴爾幹半島建立起自己強大的影響力,一口氣控制半個地中海!

同時,如果俄國能夠光復君士坦丁堡,從名義上繼承東羅馬帝國的歷史法統,那麼俄國將真正成爲至少半個羅馬帝國的繼承人,以及整個基督教世界無可爭議的天下共主!

正是因爲這一光輝目標的誘惑,剛剛擺脫野蠻和矇昧的俄羅斯人,纔會不顧一切地舉兵南向,對當時還很強大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進行一次又一次大膽和魯莽的挑戰,激情洋溢地連續發動十一場俄土戰爭,誓要“興復羅馬(東羅馬),還於舊都(君士坦丁堡)”。至於現在的這場戰爭,大概可以算是第十二次俄土戰爭。

或許,也是最後一次俄土戰爭了……雖然羅曼諾夫家族統治的沙皇俄國,目前早就已經灰飛煙滅,但作爲沙俄的繼承者,蘇聯紅軍對於攻佔君士坦丁堡,乃至於毀滅土耳其的渴望,可是一點兒都沒有減弱。

目前,就跟1453年的那場君士坦丁堡攻防戰一樣,攻城的蘇軍從三面包圍了這座城市,而蘇聯黑海艦隊也突破了博斯普魯斯海峽,闖入了馬爾馬拉海,這個世界上最小的海,封鎖了伊斯坦布爾的海上交通線。

之前,爲了封鎖博斯普魯斯海峽,土耳其共和國在海峽兩岸設置了很多的炮臺。但是,就跟英國佬的新加坡要塞一樣,土耳其人的這些炮臺也只能轟擊海面,無法對付從背後陸地上過來的敵人。而且,土耳其人的軍事經費遠不如歐洲列強那麼充裕,海防要塞的設計結構過於老舊,抵禦空襲轟炸的能力非常之差。

因此,隨着二十萬土軍精銳在東色雷斯戰場上的土崩瓦解,數十萬蘇聯紅軍沿着黑海西南岸一路狂飆猛進,很快就殺到了博斯普魯斯海峽歐洲側炮臺的背後,從背後逐個端掉了裡面的守軍。

與此同時,蘇聯空軍對海峽對岸的亞洲側土耳其岸防炮臺,進行了前後超過五千架次的密集轟炸。黑海艦隊的三艘戰列艦也冒險抵近海峽出口處的岸邊,對這些炮臺進行了持續一整天的地毯式轟擊。

像這樣彷彿流星火雨一般的超高烈度火力打擊,很快就讓海防炮臺上那些生平還沒見識過戰場的土耳其士兵,接二連三地紛紛精神崩潰了,當一支蘇軍懲戒營的敢死隊划着橡皮小艇,渡過一千多米寬的海峽,登上對岸灘頭的時候,幾乎沒有遇到什麼抵抗,就輕易瓦解了博斯普魯斯海峽的最後防禦

。接下來,蘇聯紅海軍的工兵只用了三小時,就清除了土耳其人倉促佈設的兩道水雷網,讓黑海艦隊的前方變成一片坦途。

面對蘇聯人的大軍壓境,伊斯坦布爾城內自然是一片騷亂,凡是有點家底的土耳其市民,都開始帶着細軟逃離城市。但是,由於黑海艦隊迅速突破海峽天險,封鎖了伊斯坦布爾的海路交通,所以只有極少一部分市民來得及乘船逃到對岸,剩下的都被困在了城裡,只能在恐懼中靜靜的等待着最後時候的到來。

相反,從東色雷斯各個陷落土耳其城鎮逃出來的戰爭難民,還在源源不斷地從各個方向涌入伊斯坦布爾,讓這座城市日漸擁擠和嘈雜,也愈發的混亂動盪,各種搶劫殺人事件頻繁發生,弄得一片烏煙瘴氣。

但儘管如此,土耳其人依舊沒有放棄抵抗的打算。已逝的“國父”凱末爾在過去幾十年裡搞的土耳其民族主義運動,多少還是有點成績的。相比於一戰末期,作爲奧斯曼帝國首都的伊斯坦布爾,在英法聯軍面前不戰而降,如今已經不再是首都的伊斯坦布爾,雖然處境更加絕望,但卻出乎意料地保持着戰鬥的勇氣。

利用東歐聯軍還沒有打進城內的短暫時間,伊斯坦布爾的軍政當局動員了全城居民,組織他們收集槍械,構築街壘,囤積飲水和食物。同時又指導市民緊急自制了一些燃燒♂瓶和大型彈弓之類的簡陋武器。

就連曾經被土耳其共和國政府大力打壓的宗教人士,在這個亡國在即的危急關頭,也不計前嫌,拿着經書走上街頭鼓舞士氣,號召全城的土耳其人鼓起勇氣,跟來犯的異教徒和無神論者血戰到底。

而在伊斯坦布爾的郊區外圍陣地,長驅直入的東歐聯軍,也不再像之前那樣摧枯拉朽、勢如破竹。因爲潰退下來的土耳其軍隊,連同一些緊急組織起來的民兵,開始在伊斯坦布爾四周的衛星城鎮停下腳步,重新鼓起勇氣,憑藉簡陋的工事節節抵抗,並且破壞橋樑和道路,阻滯敵軍的推進速度。

於是,隨着戰線逼近伊斯坦布爾,戰鬥的烈度很快就驟然高漲,直接進入了白熱化。環繞整個伊斯坦布爾的方圓五十公里之內,到處都是戰火紛飛,屍骸遍野,數不清的紅軍戰士和土耳其民兵展開了最火熱的激情碰撞,每一秒鐘都有某條戰線上的紅軍戰士陣亡犧牲,也有更多的土耳其人爲了國家和民族的延續而殉國。

在這種情況下,東歐聯軍幾乎是每向着伊斯坦布爾挺進一步,就得付出血的代價。

總而言之,伊斯坦布爾的土耳其守軍,似乎是吃定了蘇聯人爲了保護城內大批歷史古蹟,以及確保海峽航道的安全,不敢往伊斯坦布爾市區丟原子彈的緣故,鐵了心要在這座象徵着民族輝煌的城市血戰到底。

此外,雖然土耳其共和國的中央政府,已經跟首都安卡拉一起,在蘇聯原子彈的蘑菇雲中灰飛煙滅。而各地的土耳其正規軍,也都在蘇聯紅軍的核彈爆擊中被炸得七零八落,還得同時對抗從東北方殺來的六十萬蘇聯高加索方面軍,同時又要彈壓庫爾德人的起義,可謂是焦頭爛額,狼狽不堪,從一開始瀕臨崩盤

但是,此時盤踞在伊斯坦布爾城內困獸猶鬥的上百萬土耳其軍民,也並非完全沒有外援……

“……什麼?一支從埃及出發的美國艦隊通過達達尼爾海峽,闖進了馬爾馬拉海?距離伊斯坦布爾只剩下三個小時的航程了?這是怎麼回事?希臘人不是已經在昨天攻下加里波利半島了嗎?”

聽着一名參謀的報告,華西列夫斯基元帥露出了驚訝的表情,“……他們爲什麼沒有封鎖海峽?”

“……這個……希臘的南色雷斯軍團雖然順利攻陷了加里波利半島,但土耳其人在戰敗撤退之前破壞了所有的海岸炮,希臘陸軍只靠野戰炮很難封鎖海峽。而且,達達尼爾海峽對岸亞洲一側的海防炮壘,依然掌握在土耳其人的手裡,在美國艦隊通過期間一直在向對岸炮擊,壓制住了希臘人的火力。”

那名參謀答道,“……根據航空偵察,這支前來救援的美國艦隊,共有一艘輕型航母,一艘巡洋艦,三艘驅逐艦和兩艘快速運輸船,此外還有三艘原本待在愛琴海的土耳其老式炮艦,也跟着一起過來了。”

“……還算好,這點兵力還不算多,黑海艦隊應該能夠對付的了!實在不行還有我們的俯衝轟炸機。”

華西列夫斯基元帥揉着額頭嘆了口氣,“……既然美國佬硬是要擠進來,那麼就不用讓他們再活着回去了……不過,盤踞在伊斯坦布爾的頑敵也必須要儘快解決掉,否則一旦拖得久了,肯定會有更多的麻煩。讓前線機場準備特種毒氣彈!只要風向合適的話,就對伊斯坦布爾市區進行飽和轟炸!”

於是,在色雷斯平原的前線機場,蘇聯地勤人員打開了被鎖得嚴嚴實實的秘密倉庫,用小車推出一枚枚畫着黃黑色骷髏頭圖標的特種航彈,然後小心翼翼地將它們安裝上轟炸機的掛彈架和機腹……

如果說三戰跟一戰和二戰相比,有什麼最顯著的差異的話,那就是交戰各方的騎士精神徹底蕩然無存,道德下限進一步屢創新低。不僅美蘇兩大超級強權的原子彈遍地開花,在歐洲和亞洲種了數不清的蘑菇雲,將一座座歷史名城化爲輻射廢墟。毒氣也不像一戰那樣僅限於前線陣地爭奪戰,而是被普遍用於轟炸敵方城市和屠殺平民。就連製造瘟疫的細菌武器,這個更加慘無人道的玩意兒,也有了被大規模使用的徵兆。

所以,華西列夫斯基元帥很平靜地下達了對伊斯坦布爾進行無差別毒氣戰的命令,而蘇聯空軍也不孚衆望地做到了連續不斷的大規模準確投彈,讓這座不屈的城市被塔♂崩毒霧覆蓋了整整兩天兩夜,成功消滅全城三分之二的人口,從而大幅度“軟化”了土耳其人的抵抗,基本實現了對這座城市的完整接收。

與此同時,那支勇敢闖入馬爾馬拉海的美國支援艦隊,也迎來了屬於他們的最後末日……

昔蘭尼加(班加西),託卜魯克軍港

被臨時充作指揮部的“威奇塔”號重巡洋艦上,艾森豪威爾上將皺着眉頭在看最新收到的電報

總的來說,基本都是壞消息前有敵軍壓境,後有內院失火。

在得知蘇聯對土耳其宣戰的消息之後,艾森豪威爾上將不顧自身處境艱難,硬是從埃及集結了一支艦隊,裝了些軍火彈藥趕往伊斯坦布爾,希望能夠幫助土耳其人,儘可能久地把蘇聯海軍堵在地中海門外。

沒想到土耳其人崩潰的速度遠遠超出預料,在美國艦隊抵達伊斯坦布爾之前,蘇聯黑海艦隊就已經突破博斯普魯斯海峽,在伊斯坦布爾的港口外以逸待勞美軍被迫用一艘重巡洋艦對轟蘇聯人的三艘戰列艦,用一艘輕型航母對抗蘇聯人的岸基航空兵……除了自尋死路之外,實在找不到更加合適的詞語來形容。

結果,一場短促的激戰下來,旗艦塔斯卡盧薩號重巡洋艦負傷擱淺後被俘,聖哈辛托號輕型航母戰沉,運載援助物資的兩艘巴西籍快速運輸船,很乾脆地選擇掛白旗投降,隨行的三艘驅逐艦也沉沒了兩艘。

剩下最後一艘驅逐艦安東尼號,總算是勉強逃出了戰場,在馬爾馬拉海南岸的班德爾馬港,匯合了因爲輪機老化、航速極低而姍姍來遲的三艘土耳其炮艦,但隨即卻發現自己被切斷了後路就在伊斯坦布爾海戰爆發的同時,蘇聯人動用一個師的空降兵,奇襲達達尼爾海峽東岸的恰納卡萊,奪取了土耳其人在海峽東側的炮臺,並以最快速度向海峽內大量佈設了水雷,從而封鎖了達達尼爾海峽,讓倒黴的安東尼號驅逐艦被困在了總面積只有1.89萬平方公里,大小還不如很多淡水湖泊的馬爾馬拉海之內,再也無路可走。

面對安東尼號驅逐艦發回來的請示電報,艾森豪威爾上將一時間心頭無名火起,真的很想下令讓他們火速起錨,再次直航伊斯坦布爾,對蘇聯艦隊自殺性進攻,轟轟烈烈地死在那兒算了。但冷靜下來仔細一想,還是讓他們在班德爾馬港自沉戰艦,然後伺機走陸路穿過小亞細亞半島,在土耳其南部港口尋找船隻,自行回埃及歸隊畢竟熟練的水手現在也已經變得很珍貴了。在美國海軍連續全滅了多次之後,雖然以美國的龐大工業實力,嶄新的艦艇可以很快生產出來一大堆,但合格的海員卻根本來不及培養,很多新服役的戰艦上,甚至連一個會用六分儀的人都沒有,只會跟着前面的戰艦走,單獨行動就鐵定要迷路……

再接下來,蘇聯人就向全世界公開通電,宣佈已經順利奪取了伊斯坦布爾很顯然,勢單力薄又吃了一大堆原子彈的土耳其人,已經再也阻擋不住蘇聯紅軍的腳步。接下來要不了幾天時間,蘇聯紅海軍的大艦隊就要從土耳其海峽和直布羅陀海峽東西對進,夾擊和消滅艾森豪威爾這條釜底游魚了!

偏偏蘇伊士港又捱了一枚原子彈,沉船把航道都給堵死了,困在北非的盟軍還被斷了補給線!

自己這邊要什麼沒什麼,敵人還有不知道多少可以用來直接掀桌子的核彈,這樣的仗可怎麼打?

正面戰場一塌糊塗,戰線後方也是四面起火就在上個星期,飽受壓榨的敘利亞阿拉伯人爆發了新一波大起義,成功佔領了大馬士革和阿勒頗

。當地的自由法國殖民部隊卻是士氣極度低落,土著士兵不是倒戈就是脫了軍裝回家,白人士兵也幾乎未作任何抵抗就拱手讓出城市,亂哄哄地逃往相鄰的黎巴嫩共和國。

敘利亞這邊叛亂四起,埃及的情況更是急速惡化爲了疏浚被核爆堵塞的蘇伊士運河,恢復這條供養北非盟軍的生命線,核爆剛剛結束不到一個星期,駐埃美軍就強行徵發了三十萬埃及勞工,不給任何防護裝備,就用槍口逼着他們去輻射區清理河道,修復堤壩、港口設施和挖掘沉船。結果,蘇伊士運河的修復工程尚未完全展開,就激起了巨大的廣泛恐懼和遍及全埃及的大暴亂。起義民衆在很短的時間內佔領了超過二十座中小城市,癱瘓了埃及的鐵路運輸,並且成功地把首都開羅變成了一座大戰場,先後佔據了大部分的街區。城內的一萬多美軍被困在少數據點裡艱難死守,猶如大海之中被狂風巨浪不斷拍打的幾塊礁石。

面對這樣內憂外患的的情況,艾森豪威爾上將很清楚,他已經必須再進行一次大踏步的戰略撤退了。

所以,艾森豪威爾在權衡利弊之後,捏着鼻子下令放棄馬耳他、克里特島、敘利亞、黎巴嫩和塞浦路斯,讓各路陸軍和艦隊都撤退回埃及的亞歷山大港,準備優先剿滅埃及的叛亂,然後在着手應對蘇聯的攻勢。

但是,對於他這份看似很合理的最新命令,所有的參謀們都表示無法執行,因爲……

“……蘇聯人剛剛在亞歷山大港投下了原子彈!我們的艦隊在尼羅河三角洲已經沒有母港可用了!”

ps:最近美國競選又出笑料,先是媒體宣稱俄國勾結特朗普幫忙派特工給希拉里下毒。同時中情局前局長又在電視採訪的時候公然附和說,雖然沒證據,但是他“憑直覺判斷”特朗普一定是俄羅斯間諜給希拉里下毒真要這麼容易的話,美國官員早就全被喂三尸腦神丹、豹胎易筋丸,順便再種三十六道生死符了。

還有,堂堂美國中央情報局長,居然墮落到了臺灣名嘴的不靠譜水平……很懷疑這個曾經威風八面的機構,是不是已經撲街到開始在整天編造情報騙經費混日子了。

第一百一九章 金陵歌舞何時休一第57章 到來與離去(上)二十四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二十四第95章 燃燒的巴黎第102章 種太陽(下)第32章 騎士、女王與教皇(中)第38章 一個個都得解決過來(下)二十六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二十六第22章 偵察小隊出動二石器時代的瘸腿文明第116章 我好像來到了假的火星(下)第35章 破窗而入的哆啦a夢第76章 國際考察團的異聞錄(中)第8章 什麼纔是真正的黑暗料理?第36章 必要的取捨第39章 海參崴的新年第14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十四)第48章 百萬裝逼王(下)四坑爹的古埃及醫療和商業第29章 危機前奏第50章 中世紀旅行的紀念品第37章 帝國崩潰的大亂之世(下)第158章 皇太極的否極泰來第12章 全球人民喜迎海平面下降?(上)第137章 四方亂雲起(中)第19章 主神空間的麻煩尚未結...第1章 羅德島的李維爵爺第133章 嶺南無戰事(上)第48章 建設比破壞更有意義...場景4穿越到美洲瑪雅文明第46章 不愧是威尼斯商人(下)第174章 貪得無厭的有關部門第98章 讓核爆來得更加猛烈一點兒吧!(下)第109章 阿爾努斯市的慶典(中)第95章 大明帝國的喪鐘(中)第33章 恆河兒女多奇遇第19章 牀主市“三光”計劃第172章 爲淵驅魚(上)第45章 不愧是威尼斯商人(中)第133章 嶺南無戰事(上)第120章 王秋的選擇(上)第154章 對美最終解決方案(下)第116章 我好像來到了假的火星(下)第29章 熱鬧喧囂的東方海洋(上)第30章 神兵天降相州城(上)第37章 布朗運動的導彈和菩提樹第174章 爲淵驅魚(下)第27章 大宋三百勇士第100章 穿越版崇禎帝的決斷(下)第16章 山寨也是一門技術活(上)第64章 南海鐵道紀行(四)第136章 這個只管殺不管埋的世界(中)第10章 危機悄然降臨第26章 裸女鬥喪屍四絕對不健康的貴族飲食第10章 修仙艱難,陛下還是當超...第109章 崇禎五年的尾聲(續)第26章 裸女鬥喪屍第31章 騎士、女王與教皇(上)第56章 自作孽不可活(上)第58章 這是一進場就要領便當嗎?第12章 密諾亞使者的請求第7章 蹦跳吧!宇宙魔方!(上)第153章 騷動的江南(上)第111章 三戰時期的聖誕故事(七)第20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下)第54章 崩壞吧!歷史!第75章 末世旅行的尾聲第35章 樂極生悲的印度人第10章 衝突世界:赤色黎明第90章 二戰結束之日第25章 貧道自請北伐第115章 我好像來到了假的火星(上)第55章 火燒倫敦第116章 我好像來到了假的火星(下)第16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十六)第2章 華夏文明的悲歌第44章 虛僞的樂園(中)二十六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二十六第66章 不如歸去(中)第90章 二戰結束之日第2章 來自東方的騎士(上)第183章 阿貴的故事(上)二把全身毛髮都剃光光吧第37章 見怪不怪(下)第108章 阿爾努斯市的慶典(上)第16章 真正的暴走(上)第65章 起風了第18章 關於開設分基地的建議第18章 野比家的驚悚日常第36章 見怪不怪(中)五娶個姐姐當老婆第38章 家家都有一本難唸的經(上)第13章 跨時空援貓行動(上)第8章 只有五百円也要吃火鍋!第99章 穿越版崇禎帝的決斷(中)第48章 建設比破壞更有意義...五初夜權的真相第23章 拒絕配合的傢伙們第151章 美利堅永不屈服(下)
第一百一九章 金陵歌舞何時休一第57章 到來與離去(上)二十四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二十四第95章 燃燒的巴黎第102章 種太陽(下)第32章 騎士、女王與教皇(中)第38章 一個個都得解決過來(下)二十六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二十六第22章 偵察小隊出動二石器時代的瘸腿文明第116章 我好像來到了假的火星(下)第35章 破窗而入的哆啦a夢第76章 國際考察團的異聞錄(中)第8章 什麼纔是真正的黑暗料理?第36章 必要的取捨第39章 海參崴的新年第14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十四)第48章 百萬裝逼王(下)四坑爹的古埃及醫療和商業第29章 危機前奏第50章 中世紀旅行的紀念品第37章 帝國崩潰的大亂之世(下)第158章 皇太極的否極泰來第12章 全球人民喜迎海平面下降?(上)第137章 四方亂雲起(中)第19章 主神空間的麻煩尚未結...第1章 羅德島的李維爵爺第133章 嶺南無戰事(上)第48章 建設比破壞更有意義...場景4穿越到美洲瑪雅文明第46章 不愧是威尼斯商人(下)第174章 貪得無厭的有關部門第98章 讓核爆來得更加猛烈一點兒吧!(下)第109章 阿爾努斯市的慶典(中)第95章 大明帝國的喪鐘(中)第33章 恆河兒女多奇遇第19章 牀主市“三光”計劃第172章 爲淵驅魚(上)第45章 不愧是威尼斯商人(中)第133章 嶺南無戰事(上)第120章 王秋的選擇(上)第154章 對美最終解決方案(下)第116章 我好像來到了假的火星(下)第29章 熱鬧喧囂的東方海洋(上)第30章 神兵天降相州城(上)第37章 布朗運動的導彈和菩提樹第174章 爲淵驅魚(下)第27章 大宋三百勇士第100章 穿越版崇禎帝的決斷(下)第16章 山寨也是一門技術活(上)第64章 南海鐵道紀行(四)第136章 這個只管殺不管埋的世界(中)第10章 危機悄然降臨第26章 裸女鬥喪屍四絕對不健康的貴族飲食第10章 修仙艱難,陛下還是當超...第109章 崇禎五年的尾聲(續)第26章 裸女鬥喪屍第31章 騎士、女王與教皇(上)第56章 自作孽不可活(上)第58章 這是一進場就要領便當嗎?第12章 密諾亞使者的請求第7章 蹦跳吧!宇宙魔方!(上)第153章 騷動的江南(上)第111章 三戰時期的聖誕故事(七)第20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下)第54章 崩壞吧!歷史!第75章 末世旅行的尾聲第35章 樂極生悲的印度人第10章 衝突世界:赤色黎明第90章 二戰結束之日第25章 貧道自請北伐第115章 我好像來到了假的火星(上)第55章 火燒倫敦第116章 我好像來到了假的火星(下)第16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十六)第2章 華夏文明的悲歌第44章 虛僞的樂園(中)二十六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二十六第66章 不如歸去(中)第90章 二戰結束之日第2章 來自東方的騎士(上)第183章 阿貴的故事(上)二把全身毛髮都剃光光吧第37章 見怪不怪(下)第108章 阿爾努斯市的慶典(上)第16章 真正的暴走(上)第65章 起風了第18章 關於開設分基地的建議第18章 野比家的驚悚日常第36章 見怪不怪(中)五娶個姐姐當老婆第38章 家家都有一本難唸的經(上)第13章 跨時空援貓行動(上)第8章 只有五百円也要吃火鍋!第99章 穿越版崇禎帝的決斷(中)第48章 建設比破壞更有意義...五初夜權的真相第23章 拒絕配合的傢伙們第151章 美利堅永不屈服(下)